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的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5544发布日期:2022-06-25 03:1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射器的防护套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射器的防护套。


背景技术:

2.核素药物又称为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制剂。其中,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的核素药物被称为放射性药品,是一种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标记药物。目前,我国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核素药物已有几十种,用途覆盖肿瘤、心脑血管显像、肾功能检查、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肿瘤治疗、类风湿治疗等领域。
3.锝-99作为核素药物的一种,是一种六方晶体状银白色金属。其制成的药液为锝[99mtc]溶液,锝[99mtc]溶液具有放射性,在使用注射器对溶液进行转移的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需要在注射器上安装防护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射器的防护套,能够对锝[99mtc]溶液的放射性进行屏蔽,具有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护的效果。
[0005]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射器的防护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注射器的防护套,包括由铅制成且能够相互拼合的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所述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相对的内壁均开设有用于容纳注射器的容纳腔室,所述第一防护套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插板,所述第二防护套的侧边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插板插接配合的插槽,当所述插板插接于插槽内时,所述第一防护套与第二防护套相对的侧边贴合,所述插槽内设置有用于吸合插板的磁性金属,所述第一防护套上设置有用于对插板进行锁紧的锁紧组件。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注射器时,将第一防护套的插板插接于第二防护套的插槽内,结合锁紧组件的锁紧作用,从而将注射器固定在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的容纳腔室内,由于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均由铅制成,能够屏蔽注射器内的锝[99mtc]溶液的放射性,从而对医务人员进行保护。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插槽的内壁开设有锁紧槽,所述插板的侧壁开设有与锁紧槽连通的滑槽;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块和弹性件,所述锁紧块滑移连接于锁紧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朝向锁紧槽的槽底,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锁紧块背向锁紧槽的侧壁,所述锁紧块呈圆台状,且所述锁紧块朝向锁紧槽的端面面积小于背向锁紧槽的端面面积。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板插接于插槽内的过程中,锁紧块倾斜的侧壁受到第二防护套侧边的挤压,被压缩进滑槽内,此时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滑槽与锁紧槽对准时,弹性件恢复形变推动锁紧块插进锁紧槽内,从而实现对插板进行锁紧的目的。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靠近针头的一端均设置有包边,两个所
述包边相对的内壁开设有与针头外壁贴合的通孔,当所述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相互拼合时,两个所述包边相对的内壁贴合。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边的设置便于包裹注射器安装针头的端面,从而便于对注射器安装针头的端面进行屏蔽。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护套、第二防护套以及包边的内壁均设置有橡胶套。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具有弹性,避免了第一防护套、第二防护套以及包边与注射器侧壁的刚性接触,便于对注射器进行保护。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磁性金属靠近第二防护套外侧的侧壁设置有卡接条,所述插槽靠近第二防护套外侧的侧壁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条与卡接槽滑移连接,所述卡接槽的一端与第二防护套远离针头的端面连通。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拔出磁性金属时,操作人员仅需向远离针头的一端拉动磁性金属,直至卡接条与卡接槽分离便可,安装过程同理,装卸方便。
