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脊柱减压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4843发布日期:2022-06-29 04:3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自适应脊柱减压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自适应脊柱减压按摩床。


背景技术:

2.牵引床是用于牵引、校正患者脊柱变形的设备,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有些牵引床增加了按摩功能,例如申请号为“201820660475.7”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脊柱多功能康复机器人,利用按摩轮组件实现对患者脊柱的按摩,但其仍存在以下缺点:

牵引过程中患者容易移位,导致牵引角度和准确度降低,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严重的还有可能起到反向效果;

无法对牵引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估。
3.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床体可随人身自适应调节、治疗效果好、治疗效果容易评估的自适应脊柱减压按摩床。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脊柱减压按摩床,包括上肢床体、腿部床体、牵引床架、微处理器、超声波传感器和颈椎金属片,所述上肢床体脊柱位置底部开设有按摩槽,所述按摩槽内设置有按摩轮组件,所述按摩轮组件由一步进电机驱动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按摩轮组件上,所述颈椎金属片一侧面设置有粘胶以便粘贴在患者颈椎上,所述上肢床体包括上层床体、下层床体和微调驱动装置,所述按摩槽设置在所述上层床体底部,所述微调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层床体沿所述下层床体前后移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探测所述颈椎金属片的位置并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相邻两次按摩所述颈椎金属片的位移控制所述微调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层床体同向移动相同距离。
6.基于上述,它还包括尾椎金属片,所述尾椎金属片一侧面设置有粘胶以便粘贴在患者尾椎上,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探测所述尾椎金属片的位置并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首次牵引所述颈椎金属片、所述尾椎金属片的间距与末次牵引所述颈椎金属片、所述尾椎金属片的间距的差值判断本轮牵引的效果。
7.基于上述,它还包括控制柜,所述微处理器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内,所述控制柜上设置有人机交互屏,所述人机交互屏向所述微处理器输入操作指令,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人机交互屏显示治疗信息。
8.基于上述,所述下层床体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上层床体底部对应所述滑轨设置有滑块,所述微调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层床体沿所述滑轨滑动。
9.基于上述,所述上肢床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腋下柱组件,所述腋下柱组件包括立式框体和腋下柱,所述立式框体的上帮和下帮平行设置,所述腋下柱的顶端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上帮上,所述腋下柱的底端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下帮上。
10.基于上述,所述腿部床体包括两块小腿支撑板,两块所述小腿支撑板上均设置有
小腿绑带,两块所述小腿支撑板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可调节设置以便实现屈膝动作,所述上肢床体上还设置有上身绑带,所述上身绑带位于两个所述腋下柱组件内侧。
11.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颈椎金属片贴在患者的颈椎上,所述按摩轮组件按摩过程中,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即可探测到所述颈椎金属片的位置,并将其位置信息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由于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会产生位移,因此所述颈椎金属片的位置会发生变动,根据两次按摩所述颈椎金属片的位移方向和距离,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上层床体同向移动相同距离,实时纠正牵引角度和准确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2.进一步地,所述尾椎金属片粘贴在患者的尾椎上,通过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对其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首次牵引所述颈椎金属片、所述尾椎金属片的间距与末次牵引所述颈椎金属片、所述尾椎金属片的间距的差值,可以判断脊柱被牵引伸长的长度,从而定量地判断柱本轮牵引的效果;所述人机交互屏的设置,方便用户操控和了解治疗信息。
