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皮肤病用纱布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3274发布日期:2022-04-27 11:1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皮肤病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皮肤科皮肤病用纱布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2.现阶段皮肤疾病种类繁多,且部分具有传染性;在皮肤病的治疗方法中,有采用湿包治疗的方法,操作方法是先将药物涂抹在患病区域,然后对患病区域用湿纱布、湿棉布或湿管状绷带等进行封包处理;手动涂抹药物时容易与患处皮肤病接触,如果是传染性皮肤病,在与传染性的皮肤病处接触后与正常皮肤再次接触,可能会形成交叉感染,造成疾病的扩散;由于是人工涂药,会出现涂抹位置偏移至患病区域外,致使药膏粘接到衣服上;在覆盖纱布时,由于患病区域的面积不同,而通常需要用较大的纱布将将患病区域覆盖,容易造成纱布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皮肤科皮肤病用纱布包扎装置,可有效解决需要用到的纱布大小不同,以及涂抹时交叉感染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壳体的前后侧板上插装有一个前后方向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一个置于壳体内的滚轮,转轴和滚轮能在壳体上上下移动,滚轮置于其位置的上下端时能被固定,滚轮向下移动时会发生转动,滚轮向上移动时不发生转动,壳体下端有开口,滚轮置于其位移的下端时,滚轮下端置于开口外侧;滚轮的前后两侧各有一个圆筒,滚轮和圆筒直径相同,两个圆筒能沿着转轴转动但不能前后移动,圆筒随滚轮移动到滚轮位置的最下端且外缘面同心时,圆筒随滚轮转动;圆筒不随滚轮向下移动时,圆筒不随滚轮转动,壳体腔体内有置于滚轮上方且与圆筒和滚轮一一对应的三个卷轮,滚轮的上方壳体上固定有前后方向的平杆,三个卷轮转动在平杆上;壳体的下端侧壁上固定有一个出药盒,出药盒的一端为开口状,开口端贯穿壳体并与壳体腔体连通,出药盒开口端的前后长度与连接在一起的滚轮和圆筒等长,当滚轮置于其位置的下端时,出药盒的开口端与转轴的高度位置一致,出药盒的开口端上有三个挡板,三个挡板与滚轮和圆筒一一对应,挡板能封堵和打开与其位置对应的一段开口;壳体的右侧固定有一个盒体,出药盒与开口端相对的一侧开有进药口,进药口与盒体连通;盒体上方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压块。
5.所述的壳体为矩形壳体,壳体的前后侧板上各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槽,转轴置于通槽内,转轴的前后两端各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转轴之间经单向轴承安装在一起,第一齿轮置于壳体外,通槽的左侧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条;盒体的前后侧板上各固定有一个销轴,每个销轴上铰接有一个摆杆,销轴置于摆杆的中部,摆杆和销轴之间安装有扭簧,摆杆的前端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上开有长条形孔,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插装在对应侧的长条形孔内,两个摆杆的另一端经杆连接在一起;盒体的前后侧板上各有一个销钉,
销钉能在前后侧板上内外移动,销钉不受力时置于其位移的外侧,销钉下端为斜面,摆杆挤压斜面能使销钉向内移动。
