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杯打入器及髋臼杯打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8937发布日期:2022-08-27 02:5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髋臼杯打入器及髋臼杯打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髋臼杯打入器及髋臼杯打入器组件。


背景技术:

2.在髋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传统的髋臼杯打入器连接髋臼杯后,通过敲击髋臼杯打入器使髋臼杯嵌入需置换的髋臼中。髋臼杯放置角度完全依赖于患者的一些骨性标记和医生的临床经验,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无法准确掌握髋臼杯放置角度,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髋臼杯打入器及髋臼杯打入器组件,便于在手术中对髋臼杯打入器进行跟踪,以便精准的放置髋臼杯。
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髋臼杯打入器,包括:支座,包括套筒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杆用于连接示踪器,所述套筒上设有通孔;打入器主体,可转动的穿过所述套筒的通孔;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打入器主体上,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支座沿所述打入器主体的轴线滑动。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打入器主体包括:手持部;连杆,一端连接所述手持部,所述连杆可转动的穿过所述套筒,所述连杆与所述手持部相对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髋臼杯的外螺纹。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持部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结构。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衬套,所述打入器主体穿过所述衬套。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打入器主体上,两个所述限位环限制所述支座沿所述打入器主体的轴线滑动。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有清洗孔。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清洗孔为长圆孔。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与所述打入器主体接触。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阻尼结构包括:阻尼珠,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阻尼珠与所述打入器主体接触;弹性件,位于所述阻尼珠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
1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髋臼杯打入器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髋臼杯打入器;示踪器,设置于所述支座的支撑杆上。
14.本技术在髋臼杯打入器上设置示踪器,手术机器人的导航系统通过跟踪示踪器确定髋臼杯打入器所在角度,实现髋臼杯放置角度的全程跟踪,以便准确的放置髋臼杯,提高手术的质量。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髋臼杯打入器组件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髋臼杯打入器组件的爆炸图;
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套筒的示意图;
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打入器主体的示意图;
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阻尼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髋臼杯打入器组件,髋臼杯打入器组件包括髋臼杯打入器100和示踪器200。髋臼杯打入器100用时将髋臼杯300置入磨削好的髋臼中。示踪器200设置在髋臼杯打入器100上,手术机器人的导航系统通过跟踪示踪器200确定髋臼杯打入器100所在角度,实现髋臼杯300放置角度的全程跟踪,以便准确的放置髋臼杯300。
23.其中,髋臼杯打入器100包括支座1、打入器主体2和限位结构3。支座1和打入器主体2可转动的连接,支座1用于连接示踪器200。
24.如图3所示,支座1包括套筒11和支撑杆12。本实施例中套筒11的形状基本为圆柱状,支撑杆12设置于套筒11的外壁上,支撑杆12的轴线垂直于套筒11的轴线。支撑杆12用于连接示踪器200。套筒11上设有通孔13,通孔13沿套筒11的轴线延伸。
25.打入器主体2穿过套筒11的通孔13,打入器主体2相对套筒11可转动。髋臼杯300连接打入器主体2的一端,通过敲击打入器主体2的另一端可将髋臼杯300逐渐置入髋臼中。
26.限位结构3设置于打入器主体2上,限位结构3用于限制支座1沿打入器主体2的轴线滑动,使得打入器主体2与套筒11之间仅能相对转动。
27.本实施例的髋臼杯打入器100使用时,将示踪器200连接在支座1的支撑杆12上。进行髋臼杯300置入时,将髋臼杯300连接打入器主体2,辅助人员握持支座1,医生可对打入器主体2进行敲击,手术机器人的导航系统通过跟踪示踪器200确定髋臼杯打入器100所在角度,实现髋臼杯300放置角度的全程跟踪。根据需要医生可适当转动打入器主体2,以对髋臼杯300进行旋转。
28.如图4所示,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打入器主体2包括手持部21和连杆22,连杆22一端连接手持部21,连杆2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髋臼杯300。手持部21的直径大于连杆22的直径,便于医生通过手持部21握持打入器主体2。连杆22可转动的穿过套筒11的通孔13。
29.根据本技术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手持部21的外壁上设有防滑结构211。本实施例
中,防滑结构211为多个长条状凹槽,多个长条状凹槽绕手持部21的轴线圆周均布。设置防滑结构211可增大医生握持手持部21时的摩擦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根据需要,也可设置其他形式的防滑结构。
30.根据本技术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连杆22与手持部21相对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髋臼杯300的外螺纹221。髋臼杯300与连杆22通过螺纹连接,便于髋臼杯300与连杆22进行拆装。
31.根据本技术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套筒11的两端分别设有衬套4,衬套4装入通孔13中,打入器主体2的连杆22穿过衬套4。在连杆22与套筒11之间设置衬套4,连杆22转动时,避免连杆22和套筒11直接接触的摩擦,提高髋臼杯打入器100的寿命。衬套4可采用过氧化氢或湿热灭菌的peek材料制造,耐磨性高。
32.根据本技术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限位结构3包括两个限位环,限位环固定设置于打入器主体2的连杆22上。本实施例中,两个限位环分别位于两个衬套4的外侧,两个限位环限制支座1沿连杆22的轴线滑动。根据需要也可将限位结构3设置为销钉等其他形式的限位结构。
33.根据本技术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套筒11的侧壁上设有清洗孔14,清洗孔14与通孔13连通。髋臼杯打入器100使用完后,通过清洗孔14对通孔13内的污渍进行清洗,便于髋臼杯打入器100的重复使用。可选地,清洗孔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清洗孔14绕套筒11的轴线圆周均布。
34.可选地,清洗孔14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边沿平行于套筒11的轴线延伸,便于对通孔13进行清洗。
35.如图5所示,套筒11的内壁上设有阻尼结构5,阻尼结构5与连杆22接触。阻尼结构5对连杆22施加的阻尼力阻挡连杆22的转动。阻尼结构5对连杆22施加的阻尼力较小,医生通过手动即可转动连杆22。在不需要连杆22转动时,阻尼结构5能够避免套筒11与连杆22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36.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套筒11的内壁上设有凹槽111。可选地,套筒11的外壁上对应凹槽111的部分设有凸起15,凹槽111延伸至凸起15,以增加凹槽111的深度。阻尼结构5包括阻尼珠51和弹性件52。本实施例中阻尼珠51为钢珠,阻尼珠51位于凹槽111内,阻尼珠51的顶部曲面探出凹槽111与连杆22接触。弹性件52可选为弹簧,弹性件52位于阻尼珠51与凹槽111的底面之间。弹性件52的弹力将阻尼珠51压紧在连杆22上,以对连杆22施加阻尼力。根据需要,阻尼结构5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阻尼结构。
37.本实施例在髋臼杯打入器100上设置示踪器200,手术机器人的导航系统通过跟踪示踪器200确定髋臼杯打入器100所在角度,实现髋臼杯300放置角度的全程跟踪,以便准确的放置髋臼杯,提高手术的质量。
38.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基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