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43729发布日期:2022-09-17 00:3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近距离放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


背景技术:

2.近距离治疗在肿瘤放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妇科肿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有着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随着近距离治疗的迅速发展,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创新。传统近距离治疗技术只局限于一些操作简单的人体解剖位置,尤其是妇科、乳腺、前列腺和皮肤部位的肿瘤。然而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对放疗剂量学和照射方式认识的提高,解剖位置更复杂的肿瘤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治疗,与影像引导技术结合,提供更为精确的近距离治疗。
3.在近距离治疗过程中,是将带有插植针道的插值导板插入患者的治疗区域,插植针道对准肿瘤靶区,然后通过插植针道对肿瘤靶区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体表位置会因疼痛或生理原因发生改变,此时需要重新调整患者的治疗体位,目前是医务人员通过肉眼来观察患者体位是否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较小的体位变化是肉眼无法快速识别的,但是近距离治疗对体位位置要求非常高,细微的体位变化也会导致治疗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治疗结果。因此现有近距离放射治疗过程中人工监测患者体表位置会使监测结果不准以及不及时,从而降低放射治疗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其能解决现有近距离放射治疗过程中人工监测患者体表位置会使监测结果不准以及不及时,从而降低放射治疗的精准度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包括影像装置、转运治疗床、用于监测转运治疗床上患者体表特征的体表监测装置、用于进行放射治疗的治疗设备、控制台、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所述转运治疗床与所述影像装置连接,所述体表监控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运治疗床的上方,所述转运治疗床上的患者处于所述体表监控装置的监控视野中,所述影像装置、所述体表监测装置、所述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所述治疗设备均与所述控制台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治疗床与所述影像装置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治疗床包括底座和治疗床板,所述底座与所述影像装置可拆卸连接或所述治疗床板与所述影像装置可拆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治疗床板一侧穿过所述影像装置中部。
10.进一步地,所述影像装置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治疗设备之间。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插入患者治疗处的插植导板和用于固定插植导板的插值导板调节装置,所述插值导板调节装置固定在所述治疗床板上。
12.进一步地,所述插植导板调节装置包括调位板和调节盘,所述治疗床板对称两侧
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插植导板对称两侧分别设有边条,横节槽位于调位板上,限位块位于所述横节槽下方并沿所述横节槽移动,所述限位块分别与所述边条嵌合,所述限位块表面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限位销嵌合;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限位块嵌合后卡入所述横节槽内;
13.纵节槽下部呈扇形位于所述调位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纵节槽与所述横节槽呈垂直状态分布;调节盘位于所述调位板的中部,所述调节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衔接柱配合;扭把位于所述衔接柱的一端;所述衔接柱远离所述扭把的一端设置有纵向固定块,所述纵向固定块与所述治疗床板底部开设的纵向固定槽嵌合;横向固定块位于所述治疗床板底侧开设的横向固定槽内;板槽位于所述治疗床板的底侧,所述板槽与所述横向固定块嵌合。
14.进一步地,所述体表监测装置为双目摄像头或tof摄像头或结构光摄像头。
15.进一步地,所述影像装置为ct机或cbct。