6.所述的圆筒为空心结构,每个圆筒的轴心处均有一个空心的圆杆,圆杆与圆筒之间装有多组前后放置的弹簧,每组弹簧有多个且关于圆筒圆周均布,圆杆转动套装在转轴上,圆杆与转轴经轴承连接;每个圆筒的下端均有一个支撑块,支撑块能从壳体内取出;滚轮的前后端面上有凹槽,圆筒和滚轮之间有间隔,圆筒的内端腔体内和滚轮前后端的凹槽内均安装有齿圈,圆筒和滚轮之间的间隔内均有一个套装在转轴上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在转轴上前后滑动,第二齿轮始终与滚轮端部凹槽内的齿圈啮合,第二齿轮向圆筒移动与其开口端处的齿圈啮合。
7.所述的每个第二齿轮均有一个圆环,圆环置于第二齿轮前后方向中心位置偏向圆筒的一侧;壳体上有两个前后放置的拨杆,拨杆能在壳体上前后移动,每个拨杆的一端置于壳体内且其端部均固定有一个倒u形拨块,拨块卡装在圆环上,拨杆的另一端置于壳体外部,拨杆经拨块使第二齿轮前后移动。
8.所述的壳体上开有两个前后方向的通槽,拨杆置于通槽内,拨杆上固定有两个置于通槽两侧的挡片,使拨杆只能前后移动,且增加拨杆前后移动时的稳定性。
9.所述的出药盒为长条形矩形盒,壳体上开有与矩形盒相对应的矩形通槽,出药盒的开口端置于矩形通槽内且开口端与壳体的内侧面平齐;挡板为竖向前后放置的平板,三个挡板前后端面贴合且能上下滑动,每个挡板的后侧面上均有两个前后方向放置的滑块,壳体的内侧面上开有与滑块一一对应的滑槽,滑块置于对应的滑槽内上下滑动且不脱离,使挡板能上下移动,每个滑块上装有一个压簧,压簧使滑块向上滑动;中间挡板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前后放置的内限位块,每个内限位块上均插装有一个能前后移动的第一直杆,前后的挡板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外限位块,外限位块上开有通孔,第一直杆移动能置于外限位块上的通孔内,将中间挡板和前后的挡板连接在一起;第一直杆上固定有一个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有一个第二直杆,第二连杆能上下移动,第二直杆的一端置于壳体外部,每个第二直杆上铰接有一个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摆杆铰接。
10.所述的壳体上固定有置于盒体上方的横杆,横杆上插装有一个竖向放置且能上下移动的竖杆,压块固定在竖杆的下端,竖杆和横杆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使竖杆能向上移动,盒体上端为开口状;所述的弹簧为压簧,压簧套装在竖杆上,压簧的一端固定在横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竖杆上。
11.所述的壳体背离盒体的下侧边棱为圆弧过渡,圆弧上开设有通孔,支撑块经通孔置于壳体内,支撑块的左右两端能置于壳体下端开口两侧,支撑块的左端置于壳体外侧。
12.本发明结构巧妙,通过滚轮与圆筒的结合与分离,以及滚轮和圆筒上有分别对应卷轮,更好的根据皮肤被调节涂抹区域大小和纱布大小;通过滚轮与圆筒的上下移动,可以有效的防止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14.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15.图3为本发明的去除前端面及前端面前侧结构的主视图。
16.图4为本发明的主剖视图。
17.图5为本发明的去除左端面的左视图。
18.图6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图。
19.图7为本发明的去除壳体左端面及挡板左侧结构的左视图。
20.图8为本发明的壳体右端面的左视示意图。
21.图9为本发明的第二齿轮、滚轮、圆筒。
22.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齿轮向下移动后的主视工作状态图。
23.图11为本发明的图10中去除前端面的主视图。
24.图12为本发明的壳体右端面及挡板过滑块中部的主视剖视图的放大图。
