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弯曲调整使用的拇外翻矫正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2636发布日期:2022-09-27 18:4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由弯曲调整使用的拇外翻矫正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拇指外翻矫正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由弯曲调整使用的拇外翻矫正调节器。


背景技术:

2.拇外翻是指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间关节倾斜超过15度的情况,拇外翻由多种情况所造成,如遗传、经常穿着高跟、尖头鞋,使拇趾过分外翻,另外,扁平足患者较容易形成拇趾外翻,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习惯穿高跟鞋及尖头鞋者也易发病。
3.拇外翻主要表现为脚部畸形和疼痛,其畸形表现为脚拇趾外翻,向其它脚趾方向偏斜,而脚拇指根部的跖骨头明显突出,畸形严重时,趾骨头突出处可呈半球形,第二脚趾也因为挤压而向脚背面突出,大多数畸形严重的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主要是因为跖骨头的突出部分,长期受鞋帮的挤压、摩擦,使得局部皮肤增厚、骨质增生,并可在该处皮下产生滑囊、滑囊炎,引起红肿、疼痛。
4.目前,现有的矫正调节器一般不具有能够根据人体脚趾活动规律进行自动调整矫正角度的效果,人体脚趾哪怕在外翻程度较为严重时,其受人体控制后还是能够正常进行灵活的向上翘起或向下收拢的关节活动,甚至是在脚趾受外力强行进行关节活动,例如脚趾行走时踩到坚硬物体被动弯曲,现有的矫正调节器多为强制性的对脚趾进行向外牵引实现矫正,在弯曲等关节活动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矫正角度的相应改变,就很容易对脚趾部位造成损伤,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可根据人体脚趾部位活动规律自行自由地弯曲调整矫正的角度使用的拇外翻矫正调节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由弯曲调整使用的拇外翻矫正调节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由弯曲调整使用的拇外翻矫正调节器,包括跖骨固定片和铰接于所述跖骨固定片上的拇指固定片,所述拇指固定片与跖骨固定片上分别设有用于满足人体拇指及跖骨部位佩戴使用的佩戴孔一和佩戴孔二,所述跖骨固定片上设有用于安装拇指固定片使用的铰接座,所述拇指固定片上设有用于连接铰接座使用的铰接头,所述铰接头带动拇指固定片相对于铰接座正反转动时产生拇指固定片外翻角度的周期性改变,且当拇指固定片与跖骨固定片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拇指固定片的外翻角度为最大值;
7.所述铰接座上设有用于增加拇指固定片转动稳定性使用的限位套,所述铰接头上设有可延伸至限位套内部的杠杆滑头,且限位套内部设有与杠杆滑头相适配的导向槽。
8.优选的,所述跖骨固定片与限位套和铰接座一体成型,所述铰接座的顶部设有用于铰接头导向使用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上表面呈斜面状布置,所述铰接头的内侧设有与连接台相适配的凹槽,通过连接台倾斜的上表面与凹槽相配合实现铰接头正反转动时外
翻角度的周期性改变。
9.优选的,所述拇指固定片为螺旋状右旋向外延伸布置或为弧形板状向外延伸布置。
10.优先的,所述铰接座与铰接头的轴心位置处分别设有沉头孔一与沉头孔二,且铰接座与铰接头之间通过沉头孔一与沉头孔二部位加装铰接轴进行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拇指固定片与铰接头和杠杆滑头一体成型。
12.优选的,所述导向槽两端位置处的限位套上皆贯穿布置有开口。
13.优选的,所述铰接头正转或反转至拇指固定片抵触限位套两端端面位置处时,杠杆滑头分别转动至抵触导向槽内部两端端点位置处。
14.优选的,所述连接台上表面靠近限位套的一端设有用于方便杠杆滑头插设使用的下滑部,所述下滑部呈斜面状布置,且下滑部部位的限位套与铰接座上皆设有用于方便杠杆滑头插设至导向槽内部使用的通道。
