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医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3999发布日期:2022-07-01 22:1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医用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医用床。


背景技术:

2.医用床是医院专用病床的简称,是在医院、养老院、社区门诊等场所使用的病床产品。医用床包括装有行走轮的床架和床面,床架的两侧铰接有护栏,床面上铺设有海绵床垫,在床架上靠近床头处装有输液杆。由于医用床笨重,推送患者比较困难,而且在给患者过床时,一铺床与另一铺床的床面有高度差,将患者过床全靠人力,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雨天外出送诊不便于遮挡,长期卧床患者睡海绵床垫容易压疮。这种医用床功能比较单一,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它可以解决现有医用床功能比较单一,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多功能医用床,包括有床架和床面,在所述床架上靠近床头处装有输液杆,所述输液杆设有连接竖杆上端的横杆,所述横杆的自由端设有t形挂钩;所述床架底部的一端装有两个驱动轮,另一端装有两个转向轮,所述驱动轮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床面上铺设有充气床垫,在所述充气床垫的至少一侧设有多个拉手;所述床面具有床面框架,所述床面框架间隔设有两根横条将其分成背部区、臀部区和腿脚区,在所述横条上设有导槽,所述充气床垫底部设有与所述导槽相配合的导轨;所述床架上装有分别连接所述床面框架两端的电动升降杆。
5.上述多功能医用床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床面框架的背部区设有与相邻所述横条铰接的靠背框,所述靠背框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床面框架铰接的摇杆,所述摇杆的外端设有与所述靠背框相抵的滑轮,内端设有向下折弯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套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安装在所述床面框架上的第一电动伸缩杆铰接。
6.进一步的,在所述床面框架的腿部区设有相铰接的腿支撑框和搭脚框,所述腿支撑框与相邻所述横条铰接,在所述腿支撑框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床面框架铰接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搭脚框底部的支架铰接,另一端设有向下折弯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套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安装在所述床面框架上的第二电动伸缩杆铰接。
7.进一步的,在所述床头处装有控制器,所述电机、所述电动升降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行走控制开关、床面高度调节控制开关、所述靠背框的倾斜角度调节控制开关、所述搭脚框的高度调节控制开关。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杆设有连接竖杆上端的横杆,横杆的自由端设有t形挂钩;利
于安装一次性透明pe雨罩,雨天外出送诊时为患者挡雨,拆换方便。采用充气床垫,有效预防压疮形成,提高舒适性。床架上装有分别连接床面框架两端的电动升降杆,在横条上设有导槽,充气床垫底部设有与导槽相配合的导轨;在给患者过床时,可以通过电动升降杆调节床面框架的高度,使两铺床的床面高度一致,将充气床垫通过导轨拉到另一铺床的床面框架上,防止充气床垫在过床时歪斜,操作方便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床架底部的一端装有两个驱动轮,另一端装有两个转向轮,驱动轮与电机传动连接,采用电机驱动行走,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10.2、由第一电动伸缩杆推动摇杆转动,摇杆上的滑轮向上将靠背框倾斜顶起,方便患者斜靠,使患者更加舒适。
11.3、由第二电动伸缩杆推动拉杆转动,带动搭脚框向下移动,同时腿支撑框向下倾斜,便于患者屈膝坐立,使患者更加舒适。
12.4、采用控制开关操作医用床行走、调节床面高度、调节靠背框倾斜角度和搭脚框向下移动,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升降杆将床面调高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气床垫与床面框架通过导轨连接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床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背框向上倾斜和搭脚框调低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轮与电机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20.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包括有床架2和床面,床架2的两侧铰接有护栏3,在床架2上靠近床头处装有输液杆9,输液杆9具有连接竖杆上端的横杆,横杆的自由端装有t形挂钩9-1,利于安装一次性透明pe雨罩10,雨天外出送诊时为患者挡雨,拆换方便。床架2底部的一端装有两个驱动轮6,另一端装有两个转向轮1,本实施例的转向轮1采用万向轮,两个驱动轮6安装在传动轴21上,传动轴21上装有从动锥齿轮22,从动锥齿轮22与连接电机5的主动锥齿轮23啮合,如图6所示。由电机5带动主动锥齿轮23与从动锥齿轮22啮合传动,驱动两个驱动轮6转动,从而驱动医用床行走。床面上铺装有充气床垫4,在充气床垫4的一侧装有三个拉手4-1。床面具有床面框架8,床面框架8间隔设置有两根横条将其分成背部区、臀部区和腿脚区,在横条上开有导槽8-1,充气床垫4底部装有与导槽8-1相配合的导轨。床架2上装有分别连接床面框架8两端的电动升降杆7,电动升降杆7用于调整床面框架8的高度,从而达到调整床面的高度。
21.如图4、图5所示在床面框架8的背部区设置有与相邻横条铰接的靠背框11,靠背框11的下方装有与床面框架8铰接的摇杆19,摇杆19的外端装有与靠背框11相抵的滑轮19-2,内端具有向下折弯的第一连杆19-1,第一连杆19-1上套装有第一滑块20,第一滑块20与安装在床面框架8上的第一电动伸缩杆18铰接,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8推动摇杆19转动,摇杆
19上的滑轮19-2向上将靠背框11倾斜顶起,方便患者斜靠,使患者更加舒适。在床面框架8的腿部区设置有相铰接的腿支撑框12和搭脚框13,腿支撑框12与相邻横条铰接,在腿支撑框12的下方装有与床面框架8铰接的拉杆15,拉杆15的一端与搭脚框13底部的支架14铰接,另一端具有向下折弯的第二连杆15-1,第二连杆15-1上套装有第二滑块16,第二滑块16与安装在床面框架8上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7铰接,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7推动拉杆15转动,带动搭脚框13向下移动,同时腿支撑框12向下倾斜,便于患者屈膝坐立,使患者更加舒适。
22.在床头处装有控制器,电机5、电动升降杆7、第一电动伸缩杆18、第二电动伸缩杆17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具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装有行走控制开关、床面高度调节控制开关、靠背框11的倾斜角度调节控制开关、搭脚框13的高度调节控制开关。
23.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杆9具有连接竖杆上端的横杆,横杆的自由端装有t形挂钩9-1,利于安装一次性透明pe雨罩10,雨天外出送诊时为患者挡雨,拆换方便。采用充气床垫4,有效预防压疮形成,提高舒适性。在给患者过床时,可以通过电动升降杆7调节床面框架8的高度,使两铺床的床面高度一致,将充气床垫4通过导轨拉到另一铺床的床面框架上,防止充气床垫在过床时歪斜,操作方便省力,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电机5驱动行走,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