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4786发布日期:2022-04-23 18:3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2.可吸收型血管支架也称可降解型血管支架,由于其优异的柔顺性、生物相容性、适度的可降解性和力学支撑性,使其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疾病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此外还能在血管修复愈合的同时缓慢降解为安全无毒的小分子物质,随代谢废物一起排出体外,具有解决永久性金属支架植入后远期再狭窄问题的潜能。可吸收型血管支架的材料多为高分子多聚物,包括聚氨酯、聚乳酸、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己内酯等等,这些材料在体内逐渐降解,参与体内代谢后排出体外。
3.现有的可吸收型血管支架及血管支架系统可如专利cn112399832 a(在扩张时缩短从而为血管运动产生空间的可吸收血管内装置)所示。
4.在心外科治疗中,主动脉夹层早起引起多器官灌注不良时急诊手术风险巨大,死亡率极高,最好的办法是打开真腔,暂时恢复脏器血供,待器官功能恢复再手术,目前用的介入覆膜支架在外科手术时很难取出,手术并发症极高;使用可吸收型血管支架是一种较优方式,但现有的可吸收型血管支架由于不具备自膨胀的性能,其扩张力量不足,不能充分扩张真腔,即使通过球囊扩开,在球囊脱离后也会逐渐回缩。
5.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一种扩张力量充足的可吸收型血管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力量充足的可吸收型血管支架。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特提供了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包括上变形环、设于上变形环下方的下变形环及若干用于将上变形环与下变形环沿轴向连接起来的第一连接筋;所述上变形环由若干上变形块沿周向依次连接并形成波浪型环状结构,所述下变形环由若干下变形块沿周向依次连接并形成波浪型环状结构,且所述上变形块与下变形块以波峰、波谷错开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筋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变形环的波谷底部、下端固定连接于相应下变形环的波峰顶部;
8.所述支架单元还包括若干沿其轴向设置的上限位筋和下限位筋,所述上限位筋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变形环的波峰底部,所述下限位筋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相应下变形环的波谷顶部;当所述上变形环与下变形环同步形变并引起支架单元扩张缩短的过程中,所述上限位筋与对应下限位筋通过锁定结构相锁合并阻止支架单元回缩。
9.作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上变形环与下变形环发生异步形变至设定状态时,所述上限位筋与对应下限位筋之间的锁定结构被解开并解除对支架单元回缩的限制。
10.作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限位筋与对应下限位筋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一锁块及若干用于供锁块卡入的锁槽;所述下限位筋的一侧面凸出
设有锁块,所述上限位筋上与下限位筋相对的一侧面凸出设有若干挡块,相邻所述挡块之间形成锁槽;当所述上变形环与下变形环同步形变并引起支架单元扩张缩短的过程中,所述锁块移动并跨过挡块进入至锁槽中;当所述上变形环与下变形环发生异步形变时,所述上限位筋与下限位筋逐渐远离并使得锁块脱出锁槽。
11.作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同一所述下限位筋上的各挡块沿下限位筋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挡块呈楔形且其斜面朝下设置,所述锁块迎向挡块斜面的一侧设有弧形面。
12.作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限位筋和对应下限位筋均呈直板状或者直杆状。
13.作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限位筋位于对应下限位筋的外侧。
14.作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可吸收型血管支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支架单元,上下相邻的所述支架单元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筋相连接。
15.作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筋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一支架单元下变形环的波谷底部、下端固定连接于相邻下一支架单元相应上变形环的波峰顶部。
