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护理移动坐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1546发布日期:2022-04-14 21:2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床护理移动坐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卧床护理移动坐便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解决瘫痪病人、重症患者因行动不便导致的大小便不能自理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常常在护理床的底部增设坐便器,如此,不仅方便了患者的大小便,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3.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增设坐便器的护理床经常出现卫生问题,并且清理不便。另外,对于一些偏瘫患者,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适当的活动也是必要的,需要设计一种护理用移动坐便器,将被护理人可以转移至护理床以外的区域,方便挪移。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床护理移动坐便装置,其座垫可以从护理床一侧直接伸入病人身下,便于转移病人。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床护理移动坐便装置,包括移动架、座垫,所述座垫上设有坐便口,所述移动架包括移动底架、设于移动底架上的滚轮、立于移动底架一侧的立架,所述座垫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滑移连接于立架上,所述座垫和移动底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座垫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移动底架、立架、座垫、升降机构整体围成一个一侧开口的c型结构。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侧面看,座垫、移动架整体呈一侧开口状,中间空间位置没有多余机构的干涉,当需要使用移动坐便装置时,可以将座垫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使座垫高于护理床,从而将座垫朝护理床移动,使座垫伸入患者身体下方,此时,将患者翻转到座垫上即可将患者从护理床移到坐便装置,从而实现患者从床到坐便装置的移动;
7.此处,座垫可以比较贴合护理床,并插入患者身下,无需再搬动患者,只需将患者翻转即可轻松实现患者的转移。
8.优选的,所述移动底架包括两纵杆,两所述纵杆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滚轮设置于纵杆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杆组、第二升降杆组、驱动螺杆,所述第一升降杆组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二升降杆组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驱动螺杆包括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于第一升降杆组,所述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于第二升降杆组,所述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远离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远离第一横杆的一端分别铰接于座垫与第一横杆相对应的一侧。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避开了座垫正下方空间,从而使座垫更贴合的伸入护理床上;另外通过剪叉式的结构既可以达到升降的目的,又能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其中,移动底架的结构设计便于扩展移动坐便装置的使用范围,当需要直接将患者转移至坐
便马桶上时,两纵杆和一横杆的结构可以避开坐便马桶,直接使座垫移至坐便马桶正上方,此时只需调整座垫高度,可以让患者直接如厕,十分方便。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第一横杆的铰接点靠近第一横杆中间段,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铰接点靠近座垫一侧的中部。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座垫两侧固定有支撑杆,将铰接点设置在中间段和中部,可以在中间增加一个支撑点,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通过第一铰接套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通过第二铰接套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于第一铰接套,所述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于第二铰接套,所述驱动螺杆通过旋转来驱动第一铰接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驱动第一铰接套和第二铰接套即可实现升降机构的升降。
