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5695发布日期:2022-06-08 09:0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颌钳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


背景技术:

2.上颌窦为上颌骨体内的锥形空腔,窦壁为骨质,大部分为薄的密质骨板,内稍有松质骨,最薄的地方只有密质骨,窦壁直接被覆粘膜,支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血管、神经,通行于骨内牙槽管之中或粘膜下,鼻窦为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质空腔,共四对,分别是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都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当引流不畅时容易发生炎症,上颌窦钳可以用于取出上颌窦内部的异物以及辅助上颌窦手术的工具,现有的上颌窦钳在人体上颌窦内部夹取异物不能精确的感知和显示上颌窦钳的咬合力,这样在上颌窦内部操作时由于操作人员的力量过大损坏上颌窦的内部组织,同时现有的上颌窦钳插入人体上颌窦部位时不能在插入过程中实时显示前进的障碍物,这样不仅降低上颌窦钳的操作效率,同时也会降低上颌窦内部手术质量。
3.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来解决,通过移动板在滑槽内侧滑动使得通电触点触发,进而实现下钳体和上钳体之间咬合力的感知测量,同时通过通电触点触发的数量实现咬合力大小的精确感知,指示灯发光清楚的标识咬合力的大小数值,进而实现自动显示下钳体和上钳体之间的咬合力,提高了操作人员进行人体上颌窦内部手术操作的精度和质量,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人为操作钳体和上钳体力度过大造成上颌窦内部的组织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具备自动感知、自动显示咬合力、精确操作、安全、效果高、质量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上颌窦钳在人体上颌窦内部夹取异物不能精确的感知和显示上颌窦钳的咬合力,这样在上颌窦内部操作时由于操作人员的力量过大损坏上颌窦的内部组织,同时现有的上颌窦钳插入人体上颌窦部位时不能在插入过程中实时显示前进的障碍物,这样不仅降低上颌窦钳的操作效率,同时也会降低上颌窦内部手术质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自动感知、自动显示咬合力、精确操作、安全、效果高、质量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下钳体,所述下钳体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夹紧测量机构,夹紧测量机构包括用于配合下钳体的上钳体、用于检测下钳子和上钳体咬合力的感知组件、用于显示咬合力和帮助下钳体和上钳体回转的弹力标识组件,上钳体活动连接在下钳体的外部,感知组件活动连接在下钳体的内侧,弹力标识组件活动连接在下钳体的外部。
6.优选的,所述感知组件包括滑槽,滑槽开设在下钳体的内侧,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滑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通电触点。
7.优选的,所述弹力标识组件包括螺钉,螺钉固定连接在下钳体的外部,上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封闭壳,封闭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板,封闭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灯。
8.优选的,所述下钳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上颌窦内部显示的观察机构,观察机构包括保护罩,保护罩固定连接在下钳体的内侧,保护罩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摄像头,摄像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片。
9.优选的,所述下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通电按钮。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与上钳体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滑槽的数量为六个,所有滑槽线性等间距排列在下钳体的表面,支架与通电触点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通电触点的数量为六个,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的外部和滑槽的内侧,螺钉与封闭壳通过螺纹活动连接,螺旋板的两端分别被固定连接在封闭壳的内部和螺钉的外部,指示灯的数量六个,所有指示灯与通电触点一一对应,所有指示灯等角度顺时针圆形排列在封闭壳的外部,指示灯标识的咬合力分别为一牛顿、三牛顿、六牛顿、十牛顿、十五牛顿、二十牛顿。
11.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与摄像头滑动密封连接,弹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摄像头的外部和保护罩的内部,摄像头与上钳体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12.优选的,所述通电触点与指示灯电连接,通电触点触发,其内部电路由断路变为通路,进而使得指示灯通电,摄像头与通电按钮电连接。
13.有益效果
14.1、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通过移动板在滑槽内侧滑动使得通电触点触发,进而实现下钳体和上钳体之间咬合力的感知测量,同时通过通电触点触发的数量实现咬合力大小的精确感知,指示灯发光清楚的标识咬合力的大小数值,进而实现自动显示下钳体和上钳体之间的咬合力,提高了操作人员进行人体上颌窦内部手术操作的精度和质量,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人为操作钳体和上钳体力度过大造成上颌窦内部的组织损伤。
15.2、该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通过摄像头可以清楚及时的获取上颌窦钳插入人体的上颌窦内部行进的障碍物,提高了人工操作上颌窦钳的手术效率,也使得上颌窦钳使用更加的安全和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感知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力标识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观察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下钳体;2、夹紧测量机构;21、上钳体;22、感知组件;221、滑槽;222、移动板;223、支架;224、弹簧;225、通电触点;23、弹力标识组件;231、螺钉;232、封闭壳;233、螺旋板;234、指示灯;3、观察机构;301、保护罩;302、摄像头;303、弹片;4、通电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图4,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下钳体1,下钳体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夹紧测量机构2,夹紧测量机构2包括用于配合下钳体1的上钳体21、用于检测下钳子1和上钳体21咬合力的感知组件22、用于显示咬合力和帮助下钳体1和上钳体21回转的弹力标识组件23,上钳体21活动连接在下钳体1的外部,感知组件22活动连接在下钳体1的内侧,弹力标识组件23活动连接在下钳体1的外部。