16.作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变形块和下变形块均呈“v”字形或者“u”字形。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在上变形环与下变形环发生同步形变的情况下,上限位筋与对应的下限位筋保持着特定的配合关系,在支架单元扩张缩短时,上限位筋与对应的下限位筋不断靠近,二者重合程度逐渐增加,并最终通过锁定结构相锁合,这种锁合是单向的,使得即使外作用力消失,支架单元也无法回缩,从而使得血管支架由充足的扩张力量。
19.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的结构展开图;
22.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的结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当然,附图为简化后的示意图,其比例大小并不构成对专利产品的限制。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包括一个支架单元1,
所述支架单元1包括上变形环101、设于上变形环101下方的下变形环102及若干用于将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沿轴向连接起来的第一连接筋103;所述上变形环101由若干上变形块104沿周向依次连接并形成波浪型环状结构,所述下变形环102由若干下变形块105沿周向依次连接并形成波浪型环状结构,且所述上变形块104与下变形块105以波峰、波谷错开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筋103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变形环101的波谷底部、下端固定连接于相应下变形环102的波峰顶部。
[0027]“上”“下”以图1所示方向为准。
[0028]
该血管支架整体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例如聚氨酯、聚乳酸、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对二氧环己酮、聚己内酯等;该血管支架具有扩张支撑血管的作用,当充分发挥完其功能后,该血管支架在患者体内可逐渐发生降解,最终降解为人体可吸收的无毒产物(例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使支架消失后的血管恢复自然。
[0029]
支架单元1为形成血管支架的基本单元,单个支架单元1也可作为扩张血管的医疗器械。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通过第一连接筋103的连接形成支架单元1;上变形块104与下变形块105具有相同结构,均可呈“v”字形(包括“倒v”字形),或者也可呈“u”字形(包括“倒u”字形);上变形环101中上变形块104的数量与下变形环102中下变形块105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在此并不进行限制。上变形块104与下变形块105以波峰、波谷错开的方式设置,即上变形块104的波峰正对相应下变形块105的波谷、上变形块104的波谷正对相应下变形块105的波峰,也就是说,上变形块104与相应下变形块105是基于支架单元1的横向中线对称的。第一连接筋103可呈直板状、直杆状或者弯板状、弯杆状;在一个支架单元1中,第一连接筋103的数量与上变形块104、下变形块105的数量相同。
[0030]
上变形块104与下变形块105在受到径向作用力的情况下可以向外扩张并拉伸缩短,从而使得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也同样向外扩张并拉伸缩短,此时支架单元1整体也扩张缩短;当径向作用力消失后,支架单元1即逐渐压缩伸长甚至回复原状,此即为支架单元1的回缩;正因为回缩作用的存在,使得现有的血管支架扩张力量不足。
[003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其主要改进就在于:所述支架单元1还包括若干沿其轴向设置的上限位筋106和下限位筋107,所述上限位筋106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变形环101的波峰底部,所述下限位筋107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相应下变形环102的波谷顶部;当所述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同步形变并引起支架单元1扩张缩短的过程中,所述上限位筋106与对应下限位筋107通过锁定结构相锁合并阻止支架单元1回缩。
[0032]
上限位筋106与下限位筋107设在由上变形块104、对应下变形块105及两相邻第一连接筋103所形成的区域中;上限位筋106的下端为自由端,下限位筋107的上端为自由端;所述上限位筋106和对应下限位筋107均呈可直板状或者直杆状;上限位筋106的轴线与上变形块104的轴线重合或平行,下限位筋107的轴线与下变形块105的轴线重合或平行,使得上限位筋106可随上变形块104的扩张而朝下、朝外(“外”即远离支架单元1轴线的方向,“内”即靠近支架单元1轴线的方向)移动,上限位筋106则随下变形块105的扩张而朝上、朝外移动,上变形块104、下变形块105收缩时则相反。
[0033]
在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发生同步形变(即扩张、收缩程度一致)的情况下,上限位筋106与对应的下限位筋107保持着特定的配合关系,在支架单元1扩张缩短(其内径扩大的同时长度也在缩短)时,上限位筋106与对应的下限位筋107不断靠近,二者重合程度