16.进一步地,所述影像装置、所述体表监测装置、所述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所述治疗设备与所述控制台通过通信线缆或无线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17.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通过影像装置获取位于转运治疗床上患者的影像信息,影像装置将影像信息发送至控制台,控制台将影像信息发送至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接收影像信息进行在线计划设计,并将设计的治疗计划输入值治疗设备,治疗设备根据治疗计划将放射源通过传输导管输送到置于患者治疗部位的插植导板上的插植针道中,实现了对患者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体表监测装置实时对转运治疗床上的患者体表进行监测,得到实时的体表位置数据,并将体表位置数据发送至控制台,控制台根据体表位置数据判断患者的治疗位置是否发生了移动,实现了对患者体表位置的智能化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到患者体表位置是否移动,即使发生了细微移动,也可以及时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准度,而且通过影像装置、治疗设备、转运治疗床均处于同一放疗系统中,使用时都处于同一空间中,可以对患者的放射治疗更加精准。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中插植导板调节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中插植导板调节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23.图中:1、转运治疗床;11、治疗床板;111、限位槽;112、板槽;12、底座;2、影像装置;3、插植导板;31、边条;4、插值导板调节装置;41、调位板;411、横节槽;42、调节盘;421、通
孔;5、体表监测装置;6、治疗设备;7、限位块;8、限位销;9、纵节槽;10、衔接柱;20、扭把;30、纵向固定块;40、横向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包括影像装置2、转运治疗床1、用于监测转运治疗床1上患者体表特征的体表监测装置5、用于进行放射治疗的治疗设备6、控制台、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所述转运治疗床1包括底座12和治疗床板11,所述治疗床板11固定在所述底座12上,所述底座12与所述影像装置2连接,所述体表监控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运治疗床1的上方,所述转运治疗床1处于所述体表监控装置的监控视野中,所述影像装置2、所述体表监测装置5、所述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均与所述控制台连接。
26.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体表监测装置5为需要实时监测转运治疗床上患者的体表特征,在对患者进行近距离放疗时,需要将躺在转运治疗床上的患者推至影像装置附近,将转运治疗床与影像装置进行可拆卸固定(卡扣连接),具体的可将转运治疗床中的底座或治疗床板与影像装置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影像装置为ct机或cbct,cbct就是cone beam ct的简称,即锥形束ct,其原理是x线发生器以较低的射线量(通常球管电流在10毫安左右)围绕投照体做环形dr(数字式投照)。然后将围绕投照体多次(180次-360次,依产品不同而异)数字投照后“交集”中所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中“重组,reconstruction”后进而获得三维图像。cbct获取数据的投照原理和传统扇形扫描ct是完全不同的,而后期计算机重组的算法原理有类似之处。在使用放疗系统时,治疗床板的一端(患者的放疗位置的一端)穿过影像装置的中部,此时治疗设备6放置在影像装置的一侧,所述影像装置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治疗设备6之间。体表监测装置固定在转运治疗床所处房间的顶部,保证转运治疗床上患者处于体表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内。本实施例中的体表检测装置为双目摄像头或tof摄像头或结构光摄像头。在本实施例中,影像装置为环形装置,其环形的宽度较小,可以满足对患者的放疗部位进行精准的扫描。
2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台和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均为pc端,两者放置在控制机房内,控制台可以通过通信线缆与上述影像装置、体表监测装置、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治疗设备6进行通信连接。另外,控制台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影像装置、体表监测装置、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治疗设备6进行通信连接,此时在上述各部件中均安装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与控制台之间的通信。
2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还包括用于插入患者治疗处的插植导板3和用于固定插植导板3的插值导板调节装置4,所述插值导板调节装置4固定在所述治疗床板11上。所述插植导板3中设置了若干个插植针道。上述插植导板3为针对不同患者设计的个体化3d打印导板。
29.如图2-3所示,插植导板调节装置包括调位板41和调节盘42,插植导板调节装置与治疗床板11、插植导板3相连接,治疗床板11对称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111;插植导板3对称两侧分别设有边条31;横节槽411位于调位板41上;限位块7位于横节槽411下方并可沿横节