26.感知组件22包括滑槽221,滑槽221开设在下钳体1的内侧,滑槽22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222,移动板22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23,支架22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24,滑槽2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通电触点225。
27.弹力标识组件23包括螺钉231,螺钉231固定连接在下钳体1的外部,上钳体2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封闭壳232,封闭壳23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板233,封闭壳23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灯234。
28.移动板222与上钳体2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滑槽221的数量为六个,所有滑槽221线性等间距排列在下钳体1的表面,支架223与通电触点225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通电触点225的数量为六个,弹簧2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223的外部和滑槽221的内侧,螺钉231与封闭壳232通过螺纹活动连接,螺旋板233的两端分别被固定连接在封闭壳232的内部和螺钉231的外部,指示灯234的数量六个,所有指示灯234与通电触点225一一对应,所有指示灯234等角度顺时针圆形排列在封闭壳232的外部,指示灯234标识的咬合力分别为一牛顿、三牛顿、六牛顿、十牛顿、十五牛顿、二十牛顿。
29.实施例二:
30.请参阅图5-图6,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下钳体1,下钳体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夹紧测量机构2,夹紧测量机构2包括用于配合下钳体1的上钳体21、用于检测下钳子1和上钳体21咬合力的感知组件22、用于显示咬合力和帮助下钳体1和上钳体21回转的弹力标识组件23,上钳体21活动连接在下钳体1的外部,感知组件22活动连接在下钳体1的内侧,弹力标识组件23活动连接在下钳体1的外部。
31.下钳体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上颌窦内部显示的观察机构3,观察机构3包括保护罩301,保护罩301固定连接在下钳体1的内侧,保护罩30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摄像头302,摄像头3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片303。
32.保护罩301与摄像头302滑动密封连接,弹片3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摄像头302的外部和保护罩301的内部,摄像头302与上钳体2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33.实施例三:
34.请参阅图1-图6,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下钳体1,下钳体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夹紧测量机构2,夹紧测量机构2包括用于配合下钳体1的上钳体21、用于检测下钳子1和上钳体21咬合力的感知组件22、用于显示咬合力和帮助下钳体1和上钳体21回转的弹
力标识组件23,上钳体21活动连接在下钳体1的外部,感知组件22活动连接在下钳体1的内侧,弹力标识组件23活动连接在下钳体1的外部。
35.感知组件22包括滑槽221,滑槽221开设在下钳体1的内侧,滑槽22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222,移动板22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23,支架22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24,滑槽2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通电触点225。
36.弹力标识组件23包括螺钉231,螺钉231固定连接在下钳体1的外部,上钳体2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封闭壳232,封闭壳23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板233,封闭壳23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灯234。
37.下钳体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上颌窦内部显示的观察机构3,观察机构3包括保护罩301,保护罩301固定连接在下钳体1的内侧,保护罩301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摄像头302,摄像头3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片303。
38.下钳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通电按钮4。
39.移动板222与上钳体2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滑槽221的数量为六个,所有滑槽221线性等间距排列在下钳体1的表面,支架223与通电触点225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通电触点225的数量为六个,弹簧2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架223的外部和滑槽221的内侧,螺钉231与封闭壳232通过螺纹活动连接,螺旋板233的两端分别被固定连接在封闭壳232的内部和螺钉231的外部,指示灯234的数量六个,所有指示灯234与通电触点225一一对应,所有指示灯234等角度顺时针圆形排列在封闭壳232的外部,指示灯234标识的咬合力分别为一牛顿、三牛顿、六牛顿、十牛顿、十五牛顿、二十牛顿。
40.保护罩301与摄像头302滑动密封连接,弹片3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摄像头302的外部和保护罩301的内部,摄像头302与上钳体2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41.通电触点225与指示灯234电连接,通电触点225触发,其内部电路由断路变为通路,进而使得指示灯234通电,摄像头302与通电按钮4电连接。
42.本装置开始启用,用户将手动将下钳体1和上钳体21插入人体的上颌窦的内部,同时用户按下通电按钮4,进而使得摄像头302通电运行拍摄下钳体1和上钳体21在人体上颌窦内部行进的障碍物,如此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好的选择下钳体1和上钳体21行进的方式,下钳体1运动使得摄像头302与上颌窦组织接触并带动摄像头302在保护罩301的内侧滑动,摄像头302滑动使得弹片303形变降低摄像头302与上颌窦组织的接触摩擦。
43.当下钳体1和上钳体21转动张开夹取异物或者人体病变组织,上钳体21顺时针转动带动封闭壳232在螺钉231的外部转动,封闭壳232转动使得螺旋板233形变,封闭壳232转动带动指示灯234顺时针转动,异物在下钳体1和上钳体21之间咬合力的作用下与移动板222接触并带动其在滑槽221的内侧滑动,移动板222滑动带动支架223运动,支架223运动使得他弹簧224收缩,支架223运动直至与通电触点225接触,进而使得指示灯234通电发光使得操作人员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操作力度。
44.当异物或者人体病变组织被下钳体1和上钳体21夹取出来放置在指定器具中,下钳体1和上钳体21在螺旋板23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将下钳体1和上钳体21再次复位,同理支架223在弹簧22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运动直至与通电触点225分离,进而指示灯234停止通电。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