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坐辅助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6562发布日期:2022-07-06 03:1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起坐辅助椅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使椅子的座面倾斜,对利用者的就座和起立进行辅组的起坐辅助椅子。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可以帮助难以从座椅上自行起坐的残疾人和老年人站起来的起坐辅助椅子,但是,以前的这种起坐辅助椅子是以几乎不能靠自己起坐的人为对象的,因此,椅子的座部、靠背部、扶手等都是通过采用电动升降的机构来进行起坐辅助的。
3.这种起坐辅助椅子因为使用了电动装置,所以椅子的构造变得非常大,椅子的重量也很重,搬动起来也不方便容易,作为日常使用的椅子来说是不太适合的,同时也是非常昂贵的,因而难以得到普及。
4.于是,有人开发了例如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50217号公报)那样的结构简单的起坐辅助椅子。
5.但是,对于腰椎不好的老年人来说,不光是起坐需要辅助,就座也是需要辅助的。也就是说,在就座时,如果椅子的座面较低,坐下去时会给膝盖和腰椎带来负担,因此,本领域就期待有一种可以就座时能稳稳地支撑着屁股慢慢地坐下去的具有起坐辅助功能的椅子。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对就座和起立都进行辅助的起坐辅助椅子。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起坐辅助椅子,其至少具有座框,所述座框包括座框部件、座面部件、连结部件以及施力机构,所述连结部件将座面部件相对于所述座框部件可转动地与该座框部件相连结,所述施力机构用于使所述座面部件相对于所述座框部件转动,所述施力机构,其基端可滑动地连结到设置在所述座框部件上的施力机构连结块上,其前端可旋转地连结在所述座面部件上,所述施力机构连结块,具有供所述施力机构的基端滑动的引导槽和对所述施力机构的基端的滑动进行锁定的锁定槽,在就座或起立的使用状态下,所述施力机构的基端不能滑动地被所述锁定槽锁定,通过施力机构施加在所述座面部件上的施力,对利用着的就座或起立进行辅助,在折叠座面部件的收纳状态下,通过使所述施力机构的基端从所述锁定槽解脱出,并沿着所述引导槽滑动,从而解除所述施力机构施加在所述座面部件上的施力。
8.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施力机构,其前端通过施力机构连结部件可旋转地与所述座面部件相连结,所述施力机构连结部件上设有1个或2个以上的轴支承孔,所述施力机构的前端通过轴销部件支承在所述轴支承孔上,从而可转动地连结在所述座面部件上。
9.另外,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施力机构的基端设置有使该基端从所述锁定槽解脱出而滑动到所述引导槽的切换部件。
10.另外,更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施力机构的基端设置有沿着所述锁定槽滑动或
嵌入上所述锁定槽的销部件,所述切换部件与该销部件连结。
11.另外,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构成为,当所述座面部件相对于所述座框部件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时,所述施力机构相对于所述施力机构的基端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当利用者缓慢地在通过施力机构的施力而弹起的座面部件上就座时,座面部件被施力机构的施力支撑,利用者可以在克服施力机构的施力的同时,缓慢地坐下而完成就座,另一方面,起立的时候,如果借助扶手或拐杖等稍稍抬起腰的话,座面部件就会在施力机构的施力下慢慢弹起,从而使利用者能缓慢且不费力地站立起来以完成起立的动作。
13.另外,只要通过解除作用在座面部件的来自施力机构的施力,就能够容易地对起坐辅助椅子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14.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15.图2是图1中的k部分的放大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一部件的剖面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一部件的说明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一部件的立体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一部件的说明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状态切换的说明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22.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各状态的立体图。
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收纳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各种椅子的座部,但是在表示一实施例的图1中,作为起坐辅助椅子的椅子1,具有座框2和背靠部3。即,本实用新型的椅子1也可以适用于具有椅子脚和扶手的椅子,但在本实施例中,省略椅子脚和扶手,仅详细说明主要部分。
25.如图1所示,所述座框2包括:座框部件21、座面部件22、连结部件23以及施力机构,所述连结部件23将座面部件22相对于所述座框部件21可转动地与该座框部件21相连结,所述施力机构用于使所述座面部件22相对于所述座框部件21转动。作为该施力机构,可以使用各种汽缸机构、通过电动机或驱动链接的施力机构以及其他合适的机构,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气缸24。
26.所述座框部件21包括:椅子框架211、用于增加该椅子框架211的强度的支撑管件212、以及固定在椅子框架211内的用于安装所述气缸24的安装部件213。
