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

文档序号:29364361发布日期:2022-03-23 03:2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


背景技术:

2.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增生、椎间盘损害、椎间盘突出、有椎间盘或者骨赘压迫脊神经、颈神经根、压迫脊髓、或者压迫血管、或者压迫交感神经,这些增生的东西或者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周围的组织,引起相应的症状。比如压迫神经根,上肢会麻痛,压迫脊髓会引|起束带感,或者走路踩棉花感,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这两个是最常见的。还有人压迫血管,向侧方压迫血管,有时候扭头会晕倒,叫椎动脉型颈椎病。还有的人压迫交感神经,引起交感神经的症状,引起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所以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损伤或者组织退变、长骨刺、压迫周围组织引起来的。反复的颈椎疼痛要分清肌肉劳损还是颈椎病。但是对于轻度的颈椎病及肌肉劳损,治疗上大同小异。应该以局部治疗为主,例如对僵硬的肌肉进行手法按摩、推拿、牵引或者做拉伸的动作。使肌肉得到放松,解除痉挛状态,改善局部循环,减轻疼痛。物理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超短波、局部热敷等等。疼痛部位也可以外用活血止痛膏,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对于疼痛明显,而且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可以口服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能够达到快速止痛的效果。当然如果是重度颈椎病患者,疼痛反复,就要外科干预。
3.颈椎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卧床并减少头部的活动,以免伤口的开合,但是患者在夜晚休息时,无法人为控制头部、颈椎始终保持一个位置和角度,需要通过辅助装置对患者颈部以及头部进行辅助固定,目前医生通常是在患者头颈部垫有曲面的针头,对患者头颈部进行支撑,但其高度、大小不可调,而每个患者的颈椎曲线、头的大小和颈部的形状有差别,导致适用范围较差,在使用时甚至差别较大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此外,仅仅采用曲面枕头进行辅助支撑,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患者头颈部移动,但是患者在熟睡时头颈部仍存在活动的可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具有可根据患者颈椎曲度以及形状进行支撑固定、可对头部进行辅助固定、调节简便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可根据患者颈椎曲度以及形状进行支撑固定、可对头部进行辅助固定、调节简便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包括固定床主体,所述固定床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垫,所述固定床主体、海绵垫顶部的左侧均开设有避空槽,所述固定床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避空槽底部的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撑顶杆,所述固定床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卡架,且定位卡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所述第一调节螺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锁定组件,且锁定组件的顶部开设有与支撑顶杆相互配合的锁定孔,所述固定床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
中心套,且中心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调节螺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头部辅助夹板。
6.优选的,所述避空槽位于固定床主体、海绵垫前后两侧的中部,所述固定床主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固定床主体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栏。
7.优选的,所述支撑顶杆的外部活动套装有位于限位板上方的压缩弹簧,所述支撑顶杆的外部套装有海绵套,且海绵套的内部与支撑顶杆的顶端胶接固定。
8.优选的,所述锁定孔的位置与支撑顶杆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支撑顶杆穿入锁定孔的内部,所述锁定孔的形状为腰型。
9.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螺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位于定位卡架内部的限位环,所述定位卡架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导向滑轨,且两组导向滑轨均与锁定组件活动连接。
10.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杆、头部辅助夹板镜像分布于海绵套的前后两侧,且头部辅助夹板位于海绵套的上方,所述头部辅助夹板靠近海绵套的一侧胶接有海绵内衬。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外部开设有与两组第二调节螺杆相互配合且互为反旋的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位于中心套内部的限位环,且第二调节螺杆通过限位环与中心套活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床主体、海绵垫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相互配合的滑槽,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床主体下方的部分与固定床主体的底部相互接触。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通过支撑顶杆旋动第一调节螺带动锁定组件移动,通过锁定孔与支撑顶杆相互配合,可将支撑顶杆锁定,实现对患者头颈部的辅助固定,操作简便,且在对患者颈椎固定时,支撑顶杆可根据患者颈部与头部形状进行自适应调节,可对不同患者头颈部进行支撑固定,增加适用范围,提高支撑固定效果。
