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4953发布日期:2022-06-29 04:3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美容技术领域,特别是在鼻部方面。


背景技术:

2.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一门以人体形式美理论为指导,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医学手段,来直接维护、修护和再塑造人体美,并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为目的的新兴医学技术类专业。隆鼻是指通过在鼻部填充自体、异体组织或组织代用品以垫高外鼻,达到改善鼻部容貌的手术。隆鼻手术切口有鼻小柱切口、鼻腔内切两种术式,其中鼻腔内切口(靠近鼻小柱一侧)因切口隐蔽、外表看不到痕迹而被普遍采用。鼻支架分为悬浮式支架,和固定式支架〈到达鼻棘的叫固定式支架〉,未到达鼻棘的叫悬浮式支架,悬浮式支架因为未到达鼻棘缺乏较强的支撑力,以及歪斜的可能性较大,穿破的机率较高,因为支撑着力点缺少必要的支撑,是活动结构。固定式支架分为2种,一种是分体式固定支架,一种是一体式固定支架,分体式固定支架是将支架材料分解后再在人体进行拼接、固定,由于操作空间的限制难免会增加对粘膜及软骨的损伤,以及固定衔接点不牢固不协调,受力不均等情况,如术中在前缘或中间悬空部分缝合固定时难免会出现翘翘板,变形,翘起部分会刺破粘膜使支架外漏造成鼻支架使用失败。一体式支架为整块材料下部中间部分劈开骑跨到鼻中隔的尾侧端,与鼻中隔前缘进行衔接固定,由于材料是部分劈开整体材料的力学发生改变,左右两侧劈开厚薄受力也不能保证均匀,所以会发生歪斜,以及“人”字变形,不易长期固定,较易刺破粘膜,远期较易出现被夹持的鼻中隔变薄以及鼻小柱缺少有效支撑,易发生上旋或下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鼻支架。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鼻支架,包括第一护板,所述第一护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板,所述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卡板上均穿插有固定线。
5.可选的,所述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的结构相同并互相对称,所述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卡板的厚度相同。
6.可选的,所述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卡接在柳叶型假体底部开设的凹槽中,支架结构分为三部分,左右各一整块材料(分为左右两侧的第一护板、第二护板以及卡板固定),中间为沿鼻中隔尾侧端及前缘以及鼻棘雕刻,塑形成与其完全衔接、卡合的结构体,左右两侧整块材料与中间的结构体在体外固定为一体卡座式结构,直接卡座到鼻中隔尾侧端、前缘以及鼻棘上。
7.可选的,所述卡板整体呈“l”形,所述卡板、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通过固定线连为一体。
8.可选的,所述固定线共有四个固定点位,并其点位根据卡板的形状设置,只需要简单固定一针即可,操作简单,工作量小,完全在体外操作,最大限度减少组织损伤。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0.该鼻支架,第一护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卡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板,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卡板上均穿插有固定线,支架结构分为三部分,左右各一整块材料(分为左右两侧的第一护板、第二护板以及卡板固定),中间为沿鼻中隔尾侧端、前缘以及鼻棘雕刻,塑形成与其完全衔接、卡合的结构体,左右两侧整块材料与中间的结构体在体外固定为一体卡座式结构,直接卡座到鼻中隔尾侧端、前缘以及鼻棘上。不需要固定式或只需简单固定1-2针即可,鼻中隔受到的加持力较小,不易发生缺血变薄,有利于支架长期稳定和减少以后再修复的操作难度,需要分离的粘膜较少、损伤小;对生理功能影响小;不易发生翘板畸形,穿破粘膜;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稳定性;着力点分散均匀;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操作成本及以后的修复成本;操作简单易学习掌控,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柳叶假体的配合使用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第一护板,2-卡板,3-第二护板,4-固定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8.如图1-5所示,一种鼻支架,它包括第一护板1,第一护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2,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板3,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和卡板2上均穿插有固定线4。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护板1与第二护板3的结构相同并互相对称,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和卡板2的厚度相同,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卡接在柳叶型假体底部开设的凹槽中,卡板2整体呈“l”形,卡板2、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3通过固定线4连为一体,支架结构分为三部分,左右各一整块材料(分为左右两侧的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以及卡板2固定),中间为沿鼻中隔尾侧端、前缘以及鼻棘雕刻,塑形成与其完全衔接、卡合的结构体,左右两侧整块材料与中间的结构体在体外固定为一体卡座式结构,直接卡座到鼻中隔尾侧端、前缘以及鼻棘上;最大限度降低了鼻支架的晃动,增加支架的稳定性。
20.固定线4共有四个固定点位,并其点位根据卡板2的形状设置,只需要简单固定一针即可,操作简单,工作量小,完全在体外完成,对组织无损伤。
21.综上所述,该鼻支架,使用时,第一护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2,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板3,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和卡板2上均穿插有固定线,支架结构分为三部分,左右各一整块材料(分为左右两侧的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以及卡板2固定),中间为沿鼻中隔尾侧端、前缘以及鼻棘雕刻,塑形成与其完全衔接、卡合的结构体,左右两侧整块材料与中间的结构体在体外固定为一体卡座式结构,直接卡座到鼻中隔尾侧端、前缘以及
鼻棘上。不需要固定式或只需简单固定1-2针即可,需要分离的粘膜较少、损伤小;对生理功能影响小;不易发生翘板畸形,穿破粘膜;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稳定性;着力点分散均匀;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操作成本及以后的修复成本;鼻中隔受到的加持力较小,不易发生缺血变薄,有利于支架长期稳定和减少以后再修复的操作难度,操作简单易学习掌控,便于推广应用。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鼻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护板(1),所述第一护板(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2),所述卡板(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板(3),所述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和卡板(2)上均穿插有固定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1)与第二护板(3)的结构相同并互相对称,所述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和卡板(2)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1)、第二护板(3)卡接在柳叶型假体底部开设的凹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整体呈“l”形,所述卡板(2)、第一护板(1)和第二护板(3)通过固定线(4)连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线(4)共有四个固定点位,并其点位根据卡板(2)的形状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美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鼻支架,包括第一护板,所述第一护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支架为左右各一整块材料(分为左右两侧的第一护板、第二护板以及卡板固定),中间为沿鼻中隔尾侧端、前缘以及鼻棘雕刻,塑形成与其完全衔接、卡合的结构体,左右两侧整块材料与中间的结构体在体外固定为一体卡座式结构,直接卡座到鼻中隔尾侧端、前缘以及鼻棘上。不需要固定或只需简单固定一针即可,需要分离的粘膜较少、损伤小;对生理功能影响小;不易发生翘板畸形,穿破粘膜;具有较强的支撑力和稳定性;着力点分散均匀;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操作成本及以后的修复成本;操作简单易学习掌控,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苏浩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浩东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