15.优选的,当拇指固定片为螺旋状右旋向外延伸布置时,所述拇指固定片外侧壁的顶端连接有佩戴带,所述佩戴带的一端通过超声焊与拇指固定片相连接,所述佩戴带远离焊接部位的一端绕设拇指固定片外侧壁并穿设于佩戴孔一布置,所述佩戴带两端的两侧外侧壁上分别设有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且拇指固定片的内侧侧壁上连接有缓冲垫。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可自由弯曲产生的矫正效果较好,在佩戴使用过程中,跖骨固定片利用绑带固定于人体跖骨部位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产生矫正复位的支撑点及承受支撑力作用,拇指固定片利用绑带固定于人体脚趾部位起到连接脚趾作用,利用拇指固定片自身的外翻角度进行人体脚趾的矫正,产品的设定为拇指固定片相对于跖骨固定片产生的最大外翻角度即为正常的人体脚趾疲软状态下应该处于的形态位置,而在人体脚趾上扬弯曲或下压弯曲的指节活动过程中,拇指固定片的翻转角度是可以相对于地进行减小的,从而不会出现同现有产品始终强制限定拇指摆正角度产生的活动风险,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拇指固定片位于跖骨固定片对称的一侧布置时才会产生最大的矫正角度,或者可以说是最强的矫正力度,那么在使用者矫正过程中,拇指固定片的弯曲角度变化更是一种能够产生对使用者进行疗程性的矫正使用效果,例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拇指固定片的最大矫正角度即为平行于跖骨固定片的状态,那么此时使用者能够感受到的矫正力度最大,或者说是矫正产生的不适应感受是最强的,用户在初次使用时可能就会自然地想要获得拇指部位的舒适感受而进行自主控制性地弯曲拇指产生轻松矫正的体验,而随着佩戴次数的增多或者说是矫正效果的日益明显,能够接受的矫正力度会慢慢增加而最终使拇指处于正常的位置形态的疗程性的矫正使用目的,故而本技术能够产生更为安全有效的矫正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稳固性较好,通过上表面呈斜面状的连接台不仅能够实现拇指固定片旋转产生外翻角度的变化,连接台还用于起到提升拇指固定片与跖骨固定片之间的受力接触面积增加活动连接的稳定性,在杠杆滑头与限位套的滑动支撑作用下,拇指固定片与跖骨固定片之间的活动连接不仅仅是通过稳定的连接台部位实现,此时连接台还用于拇指固定片与跖骨固定片之间的杠杆支撑点使用,拇指固定片与跖骨固定片之间的连接不单单存在于铰接头与铰接座之间,也存在于连接台与凹槽之间,更存在于杠杆滑头与限位套之间,从而利用杠杆滑头增加拇指固定片的矫正受力能力、搭配拇指固定片正反转动
同时能够产生拇指外翻角度的周期性变化,并提升矫正器整体使用的稳固性。
19.3:本实用新型易于佩戴使用,当拇指固定片选用螺旋状时,螺旋状的拇指固定片可直接先套设包裹拇指部位进行定位,能够利用人体的拇指确定并固定需要佩戴使用的安装部位,从而方便使用者在频繁使用时能够进行便捷、准确的佩戴使用,且在矫正使用时能够绕设拇指延伸至拇指受力一侧产生硬性矫正拇指的作用,不同于传统的绑带软质固定拇指方式,螺旋状的拇指固定片能够产生更加均匀的牵引矫正力,产生更好的矫正使用效果。
20.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生产成本较低,跖骨固定片一侧的整体皆为一体成型加工生产制造,拇指固定片一侧的整体皆为一体成型加工生产制造,利用自身简单的结构即可产生自由弯曲的疗程性矫正效果,在进行成品组装时只需要将铰接头部位对准铰接座后加装铰接轴即可完成装配打包,尤其当进行人工组装时,人工对先对齐铰接头与铰接座部位,一般的可能需要人工保持对齐状态进行卡接固定,而在铰接头部位由于设置的杠杆滑头会延伸至限位套内侧提供支撑力,从而不易脱离,易于组装生产,能够降低生产成品。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螺旋状拇指固定片时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螺旋状拇指固定片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弧形板状拇指固定片时分解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弧形板状拇指固定片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螺旋状拇指固定片时佩戴带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