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66867发布日期:2022-06-18 08:22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


背景技术:

2.依据临床数据显示,脊柱颈胸腰椎退行性病、骨折等脊柱类疾病成为临床最主要的病种,而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并发症严重、创口大、恢复慢,脊柱微创手术是脊柱外科发展的趋势。脊柱微创手术以其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医生的青睐。颈椎前路手术可有效解除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颈椎前路术中切开剥离至完全暴露颈椎不损伤神经及血管是术中的难点,一般的骨科剥离器或者弯钳剥离太过尖锐,操作粗暴易损伤周围组织及神经血管,加大术中出血,影响手术进度和安全性,并且普通骨科剥离器或者弯钳在颈椎前路手术这样窄而深的开口下剥离弯曲角度不够且弯度固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使用中易遮挡操作者剥离面视野,同时不好在剥离中及时吸引处理出血点,影响了手术进度和剥离的完成度。
3.综上所述,就需要一种方向可方便调节,充分满足术者的操作需求,并且在进行弯曲剥离时可以通过负压对出血处进行血液吸引,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伤害,保证术中的视野并且方便进行止血操作的颈椎前路微创手术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弯曲度可方便调节,充分满足术者的操作需求,并且在进行弯曲剥离时可以通过负压对出血处进行血液吸引,保证术中的视野并且方便进行止血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伤害,有着优良实用性、安全性、有效性的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管、第二工作管、连接第一工作管与第二工作管的枢纽、控制第一工作管角度改变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位于第二工作管远离第一工作管的一端,所述枢纽位于第一工作管与第二工作管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工作管头部可拆卸连接有剥离头,剥离头开有多个用于进行出血吸引的通孔;所述第一工作管与第二工作管内部设有吸引管道,吸引管道与剥离头的通孔连通;
7.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钮和控制齿轮;所述控制钮与第一工作管为转动连接,控制钮内壁设有齿槽,控制钮内壁与控制齿轮为啮合连接;
8.所述枢纽包括连接杆、枢轴与使第一工作管基于枢轴转动的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连接杆右侧一端,连接杆左侧一端与控制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为啮合连接,第二齿轮与枢轴固定连接,所述枢轴与第一工作管固定连接。术者使用时通过转动远端的控制钮实现第一工作管方向的转动,第一工作管方向可方便调节,充分满足术者的操作需求,吸引管道连接负压装置,通过
剥离头与剥离头上的通孔在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的剥离工作的同时进行出血的吸附,分离同时吸引血管渗血,暴露视野,能够快速止血,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9.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钮上刻有滚花纹,医师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无菌手套会沾有患者血液组织液等,操作会十分不便,滚花纹增大控制钮摩擦力,方便医师转动控制钮改变第一工作管的方向,减小医师操作的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10.作为优选,所述吸引管道的第一工作管与第二工作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垫,且吸引管道设有供枢轴穿过的密封内腔。既保证锥齿轮组可以正常工作控制第一工作管方向的改变,又保证吸引管道的密封状态不会受到影响,保证医师进行手术第一工作管转动的操作时吸引管道漏气而使患者出血的吸引受到影响,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工作管与第二工作管的连接处都经过圆角处理,防止出现尖锐结构,有效剥离组织的同时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防止患者受到多余伤害,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工作管通过枢纽与第二工作管为可拆卸连接,方便进行对第一工作管、第二工作管与吸引管道的杀菌消毒,保证每次手术前装置的无菌状态,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工作管的长度为1-4cm,第一工作管的直径为0.5-1.5cm,第一工作管的长度满足颈椎前路手术切口的深度,满足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需求,第一工作管的直径既能方便进行剥离操作,又不会因过于尖锐对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造成伤害,且保证吸引患者出血的效率,保证装置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工作管上的控制钮与枢纽的距离为 12-18cm,医师通过第二工作管由远端控制第一工作管的转动角度,第二工作管直径符合人体手握弧度,提高医师手握第二工作管时的舒适度,方便医师操作,且减轻医师因长期进行手术操作而造成的手部劳累。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弯曲度可方便调节,充分满足术者的操作需求,并且在进行弯曲剥离时可以通过负压对出血处进行血液吸引,保证术中的视野并且方便进行止血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伤害,有着优良实用性、安全性、有效性。
17.本实用新型的吸引管道的第一工作管与第二工作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垫,且吸引管道设有供枢轴穿过的密封内腔。既保证锥齿轮组可以正常工作控制第一工作管方向的改变,又保证吸引管道的密封状态不会受到影响,保证医师进行手术第一工作管转动的操作时吸引管道漏气而使患者出血的吸引受到影响,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与有效性。术者使用时通过转动远端的控制钮实现第一工作管方向的转动,第一工作管方向可方便调节,充分满足术者的操作需求,吸引管道连接负压装置,通过剥离头与剥离头上的通孔在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的剥离工作的同时进行出血的吸附,分离同时吸引血管渗血,暴露视野,能够快速止血,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1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作管与第二工作管的连接处都经过圆角处理,防止出现尖锐结构,有效剥离组织的同时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防止患者受到多余伤害,第一工作管通过枢纽与第二工作管为可拆卸连接,方便进行对第一工作管、第二工作管与吸引管道的