14.优选的,还包括护架,所述护架包括背靠杆、护手杆和升降连杆,所述护手杆连接于背靠杆两端围成一个一侧开口的c型,所述升降连杆连接于护手杆远离背靠杆的一端,所述升降连杆呈竖直设置,所述移动底架包括两纵杆,两所述纵杆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滚轮设置于纵杆上,所述立架为中空管状,所述支撑杆穿设于立架内,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管状,所述升降连杆穿设于支撑杆内,所述支撑杆的侧壁穿设有用于抵紧升降连杆的第一锁紧部。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护架的设置可以固定患者相对位置,防止患者在移动坐便装置上朝一侧倾倒。
16.优选的,所述背靠杆上可拆卸安装有靠垫。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靠垫的设置能提高患者坐在装置上的舒适度。
18.优选的,所述座垫底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可拆卸连接有便盆。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便盆的时候即可装上便盆,当不需要的时候即可拿掉,使用更加方便,同时方便清理。
20.优选的,所述座垫底部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两端设有支撑座垫的加强杆,所述第二横杆、加强杆围于坐便口外侧,所述卡接部包括设于两加强杆远离第二横杆的一端的挂钩杆、固定于第二横杆上的挂钩部,所述挂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侧的加强杆。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可转动的挂钩杆来实现便盆的固定,可以适当调节便盆与座垫底面的间距;此处,由于患者坐在座垫上时,臀部会陷入坐便口,当此时横向插入便盆时,便盆容易碰到患者下陷的臀部,因此,采用可转动的挂钩杆,这样可以先将便盆一侧固定于挂钩部上,再通过转动挂钩杆将便盆固定,可以避开臀部。
22.优选的,所述纵杆为中空状,所述纵杆远离第一横杆的一端穿设有延长杆,所述纵杆的管壁上穿设有用于抵紧延长杆的第二锁紧部,所述延长杆上设有滚轮。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减小纵杆的长度,便于整个装置携带。
24.优选的,所述立架底端侧壁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
25.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6.1、移动坐便装置的c型开口设计便于座垫从护理床一侧直接伸入病人身下,便于转移病人;
27.2、座垫可以通过升降机构上下调整高度,便于适用不同场合不同高度的护理床,
使用方便;
28.3、增加了护架结构,当病人转移至移动坐便装置上后,可以升起护架,更好的固定病人,同时增加靠垫的设施提高舒适度;
29.4、当病人坐在移动坐便装置上时,也可以直接将病人推至马桶处,通过对座垫高度的调整来适应马桶口,方便病人直接在马桶上如厕,不用起身从移动坐便装置上下来。
附图说明
30.图1为实施例一中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其护架为收起状体;
31.图2为实施例一中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其护架为收起状体;
32.图3为实施例一中护架升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其便盆已取下,旨在表示座垫底部结构;
34.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座垫;2、坐便口;3、移动架;31、移动底架;311、纵杆;312、第一横杆;32、滚轮;33、立架;4、支撑杆;51、第一升降杆组;511、第一连杆;512、第三连杆;52、第二升降杆组;521、第二连杆;522、第四连杆;53、驱动螺杆;531、第一螺纹段;532、第二螺纹段;6、第一铰接套;7、第二铰接套;8、护架;81、背靠杆;82、护手杆;83、升降连杆;9、第一锁紧部;10、靠垫;11、便盆;12、第二横杆;13、加强杆;14、挂钩杆;15、挂钩部;16、延长杆;17、第二锁紧部;18、安装杆;19、脚踏板;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37.实施例一:
38.如附图1、2和3所示的一种卧床护理移动坐便装置,包括移动架3、座垫1,座垫1上设有坐便口2。移动架3包括移动底架31、滚轮32、立架33。其中,移动底架31包括一第一横杆312和两纵杆311,两纵杆311平行设置,第一横杆312连接于两纵杆311的一端。纵杆311为中空结构,纵杆311远离第一横杆312的一端穿设有延长杆16。纵杆311的管壁上穿设有用于抵紧延长杆16的第二锁紧部17,本实施例中第二锁紧部17为锁紧螺栓,拧紧锁紧螺栓可以限制延长杆16相对纵杆311滑动。纵杆311和延长杆16的底部均设有滚轮32,此处滚轮32为万向轮。立架33设于纵杆311上、靠近与横杆相连接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立架33为中空管状。立架33底端设有安装杆18,安装杆18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19。当需要使用时,可以将脚踏板19转下来便于踏脚。