沉头孔二;2、杠杆滑头;3、连接台;4、沉头孔一;5、下滑部;6、跖骨固定片;7、限位套;8、开口;9、铰接座;10、铰接头;11、佩戴孔一;12、拇指固定片;13、佩戴孔二;14、佩戴带;15、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自由弯曲调整使用的拇外翻矫正调节器,包括用于与需要矫正的拇指对应的跖骨部位进行外部支撑使用的跖骨固定片6和用于与需要矫正的拇指进行连接使用的拇指固定片12,所述拇指固定片12铰接于所述跖骨固定片6上,需要矫正的拇指可以是大拇指,也可以是小拇指,所述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上分别设有用于满足人体拇指及跖骨部位佩戴使用的佩戴孔一11和佩戴孔二13,佩戴孔一11和佩戴孔二13以能够将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搭配绑带稳定地佩戴于脚趾和跖骨部位即可,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分别提供两种用于连接固定矫正的拇指使用的拇指固定片12具体结构,其中一种以拇指固定片12可为螺旋状右旋向外延伸布置,其中另一种以拇指固定片12可为弧形板状向外延伸布置,优先选择螺旋状右旋向外延伸布置的拇指固定片12使用,螺旋状右旋向外延伸布置的拇指固定片12在用户佩戴使用时
能够直接绕设包裹人体脚趾实现矫正部位的确定,固定并确定了其中一个需要矫正的部位,从而当需要再固定跖骨固定片6时就会更为轻松便捷,进一步的,螺旋状右旋向外延伸布置的拇指固定片12在矫正使用时能够绕设拇指并延伸至拇指受力的一侧产生硬性矫正拇指效果,不同于传统的绑带软质固定拇指方式,矫正产生的牵引力能够先作用于拇指固定片12上再由拇指固定片12对拇指进行牵引矫正,螺旋状的拇指固定片12能够产生更加均匀的牵引矫正力,产生更好的矫正使用效果,且不论是螺旋状还是弧形板状的拇指固定片12,其内侧皆为弯曲光滑的仿人体结构,能够更加贴合于人体脚趾布置。
2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当拇指固定片12为螺旋状右旋向外延伸布置时的较好佩戴方式,所述拇指固定片12外侧壁的顶端连接有佩戴带14,所述佩戴带14的一端通过超声焊与拇指固定片12相连接,所述佩戴带14远离焊接部位的一端绕设拇指固定片12外侧壁并穿设于佩戴孔一11布置,佩戴初期直接利用佩戴带14拉紧并利用魔术贴实现固定即可,实现快速佩戴目的,所述佩戴带14两端的两侧外侧壁上分别设有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魔术母贴应尽可能地较长设置,方便对不同粗细的拇指实现绑定,纺织物材质的佩戴带14可由拇指固定片12外侧产生包裹,从而使矫正拇指相邻的指头接触感更好,且拇指固定片12的内侧侧壁上连接有缓冲垫15,缓冲垫15可为棉质或硅胶等弹性柔软材质,增加拇指固定的舒适感及进一步增加受力均匀性。
30.下面提供一种关于拇指固定片12和跖骨固定片6的具体铰接连接结构,所述跖骨固定片6上设有用于安装拇指固定片12使用的铰接座9,所述拇指固定片12上设有用于连接铰接座9使用的铰接头10,所述铰接座9与铰接头10的轴心位置处分别设有沉头孔一4与沉头孔二1,铰接头10由铰接座9的外侧压合固定实现连接的,使旋转的一侧远离人体脚趾部位,铰接头10与铰接座9以及拇指固定片12和跖骨固定片6整体光滑平整,且铰接座9与铰接头10之间通过沉头孔一4与沉头孔二1部位加装铰接轴进行连接。
31.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沿铰接轴部位产生公转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铰接头10带动拇指固定片12相对于铰接座9正反转动时能够产生拇指固定片12外翻角度的周期性改变,且当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拇指固定片12的外翻角度为最大值,需要说明的是,当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是一种随人体脚掌部位放松复位状态下的理想结构,使拇指固定片12完全位于跖骨固定片6对称于连接座9的一侧布置时的理想结构,图1-4所示的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使用状态皆为理想的夹角180度时的最大外翻角度状态,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使用者脚部的形