杀菌消毒,保证每次手术前装置的无菌状态,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1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作管的长度满足颈椎前路手术切口的深度,满足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需求,第一工作管的直径既能方便进行剥离操作,又不会因过于尖锐对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造成伤害,且保证吸引患者出血的效率,保证装置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20.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钮上刻有滚花纹,医师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无菌手套会沾有患者血液组织液等,操作会十分不便,滚花纹增大控制钮摩擦力,方便医师转动控制钮改变第一工作管的方向,第二工作管直径符合人体手握弧度,提高医师手握第二工作管时的舒适度,方便医师操作,且减轻医师因长期进行手术操作而造成的手部劳累,减小医师操作的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21.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的枢纽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的锥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的控制钮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的控制钮截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0.1、第一工作管,2、第二工作管,3、控制部,4、枢纽,5、剥离头,6、吸引管道,7、锥齿轮组,301、控制钮,302、控制齿轮, 303、齿槽,401、枢轴,402、连接杆,403、密封垫,501、通孔, 701、第二齿轮,702、第一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
33.如图1-6所示
34.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管1、第二工作管2、连接第一工作管1与第二工作管2的枢纽4、控制第一工作管1角度改变的控制部3;所述控制部3位于第二工作管2远离第一工作管1的一端,所述枢纽4位于第一工作管1与第二工作管2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工作管1头部可拆卸连接有剥离头5,剥离头5开有多个用于进行出血吸引的通孔501;所述第一工作管1 与第二工作管2内部设有吸引管道6,吸引管道6与剥离头5的通孔 501连通;
35.所述控制部3包括控制钮301和控制齿轮302;所述控制钮301 与第一工作管1为转动连接,控制钮301内壁设有齿槽303,控制钮 301内壁与控制齿轮302为啮合连接;
36.所述枢纽4包括连接杆402、枢轴401与使第一工作管1基于枢轴401转动的锥齿轮组7,所述锥齿轮组7包括第一齿轮702和第二齿轮701,第一齿轮702固定连接于连接杆402右侧一端,连接杆402 左侧一端与控制齿轮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701与第一齿轮 702为啮合连接,第二齿轮701与枢轴401固定连接,所述枢轴401 与第一工作管1固定连接。术者使用时通过转动远端的控制钮301实现第一工作管1方向的转动,第一工作管1方向可方便调节,充分满足术者的操作需求,吸引管道6连接负压装置,通过剥离头5与剥离头5上的通孔501在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的剥离工作的同时进行出血的吸附,分离同时吸引血管渗血,暴露视野,能够快速止血,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37.所述控制钮301上刻有滚花纹,医师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无菌手套会沾有患者血液组织液等,操作会十分不便,滚花纹增大控制钮 301摩擦力,方便医师转动控制钮301改变第一工作管1的方向,减小医师操作的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38.所述吸引管道6的第一工作管1与第二工作管2连接处设有密封垫403,且吸引管道6设有供枢轴401穿过的密封内腔。既保证锥齿轮组7可以正常工作控制第一工作管1方向的改变,又保证吸引管道 6的密封状态不会受到影响,保证医师进行手术第一工作管1转动的操作时吸引管道6漏气而使患者出血的吸引受到影响,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39.所述第一工作管1与第二工作管2的连接处都经过圆角处理,防止出现尖锐结构,有效剥离组织的同时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防止患者受到多余伤害,保证装置的安全性。
40.所述第一工作管1通过枢纽与第二工作管2为可拆卸连接,方便进行对第一工作管1、第二工作管2与吸引管道6的杀菌消毒,保证每次手术前装置的无菌状态,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
41.所述第一工作管1的长度为1-4cm,第一工作管1的直径为 0.5-1.5cm,第一工作管1的长度满足颈椎前路手术切口的深度,满足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需求,第一工作管1的直径既能方便进行剥离操作,又不会因过于尖锐对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造成伤害,且保证吸引患者出血的效率,保证装置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42.所述第二工作管2上的控制钮301与枢纽4的距离为12-18cm,医师通过第二工作管2由远端控制第一工作管1的转动角度,第二工作管2直径符合人体手握弧度,提高医师手握第二工作管2时的舒适度,方便医师操作,且减轻医师因长期进行手术操作而造成的手部劳累。
43.工作原理:
44.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使用时通过转动远端的控制钮301实现第一工作管1方向的转动,控制钮301上刻有滚花纹,医师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无菌手套会沾有患者血液组织液等,操作会十分不便,滚花纹增大控制钮301摩擦力,方便医师转动控制钮301改变第一工作管1的方向,减小医师操作的难度,提高手术效率。第一工作管1方向可方便调节,充分满足术者的操作需求,吸引管道6连接负压装置,吸引管道6的第一工作管1与第二工作管2连接处设有密封垫403,且吸引管道6设有供枢轴401穿过的密封内腔。既保证锥齿轮组7可以正常工作控制第一工作管1方向的改变,又保证吸引管道6的密封状态不会受到影响,保证医师进行手术第一工作管1转动的操作时吸引管道6漏气而使患者出血的吸引受到影响,通过剥离头5与剥离头5上的通孔501在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的剥离工作的同时进行出血的吸附,分离同时吸引血管渗血,第一工作管1的长度满足颈椎前路手术切口的深度,满足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需求,第一工作管1的直径既能方便进行剥离操作,又不会因过于尖锐对周围神经血管和气管造成伤害,且保证吸引患者出血的效率,暴露视野,能够快速止血,医师通过第二工作管2由远端控制第一工作管1的转动角度,第二工作管2直径符合人体手握弧度,提高医师手握第二工作管2时的舒适度,方便医师操作,且减轻医师因长期进行手术操作而造成的手部劳累。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4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颈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器械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弯曲度可方便调节,充分满足术者的操作需求,并且在进行弯曲剥离时可以通过负压对出血处进行血液吸引,保证术中的视野并且方便进行止血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伤害,有着优良实用性、安全性、有效性。
4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7.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