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3580发布日期:2022-04-21 20:1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注射麻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


背景技术:

2.麻醉是运用有关麻醉基础的理论、临床的知识和技术以去除手术患者的疼痛感觉,同时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行为动作。另外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独立的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其中临床麻醉是现代麻醉学的主要部分。
3.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麻醉的方式主要为吸入、注射以及复合麻醉,而针对臀部、肛门患病的患者在进行手部操作时,因为臀部主要由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以及较多的脂肪组成,其在麻醉发生一般是选用注射局麻,采用浸润式注射,逐渐深入,对患者的局部造成镇痛、遗忘、肌松等目的,在注射麻醉药物时,需要医护人员将针扎入后按压注射器推杆使得部分药物注入,随后依次深扎以及依次推动推杆使得药物浸润在患者的臀部中,其中在实际操作中,控制操作深度以及注射麻醉药物剂量都是凭借医护人员自身的计算和工作经验,这样就导致在操作中扎入深度和用量不好精准控制,从而容易造成部分位置打药过少或者过多的情况,进而影响后续的补药时间和用量以及患者的手术体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实际操作中,控制操作深度以及注射麻醉药物剂量都是凭借医护人员自身的计算和工作经验,这样就导致在操作中扎入深度和用量不好精准控制,从而容易造成部分位置打药过少或者过多的情况,进而影响后续的补药时间和用量以及患者的手术体验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包括:
6.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注射管体,所述注射管体中插入有注射推杆,所述注射推杆的一侧连接有稳定环;
7.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活动套接在注射管体的一侧,所述连接头的一侧设有针头;
8.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辅助套,所述辅助套嵌入安装在注射管体的一端,所述辅助套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一分隔块,所述第一分隔块一侧的辅助套内部连接有第二分隔块,所述辅助套内部的第二分隔块两端分别插入有第一齿小板和第二齿小板,且第一齿小板的一侧连接在稳定环上,所述第二分隔块上开设有联动槽,且联动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联动槽的内壁上皆活动套接有联动齿轮,且联动齿轮分别和第一齿小板、第二齿小板相互啮合;
9.稳针机构,所述稳针机构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活动套接在针头上,且橡胶圈的内表面和针头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橡胶圈一侧连接有稳针套,所述稳针套的一端连接有稳针板,所述稳针板的一侧设有稳针条,且稳针条和第二齿小板水平对位;
10.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稳针条上。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齿小板上嵌入安装有卡位条,所述卡位条上开设有卡位槽,且卡位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分隔块的内部放置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的一端通过第一分隔块上的通孔延伸穿过第一分隔块,且卡位块的一端插入在卡位槽中,所述卡位块上开设有第一挤压槽,且第一挤压槽的内壁一侧为弧形设计,所述卡位块的两面皆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分隔块的内表面上,所述卡位块一侧的第一分隔块内部放置有挤压条,且挤压条的一侧为弧形设计,所述挤压条的一侧连接有挤压座,所述挤压座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侧连接在第一分隔块的内表面上,所述挤压条两面的第一分隔块上皆开设有辅稳口,所述挤压条上套接有辅稳条,且辅稳条两面皆延伸穿过辅稳口,所述辅稳条的两面皆连接有挤压板。
12.优选的,所述稳针套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稳针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延长套,所述延长套的内表面上套接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上开设有走针孔,且针头插入在走针孔中。
13.优选的,所述走针孔外侧的外螺纹套上开设有吸附槽,所述吸附槽中连接有医用双面胶,所述稳针板和稳针条通过磁吸式固定,所述针头和连接头中连接有限流机构。
14.优选的,所述走针孔和吸附槽内侧的外螺纹套上均匀开设有走液孔,且走液孔和放置槽内部相通,所述放置槽中放置有海绵套,所述海绵套上开设有定位槽。
15.优选的,所述限流机构包括限流套,所述限流套连接在针头和连接头内侧,所述限流套的内表面上连接有限流环,所述限流环的内部插入有限流板,所述限流环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另一侧连接在限流板上,所述限流板的一侧连接有凹位套。
