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固定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1848发布日期:2022-07-23 10:4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针固定手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输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留置针固定手套。


背景技术:

2.静脉输液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趋势快速升高,在国家环境、科技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静脉输液的包装得到有效提高,在人们的不懈研究下,静脉输液技术也得到进步,极大的改善了静脉输液质量,在临床医学的表现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通过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使静脉输液技术广泛传播,经过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使静脉输液产品可以应用于各个地方的人民群众,扩大了静脉输液技术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静脉输液技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降低人们在生病输液时产生的副作用,为静脉输液技术这一治疗手段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在医疗人员的不断改良之下,静脉输液技术仍然不断的前进着,为各种身患疾病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静脉输液技术,使患者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
3.在现有的留置针固定方法中,在部分固定设备和手段中,胶布会直接接触到患者皮肤,使易过敏患者较为容易的对胶布中的某些物质产生过敏现象,比较影响患者甚至儿童患者的输液情况,其中部分固定方法中没有较好的为患者手部提供热量,低温环境下影响患者手部的血液流通,使留置针进行输液时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针固定手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现有的留置针固定方法中,在部分固定设备和手段中,胶布会直接接触到患者皮肤,使易过敏患者较为容易的对胶布中的某些物质产生过敏现象,比较影响患者甚至儿童患者的输液情况,其中部分固定方法中没有较好的为患者手部提供热量,低温环境下影响患者手部的血液流通,使留置针进行输液时比较困难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留置针固定手套,包括留置机构、针头机构、套体机构、加固机构和固针机构,所述针头机构位于留置机构的前端,所述套体机构位于针头机构的前方,所述加固机构位于套体机构顶端的中部,所述固针机构位于加固机构的后方;
6.所述留置机构包括导管、针柄、软管、小夹子、连接座和肝素帽,所述针柄固定安装在导管的后端,所述软管固定安装在导管的右端,所述小夹子固定安装在软管的外端,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软管的后端,所述肝素帽固定安装在连接座的左端。
7.优选的,所述针头机构包括钢针和保护帽,所述保护帽固定安装在钢针的外端,经过钢针穿刺进入有利于对患者进行输液,斜面针尖的设置有利于快速刺入患者皮肤,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出血量,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恐惧感,通过保护帽有利于将钢针进行保护,提高钢针的洁净性,在使用钢针时有助于拔出保护帽,方便医疗人员对该机构的使用。
8.优选的,所述套体机构包括手套主体、夹套和发热片,所述夹套固定安装在手套主
体前端的顶端,所述发热片固定安装在夹套的内端,手套主体有利于将患者手部进行全面的保护,防止外力碰撞到患者的输液部位,夹套有利于自发热物体的安装,发热片通过自身发热有助于将患者手部进行加热,使患者手部血液较为快速的流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低温环境将患者手部造成一定损伤。
9.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凹槽、硬钩绑带和软毛块,所述硬钩绑带固定安装在凹槽的左侧,所述软毛块固定安装在凹槽的右侧,凹槽有利于钢针进入患者手部输液位置,有助于辅助医疗人员输液,硬钩绑带容易钩连在软毛块上,提高了该机构的固定性,有利于防止钢针在输液过程中脱落,有助于避免儿童患者接触胶布从而产生过敏。
10.优选的,所述固针机构包括垫片、第一脱敏纺布带和第二脱敏纺布带,所述第一脱敏纺布带固定安装在垫片上端的左端,所述第二脱敏纺布带固定安装在第一脱敏纺布带的右端,垫片有效的将第一脱敏纺布带和第二脱敏纺布带稳定安装在手套主体上,第一脱敏纺布带和第二脱敏纺布带相互配合有益于将导管稳定在手套主体上,避免了胶布等物质接触到儿童患者,进一步防止了过敏现象的产生,增强了该手套的稳固性。