[0016]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条粘接于磁性金属的侧壁。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接的方式便于卡接条与磁性金属的拆装,过程简便。
[0018]
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在注射器内盛装锝[99mtc]溶液之前,操作人员先将插板插接于插槽内,同时,锁紧组件对插板进行锁紧,从而能够将注射器固定在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的容纳腔室内,同时,包边能够包裹注射器安装针头的端面,从而便于对盛装在注射器内的锝[99mtc]溶液的放射性进行屏蔽,实现对医务人员进行保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远离针头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的局部剖视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防护套;11、插板;12、滑槽;2、第二防护套;21、插槽;22、锁紧槽;23、卡接槽;3、容纳腔室;4、磁性金属;5、锁紧组件;51、锁紧块;52、弹性件;6、包边;61、通孔;7、橡胶套;8、卡接条;9、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技术公开一种注射器的防护套,参照图1,包括第一防护套1、第二防护套2以及包边6。
[0025]
参照图1和图2,第一防护套1和第二防护套2均为半圆管状,并且第一防护套1和第二防护套2相对的内壁均开设有容纳腔室3。第一防护套1和第二防护套2能够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圆管,从而便于将注射器9包裹在容纳腔室3内。第一防护套1和第二防护套2一端的端面与针筒的支耳抵接,第一防护套1和第二防护套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包边6,两个包边6相对的内壁均开设有通孔61。两个包边6用于包裹针筒安装有针头的端面,两个通孔61的内壁与针头的外壁贴合,用于容纳针头。
[0026]
参照图2,为了避免第一防护套1、第二防护套2以及包边6与针筒的外壁直接接触,第一防护套1、第二防护套2以及包边6的内壁均粘接有橡胶套7。
[0027]
参照图2,第一防护套1的两个侧边均设置有插板11,插板11沿第一防护套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防护套2的两个侧边均开设有插槽21,插槽21沿第二防护套2的长度方向延伸,插板11与插槽21插接配合。当插板11插接于插槽21内时,第一防护套1与第二防护套2相对的侧边贴合。第一防护套1、第二防护套2、包边6以及插板11均由铅制成。
[0028]
参照图2和图3,插槽21靠近第二防护套2内侧的侧壁开设有锁紧槽22,插板11靠近第一防护套1内侧的侧壁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与锁紧槽22均设置有多组,并且滑槽12与锁紧槽22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以四组为例,两组锁紧槽22位于第二防护套2的中上部,另外两组锁紧槽22位于第二防护套2的中下部。当插板11插接于插槽21内时,滑槽12与锁紧槽22连通。
[0029]
参照图3,每个滑槽12内均设置有锁紧组件5,锁紧组件5用于将插板11固定在插槽21内。锁紧组件5包括锁紧块51和弹性件52,锁紧块51为圆台状,锁紧块51与第一防护套1的长度方向垂直,并且锁紧块51朝向锁紧槽22的端面面积大于背向锁紧槽22的端面面积。弹性件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12朝向锁紧槽22的槽底,弹性件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锁紧块51背向锁紧槽22的侧壁。弹性件52为弹簧或者橡胶条。
[0030]
参照图2和图3,插槽21面向锁紧槽22的侧壁设置有磁性金属4,磁性金属4由铁、钴、镍等磁性材料制成,磁性金属4用于吸引固定插板11。磁性金属4靠近第二防护套2外侧的侧壁设置有卡接条8,插槽21靠近第二防护套2外侧的侧壁开设有卡接槽23,卡接条8与卡接槽23的截面均为t形状。卡接槽23沿第二防护套2的长度方向延伸,卡接条8与卡接槽23滑移连接,并且卡接槽23的一端与第二防护套2远离针头的端面连通,卡接槽23的另一端向靠近包边6的方向延伸。为了便于对磁性金属4进行更换,卡接条8粘接于磁性金属4的侧壁。当需要拔出磁性金属4时,操作人员仅需向远离针头的一端拉动磁性金属4,直至卡接条8与卡接槽23分离便可,安装过程同理。
[0031]
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0032]
在注射器9内盛装锝[99mtc]溶液之前,操作人员先将插板11插接于插槽21内,在插板11插接于插槽21内的过程中,锁紧块51倾斜的侧壁受到第二防护套2侧边的挤压,被压缩进滑槽12内,此时弹性件52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滑槽12与锁紧槽22对准时,弹性件52恢复形变推动锁紧块51插进锁紧槽22内,从而实现对插板11进行锁紧的目的。同时,包边6对针筒靠近针头的端面进行包裹,从而将针筒包裹在容纳腔室3内。由于橡胶套7的防护效果,避免了第一防护套1、第二防护套2以及包边6与针筒的刚性接触,便于对针筒进行保护,从而实现对注射器9内盛装的锝[99mtc]溶液的放射性进行屏蔽的目的,进而对医护人员进行保护。
[0033]
同理,在拔出插板11的过程中,锁紧槽22的侧壁挤压锁紧块51倾斜的侧壁,从而将锁紧块51挤压进滑槽12内,直至锁紧块51与锁紧槽22分离,接着使插板11与插槽21分离,实现第一防护套1与第二防护套2分离的目的,进而便于对针筒进行清洗。
[0034]
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