16.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辅助环,所述第一辅助环连接在稳针条上,所述第一辅助环一侧的稳针条上连接有第三辅助环,所述第二齿小板上连接有第二辅助环,所述第二辅助环一侧的第二齿小板上连接有第四辅助环,所述第四辅助环上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孔中皆插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一侧连接在第三辅助环上。
17.优选的,所述第三辅助环和第四辅助环上皆开设有观察口,所述注射管体上开设有刻度线。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有联动齿轮、第二齿小板、第一齿小板、橡胶圈和稳针条,这样利用定位槽和稳针条对针头的扎入深度进行测量,同时利用第一齿小板、第二齿小板对稳定环的推药量进行测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装置中稳针条和第二齿小板的接触来实现扎入深度和推药量进行配合,让本装置在进行麻醉时可以更加方便控制各个位置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时间,另外本装置操作简单,无需医护人员具有过多的操作经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20.2、通过设置有放置槽、延长套、内螺纹套和外螺纹套,这样利用内螺纹套和外螺纹套的活动限位,让外螺纹套可以逐渐旋转并隐藏在内螺纹套中,从而使得外螺纹套可以对
针头进行隐藏,避免针头对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造成误伤的情况,使得本装置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仰视立体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阻挡机构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分隔块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稳针机构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的限流机构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的辅助机构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28.图中:1、装置主体;110、注射管体;111、注射推杆;112、稳定环;113、连接头;114、针头;2、阻挡机构;210、辅助套;211、第一分隔块;212、第二分隔块;213、联动槽;214、联动齿轮;215、第一齿小板;216、第二齿小板;217、卡位条;218、卡位槽;219、卡位块;220、第一挤压槽;221、第一弹簧;222、挤压条;223、挤压座;224、第二弹簧;225、辅稳口;226、辅稳条;227、挤压板;3、稳针机构;310、橡胶圈;311、稳针套;312、稳针板;313、放置槽;314、延长套;315、内螺纹套;316、外螺纹套;317、走针孔;318、吸附槽;319、海绵套;320、定位槽;321、走液孔;322、稳针条;4、限流机构;410、限流套;411、限流环;412、第三弹簧;413、限流板;414、凹位套;5、辅助机构;510、第一辅助环;511、第二辅助环;512、第三辅助环;513、第四辅助环;514、定位杆;515、定位孔;516、观察口;517、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31.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包括:
32.参见附图1、2可知,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注射管体110,注射管体110中插入有注射推杆111,注射推杆111的一侧连接有稳定环112;
33.连接头113,连接头113活动套接在注射管体110的一侧,连接头113的一侧设有针头114;
34.参见附图1、3可知,阻挡机构2,阻挡机构2包括辅助套210,辅助套210嵌入安装在注射管体110的一端,辅助套210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一分隔块211,第一分隔块211一侧的辅助套210内部连接有第二分隔块212,辅助套210内部的第二分隔块212两端分别插入有第一齿小板215和第二齿小板216,且第一齿小板215的一侧连接在稳定环112上,第二分隔块212上开设有联动槽213,且联动槽2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联动槽213的内壁上皆活动套接有联动齿轮214,且联动齿轮214分别和第一齿小板215、第二齿小板216相互啮合;
35.参见附图1、5可知,稳针机构3,稳针机构3包括橡胶圈310,橡胶圈310活动套接在针头114上,且橡胶圈310的内表面和针头114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橡胶圈310一侧连接有稳
针套311,稳针套311的一端连接有稳针板312,稳针板312的一侧设有稳针条322,且稳针条322和第二齿小板216水平对位;
