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1078发布日期:2022-05-07 14:3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颈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颈部按摩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2.现有颈部按摩仪包括支撑件、按摩装置和控制盒,以及外保护套,支撑件采用软体结构,其上设置有安装按摩装置的第一孔位,以及安装控制盒的第二孔位。保护套套设在支撑件外侧,保护套对应控制盒面板的位置设置有控制避让口,因为保护套通常是采用软布材料,一般情况控制避让口位置需要硬化处理,以方便装配在控制盒上。中国专利cn211723867u,公开了采用定位件的方案,即在控制避让口内侧和外侧配置一组定位件,定位件和拼合固定控制避让口。
3.但是,由于控制盒和第二孔位之间具有配合间隙,以及控制避让口与控制盒之间也具有间隙,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暴露控制盒和第二孔位之间的配合间隙,影响产品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颈部按摩仪控制盒和第二孔位之间的配合间隙影响产品美观性的问题,通过配置一个装饰保持盖来遮挡配合间隙来解决。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颈部按摩仪,包括:支撑软体、按摩装置、控制盒、保护套和装饰保持盖;支撑软体设置有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按摩装置安装在第一孔位内;控制盒安装在第二孔位内,设置有控制部;保护套设置有对应控制部的控制避让口,控制避让口边沿设置有硬质结构;装饰保持盖设置有与控制部适配的装配口以及围绕其外侧下边沿的挡沿,装饰保持盖通过装配口卡设在控制部上,控制避让口套设在挡沿的上侧。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装饰保持盖的挡沿可以阻挡控制盒和第二孔位之间配合间隙,使产品的美观性更好,而且控制盒和第二孔位之间的配合间隙容差可以更大,可以节省制造成本;另外,装饰保持盖可以做不同的配色和造形,使产品的设计空间大。
8.支撑软体外侧一般包覆有内衬,用于保护支撑软体,内衬对应控制部设计有内衬避让口,由于内衬避让口质地柔软,现有技术为了防止内衬避让口变形导致与控制部之间不能严合,为此厂家采用的方案是通过一个环形压件将内衬避让口压入第二孔位和控制盒之间的间隙内,这种方案容易造成内衬避让口部位的布料安装不到位,操作复杂、影响产品的美观性。
9.本专利由于设置有装饰保持盖,挡沿将内衬避让口边沿压合在支撑软体上,通过遮挡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内衬避让口和第二孔位和控制盒之间配合不到位。操作方便快捷,产品更美观。
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所述控制部,所述装饰保持盖与所述
控制部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装饰保持盖与控制盒装配方式简单、方便装配操作。
11.进一步的,所述硬质结构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控制避让口处通过超声焊接硬质圈;或者,控制避让口处通过粘接材料粘接硬质圈;或者,控制避让口设置翻边加厚结构;通过这样设置,硬质结构设置方式简单,结构连接稳固。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软体为对称c形结构;所述支撑软体中部下侧和下侧设置有凹位,用于适配人体颈部后侧;通过这样设置,支撑软体与人体颈部配合效果更好,提高用户舒适度。
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包括下盒、上盒、pcb板和电池;所述下盒具有上侧开口的下壳腔;所述上盒接合在下盒上侧,所述上盒具有下侧开口的上壳腔并且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开关弹片,所述开关弹片下侧连接在按压柱;所述pcb板安装在上壳腔,其上侧设置有若干对应于按压柱下侧的触压开关;电池安装在下壳腔内与pcb板电连接;通过这样设置,采用上盒和下盒的拼合结构,将按键集成在上盒上表面,pcb板和电池装配在下盒内,装配结构布局方式简单,简化了传统产品结构,零件少,装配简单快捷。
14.进一步的,所述上盒和下盒之间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上盒和下盒之间的装配无需采用连接件以及使用工具辅助,方便产品生产装配。
15.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上表面设有若干按键孔,所述开关弹片一端连接在所述按键孔内,其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这样设置,开关弹片设置方式简单,弹性复位效果好。
16.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上表面设有软体面盖,所述软体面盖对应每个开关弹片设有相应的功能按键标识;通过这样设置,通过软体面盖触控开关弹片,触摸手感柔软,用户体验好。
17.进一步的,所述上壳腔内设有若干连接柱,所述pcb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通过这样设置,较好地pcb板固定在上壳腔内,同时简化下盒的空间,增加电池容纳空间。
18.进一步的,所述下壳腔底部设有凹腔,还包括播报器,所述播报器安装在所述凹腔内;通过这样设置,减少播报器,使下壳腔的结构布局更紧凑,有效增加电池容纳空间。
附图说明
19.图1为颈部按摩仪的示意图
20.图2为控制盒的示意图
21.图3为控制盒的爆炸图
22.图4为上盒的底部示意图