39.参见附图3和4,座垫1底部设有第二横杆12,第二横杆12两端设有支撑座垫1的加强杆13,第二横杆12、加强杆13围于坐便口2外侧,起到支撑作用。座垫1底部设有卡接部,此处,卡接部包括设于两加强杆13远离第二横杆12的一端的挂钩杆14、固定于第二横杆12上的挂钩部15,挂钩杆1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侧的加强杆13。通过挂钩部15和挂钩杆14可以将便盆11固定于坐便口2处。除了挂钩杆14和挂钩部15的配合,此处也可以用诸如滑插的结构实现便盆11的可拆卸连接。座垫1部一侧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与第二横杆12相固定,支撑杆4穿设于立架33内可上下活动。此处,支撑杆4同样为中空结构。
40.另外,移动坐便装置上还设有护架8,护架8包括背靠杆81、护手杆82和升降连杆83。护手杆82连接于背靠杆81两端围成一个一侧开口的c型,背靠杆81上可拆卸安装有靠垫10。升降连杆83连接于护手杆82远离背靠杆81的一端,升降连杆83呈竖直设置。此处,升降连杆83穿设于支撑杆4内,支撑杆4的侧壁穿设有用于抵紧升降连杆83的第一锁紧部9,第一锁紧部9为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从第二横杆12穿入、穿过支撑杆4侧壁并抵于升降连杆83,从而限制其自由活动。
41.参见附图1和2,座垫1和移动底架3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座垫1高度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杆组51、第二升降杆组52、驱动螺杆53。第一升降杆组51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511和第三连杆512。第二升降杆组52包括一端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杆521和第四连杆522。第一连杆511、第二连杆521远离第三连杆512、第四连杆522的一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横杆312上;第三连杆512、第四连杆522远离第一横杆312的一端分别铰接于座垫1与第一横杆312相对应的一侧。驱动螺杆53包括第一螺纹段531和第二螺纹段532,第一螺纹段531和第二螺纹段532的螺纹旋向相反。此处,第一螺纹段531可以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杆511,第二螺纹段532可以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杆521为一组;也可以第一螺纹段531可以螺纹连接于第三连杆512,第二螺纹段532可以螺纹连接于第四连杆522为一组。本实施例中,选用第三种形式,将第一连杆511和第三连杆512通过第一铰接套6相互铰接,将第二连杆521和第四连杆522通过第二铰接套7相互铰接。第一螺纹段531螺纹连接于第一铰接套6,第二螺纹段532螺纹连接于第二铰接套7。驱动螺杆53的端部设有把手20,用于转动驱动螺杆53,通过转动驱动螺杆53来驱动第一铰接套6和第二铰接套7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实现升降机构的升降。
42.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511和第二连杆521与第一横杆312的铰接点靠近第一横杆312中间段,第三连杆512和第四连杆522的铰接点靠近座垫1一侧的中部,由于座垫1两侧固定有支撑杆4,将铰接点设置在中间段和中部,可以在中间增加一个支撑点,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
43.下面详细阐述移动坐便装置的使用方法:
44.1、初始时,护架8为收拢状态,护架8与座垫1平齐或略低于座垫1;
45.2、根据护理床的高度,通过升降机构调整座垫1的高度,此处,护架8是随着座垫1同步上下运动的;
46.3、向护理床内推动移动坐便装置,将座垫1贴于护理床上表面插入护理床并伸入患者身下;
47.4、转动患者身体,使其坐起于座垫1上,并坐稳;
48.5、从护理床将移动坐便装置推出,此时,若需要直接如厕,则将便盆11挂上,可直接如厕;若需要于坐便马桶处如厕,则推动移动坐便装置于坐便马桶处;
49.6、根据坐便马桶的高度,适当调整座垫1的高度;
50.7、推动移动坐便装置,将座垫1上的坐便口2对准坐便马桶口,从而患者可以正常进行如厕。
51.此处,由于移动底架31、立架33、座垫1、升降机构整体围成一个一侧开口的c型结构。移动坐便装置可以较贴合于护理床将座垫1伸入患者身下。
52.另外,由于移动底架31采用类似工字结构,同样可以卡人坐便马桶底部,从而便于
移动座便器配合坐便马桶使用。
53.实施例二:
5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升降机构中,连杆铰接的位置不同。
55.参见附图5,第一连杆511、第二连杆521与第一横杆312的铰接点位于第一横杆312两端,第三连杆512、第四连杆522与第二横杆12的铰接点位于第二横杆12的两端。
56.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