27.如图1所示,所述椅子框架211为大致呈u形地形成的弯曲管件,其由水平框架211a和与该水平框架211a大致垂直的垂直框架211b所构成。所述支撑管件212固定在垂直框架211b内,所述安装部件213被固定在水平框架211a内。
28.如图1所示,安装部件213包括:横向支撑杆213a、与横向支撑杆213a垂直的两个纵
向安装杆213b、和横向支撑杆213a垂直具有位于两个纵向安装杆213b之间的两个纵向支撑杆213c。
29.所述横向支撑杆213a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水平框架211a的两侧,所述两个纵向安装杆213b的一端和两个纵向支撑杆213c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横向支撑杆213a上,所述两个纵向安装杆213b的另一端和两个纵向支撑杆213c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水平框架211a的底部。
30.另外,在所述两个纵向安装杆213b上,分别设置有与该两个纵向安装杆213b垂直地向上方延伸的两个突起213d,所述两个突起213d在靠近所述两个纵向安装杆213b的所述横向支撑杆213a的位置上以规定高度设置。
31.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两个纵向安装杆213b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座面部件22连结的座面连结块213e。该两个座面连结块213e以向座面方向(即上方)凸出的方式,固定设置在靠近所述水平框架211a的底边的所述两个纵向安装杆213b的前端。另外,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作为一部件的座面连结块的剖面图,图3(a)是图3(b)中b-b线剖视图,图3(b)是图3(a)中a-a线剖视图。如图3(a)(b)所示,该两个座面连结块213e具备底板部213f和与该底板部213f垂直的两个侧板部213g,在这两个侧板部213g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让对所述连结部件23进行轴支承的轴销232穿过的通孔213h。
32.另外,在所述两个纵向支撑杆213c之间,设置有施力机构连结块213j,该施力机构连结块213j用于与所述气缸24的基端24a连结。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作为一部件的施力机构连结块的说明图,图4(a)是施压机构连结块的主视图,图4(b)是施压机构连结块的侧视图。如图4(a)(b)所示,该施力机构连结块213j,具有底部213k和两个侧板部213m,形成为大致呈u字形,该两个侧板部213m分别固定在靠近所述横向支撑杆213a的所述两个纵向支撑杆213c上。在该施压机构连结块213g的侧板部213m上,分别设置有贯通该侧板部213m的引导槽213n。在该两个引导槽213n的远离所述横向支撑杆213a的前端设有锁定槽213p。
3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作为一部件的座面部件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座面部件22,形成为板状,具有前端部221和座面部222,其前端部221相对于其座面部222稍微折弯。在所述座面部件22的前端部221设有四个第一连结孔221a,所述第一连结孔221a用于让连结所述椅子框架211的螺栓穿过。在所述座面部件22的座面部22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连结孔222a,该第二连结孔222a用于让连结到所述气缸24的螺栓穿过。另一方面,所述座面部件22分别通过可旋转地轴支承在两个所述座面连结块213e上的两个所述连结部件23与所述椅子框架211连结,所述座面部件22通过穿过与所述第一连结孔221a对应的所述两个通孔231a的螺栓,以相对于所述椅子框架211的前端可转动的形式连结在该椅子框架211上。另外,所述座面部件22通过施力机构连结部件223与所述气缸24连结,该施力机构连结部件223可转动地轴支承在作为所述气缸24的前端的负载端24b上。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坐辅助椅子的作为一部件的施力机构连结部件的说明图。图6(a)是施力机构连结部件的俯视图,图6(b)是图6(a)中c-c线的剖视图。如图6(a)(b)所示,所述施力机构连结部件223,具有底板部223a和与该底板部223a垂直的两个侧板部223b,在其底板部223a上设有两个安装孔223c,在其两个侧板部223b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轴支承孔223d。具体地说,施力机构连结部件223,通过穿过与所述第二连结孔222a对应的两个安装孔223c的螺栓被安装
在所述座面部件22的座面部222上,并且通过穿过所述两个轴支承孔223d中的一个轴支承孔223d的轴销部件p,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气缸24的负载端24b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气缸24连结。另外,在实际使用时,所述座面部件22可以被坐垫或座套等包覆。
34.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背靠部3,具有大致呈u字管状弯曲形成的背靠部主体部31和背靠部加强管件32。所述背靠部加强管件32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结到所述背靠部主体部31上。另外,所述背靠部主体部31通过用于调节所述背靠部3相对于所述座框2的角度的调节器33与所述座框部件21的垂直框架211b连结。另外,在实际使用时,所述背靠部3也可以被靠背垫或靠背套等包覆。
35.另外,所述气缸24,以其基端24a能够相对于所述两个引导槽213n滑动的方式被支撑在该两个引导槽213n之间。具体地说,是固定连结在所述气缸24的基端24a上的销部件24c,以跨着两个侧板部213m中的引导槽213n的方式,可滑动地被设置在该两个引导槽213n内。另外,该销部件24c在引导槽213n内滑动时,可以滑动到该引导槽213n的所述锁定槽213p内,而被嵌入该锁定槽213p内。另外,所述销部件24c,在滑动嵌入到所述锁定槽213p内的情况下,如果不被从该锁定槽213p内解脱出,则不能在所述引导槽213n内滑动。即,当所述销部件24c滑动嵌入到所述锁定槽213p内时,所述销部件24c被锁定。
