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科用膨胀式牙科间隙楔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3760发布日期:2022-04-27 11:20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科用膨胀式牙科间隙楔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科用膨胀式牙科间隙楔子。


背景技术:

2.口腔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主要口腔科疾病包括: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颌下间隙感染、颌面部淋巴管瘤、齿状突发育畸形、上颌窦恶性肿瘤、颌骨造釉细胞瘤、慢性筛窦炎、下颌后缩、四环素牙和舌白斑等疾病,其中对口腔内的牙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间隙楔子,间隙楔子的主要作用是插入牙间隙中并保持牙间隙的相对稳定,从而为牙间隙填充等操作争取手术空间。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在治疗过程中间隙楔子不能根据患者的牙齿间距进行调整,对患者的牙齿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在使用间隙楔子治疗的过程中牙龈的位置会出现龈沟液,龈沟液会影响治疗的药物或填充物的进入。
4.因此,发明一种口腔科用膨胀式牙科间隙楔子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科用膨胀式牙科间隙楔子,以解决隙楔子不能根据患者的牙齿间距进行调整,对患者的牙齿造成二次伤害和间隙楔子治疗的过程中牙龈的位置会出现龈沟液,龈沟液会影响治疗的药物或填充物的进入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科用膨胀式牙科间隙楔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侧的外壁开设有紧握槽,所述外壳两端的外壁的贯穿孔内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外壳顶部的贯穿孔内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外壁设置有调整螺栓,所述旋转杆一端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转动板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置有吸料管,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转动杆外壁焊接有复位弹簧。
7.优选的,所述紧握槽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紧握槽对称分布于外壳的垂直中心线的两侧,所述紧握槽的纵截面为圆弧形。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对称分布于连接块的垂直中心线两侧,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贴合。
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为合金材质制成,所述转动板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转动板与转轴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为两个所述转轴之间,所述安装板为橡胶材质制成。
12.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数量设置为八个,八个所述转动杆对称分布于安装板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
杆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与外壳外部的贯穿孔过盈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外壁直径与外壳两侧贯穿孔的内壁直径相等。
14.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杆,旋转调整螺栓,使调整螺栓带动旋转杆旋转,从而使旋转杆带动连接杆旋转,使连接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使滑块带动转动板旋转,使转动板前端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患者牙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防止间隙楔子对患者的牙齿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安装板底部的凹槽可以对龈沟液进行吸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立体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立体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外壳;2、紧握槽;3、旋转杆;4、调整螺栓;5、连接块;6、连接杆;7、滑块;8、转轴;9、转动板;10、安装板;11、吸料管;12、连接管;13、滑槽;14、转动杆;15、支撑杆;16、复位弹簧;17、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口腔科用膨胀式牙科间隙楔子,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外侧的外壁开设有紧握槽2,所述外壳1两端的外壁的贯穿孔内设置有连接管12,所述外壳1顶部的贯穿孔内设置有旋转杆3,所述旋转杆3外壁设置有调整螺栓4,所述旋转杆3一端焊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内部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一端设置有滑块7,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转轴8,所述转轴8外壁设置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内壁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部设置有滑块7,所述转动板9内部设置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顶部开设有安装孔17,所述安装孔17内部设置有吸料管11,所述安装板10顶部设置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顶部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转动杆14外壁焊接有复位弹簧16。
2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紧握槽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紧握槽2对称分布于外壳1的垂直中心线的两侧,所述紧握槽2的纵截面为圆弧形,握住紧握槽2可以对外壳1进行固定,圆弧形设置的紧握槽2可以与医生的手指和手掌贴合,便于对外壳1进行固定,防止外壳1脱落。
2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杆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6对称分布于连接块5的垂直中心线两侧,所述连接杆6与连接块5转动连接,所述滑块7与滑槽13滑动连接,所述滑块7的外壁与滑槽13的内壁贴合,所述转动板9为合金材质制成,所述转动板9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转动板9与转轴8转动连接,通过调整螺栓4旋转带动旋转杆3旋转,使旋转杆3带动连接杆6旋转,从而连接杆6带动滑块7在滑槽13内滑动,使转动板9沿着转轴8的轴线旋转,便于对两个转动板9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转动板9可以轻松进入到患
者的牙齿内。
25.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板10设置为两个所述转轴8之间,所述安装板10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转动杆14的数量设置为八个,八个所述转动杆14对称分布于安装板10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两个所述转动杆14之间通过支撑杆15连接,所述支撑杆15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杆14转动连接,由于安装板10为橡胶材质制成,可以使转动板9在旋转的过程中对安装板10进行挤压或拉伸,防止安装板10破损。
26.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管12与外壳1外部的贯穿孔过盈连接,所述连接管12的外壁直径与外壳1两侧贯穿孔的内壁直径相等,过盈连接的连接管12可以对连接管12进行稳定固定,防止连接管12在吸取龈沟液的过程中掉落。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4,当需要对患者的牙齿进行治疗时,需要使用到间隙楔子将患者的牙齿撑开,便于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牙齿之间的距离调整两个转动板9之间的距离,旋转调整螺栓4,使调整螺栓4带动旋转杆3旋转,然后旋转杆3通过连接块5带动连接杆6向上移动,同时连接杆6带动滑块7在滑槽13的内壁向上滑动人,当滑块7滑动到滑槽13的最顶部时,继续旋转旋转杆3,使连接杆6旋转,从而使连接杆6带动转动板9旋转,改变转动板9之间的距离,在转动板9旋转的过程中会对安装板10进行挤压或拉伸,安装板10受到挤压时,安装板10顶部的复位弹簧16带动两侧的转动杆14旋转,使转动杆14与支撑杆15之间的夹角变小,防止安装板10内的贯穿孔受到挤压而堵塞;
28.然后将转动板9插入到患者的牙齿之间,反方向旋转调整螺栓4,使调整螺栓4带动旋转杆3旋转旋转杆3旋转带动连接块5、连接杆6和滑块7反方向运行,从而使滑块7推动转动板9反方向旋转,将转动板9之间的距离变大,便于对患者的牙齿之间的距离撑大,在撑大牙齿之间的距离的过程中,牙龈处出现龈沟液,通过安装板10内的贯穿槽对龈沟液进行吸取,通过吸料管11和连接管12将龈沟液排出。
29.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