槽411移动,限位块7分别与边条31嵌合,限位块7表面设有开孔,开孔与限位销8嵌合;限位销8与限位块7嵌合后卡入横节槽411内;纵节槽9下部呈扇形位于调位板41的中心位置,纵节槽9与横节槽411呈垂直状态分布;调节盘42位于调位板41的中部,调节盘4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421,通孔421与衔接柱10配合;扭把20位于衔接柱10的一端;衔接柱10远离扭把20的一端设置有纵向固定块30,纵向固定块30可与治疗床板11底部开设的纵向固定槽嵌合;横向固定块40位于治疗床板11底侧开设的横向固定槽内;板槽112位于治疗床板11的底侧,板槽112与横向固定块40嵌合。
30.在本技术中,通过插植导板3两侧的边条31与限位块7活动连接,两侧的限位块7可以固定插植导板3的位置;限位块7与调位板41上的槽结构配合,限位块7可在调位板41上的槽内滑动;限位销8分别与限位块7、横节槽411配合;扭把20与衔接柱10、纵向固定块30固定连接,衔接柱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把2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纵向固定块30,扭把20与纵向固定块30的长边方向呈度;调位板41的表面开设有槽,用于放置调节盘42,调节盘42开设有圆孔,圆孔内插入衔接柱10,从而起到限位衔接柱10位置的作用;横向固定块40与调位板41固定连接,横向固定块40与治疗床板11底侧的槽配合,横向固定块40主要是为了限制调位板41横向及上下的移动;纵向固定块30与治疗床板11底侧的扇形槽结构配合,配合实现调位板41纵向固定的目的,旋转90度后实现移动调位板41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的插植导板3无插植导板调节装置、患者治疗过程中插植导板可能会发生移动、插植导板位置无法多方位位置调整的问题。
3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横节槽411包括条形槽和垂直于条形槽的短槽,从而方便限定插植导板横向移动的位置。短槽的数量为8-24个,从而方便限定插植导板横向移动的位置。限位销8的数量为4-8个,从而方便固定插植导板3。限位销8为4个,限位销8两两组合,可以同时拆装,从而方便固定插植导板且节约成本。扭把20与纵向固定块30长边方向固定时呈90度、移动时呈0度,从而方便纵向固定调位板41。纵向固定块30为椭形块,纵向固定槽为椭形槽,从而方便配合实现固定的目的。纵向固定槽的数量为8-24个,从而方便纵向固定调位板41。横向固定块40为t形块,横向固定槽为t形槽,从而方便配合实现固定的目的。调节盘42为圆形盘,从而方便限制衔接柱10移动,圆形盘与调位板41配合,圆形盘开设有与衔接柱10配合的孔,衔接柱10与圆形盘配合,可实现衔接柱10的转动,不会前后左右移动。
32.工作原理如下:
33.事先做好放射治疗的初始预计划数据,患者躺在转运治疗床上等待治疗,医务人员将转运治疗床推至治疗设备附近,将转运治疗床与影像装置进行卡扣连接,此时通过控制台启动体表监测装置,获取患者的体表影像,并与患者的预计划数据进行配准,引导患者的体位与预计划时保持一致,此时将插植导板复位在患者对应的治疗处,并将插植导板与插值导板调节装置固定,此时控制台启动影像装置,扫描此时患者的体表数据(即患者与插植导板的影像数据),影像装置将扫描得到的体表数据发送至控制台,控制台将体表数据与患者的预计划数据中为体表位置进行对比,计算出插植导板相比于预计划的偏移位置,通过可调节导板调节装置,将导板调节至与预计划一致的位置,然后控制台将体表影像发送至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接收影像信息进行在线计划设计,并将设计的治疗计划输入值治疗设备,治疗设备根据治疗计划将放射源通过传输导管输送到置于患者治疗部位的插植导板上的插植针道中,实现了对患者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
体表监测装置实时对转运治疗床上的患者体表进行监测,得到实时的体表位置数据,并将体表位置数据发送至控制台,控制台根据体表位置数据判断患者的治疗位置是否发生了移动,实现了对患者体表位置的智能化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到患者体表位置是否移动,即使发生了细微移动,也可以及时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准度。
3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引导近距离放疗系统,通过影像装置获取位于转运治疗床上患者的影像信息,影像装置将影像信息发送至控制台,控制台将影像信息发送至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接收影像信息进行在线计划设计,并将设计的治疗计划输入值治疗设备,治疗设备根据治疗计划将放射源通过传输导管输送到置于患者治疗部位的插植导板上的插植针道中,实现了对患者的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体表监测装置实时对转运治疗床上的患者体表进行监测,得到实时的体表位置数据,并将体表位置数据发送至控制台,控制台根据体表位置数据判断患者的治疗位置是否发生了移动,实现了对患者体表位置的智能化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到患者体表位置是否移动,若患者体位发生移动,会影响治疗效果或者可能照成严重事故,则可及时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另外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让患者躺在治疗床板上,然后将插值导板放置在患者的放疗处,然后直接将插值导板与治疗设备连通,整个过程是没有将影像装置融入用于辅助患者放疗位置的固定,而本发明中在整个放疗系统中增加了影像装置,现场通过控制台来获取患者的影像信息,用于增加放射治疗中定位的精准度,可同时满足对患者的影像扫描以及放射治疗的操作,简化了放疗过程中的操作的繁琐性。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