36.辅助机构5,辅助机构5设置在稳针条322上,这样利用定位槽320和稳针条322对针头114的扎入深度进行测量,同时利用第一齿小板215、第二齿小板216对稳定环112的推药量进行测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装置中稳针条322和第二齿小板216的接触来实现扎入深度和推药量进行配合,让本装置在进行麻醉时可以更加方便控制各个位置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时间,另外本装置操作简单,无需医护人员具有过多的操作经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37.参见附图2、3可知,进一步的,第二齿小板216上嵌入安装有卡位条217,卡位条217上开设有卡位槽218,且卡位槽218的数量为三个,第一分隔块211的内部放置有卡位块219,卡位块219的一端通过第一分隔块211上的通孔延伸穿过第一分隔块211,且卡位块219的一端插入在卡位槽218中,卡位块219上开设有第一挤压槽220,且第一挤压槽220的内壁一侧为弧形设计,卡位块219的两面皆连接有第一弹簧221,且第一弹簧22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分隔块211的内表面上,卡位块219一侧的第一分隔块211内部放置有挤压条222,且挤压条222的一侧为弧形设计,挤压条222的一侧连接有挤压座223,挤压座22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224,且第二弹簧224的一侧连接在第一分隔块211的内表面上,挤压条222两面的第一分隔块211上皆开设有辅稳口225,挤压条222上套接有辅稳条226,且辅稳条226两面皆延伸穿过辅稳口225,辅稳条226的两面皆连接有挤压板227,这样利用卡位条217上的三个卡位槽218与卡位块219进行卡位配合,从而让扎入和推药进行分三段式进行,且每段可以进行辅助定位,增加稳定性。
38.参见附图5可知,进一步的,稳针套311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313,稳针套3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延长套314,延长套314的内表面上套接有内螺纹套315,内螺纹套31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外螺纹套316,外螺纹套316上开设有走针孔317,且针头114插入在走针孔317中,这样利用内螺纹套315和外螺纹套316的活动限位,让外螺纹套316可以逐渐旋转并隐藏在内螺纹套315中,从而使得外螺纹套316可以对针头进行隐藏,避免针头对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造成误伤的情况,使得本装置安全性更好。
39.进一步的,走针孔317外侧的外螺纹套316上开设有吸附槽318,吸附槽318中连接有医用双面胶,稳针板312和稳针条322通过磁吸式固定,针头114和连接头113中连接有限流机构4,这样利用医用双面胶可以将外螺纹套316粘附在患者的皮肤上,同时利用稳针板312和稳针条322的磁吸设定,让针头114可以和注射管体110分离并滞留方便后续增加药量。
40.进一步的,走针孔317和吸附槽318内侧的外螺纹套316上均匀开设有走液孔321,且走液孔321和放置槽313内部相通,放置槽313中放置有海绵套319,海绵套319上开设有定位槽320,这样利用外螺纹套316后退时挤压带有表皮麻醉药的海绵套319,使得表皮麻醉药可以在针头114扎入之前对患者表面皮肤进行麻醉,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程度。
41.参见附图6可知,进一步的,限流机构4包括限流套410,限流套410连接在针头114和连接头113内侧,限流套410的内表面上连接有限流环411,限流环411的内部插入有限流板413,限流环411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弹簧412,且第三弹簧412的另一侧连接在限流板413上,限流板413的一侧连接有凹位套414,这样利用第三弹簧412的弹性以及限流板413对限
流环411的阻挡效果,使得限流板413配合凹位套414可以避免药液回流或者患者血液从针头114中流出。
42.参见附图7可知,进一步的,辅助机构5包括第一辅助环510,第一辅助环510连接在稳针条322上,第一辅助环510一侧的稳针条322上连接有第三辅助环512,第二齿小板216上连接有第二辅助环511,第二辅助环511一侧的第二齿小板216上连接有第四辅助环513,第四辅助环513上开设有定位孔515,且定位孔5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孔515中皆插入有定位杆514,且定位杆514的一侧连接在第三辅助环512上,这样利用第一辅助环510、第二辅助环511、第三辅助环512和第四辅助环513与注射管体110的限位以及定位杆514和定位孔515的卡位,使得稳针条322和第二齿小板216的接触更加稳定。
43.进一步的,第三辅助环512和第四辅助环513上皆开设有观察口516,注射管体110上开设有刻度线517,这样利用观察口516和刻度线517进行配合,辅助医护人员对入药量进行观察。
44.工作原理:在医护人员准备本装置时,首先将拉动注射推杆111和稳定环112使得注射管体110中吸入麻醉药液,之后将橡胶圈310和稳针套311套在针头114上,并使得针头114的尖头非漏出外螺纹套316。
45.在医护人员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走针孔317上的双面胶贴紧患者臀部皮肤,随后旋转注射管体110,使得内螺纹套315沿着外螺纹套316进行旋转,此时随着外螺纹套316不断进入放置槽313中,导致海绵套319受到挤压,让表皮麻醉药物从走液孔321贴在患者表皮上。
46.表面麻醉生效后,医护人员按压注射管体110,使得针头114相对于稳针套311发生移动并扎入患者臀部中,同时稳针套311的移动会带动稳针条322和第三辅助环512逐渐往第二齿小板216和第四辅助环513处靠近,而当第三辅助环512贴近第四辅助环513以及定位杆514插入定位孔515中时,医护人员用一只手推动挤压板227,使得挤压板227带动挤压条222沿着斜面逐渐进入到第一挤压槽220中,从而让卡位块219整体上移并解除卡位槽218和卡位块219的卡位状态,此时医护人员另一只手挤压稳定环112,使得注射推杆111推动药物从针头114进入患者臀部中,另外稳定环112的移动会到带动第一齿小板215移动,而第一齿小板215的移动就会带动第二齿小板216和第四辅助环513后退,最终下一个位置的卡位槽218会再次和卡位块219卡位,完成一个阶段的注药,依次操作即可完成三个阶段的注射。
47.注射完成后,如果需要滞留针头114,可以将连接头113从注射管体110上拔出,以及接触稳针板312和稳针条322的磁吸限位,最后限流板413配合凹位套414以及第三弹簧412就会使得限流板413对限流环411进行单方向的封堵,方便后续注药。
4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