25.图13为本发明的圆筒及其内部结构直观图。
26.图14为本发明的挡板及其配合直观图。
27.图15为本发明的进药盒直观图。
28.图16为本发明的支撑块直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0.由图1至图16给出,本发明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后侧板上插装有一个前后方向的转轴2,转轴2上固定有一个置于壳体1内的滚轮3,转轴2和滚轮3能在壳体1上上下移动,滚轮3置于其位置的上下端时能被固定,滚轮3向下移动时会发生转动,滚轮3向上移动时不发生转动,壳体1下端有开口,滚轮3置于其位移的下端时,滚轮3下端置于开口外侧;滚轮3的前后两侧各有一个圆筒4,滚轮3和圆筒4直径相同,两个圆筒4能沿着转轴2转动但不能前后移动,圆筒4随滚轮移动到滚轮位置的最下端且外缘面同心时,圆筒4随滚轮转动;圆筒4不随滚轮向下移动时,圆筒4不随滚轮转动,壳体1腔体内有置于滚轮3上方且与圆筒4和滚轮3一一对应的三个卷轮5,滚轮3的上方壳体1上固定有前后方向的平杆32,三个卷轮5转动在平杆32上;壳体1的下端侧壁上固定有一个出药盒6,出药盒6的一端为开口状,开口端贯穿壳体1并与壳体1腔体连通,出药盒6开口端的前后长度与连接在一起的滚轮3和圆筒4等长,当滚轮3置于其位置的下端时,出药盒6的开口端与转轴2的高度位置一致,出药盒6的开口端上有三个挡板7,三个挡板7与滚轮3和圆筒4一一对应,挡板7能封堵和打开与其位置对应的一段开口;壳体1的右侧固定有一个盒体8,出药盒6与开口端相对的一侧开有进药口,进药口与盒体8连通;盒体8上方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压块9。
31.所述的壳体1为矩形壳体1,壳体1的前后侧板上各有一个上下方向的通槽,转轴2置于通槽内,转轴2的前后两端各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与转轴2之间经单向轴承安装在一起,第一齿轮10置于壳体1外,通槽的左侧有与第一齿轮10相啮合的齿条11;盒体8的前后侧板上各固定有一个销轴,每个销轴上铰接有一个摆杆12,销轴置于摆杆12的
中部,摆杆12和销轴之间安装有扭簧,摆杆12的前端有一个固定块13,固定块13上开有长条形孔,转轴2的前后两端分别插装在对应侧的长条形孔内,两个摆杆12的另一端经杆连接在一起;盒体8的前后侧板上各有一个销钉14,销钉14能在前后侧板上内外移动,销钉14不受力时置于其位移的外侧,销钉14下端为斜面,摆杆12挤压斜面能使销钉14向内移动。
32.所述的圆筒4为空心结构,每个圆筒4的轴心处均有一个空心的圆杆15,圆杆15与圆筒4之间装有多组前后放置的弹簧,每组弹簧有多个且关于圆筒4圆周均布,圆杆15转动套装在转轴2上,圆杆15与转轴2经轴承连接;每个圆筒4的下端均有一个支撑块16,支撑块16能从壳体1内取出;滚轮3的前后端面上有凹槽,圆筒4和滚轮3之间有间隔,圆筒4的内端腔体内和滚轮3前后端的凹槽内均安装有齿圈,圆筒4和滚轮3之间的间隔内均有一个套装在转轴2上的第二齿轮17,第二齿轮17在转轴2上前后滑动,第二齿轮17始终与滚轮3端部凹槽内的齿圈啮合,第二齿轮17向圆筒4移动与其开口端处的齿圈啮合。
33.所述的每个第二齿轮17均有一个圆环18,圆环18置于第二齿轮17前后方向中心位置偏向圆筒4的一侧;壳体1上有两个前后放置的拨杆19,拨杆19能在壳体1上前后移动,每个拨杆19的一端置于壳体1内且其端部均固定有一个倒u形拨块20,拨块20卡装在圆环18上,拨杆19的另一端置于壳体1外部,拨杆19经拨块20使第二齿轮17前后移动。
34.所述的壳体1上开有两个前后方向的通槽,拨杆19置于通槽内,拨杆19上固定有两个置于通槽两侧的挡片21,使拨杆19只能前后移动,且增加拨杆19前后移动时的稳定性。