13.进一步地,利用所述腋下柱可卡在患者的腋下,这样在牵引过程中,患者由于腋下被架着,就不会随着牵引移位太多,为施力角度和力度的准确性提供了基础,所述腋下柱的位置可调节,这样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两块所述小腿支撑板角度可调节,方便调节施力角度,所述小腿绑带可捆绑患者小腿,所述上身绑带可捆绑患者上身,从而使固定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自适应脊柱减压按摩床的侧面结构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自适应脊柱减压按摩床的顶面结构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肢床体的剖面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微处理器的控制原理框图。
18.图中:1. 上肢床体;2. 腿部床体;3. 牵引床架;4. 立式框体;5. 腋下柱;6. 控制柜;7. 人机交互屏;8. 上身绑带;9. 步进电机;11. 上层床体;12. 下层床体;13. 滑轨;14. 滑块;15. 按摩槽;16. 按摩轮组件;17. 超声波传感器;21. 小腿支撑板;22. 小腿绑带;41. 上帮;42. 下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0.如图1-4所示,一种自适应脊柱减压按摩床,包括上肢床体1、腿部床体2、牵引床架3、微处理器、超声波传感器17、颈椎金属片和尾椎金属片,所述上肢床体1包括上层床体11、下层床体12和微调驱动装置,所述上层床体11脊柱位置底部开设有按摩槽15,所述按摩槽15设置在所述上层床体11底部,所述下层床体12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13,所述上层床体11底部对应所述滑轨13设置有滑块14,所述微调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层床体11沿所述滑轨13滑动,所述微调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或者伺服电机搭配丝杆机构等形式。
21.所述按摩槽15内设置有按摩轮组件16,所述按摩轮组件16由一步进电机9驱动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7设置在所述按摩轮组件16上,所述颈椎金属片一侧面设置有粘胶以便粘贴在患者颈椎上,所述尾椎金属片一侧面设置有粘胶以便粘贴在患
者尾椎上,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7可探测所述颈椎金属片和所述尾椎金属片的位置并传输给所述微处理器,具体过程是,超声波传感器17探测到所述颈椎金属片或所述尾椎金属片后,会发送信号给步进电机9自带的控制器,步进电机9自带的控制器再将两者的位置信息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22.所述微处理器具体可采用msp430单片机或者stm32单片机,所述微处理器根据相邻两次按摩所述颈椎金属片的位移控制所述微调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层床体11同向移动相同距离,对患者的位移进行实时补偿,保证牵引角度和准确度。所述微处理器根据首次牵引所述颈椎金属片、所述尾椎金属片的间距与末次牵引所述颈椎金属片、所述尾椎金属片的间距的差值,该差值可反映脊柱被牵引伸长的长度,从而判断出本轮牵引的效果。
23.为了便于操控,所述微处理器具体设置在一控制柜6内,所述控制柜6上设置有人机交互屏7,所述人机交互屏7用于向所述微处理器输入操作指令,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人机交互屏7显示治疗信息。
24.所述上肢床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腋下柱组件,所述腋下柱组件包括立式框体4和腋下柱5,所述立式框体4的上帮41和下帮42平行设置,所述腋下柱5的顶端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上帮41上,所述腋下柱5的底端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下帮42上,具体调整方式可以采用套筒及设置在套筒上的锁紧螺栓。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架住患者的腋下,从而避免在牵引治疗过程中移位
25.为了固定更加牢固,所述腿部床体2包括两块小腿支撑板21,两块所述小腿支撑板21在竖直平面内的角度可调节设置以便实现屈膝动作,具体驱动方式可采用气缸、电动推杆或者电动驱动转轴等;两块所述小腿支撑板21上均设置有小腿绑带22,所述上肢床体1上还设置有上身绑带8,所述上身绑带8位于两个所述腋下柱组件内侧。
26.具体使用时,患者首先躺在上肢床体1和腿部床体2上,根据患者身高调整好腋下柱5的位置,患者用胳膊将腋下柱5夹好,用小腿绑带22绑住小腿,用上身绑带8绑住上身;然后,通过人机交互屏7输入治疗参数,调整小腿支撑板21的角度,启动牵引床体3和步进电机9,患者在牵引过程中会产生位移,因此所述颈椎金属片的位置会发生变动,根据两次按摩所述颈椎金属片的位移方向和距离,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上层床体11同向移动相同距离,实时纠正牵引角度和准确度;最后,牵引完成后,所述微处理器根据首次牵引所述颈椎金属片、所述尾椎金属片的间距与末次牵引所述颈椎金属片、所述尾椎金属片的间距的差值,可以判断脊柱被牵引伸长的长度,从而定量地判断柱本轮牵引的效果并显示在人机交互屏7上。
2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