状是不同的,其脚掌复位放松状态下,需要矫正的脚趾与跖骨之间的夹角可能不同,故而本技术所需要明确的是,最大外翻角度时的状态为脚掌复位放松状态下,需要矫正的脚趾与跖骨之间的实际夹角,折中选择较为普遍的180度水平平整的状态,或者可以理解为拇指矫正后相对于跖骨处于的位置状态,不排除可能存在夹角较大的用户存在,而对应的当存在此类使用者时,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的实际最大外翻角度状态甚至是可进行定制并改变的,同样的,以不同夹角状态下为最大外翻角度并且正反转动能够产生周期性改变的的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连接结构都应囊括。
32.具体地,所述铰接座9的顶部设有用于铰接头10导向使用的连接台3,所述连接台3的上表面呈斜面状布置,即连接台3远离跖骨固定片6一侧的上表面厚度最大,由厚度最大的部位向跖骨固定片6方向延伸的两侧厚度减低,所述铰接头10的内侧设有与连接台3相适
配的凹槽,通过连接台3倾斜的上表面与凹槽相配合实现铰接头10正反转动时外翻角度的周期性改变,周期性的改变即为在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在夹角为180度时呈现外翻角度的最大值状态,产生最大的拇指牵引矫正效果,而在人体脚趾上扬弯曲或下压弯曲的指节活动过程中,拇指固定片12的翻转角度,即向外对矫正产生矫正的角度是可以相对地进行减小产生的周期性改变,周期性规律为复位最大-正转渐小-反转渐大-持续反转达到复位最大-再次反转渐小-正转渐大-持续正转达到复位最大-再次正转渐小
……
,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拇指固定片12位于跖骨固定片6对称的一侧布置时才会产生最大的矫正角度,或者可以说是最强的矫正力度,那么在使用者矫正过程中,拇指固定片12的弯曲角度变化更是一种能够产生对使用者进行疗程性的矫正使用效果,例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拇指固定片12的最大矫正角度即为需要矫正后的状态,那么此时使用者能够感受到的矫正力度最大,或者说是矫正产生的不适应感受是最强的,用户在初次使用时可能就会自然地想要获得拇指部位的舒适感受而进行自主控制性地弯曲拇指产生轻松矫正的体验,而随着佩戴次数的增多或者说是矫正效果的日益明显,能够接受的矫正力度会慢慢增加而最终使拇指处于正常的位置形态的疗程性的矫正使用目的。
33.所述铰接座9上设有用于增加拇指固定片12转动连接稳定性使用的限位套7,所述跖骨固定片6与限位套7和铰接座9一体成型,所述铰接头10上设有可延伸至限位套7内部的杠杆滑头2,所述拇指固定片12与铰接头10和杠杆滑头2一体成型,且限位套7内部设有与杠杆滑头2相适配的导向槽,导向槽的设计也为随拇指固定片12正反转动周期性角度变化产生的凹凸布置,同上表面倾斜布置的连接台3共同产生拇指固定片12的周期性外翻角度变化效果,此时拇指固定片12与跖骨固定片6之间的连接不单单存在于铰接头10与铰接座9之间,也存在于连接台3与凹槽之间,更存在于杠杆滑头2与限位套7之间,从而利用杠杆滑头增加拇指固定片的矫正受力能力,对应的所述跖骨固定片6与拇指固定片12的材质可相同也可不同,首选硬质塑料材质质地轻盈强度满足使用需求,其他例如金属或陶瓷等等硬质材料皆可,在此不一一赘述。
34.所述连接台3上表面靠近限位套7的一端设有用于方便杠杆滑头2插设使用的下滑部5,所述下滑部5呈斜面状布置,下滑部5降低了连接台3靠近限位套7一侧的厚度,下滑部5的倾斜角度大于连接台3上表面用于拇指固定片12外翻角度调整使用的倾斜面角度,下滑部5不应占用区域过大,以不影响杠杆滑头2翻转且方便且插设装配即可,进一步地为了增加铰接头10与铰接座9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且增加杠杆滑头2部位的耐磨性,杠杆滑头2外侧可为球面状,对应的限位套7内部导向槽也为相适配的,类似于传统的“t”形滑槽结构设计,所述下滑部5部位的限位套7与铰接座9上皆设有用于方便杠杆滑头2插设至导向槽内部使用的敞口式通道,杠杆滑头2只有由通道部位插设至导向槽内部后才能平稳地在导向槽内部进行滑动使用目的,同样产生的即为铰接头10部位不易相较于铰接座9部位脱落效果。
35.所述导向槽两端位置处的限位套7上皆贯穿布置有开口8,开口8部位易于异物挤出并方便转动,所述铰接头10正转或反转至拇指固定片12抵触限位套7两端端面位置处时,杠杆滑头2分别转动至抵触导向槽内部两端端点位置处,双向皆产生限位支撑效果,增加使用的稳定性。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