35.所述的出药盒6为长条形矩形盒,壳体1上开有与矩形盒相对应的矩形通槽,出药盒6的开口端置于矩形通槽内且开口端与壳体1的内侧面平齐;挡板7为竖向前后放置的平板,三个挡板7前后端面贴合且能上下滑动,每个挡板7的后侧面上均有两个前后方向放置的滑块22,壳体1的内侧面上开有与滑块22一一对应的滑槽,滑块22置于对应的滑槽内上下滑动且不脱离,使挡板7能上下移动,每个滑块22上装有一个压簧,压簧使滑块22向上滑动;中间挡板7的下端固定有两个前后放置的内限位块23,每个内限位块23上均插装有一个能前后移动的第一直杆24,前后的挡板7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外限位块25,外限位块25上开有通孔,第一直杆24移动能置于外限位块25上的通孔内,将中间挡板7和前后的挡板7连接在一起;第一直杆24上固定有一个连接块26,连接块26上固定有一个第二直杆27,第二连杆28能上下移动,第二直杆27的一端置于壳体1外部,每个第二直杆27上铰接有一个连杆28,连杆28的另一端与摆杆12铰接。
36.所述的壳体1上固定有置于盒体8上方的横杆29,横杆29上插装有一个竖向放置且能上下移动的竖杆30,压块9固定在竖杆30的下端,竖杆30和横杆29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使竖杆30能向上移动,盒体8上端为开口状;所述的弹簧为压簧,压簧套装在竖杆30上,压簧的一端固定在横杆29上,另一端固定在竖杆30上。
37.所述的壳体1背离盒体8的下侧边棱为圆弧过渡,圆弧上开设有通孔,支撑块16经通孔置于壳体1内,支撑块16的左右两端置于壳体1下端开口两侧,支撑块16的左端置于壳体1外侧。
38.为了更方便药物安装,所述的出药盒6的右端固定有圆柱块,圆柱块的右端面开设
有贯穿至出药盒6腔内的螺纹孔。
39.为了使滚轮3和圆筒4能更好的带动纱布,所述的滚轮3和圆筒4的外缘黏连有双面胶。
40.为了使纱布从滚轮3和圆筒4上脱离,所述的滚轮3和圆筒4向下移动后,壳体1下端开口的左侧与滚轮3和圆筒4接触,且不影响滚轮3和圆筒4旋转。
41.为了实现纱布缠绕在卷轮5上,所述的壳体1的上端装有可以打开的盖板33,三个卷轮经轴承与平杆连接,当上端盖板33打开之后,将相应的纱布一端贴在相应的卷轮5上,然后推动相应的卷轮5绕平杆32旋转,卷轮5的旋转能使纱布缠绕在卷轮5上,然后再将纱布另一端与圆筒4或滚轮3右侧贴合。
42.本发明使用前,先将纱布打湿,再将湿的纱布缠绕在相应的卷轮5上,三个卷轮5上的纱布分别与对应的圆筒4或滚轮3右侧贴合;摆杆12在扭簧的作用下使转轴2置于最上侧,转轴2使滚轮3置于壳体1内,前后两侧的圆筒4在下侧支撑块16的阻挡下不能向下移动,并在圆筒4和圆杆15之间弹簧的作用下保持平稳,此时圆筒4和转轴2同轴,拨杆19经拨块20使第二齿轮17与圆筒4内的齿圈不啮合;两个第二直杆27使两个第一直杆24只与内限位块23连接,挡板7将出药盒6的开口堵住;压簧经竖杆30使压块9置于上侧;本发明使用时,将药膏管31与圆柱块经螺纹进行连接,药膏管31下侧与盒体8内的下端面接触;然后根据病人需要涂抹的宽度进行调节拨杆19和第二直杆27;当需要涂抹的宽度较窄仅需要中间滚轮3上的纱布时,无需调节拨杆19和第二直杆27,只需旋转摆杆12逆时针旋转,摆杆12带动转轴2向下移动,转轴2带动滚轮3向下移动,前后两侧圆筒4在支撑块16的阻挡下不会随滚轮3向下移动;在转轴2向下移动的同时,第一齿轮10沿齿条11向下移动并使转轴2旋转,转轴2旋转使滚轮3旋转,滚轮3使位于滚轮3右侧的纱布随滚轮3旋至滚轮3下侧,且同时滚轮3下侧经壳体1下端开口置于壳体1下侧;在摆杆12带动转轴2向下移动过程中,摆杆12经连杆28带动第一直杆24向下移动,第二直杆27经第一直杆24带动挡板7使挡板7上固定的滑块22沿滑槽向下移动,挡板7向下移动后,纱布右侧与出药盒6的开口处贴合;摆杆12带动第二直杆27向下摆动之后,第一齿轮10与齿条11分离,销钉14向前移动阻止摆杆12顺时针旋转,摆杆12被固定;然后手指扣住横杆29,手心握住竖杆30上端并向下推动竖杆30,竖杆30带动压块9向下移动,压块9下端面与药膏接触并挤压药膏,药膏进入出药盒6内并与滚轮3右侧的纱布进行接触;然后将滚轮3下侧的纱布置于皮肤感染的一侧,再拉动壳体1使滚轮3在皮肤上顺时针旋转,滚轮3旋转的同时,能够使右侧的带药膏的纱布向下移动并与患病区域贴合,滚轮3能够挤压纱布使