逐渐增加,并最终通过锁定结构相锁合,这种锁合是单向的,使得即使外作用力消失,支架单元1也无法回缩,从而使得血管支架由充足的扩张力量。此时,支架单元1发生形变的外作用力可来源于现有的球囊,例如专利cn112399832 a所示的球囊。
[003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其另一关键改进就在于:当所述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发生异步形变至设定状态时,所述上限位筋106与对应下限位筋107之间的锁定结构被解开并解除对支架单元1回缩的限制。
[0035]
异步形变即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具有不同扩张、收缩程度,例如上变形环101扩张,而下变形环102保持不变或者有所收缩或者有所扩张(由于第一连接筋103的连接作用,实际操作中下变形环102可能有所扩张,但扩张程度不如上变形环101)。本实施例中,在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扩张到一定且相同程度后,其通过锁定结构的锁合而无法回缩,此时,通过球囊单独控制上变形环101继续扩张时,锁定结构可以被解开,解开并撤去外作用力后,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则分别回缩至其能保持自由的状态,通过球囊可以重新对支架单元1进行扩张。
[0036]
采用这一结构,就可以对扩张程度或者放置位置有所偏差的血管支架进行补救,否则仅仅是单向锁定的话则使得支架的容错率偏低,一旦出现偏差则出现难以弥补的后果。在现有医疗操作中,这一偏差时常发生,导致医护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弥补错误上。
[0037]
在具体结构上,所述上限位筋106与对应下限位筋107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锁定结构则包括一锁块108及若干用于供锁块108卡入的锁槽109;所述下限位筋107的一侧面凸出设有锁块108,所述上限位筋106上与下限位筋107相对的一侧面凸出设有若干挡块110,相邻所述挡块110之间形成锁槽109;当所述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同步形变并引起支架单元1扩张缩短的过程中,所述锁块108移动并跨过挡块110进入至锁槽109中;当所述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发生异步形变时,所述上限位筋106与下限位筋107逐渐远离并使得锁块108脱出锁槽109。
[0038]
锁块108可卡入不同的锁槽109中,而一旦其进入到锁槽109,在上变形环101与下变形环102发生同步形变的情况下是无法退出的,只能继续向上移动,即支架单元1只能继续扩张缩短。此时,作为优选,同一所述下限位筋107上的各挡块110沿下限位筋107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挡块110呈楔形且其斜面朝下设置,所述锁块108迎向挡块110斜面的一侧设有弧形面,通过锁块108的弧形面可减少其在挡块110斜面上移动的阻力,一旦跨过挡块110斜面则进入锁槽109中。锁块108可设在下限位筋107的顶部或者靠近顶部的位置;挡块11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多个挡块110所形成的多个锁槽109,使得锁定结构具有多级锁定的功能,可根据需要而使用。
[0039]
上限位筋106与对应下限位筋107相对但并不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优选,所述上限位筋106位于对应下限位筋107的外侧。因此,在上限位筋106单独朝外移动的情况下,锁槽109与锁块108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直至这一距离大于锁块108横向宽度,锁定结构可以被解开。
[0040]
实施例二
[004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吸收型血管支架,包括两个支架单元1,上下相邻的所述支架单元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筋2相连接。支架单元1在结构上与实施例一所示结
构相同。通过支架单元1的轴向连接,可以根据医疗需要延长血管支架的长度;当然,同理地,轴向的三个、四个乃至更多数量的支架单元1都是可以连接起来的,血管支架整体是平直的结构,并不弯曲。
[0042]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筋2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一支架单元1下变形环102的波谷底部、下端固定连接于相邻下一支架单元1相应上变形环101的波峰顶部。
[0043]
在多个支架单元1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使用现有的较长的(长度与血管支架长度适应)球囊进行血管支架的扩张;而在需要对锁定结构进行解开操作时,可先将血管支架扩张到一定程度,然后通过将多个较短的(长度与上变形环101的长度适应)球囊分别送入至各支架单元1的上变形环101所在位置,再进行相同程度的扩张即可,解开后再使用较长的球囊进行扩张即可。
[0044]
最后说明的是,本文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还可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