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40710发布日期:2022-04-13 18:2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的反射性防御动作,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既是一个独立性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病证的一个症状,包括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各种肺炎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致,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
3.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
4.中医理论认为:哮喘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5.目前西医对此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和止咳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由于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消炎药物种类较少等等原因,化学药物的治疗弊端逐渐显现。但历来中药多为汤剂或散剂,服用不方便,患者依从性很差,甚而影响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剂全方相合共奏:益气固表、健脾补肺、滋肾纳气、化瘀解痉之效。适用于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缓解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经常反复咳嗽体质虚弱的调理。
7.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9.太子参8-25份、炒白术3-15份、防风2-12份、百合4-24份、五味子3-15份、菟丝子6-16份、丹参3-15份、红花2-12份、地龙6-16份、山楂3-15份、炒麦芽6-16份、穿心莲3-15份、栀子3-15份、桔梗2-12份、佩兰2-12份、山茱萸3-15份、黄精3-15份、麦冬2-12份、蝉蜕2-12份和葶苈子3-15份。
10.上述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该组合物是以性凉、具有清热、止咳、化痰平喘功能的主原料作为方剂首选。该方剂具有益气固表、健脾补肺、滋肾纳气、化瘀解痉的功效。其中,太子参益气补脾,五味子敛肺滋肾止咳,百合润肺止咳,共同调补肺、脾、肾为君药。山茱萸滋补肝肾,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配伍五味子以助滋肾纳气;黄精补脾润
肺,麦冬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与百合配伍,以助养阴润肺止咳;白术补脾益气固表,配太子参以助益气健脾;防风祛风,与白术、太子参为伍,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共为臣药。丹参活血祛瘀清热。红花活血、祛瘀通络。山楂消积散瘀,以软化支气管,改善肺功能;地龙清热活络、止痉。蝉蜕清热解痉。葶苈子泄肺、祛痰定喘。穿心莲清热解毒,以清热、解痉、降气、定喘、降低气道高反应,改善过敏状态。桔梗宣肺化痰,载药上行于肺,共为佐药。炒麦芽消积化食。佩兰醒脾化湿。栀子泄火利湿,以防积食化火诱发咳喘,共为使药。全方相合共奏:益气固表、健脾补肺、滋肾纳气、化瘀解痉之效。
11.作为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12.太子参12-18份、炒白术5-10份、防风4-9份、百合8-19份、五味子5-10份、菟丝子8-12份、丹参5-10份、红花4-9份、地龙8-12份、山楂5-10份、炒麦芽8-12份、穿心莲5-10份、栀子5-10份、桔梗4-9份、佩兰4-9份、山茱萸5-10份、黄精5-10份、麦冬4-9份、蝉蜕4-9份和葶苈子5-10份。
13.作为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14.太子参15份、炒白术8份、防风6份、百合12份、五味子8份、菟丝子10份、丹参8份、红花6份、地龙10份、山楂8份、炒麦芽10份、穿心莲8份、栀子8份、桔梗6份、佩兰6份、山茱萸8份、黄精8份、麦冬6份、蝉蜕6份和葶苈子8份。