药膏充分与病患部位接触;由于壳体1下端的开口的左侧能与滚轮3接触,纱布能被壳体1下端的开口的左侧剃掉使纱布平铺在患病区域;当纱布将患病区域完全盖住之后,停止按压按竖杆30,拿出剪刀,通过壳体1圆弧过渡处将纱布剪断;最后只需要用包扎用的胶袋将纱布四边固定即可;包扎完之后,手动按压销钉14使销钉14与摆杆12脱离,摆杆12在扭簧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摆杆12带动转轴2向上移动并使第一齿轮10再次与齿条11啮合,但由于第一齿轮10与转轴2之间经单向轴承连接,第一齿轮10在齿条11上旋转的同时不会带动转轴2旋转,
能够防止位于下侧的药物倒卷,再次与壳体内的右侧端面接触,摆杆12顺时针摆动的同时,摆杆12经连杆28拉动前后两侧的第二直杆27向上移动,第二直杆27带动第一直杆24向上移动,挡板7在第一直杆24和滑块22下侧压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挡板7将出药盒6开口处堵住,药膏无法被挤出;当涂抹宽度较宽,需要增加两边的其中一个圆筒4上的纱布或两边圆筒4上的纱布都需要时,先拨动其中一个拨杆19或两个拨杆19,拨杆19带动拨块20前后方向移动,拨块20经圆环18推动第二齿轮17使第二齿轮17与圆筒4上的齿圈啮合;再向外拉动对应的第二直杆27,第二直杆27使第一直杆24向对应侧的外限位块25方向移动,并置于外限位块25上的通孔内,此时第二直杆27既能带动中间挡板7移动,又能带动相应侧挡板7移动,再将位于圆筒4下侧的支撑块16从壳体1左侧圆弧处抽出,圆筒4不再受向下的阻挡;然后重复只需要中间一个纱布时的操作,此时滚轮3能经第二齿轮17带动圆筒4向下移动,且圆筒4在第二齿轮17的作用下随滚轮3旋转,圆筒4内的弹簧能保证圆筒4旋转时的稳定性,圆筒4随滚轮向下移动时,圆筒4对应的挡板7也会在第二直杆27和第一直杆24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当完成重复只需要中间一个纱布时的操作后,拨动拨杆19,拨杆19经拨块20带动推动圆环18移动,圆环18使第二齿轮17与圆筒4分离,再推动第二直杆27,第二直杆27推动第一直杆24对应侧的外限位块25分离,再将支撑块16经壳体1上圆弧位置的通能内插入壳体1内,使支撑块16置于圆筒4下侧,支撑块16再次阻挡圆筒4向下移动;当再次进行使用本装置时,由于上次的剪切部位在壳体1左下角的圆弧过渡部位,位于圆筒4和滚轮下侧的纱布未能及时剪除,当再次推动摆杆12向下移动之后,上次未能及时剪除的纱布会悬下,然后将悬下的纱布减掉,防止上次与皮肤接触的纱布再次与皮肤接触,造成感染。
43.1、本发明通过圆筒4和滚轮3的配合使用,又经每个卷轮5单独对应一个圆筒4或滚轮3的结合,使操作者在操作时可以根据皮肤病的区域大小进行调节圆筒4是否需要与滚轮3的结合;当滚轮3与圆筒4需要进行结合或分离进行涂抹药时,先推动拨杆19前后移动使滚轮3与圆筒4进行固定和分离,再推拉第二直杆27来控制挡板7是否随圆筒4的移动而开合,能够合理有效的根据皮肤病的区域一次性进行上药和包扎湿的纱布,由于药膏直接涂抹在纱布上,不用担心涂抹位置偏移,解决了药膏涂偏时粘连到衣服上的问题;由于纱布能随患病区域的大小进行调节尺寸,所以也不用再每次都用较大纱布将患病覆盖,解决了纱布浪费的问题;同时减轻涂抹药膏之后再次进行包扎湿纱布的操作难度,防止在包扎时手再次触碰到药膏导致药物粘连在别的部位,也防止手触碰到患病部位再与别的部位接触后导致传染。
44.2、本发明通过圆筒4和滚轮3向下移至壳体1下侧,并在患病位置滚动,能够使药膏充分与患病位置进行接触,促进药物的吸收。
45.3、本发明通过手指扣住横杆29,手心握住竖杆30上端并通过竖杆30上端向下推动竖杆30,能够方便拿取且能够将药物的挤出,使涂抹时更容易操作,减轻涂抹时的不方便性。
46.4、本发明通过药膏管31与出药盒6直接经螺纹连接,不需要将药膏管31内的药物进行转移后再使用,既方便药膏管31安装与拆卸,也减轻操作者的操作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