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人形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3570发布日期:2022-06-25 11:3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人形担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具体为一种可调节人形担架。


背景技术:

2.医用担架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已在医院中有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担架患者躺在上面易于晃动,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特别是转运患者的担架在汽车、高铁、飞机高速运动的过程中,出现剧烈晃动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患者损伤,而且现有的担架也是没有针对个人的身高体型情况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人形担架,以解决现有担架患者易于晃动、担架无法根据个人的身高进行调节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人形担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呈内凹状人形壳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头部支撑壳体、颈部支撑壳体、躯干支撑壳体、大腿支撑壳体、小腿支撑壳体,躯干支撑壳体两侧设有手部支撑壳体,所述颈部支撑壳体包括上颈部壳体和下颈部壳体,所述上颈部壳体与所述下颈部壳体之间设有用于调整上颈部壳体与所述下颈部壳体间距的第一调整装置,所述躯干支撑壳体与所述大腿支撑壳体设有用于调整躯干支撑壳体与所述大腿支撑壳体间距的第二调整装置,所述大腿支撑壳体和小腿支撑壳体之间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大腿支撑壳体与所述小腿支撑壳体间距的第三调整装置。
5.优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由中部分成左支架本体和右支架本体,所述左支架本体和右支架本体通过可调整左右方向间距的第四调整装置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四调整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背面,所述第四调整装置包括复数个调节装置,该复数个调节装置分别设置于头部支撑壳体、躯干支撑壳体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左固定块、第四伸缩杆、齿轮和右固定块,所述第四伸缩杆包括内套管和套设于内套管外部的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上设有齿纹,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套管上,所述齿轮与所述内套管的齿纹啮合可推动内套管进行伸缩,所述左固定块与所述左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右固定块与所述右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管与左固定块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右固定块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调整装置包括上固定块、伸缩杆、第一齿轮和下固定块,所述伸缩杆包括内套管和套设于内管外部的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上设有齿纹,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套管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内套管的齿纹啮合可推动内套管进行伸缩,所述内套管与下固定块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上固定块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调整装置、第三调整装置的结构与第二调整装置结构一样。
9.优选的,所述大腿支撑壳体和所述小腿支撑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设置有限位挡圈,所述限位挡圈通过可调节紧固件滑动设置于滑杆上,可调节紧
固件包括第一螺栓和可滑动套设于滑杆上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一螺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挡圈上设有用于顶压腿部的顶压组件。
10.优选的,所述人形担架还包括一用于承载支架本体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与第一卡扣相适配的第一卡槽。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抬杆和设置于两根抬杆之间的龙骨杆,所述龙骨杆向下凹陷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可拆卸设置,所述抬杆包括前端杆和后段杆,所述前段杆接头设有插杆,所述后段杆设有与插杆相适配的插孔;所述前段杆和后段杆之间通过第二卡扣和第二卡槽配合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躯干支撑壳体、手部支撑壳体分别设有魔术贴扣绑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支架本体呈内凹状人形壳体,患者放置于该呈人形壳体的支架本体内不易于晃动。第二,第一调整装置、第二调整装置、第三调整装置可以根据人体的身高纵向调整支架本体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第三,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从中间分开,采用第四调整装置进行横向调节支架本体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人使用本发明的装置。第四,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与支撑架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一卡槽配合,从而使支架本体与支撑架牢固结合,从而使担架整体更加牢固。第五,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的中部可拆卸设置,从而使得支撑架可以方便地收纳。第六,所述龙骨杆向下凹陷设置,从而使得支架本体置于龙骨杆上更加稳定,更加不易于晃动。