15.2、该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通过旋动第二调节螺杆同时带动两组连接杆、头部辅助夹板向中部移动,在对患者头颈部支撑固定后,再次通过头部辅助夹板对患者头部进行限制,进一步防止患者头颈部移动,防止患者受到二次伤害,另外将第二调节螺杆设置在固定床主体靠近中部的位置,便于患者独立进行操作。
16.3、该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通过导向滑轨对锁定组件进行限制,提高了锁定组件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锁定组件对支撑顶杆的锁定效果,实现对患者头颈部的稳定固定,且通过支撑顶杆、以及头部辅助夹板对患者头颈部进行双重固定,进一步提高对患者头颈部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整体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固定床主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固定床主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固定床主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定位卡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第二调节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支撑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固定床主体;2、海绵垫;3、支撑腿;4、防护栏;5、定位卡架;6、第一调节螺杆;7、锁定组件;8、导向滑轨;9、限位板;10、支撑顶杆;11、压缩弹簧;12、海绵套;13、中心套;14、第二调节螺杆;15、连接杆;16、头部辅助夹板;17、海绵内衬;18、锁定孔;19、限位环;20、避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与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包括固定床主体1,固定床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垫2,固定床主体1、海绵垫2顶部的左侧均开设有避空槽20,固定床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避空槽20底部的限位板9,且限位板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撑顶杆10,固定床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卡架5,且定位卡架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调节螺6,第一调节螺6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锁定组件7,且锁定组件7的顶部开设有与支撑顶杆10相互配合的锁定孔18,固定床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心套13,且中心套1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杆14,第二调节螺杆14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两组连接杆15,两组连接杆15远离第二调节螺杆1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头部辅助夹板16,避空槽20位于固定床主体1、海绵垫2前后两侧的中部,固定床主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3,固定床主体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栏4,通过防护栏4进行防护,防止患者卧床时掉落,提高了安全性,支撑顶杆10的外部活动套装有位于限位板9上方的压缩弹簧11,旋动第一调节螺6带动锁定组件7移动,解除对支撑顶杆10的限制,通过压缩弹簧11对支撑顶杆10施加弹力,使支撑顶杆10可自动进行复位,支撑顶杆10的外部套装有海绵套12,且海绵套12的内部与支撑顶杆10的顶端胶接固定,通过在支撑顶杆10的顶部加装海绵套12,提高支撑顶杆10支撑固定时患者颈部的舒适性。
28.请参阅图4、5、6、8,锁定孔18的位置与支撑顶杆10的位置一一对应,支撑顶杆10穿入锁定孔18的内部,锁定孔18的形状为腰型,通过旋动第一调节螺6带动锁定组件7移动,通过锁定组件7顶部的锁定孔18与支撑顶杆10相互配合,在支撑顶杆10调节后可将支撑顶杆10锁定,实现对患者头颈部的支撑固定,第一调节螺6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位于定位卡架5内部的限位环19,通过限位环19对第一调节螺6位置进行限制,保证第一调节螺6可以带动锁定组件7转动的同时,保证了第一调节螺6转动时的稳定性,定位卡架5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导向滑轨8,且两组导向滑轨8均与锁定组件7活动连接,通过导向滑轨8对锁定组件7进行限制,提高了锁定组件7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锁定组件7对支撑顶杆10的锁定效果,实现对患者头颈部的稳定固定。
29.请参阅图3与7,两组连接杆15、头部辅助夹板16镜像分布于海绵套12的前后两侧,且头部辅助夹板16位于海绵套12的上方,头部辅助夹板16靠近海绵套12的一侧胶接有海绵内衬17,通过在头部辅助夹板16的内侧加装海绵内衬17,提高头部辅助夹板16对患者头部辅助固定时的舒适性,
30.第二调节螺杆14的外部开设有与两组第二调节螺杆14相互配合且互为反旋的螺纹,保证在转动第二调节螺杆14时,可同时带动两组连接杆15移动,保证了该装置的有效
性,第二调节螺杆14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位于中心套13内部的限位环19,且第二调节螺杆14通过限位环19与中心套13活动连接,固定床主体1、海绵垫2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15相互配合的滑槽,连接杆15位于固定床主体1下方的部分与固定床主体1的底部相互接触,保证转动第二调节螺杆14可带动两组连接杆15稳定进行移动,降低该装置使用时出现故障的概率。
31.综上,该医用多功能颈椎固定床,使用时,当患者卧在海绵垫2顶部时,支撑顶杆10可根据患者头颈部自适应进行调节,旋动第一调节螺6带动锁定组件7移动,通过锁定组件7顶部锁定孔18与支撑顶杆10相互配合,将支撑顶杆10锁定,对患者头颈部进行支撑固定,在锁定组件7移动时,通过导向滑轨8对锁定组件7移动方向进行限制,保证锁定组件7可稳定移动,同时旋动第二调节螺杆14带动两组连接杆15、头部辅助夹板16同时向内侧移动,对患者头部进行辅辅助夹持固定,通过支撑顶杆10与头部辅助夹板16相互配合对患者头颈部进行双重固定,提高固定效果,将第二调节螺杆14设置在固定床主体1靠近中部的位置,便于患者独立操作,即可。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