15.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按照质量份数选取太子参、炒白术、防风、百合、五味子、菟丝子、丹参、红花、地龙、山楂、炒麦芽、穿心莲、栀子、桔梗、佩兰、山茱萸、黄精、麦冬、蝉蜕和葶苈子混合,得到生料药材,将所述生料药材进行熬煮。
17.作为优选地,所述熬煮的次数为2-3次,每次熬煮的时间为3-4小时。
18.作为优选地,所述熬煮温度为80-100℃。
19.作为优选地,还包括过滤步骤,所述过滤步骤为将所述生料药材熬煮后所得的混合液过200-300目的滤筛。
20.作为优选地,还包括浓缩步骤,
21.所述浓缩步骤还包括将所述混合液与蜂蜜按照体积比17-20:1混合进行浓缩。
22.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组合物在治疗小儿咳喘药物中的应用。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4.上述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该组合物是以性凉、具有清热、止咳、化痰平喘功能的主原料作为方剂首选。该方剂具有益气固表、健脾补肺、滋肾纳气、化瘀解痉的功效。其中,太子参益气补脾,五味子敛肺滋肾止咳,百合润肺止咳,共同调补肺、脾、肾为君药。山茱萸滋补肝肾,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配伍五味子以助滋肾纳气;黄精补脾润肺,麦冬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与百合配伍,以助养阴润肺止咳;白术补脾益气固表,配太子参以助益气健脾;防风祛风,与白术、太子参为伍,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共为臣药。丹参活血祛瘀清热。红花活血、祛瘀通络。山楂消积散瘀,以软化支气管,改善肺功能;地龙清热活络、止痉。蝉蜕清热解痉。葶苈子泄肺、祛痰定喘。穿心莲清热解毒,以清热、解痉、降气、定喘、降低气道高反应,改善过敏状态。桔梗宣肺化痰,载药上行于肺,共为佐药。炒麦芽消积化食。佩兰醒脾化湿。栀子泄火利湿,以防积食化火诱发咳喘,共为使药。全方相合共奏:益气固表、健脾补肺、滋肾纳气、化瘀解痉之效。
25.该方剂适用于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缓解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经常反复咳嗽体质虚弱的调理。本方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加之家长配合,平时注意饮食调护,尽量避免过敏原,收到满意的效果。
26.上述方剂设计理念: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应以调补肺、脾、肾三脏功能为主,只有通过扶正固本,增强机体抵抗力,才能达到根治之目的。但在缓解期调治的过程中又常因饮食不当,积久化热,感受外邪而诱发,故方中加有消食、清热之品,以达体内相对阴阳平衡而减少复发。又因由经常反复发作使支气管弹性变差,而致肺功能损伤,故佐以活血化瘀之法,以软化支气管促其恢复弹性,改善肺功能。哮喘患儿大多为特异性体质,具有慢性炎症的气道高反应性。平时会因诱因偶发咳喘,故添有降气、解痉、降低气道高反应,改善过敏状态之物。只有全面掌控哮喘的发病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减少、控制发作。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所用试剂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8.实施例1:
29.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按照相应比例选取太子参80克、炒白术30克、防风20克、百合40克、五味子30克、菟丝子60克、丹参30克、红花20克、地龙60克、山楂30克、炒麦芽60克、穿心莲30克、栀子30克、桔梗20克、佩兰20克、山茱萸30克、黄精30克、麦冬20克、蝉蜕20克和葶苈子30克混合、在80摄氏度下熬煮3次,每次熬煮3小时、过200目滤筛。
31.上述该咳喘组合物为膏状制剂,是利用上述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经过滤后获得的滤液,将滤液进行水浴回流旋蒸浓缩成膏剂,旋蒸浓缩时可加入蜂蜜34.5克,呈倒挂旗状态即可。
32.太子参、炒白术、防风、百合、五味子、菟丝子、丹参、红花、地龙、山楂、炒麦芽、穿心莲、栀子、桔梗、佩兰、山茱萸、黄精、麦冬、蝉蜕和葶苈子的总重量与蜂蜜的重量比为20:1。
33.实施例2:
34.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5.按照相应比例选取太子参250克、炒白术150克、防风120克、百合240克、五味子150克、菟丝子160克、丹参150克、红花120克、地龙160克、山楂150克、炒麦芽160克、穿心莲150克、栀子150克、桔梗120克、佩兰120克、山茱萸150克、黄精150克、麦冬120克、蝉蜕120克和葶苈子150克混合、在100摄氏度下熬煮3次,每次熬煮4小时、过300目滤筛。
36.上述该咳喘组合物为膏状制剂,是利用上述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经过滤后获得的滤液,将滤液进行水浴回流旋蒸浓缩成膏剂,旋蒸浓缩时可加入蜂蜜132克,呈倒挂旗状态即可。
37.太子参、炒白术、防风、百合、五味子、菟丝子、丹参、红花、地龙、山楂、炒麦芽、穿心莲、栀子、桔梗、佩兰、山茱萸、黄精、麦冬、蝉蜕和葶苈子的总重量与蜂蜜的重量比为23:1。
38.实施例3:
39.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按照相应比例选取太子参120克、炒白术50克、防风40克、百合80克、五味子50克、菟丝子80克、丹参50克、红花40克、地龙80克、山楂50克、炒麦芽80克、穿心莲50克、栀子50克、桔梗40克、佩兰40克、山茱萸50克、黄精50克、麦冬40克、蝉蜕40克和葶苈子50克混合、在80摄氏度下熬煮3次,每次熬煮4小时、过200目滤筛。
41.上述该咳喘组合物为膏状制剂,是利用上述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经过滤后获得的滤液,将滤液进行水浴回流旋蒸浓缩成膏剂,旋蒸浓缩时可加入蜂蜜56.5克,呈倒挂旗状态即可。
42.太子参、炒白术、防风、百合、五味子、菟丝子、丹参、红花、地龙、山楂、炒麦芽、穿心莲、栀子、桔梗、佩兰、山茱萸、黄精、麦冬、蝉蜕和葶苈子的总重量与蜂蜜的重量比为20:1。
43.实施例4:
44.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5.按照相应比例选取太子参180克、炒白术100克、防风90克、百合190克、五味子100克、菟丝子120克、丹参100克、红花90克、地龙120克、山楂100克、炒麦芽120克、穿心莲100克、栀子100克、桔梗90克、佩兰90克、山茱萸100克、黄精100克、麦冬90克、蝉蜕90克和葶苈子100克混合、在100摄氏度下熬煮3次,每次熬煮3小时、过200目滤筛。
46.上述该咳喘组合物为膏状制剂,是利用上述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经过滤后获得的滤液,将滤液进行水浴回流旋蒸浓缩成膏剂,旋蒸浓缩时可加入蜂蜜94克,呈倒挂旗状态即可。
47.太子参、炒白术、防风、百合、五味子、菟丝子、丹参、红花、地龙、山楂、炒麦芽、穿心莲、栀子、桔梗、佩兰、山茱萸、黄精、麦冬、蝉蜕和葶苈子的总重量与蜂蜜的重量比为23:1。
48.实施例5:
49.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按照相应比例选取太子参150克、炒白术80克、防风60克、百合120克、五味子80克、菟丝子100克、丹参80克、红花60克、地龙100克、山楂80克、炒麦芽100克、穿心莲80克、栀子80克、桔梗60克、佩兰60克、山茱萸80克、黄精80克、麦冬60克、蝉蜕60克和葶苈子80克混合、在100摄氏度下熬煮3次,每次熬煮3小时、过200目滤筛。
51.上述该咳喘组合物为膏状制剂,是利用上述治疗小儿咳喘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经过滤后获得的滤液,将滤液进行水浴回流旋蒸浓缩成膏剂,旋蒸浓缩时可加入蜂蜜71.7克,呈倒挂旗状态即可。
52.太子参、炒白术、防风、百合、五味子、菟丝子、丹参、红花、地龙、山楂、炒麦芽、穿心莲、栀子、桔梗、佩兰、山茱萸、黄精、麦冬、蝉蜕和葶苈子的总重量与蜂蜜的重量比为23:1。
53.使用方法:2岁以下遵医嘱;2-5岁,每次10ml;6岁以上,每次15ml;均为每日两次,温开水冲服。
54.适用于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缓解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经常反复咳嗽体质虚弱的调理。
55.临床病例:
56.患者1:性别:男,年龄:3岁半。
57.治疗前病症诊断:初诊:2019.11.10。主诉:咳嗽、喘促一周。(原有哮喘病史)。患儿一周前开始咳嗽、气喘,甚至夜间不能平卧。喉间喘鸣,鼻痒流清涕。外院诊为“哮喘”,给予
头孢、激素,及平喘类药物处理后,病情缓解,但一遇诱因或感冒就咳嗽、气喘。家长欲中药治疗故来就诊。来诊时虽不甚咳嗽,但见患儿神疲懒言、形体消瘦、面白少华、腹胀纳差、气短心悸、动则气喘、大便溏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哮喘(缓解期)。辨证为肺脾气虚证兼有肾不纳气。