11.优选的,所述垫片固定安装在手套主体后端的顶端,所述夹套和发热片相适配,所述凹槽固定设置在夹套的后方,垫片有助于将导管稳定在该手套上,夹套和发热片的相适配有助于将发热片安装在夹套内部,在不使用发热片时,有利于将发热片取下。
12.优选的,所述软管和导管固定连通,所述软管和连接座固定连通,软管和导管固定连通有利于将液体输入患者体内,软管和连接座固定连通有益于输液液体进入该留置针内部,提高了该固定手套的实用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留置针固定手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觉,提高了该固定手套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有助于减小血液回流,避免堵塞软管,提升了封管效果;
15.2.该留置针固定手套,有助于避免儿童患者接触胶布从而产生过敏,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利于液体的流通;
16.3.该留置针固定手套,有益于为患者输液的手部提供热量,避免气温较低时影响患者血液流通,增强了该手套对留置针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留置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体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针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留置机构;2、针头机构;3、套体机构;4、加固机构;5、固针机构;101、导管;102、针柄;103、软管;104、小夹子;105、连接座;106、肝素帽;201、钢针;202、保护帽;301、手套主体;302、夹套;303、发热片;401、凹槽;402、硬钩绑带;403、软毛块;501、垫片;502、第一脱敏纺布带;503、第二脱敏纺布带。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留置针固定手套,包括留置机构1、针头机构2、套体机构3、加固机构4和固针机构5,针头机构2位于留置机构1的前端,套体机构3位于针头机构2的前方,加固机构4位于套体机构3顶端的中部,固针机构5位于加固机构4的后方,留置机构1包括导管101、针柄102、软管103、小夹子104、连接座105和肝素帽106,针柄102固定安装在导管101的后端,软管103固定安装在导管101的右端,小夹子104固定安装在软管103的外端,连接座105固定安装在软管103的后端,肝素帽106固定安装在连接座105的左端,通过导管101上安装的针柄102将针穿刺进患者血管内后,针柄102拔出并将钢针201带出,通过软管103液体流入患者体内,通过小夹子104将软管103夹紧,减少血液倒流,液体通过连接座105导入软管103内,通过对肝素帽106反复穿刺,为患者注射输液药物,针头机构2包括钢针201和保护帽202,保护帽202固定安装在钢针201的外端,通过钢针201的斜面针尖的设置,使其快速进入患者皮肤内部的血管,使液体顺利输入患者体内,通过保护帽202将钢针201进行保护,在使用钢针201时可拔出保护帽202。
26.套体机构3包括手套主体301、夹套302和发热片303,夹套302固定安装在手套主体301前端的顶端,发热片303固定安装在夹套302的内端,患者手部穿戴上手套主体301,对患者手部进行全面的保护,通过夹套302安装自发热物体,通过发热片303自身发热为患者手部传递热量,使患者手部血液可快速的流动,加固机构4包括凹槽401、硬钩绑带402和软毛块403,硬钩绑带402固定安装在凹槽401的左侧,软毛块403固定安装在凹槽401的右侧,钢针201通过凹槽401进入患者手部的输液位置,通过将硬钩绑带402上的钩形物体钩连在软毛块403的软毛上,使留置针稳定在患者手部。
27.固针机构5包括垫片501、第一脱敏纺布带502和第二脱敏纺布带503,第一脱敏纺布带502固定安装在垫片501上端的左端,第二脱敏纺布带503固定安装在第一脱敏纺布带502的右端,通过垫片501将第一脱敏纺布带502和第二脱敏纺布带503稳定安装在手套主体301上,导管101进入第一脱敏纺布带502和第二脱敏纺布带503内部,将导管101稳定在手套主体301上,垫片501固定安装在手套主体301后端的顶端,夹套302和发热片303相适配,凹槽401固定设置在夹套302的后方,通过垫片501将导管101稳定在该手套上,通过夹套302和发热片303的相适配,将发热片303安装在夹套302内部,在不使用发热片303时,可以将发热片303取下,软管103和导管101固定连通,软管103和连接座105固定连通,通过软管103和导管101固定连通使液体可以顺利输入患者体内,通过软管103和连接座105的固定连通,液体进入该留置针内部。
28.工作原理:该留置针固定手套,在使用时,拔出保护帽202,通过钢针201穿刺进患者血管内后,将导管101上安装的针柄102拔出,同时将钢针201带出,通过对肝素帽106反复穿刺,为患者注射输液药物,液体通过连接座105导入软管103内,再通过软管103液体流入患者体内,使用小夹子104将软管103夹紧,减少血液倒流,患者手部穿戴上手套主体301,对患者手部进行全面的保护,通过夹套302安装发热片303,为患者手部传递热量,使患者手部
血液可快速的流动,通过垫片501将第一脱敏纺布带502和第二脱敏纺布带503稳定安装在手套主体301上,导管101进入第一脱敏纺布带502和第二脱敏纺布带503内部后,将导管101粘黏在手套主体301上,钢针201通过凹槽401进入患者手部的输液位置,使留置针的输液管道停留在患者血管内,通过将硬钩绑带402上的钩形物体钩连在软毛块403的软毛上,使留置针稳定在患者手部。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