3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中,如图7(a)(b)所示,还包括有作为切换部件的带部件25,其一端固定在所述销部件24c上,而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座面部件22上。该带部件25主要用于将椅子1从使用状态切换到收纳状态。
37.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的使用状态结构和收纳状态结构以及使用时和收纳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38.图8和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的使用状态。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的使用状态是指所述座面部件22在图8中从w位置(即图9(a)所示的状态)到z位置(即图9(c)所示的状态)之间沿着箭头m转动的状态(包括图9(b)所示的中间状态)。在该使用状态下,所述销部件24c滑动并嵌合在所述锁定槽213p内。并且,所述座面部件22在位于w位置的使用状态下,如图8以及图9(a)所示,接受来自所述气缸24的负载端24b的施力,其前端部221与地面(即,所述水平框架211a所处的平面)基本垂直,而所述座面部222与地面(即,所述水平框架211a所处的平面)成规定角度α(在本实施方式中α=39
°
)。然后,使用者在座面部件22上就座时,通过所述座面部件22抵抗该气缸24的推压力(施力)的同时,以其前端部221中的所述轴销232为支点,其座面部222向靠近所述椅子框架211的方向转动(在图8中,沿着箭头m顺时针方向转动),然后当所述座面部222与所述突起213d接触时,对就座的辅助即告完成。此时,所述座面部222与地面(即,所述水平框架211a所处的面)成规定角度β(在本实施方式中β=5
°
),于是,所述座面部222从就座开始到就座完成的转动角度γ为44
°
(即α+β=44
°
)。另外,即使在就座完成时,所述座面部件22也维持被该气缸24的推压力(施力)持续作用的状态。就座动作就是从图9(a)所示的状态经由图9(b)所示的状态直到图9(c)所示的状态为止的转动动作。
39.另一方面,使用者从就座完成状态起立时,当坐力稍微减弱(例如,依靠扶手或拐杖等(未图示)准备起立)时,所述座面部件22,接受来自所述气缸24的推压力(施力),以其前端部221中的所述轴销232为支点,其座面部222朝远离所述椅子框架211而进行转动(在图8中,沿着箭头m逆时针转动),慢慢地所述座面部222就回到就座辅助前的状态(即,该座
面部222与所述水平框架211a所在面的夹角成为规定角度α(在本实施方式中α=39
°
),此时起立辅助动作便完成。起立动作是从图9(c)所示的状态经由图9(b)所示的状态到图9(a)所示的状态为止的转动动作。
40.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的收纳状态。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的收纳状态下,所述销部件24c位于所述引导槽213n内,且所述座面部222与所述突起213d接触。在该状态下,所述气缸24的负载端24b处于充分延伸的状态,即所述气缸24的负载端24b从被对所述座面部件22的推压力(施力)的反作用力作用的推压状态解放出来。在该状态下,椅子1可以作为通常的椅子使用,并且在该状态下,可以将所述背靠部3的背靠部主体部31折叠到与所述座面部件22接触的位置,可以减小椅子1的收纳空间,搬运移动椅子1也变得容易。
41.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椅子1从收纳状态(或使用状态)切换到使用状态(或收纳状态)的切换,是通过设置在所述气缸24的基端24a上的带部件25来进行的,具体而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椅子1从收纳状态切换到使用状态时,使用者拉拽所述带部件25,使所述销部件24c从所述引导槽213n内滑动嵌入到所述锁定槽213p内即可(即,处于图8所示的状态)。即,通过拉拽所述带部件25,从所述销部件24c如图7所示从(a)所示的处于引导槽213n内的状态,沿着该引导槽213n向图7(b)所示的箭头l的左方向滑动,切换至图7(b)所示的嵌入到所述锁定槽213p内的状态。另一方面,要将本实用新型的椅子1从使用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时,使用者拉拽带部件25,使所述销部件24c从所述锁定槽213p解脱出来,并滑动到所述引导槽213n内即可。即,通过拉拽所述带部件25,所述销部件24c从图7(b)所示的处于锁定槽213p中的状态解脱出,然后沿着引导槽213n向图7(b)所示的箭头l的右方向滑动,切换到如图7(a)所示的位于引导槽213n内的状态。
4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椅子1,利用者就座时,利用者首先会接触到受作为施力机构的气缸24的施力而弹起的座面部件22,可以在该座面部件22的支撑下缓慢地坐下。另一方面,起立时,只要利用者借助扶手或拐杖等慢慢地起身,座面部件22受气缸24的施力向上产生推力,也能够辅助利用者慢慢地起立。
43.另外,具有通过解除气缸24作用于座面部件22的施力的结构,因此椅子1的折叠收纳也变得容易。
4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座面部件22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施力机构连结部件223上的所述两个轴支承孔223d中的穿过另一个轴支承孔223d的轴销部件p与所述气缸24的负载端24b可转动地连结。通过轴销部件p选择性地穿过两个轴支承孔223d,可以使所述座面部件22与所述气缸24的负载端24b的连结位置调整,从而可以调整不同的座面倾斜(或座面高度)。
4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座面部件22相对于所述座框部件21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时,所述气缸24相对于所述气缸24的基端24a的转动方向构成为逆时针方向。由此,所述座面部件2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气缸24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在利用者就座时,所述座面部件22能够稳定地被所述气缸24支承,而不会突然倒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