23.图5为控制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5.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包括:支撑软体7、按摩装置8、控制盒10、保护套(图未示)和装饰保持盖6;所述保护套由布料制成,用于包覆在支撑软体7外侧与人体皮肤接触,所述保护套可单独拆卸清洗或被更换,所述支撑软体7设置有两个第一孔位71和一个第二孔位72;按摩装置8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孔位71内;控制盒10安装在第
二孔位72内,设置有控制部17;保护套设置有对应控制部17的控制避让口,控制避让口边沿设置有硬质结构;装饰保持盖6设置有与控制部17适配的装配口62以及围绕其外侧下边沿的挡沿61,装饰保持盖6通过装配口62卡设在控制部17上,控制避让口套设在挡沿61的上侧。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颈部按摩仪,装饰保持盖6的挡沿61可以阻挡控制盒10和第二孔位72之间配合间隙,使产品的美观性更好,而且控制盒10和第二孔位72之间的配合间隙容差可以更大,可以节省制造成本;另外,装饰保持盖6可以做不同的配色和造形,使产品的设计空间大。
27.在一种实施例中(图未示),还包括内衬,内衬包覆在支撑软体7外侧,内衬对应控制部17设置有内衬避让口,挡沿61将内衬避让口边沿压合在支撑软体7上。
28.参见图1至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10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所述控制部17,所述装饰保持盖6与所述控制部17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装饰保持盖6底部搁置在控制部17与控制盒10上表面之间形成的定位台阶上170上,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装饰保持盖6外周的多个第一卡钩65,以及设于所述控制部17外周底部的第一卡孔171,所述第一卡钩65与所述第一卡孔171扣合实现所述装饰保持盖6与所述上盒1的装配连接;通过这样设置,装饰保持盖6与控制盒10装配方式简单、方便装配操作。
2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硬质结构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控制避让口处通过超声焊接硬质圈73;或者,控制避让口处通过粘接材料粘接硬质圈73;或者,控制避让口设置翻边加厚结构;通过这样设置,硬质结构设置方式简单,结构连接稳固。
30.参见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软体7为对称c形结构;所述支撑软体7中部下侧和下侧设置有凹位74,用于适配人体颈部后侧;通过这样设置,支撑软体7与人体颈部配合效果更好,提高用户舒适度。
31.参见图1至图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盒10包括下盒2、上盒1、pcb板3和电池4;所述下盒2具有上侧开口的下壳腔21;所述上盒1接合在下盒2上侧,所述上盒1具有下侧开口的上壳腔11并且其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开关弹片12,所述开关弹片12下侧连接有按压柱13;所述pcb板3安装在上壳腔11,其上侧设置有若干对应于按压柱13下侧的触压开关31;电池4安装在下壳腔21内与pcb板3电连接;通过这样设置,采用上盒1和下盒2的拼合结构,将按键集成在上盒1上表面,pcb板3和电池4装配在下盒2内,装配结构布局方式简单,简化了传统产品结构,零件少,装配简单快捷。
32.参见图2至图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盒1和下盒2之间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设于上壳腔11内向下延伸的多个第二卡钩18,以及设于所述下壳腔21内对应第二卡钩18设置的第二卡孔22,所述第二卡钩18与第二卡孔22扣接实现上盒1和下盒2之间的装配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上盒1和下盒2之间的装配无需采用连接件以及使用工具辅助,方便产品生产装配。
3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盒1上表面设有若干按键孔14,所述开关弹片12一端连接在所述按键孔14内,其另一端为自由端,优选的,所述开关弹片12与上盒1为一体结构,例如是一体注塑成型;通过这样设置,可以简化上盒1的生产工艺,节省生产成本;通过这样设置,开关弹片12设置方式简单,弹性复位效果好。
34.参见图2至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盒1上表面设有软体面盖5,所述软体面盖
5对应每个开关弹片12设有相应的功能按键标识51;通过这样设置,通过软体面盖5触控开关弹片12,触摸手感柔软,用户体验好。
35.参见图3和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壳腔11内设有若干连接柱16,所述pcb板3对应设有若干连接孔32,所述pcb板3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连接柱16上;通过这样设置,较好地pcb板3固定在上壳腔11内,同时简化下盒2的空间结构,增加电池4容纳空间。
36.参见图3至图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壳腔21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腔211,所述凹腔211底部设有播音孔212,还包括与pcb板3电连接播报器23,所述播报器23安装在所述凹腔211内;通过这样设置,减少播报器23,使下壳腔21的结构布局更紧凑,有效增加电池4容纳空间。
37.参见图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pcb板3设有充电接口33,所述上盒1对应所述充电接口33设有避让口331,所述避让口331配置有可拆卸的面贴盖34,可以防止充电接口33进尘,所述下盒2外侧设有接线孔25,所述接线孔25用于使pcb板3通过有线方式与外部供电部件电连接。
38.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