第七,患者腿部可以通过限位挡圈、顶压组件进行固定,上半身可以通过魔术贴扣绑带进行固定,从而牢固地固定,有效避免剧烈晃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本体背面第一调整装置和第四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拆分开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支撑架和支架本体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架本体、10-头部支撑壳体、11-颈部支撑壳体、12-躯干支撑壳体、15-大腿支撑壳体、17-小腿支撑壳体、18-手部支撑壳体、110-上颈部壳体、111-下颈部壳体、21-第一调整装置、22-第二调整装置、23-第三调整装置、6-左支架本体、7-右支架本体、25-第四调整装置、26-调节装置、261-左固定块、262-第四伸缩杆、263-齿轮、264-右固定块、2621-内套管、2622-外套管、210-上固定块、211-伸缩杆、212-第一齿轮、213-下固定块、16-滑杆、161-限位挡圈、162-可调节紧固件、163-第一螺栓、164-滑动块、34-顶压组件、341-第二螺栓、342-中空螺栓、343-顶压块、4-支撑架、41-第一卡扣、42-第一卡槽、43-抬杆、44-龙骨杆、431-前端杆、432-后段杆、4311-插杆、4322-插孔、46-第二卡扣、47-第二卡槽、50-魔术贴扣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可调节人形担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呈内凹状人形壳体,患者放置于该呈人形壳体的支架本体1内不易于晃动。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头部支撑壳体10、躯干支撑壳体12、大腿支撑壳体15、小腿支撑壳体17。躯干支撑壳体12两侧设有手部支撑壳体18。所述颈部支撑壳体11包括上颈部壳体110和下颈部壳体111,所述上颈部壳体110与所述下颈部壳体111之间设有用于调整上颈部壳体110与所述下颈部壳体111间距的第一调整装置21。所述躯干支撑壳体12与所述大腿支撑壳体15设有用于调整躯干支撑壳体12与所述大腿支撑壳体15间距的第二调整装置22。所述大腿支撑壳体15和小腿支撑壳体17之间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大腿支撑壳体15与所述小腿支撑壳体17间距的第三调整装置23。
23.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支架本体1由中部分成左支架本体6和右支架本体7,所述左支架本体6和右支架本体7通过可调整左右方向间距的第四调整装置25连接。
24.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四调整装置25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背部,所述第五调整装置25包括复数个调节装置26。该复数个调节装置26分别设置于头部支撑壳体10、躯干支撑壳体12,所述调节装置26包括左固定块261、第四伸缩杆262、齿轮263和右固定块264。所述第四伸缩杆262包括内套管2621和套设于内套管2621外部的外套管2622。所述内套管2621上设有齿纹,所述齿轮263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套管2622上,所述齿轮263与所述内套管2621的齿纹啮合可推动内套管2621进行伸缩。所述左固定块261与所述支架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右固定块264与所述支架本体1的右侧连接,所述内套管2621与左固定块261连接,所述外套管2622与所述右固定块264连接,左固定块261设置于支架本体1的左侧,右固定块264固定于支架本体1的右侧,通过转动齿轮,可以调整第五伸缩杆262内套管2621的露出的长度,从而调整左支架本体6和右支架本体7之间的距离,从而可根据患者的肩宽体型来调整。
25.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二调整装置22包括上固定块210、伸缩杆211、第一齿轮212和下固定块213。所述伸缩杆211包括内套管和套设于内管外部的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上设有齿纹,所述第一齿轮212可转动地设置于外套管上,所述第一齿轮212与所述内套管的齿纹啮合可推动内套管进行伸缩,所述内套管与下固定块213连接,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上固定块210连接。通过转动第一齿轮212,可以调整伸缩杆211内套管的露出长度,从而调整连接第二调整装置上的躯干支撑壳体12与所述大腿支撑壳体15间距,从而可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适应调整。
26.请参考图1和图5,所述第一调整装置21、第三调整装置23的结构与第二调整装置22结构一样,其作用原理也与第二调整装置一样。第一调整装置21可根据患者脖子的长度调整长短。第三调整装置同样可以调整大腿支撑壳体15与所述小腿支撑壳体17间距。
27.请参考图1和图5,所述大腿支撑壳体15和所述小腿支撑壳体1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16。所述滑杆16上滑动设置有限位挡圈161,限位挡圈16是横跨左右两侧滑杆16设置。所述限位挡圈161通过可调节紧固件162滑动设置于滑杆16上。可调节紧固件162包括第一螺栓163和可滑动套设于滑杆16上的滑动块164。所述滑动块164与所述第一螺栓163通过螺
纹连接。所述限位挡圈161上设有用于顶压腿部的顶压组件34,所述顶压组件34包括第二螺栓341和滑动设于限位挡圈16的中空螺栓342,所述第二螺栓341与所述中空螺栓34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342的尾端设有顶压块343。
28.参考图1、图3、图4和图5,所述人形担架还包括一用于承载支架本体1的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第一卡扣41,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卡扣41相适配的第一卡槽42。
29.参考图3、图4和图5,所述支撑架4包括两根抬杆43和设置于两根抬杆43之间的龙骨杆44,所述龙骨杆44向下凹陷设置。
30.参考图1、图3、图4和图5,所述支撑架1的中部可拆卸设置,所述抬杆43包括前段杆431和后段杆432,所述前段杆431接头设有插杆4311,所述后段杆432设有与插杆4311相适配的插孔4322;所述前段杆431和后段杆432的之间通过第二卡扣46和第二卡槽配合47连接。工作时候可以将前段杆431的插杆4311插入后段杆432的插孔4322内,然后再将第二卡扣46扣到第二卡槽47内。
31.参考图1和图5,所述躯干支撑壳体12、手部支撑壳体18分别设有魔术贴扣绑带。
32.参考图1至图5,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调整第一调整装置21、第二调整装置22、第三调整装置23,从而控制支架本体1的纵向大小,通过调整第四调整装置25从而控制支架本体1的横向大小。调整到合适大小后,将患者置于支架本体1内。由于该支架本体1呈内凹状人形壳体,患者根据对应部位躺入。然后腿部通过限位挡圈161和顶压组件34进行固定,肩部、腰部、臀部、手部通过魔术贴扣绑带50进行固定。固定好后,将患者连同支架本体1放入支撑架4内,通过第一卡扣41和第一卡槽42将支架本体1和支撑架4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稳固。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