58.治疗方式: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为法,佐以滋肾纳气。采用上述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治疗咳喘的膏剂。每次10ml,每日二次,温开水冲服。
59.治疗后的结果:二诊:服药10天后,患儿自觉精神状态明显有改善,说话稍微有气力,饮食有所增加继续服药。三诊:服药10天后,诸证悉减,面色稍有红润,说话声音较大,精神状态良好,动则也不觉心慌,体重稍有增加,饮食已基本正常,大小便正常,继续服药。四诊:服药10天后,原有的症状基本都趋于正常。嘱其家长在冬春季节早晚出门要戴口罩,以防过敏原,天气骤变时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受凉感冒;少吃鱼、虾等海鲜之品。多晒太阳,及时补充维生素d。适当参加运动,但不要剧烈,可以逐渐停药。半年后随访,未见哮喘发作,仍嘱其家长继续按照原来方法进行调护。
60.患者2:性别:女,年龄:5岁。
61.治疗前病症诊断:初诊:2020.4.25。主诉:咳嗽三月余。患儿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咳嗽,以晨起、晚睡前,咳甚、干咳、少痰、咽痒即咳,常伴有鼻痒、喷嚏、流清涕,外院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间断口服“西替利嗪滴剂”、“丙卡特罗口服液”等症状有所好转,但仍反复发作,家长欲中药以求更好疗效,故前来就诊。来诊时咳嗽已明显减轻,但见患儿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反复感冒,咳嗽时作自汗、纳差、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苔薄、脉细软。中医诊断为:咳嗽。辩证为:肺肾气虚,兼有脾不运化。
62.治疗方式:治疗以:益气固表,为补肺益肾为法,佐以健脾。采用上述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治疗咳喘的膏剂。用法:一次10ml,每日二次,温开水冲服。
63.治疗后的结果:二诊:服药7天后,精神状态较前改善,语言增多,生调较前为高,饮食有所增加。夜尿减少,继续服药。三诊:服药7天后,诸证都有明显好转,面色转红润,语言多而有力,精神状态良好,出汗明显减少,饮食增加,二便正常,但偶有咳嗽,继续服药。四诊:服药7天后,原有症状已基本趋于正常。嘱其家长要经常戴口罩,以防过敏原。天气骤变时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受凉感冒。少吃鱼、虾等海鲜之品。多晒太阳,及时补偿维生素d,适当参加运动,可逐渐停药。三个月后回访,未见咳嗽发作,但偶有咳嗽,嘱其家长继续保持原来调护方法,以善其后。
64.患者3:性别:男,年龄:4岁8个月。
65.治疗前病症诊断:初诊:2021.3.20。主诉:咳嗽、有痰已半年余,近加重一周。患儿半年前因一次感冒而致咳嗽,痰多,色黄而黏,鼻塞、流涕,外院诊断为“支气管炎”,经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物治疗,也曾好转并治愈,但每遇受凉或感冒就复发。家长欲求中药治疗,故前来就诊。来诊见时有咳嗽、少痰、胸闷纳差,神疲困倦,面色无华,气短懒言,咳而无力,易患感冒、便溏、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内伤咳嗽。辨证为:肺脾气虚证,兼有疾湿。
66.治疗方式:治疗以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为法,佐以化瘀祛痰。采用上述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治疗咳喘的膏剂。用法:每次10ml,每日二次,温开水冲服。
67.治疗后的结果:二诊:服药7天后,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面有喜色,语言增多,饮食增
加,继续服药。三诊:服药7天后,诸证均有明显好转。精神状态良好,面色转红,语言较多。也不胸闷困倦,饮食大增。大便正常,也不咳嗽、无痰,继续服药。四诊:服药7天后,原有症状均已趋于正常。嘱其家长要经常戴口罩,天气骤变时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受凉感冒,少食肥、甘。厚腻食物,及辛辣刺激之品。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多晒太阳,适当参加运动,可逐渐停药。三个月后回访,未见“支气管炎”复发。嘱其家长继续保持原来调护方法,以望彻底治愈。
68.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可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与此同时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