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9861900发布日期:2022-04-30 11:2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根据柯氏级联反应假说,胃癌的发生,经历正常胃黏膜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胃癌的变化。cag作为一种由多种刺激因素长期反复损伤胃黏膜所形成的慢性疾病,与炎症有密切的联系。cag胃黏膜炎症的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是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持续性的慢性炎症导致免疫系统缺陷,损伤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导致上皮细胞损伤、调亡,且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调控相应的核转录因子介导细胞内信号传递,导致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共同营造有利于肿瘤生长的微环境,慢性炎症在启动、维持、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cag是炎癌转化的关键环节,萎缩性胃炎严重程度与胃癌发生风险直接相关,cag的防治研究对于截断胃“炎-癌转化”进程,降低胃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cag的治疗目标是延缓或阻滞病变的进展、降低癌变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目前,对于cag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主要以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以及胃镜下监测管理为主,对逆转cag病理学改变方面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有效率高、疗程短、毒副作用小、成本低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0-30份、麦冬10-30份、石斛10-30份、川连2-10份、吴茱萸1-5份、法半夏10-30份、黄芩3-10份、白芍10-30份、郁金10-30份、厚朴花2-10份、白残花2-10份、莪术10-30份、九香虫1-6份,炙甘草3-10份。
7.上述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2-28份、麦冬12-28份、石斛12-28份、川连4-8份、吴茱萸2-4份、法半夏12-28份、黄芩4-8份、白芍12-28份、郁金12-28份、厚朴花4-6份、白残花4-6份、莪术12-28份、九香虫3-5份,炙甘草4-6份。
8.上述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份、麦冬15份、石斛10份、川连3份、吴茱萸2份、法半夏15份、黄芩10份、白芍15份、郁金10份、厚朴花5份、白残花5份、莪术15份、九香虫3份,炙甘草5份。
9.上述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蔗糖30-60份、糊精270-540份。
10.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脾经、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
11.现代药理研究:太子参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氨基酸类、太子参环肽类、微量元素类、太子参多糖类、太子参皂苷类、脂肪酸类、甾醇类等,具有心肌保护、免疫调节、抗氧化、抗应激、降血脂、血糖、肠道保护、肾脏保护、镇咳等方面的功效。
12.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经、肺经、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肺燥干咳,吐血,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等。
13.现代药理研究:麦冬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体皂苷类、高异黄酮类、多糖类等有效成分,具有降血糖、保护心血管系统、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14.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经、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
15.现代药理研究:石斛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菲类、联苄类、挥发油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抗氧化、降尿酸、抗肿瘤、抗疲劳、降血糖、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
16.川连:性寒,味苦。归心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
17.现代药理研究:川连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木脂素类、黄酮类、酸性成分等,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降血糖、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以及改善消化系统等药理作用。
18.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经、脾经、胃经、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疝气腹痛,厥阴头痛,痛经,寒湿脚气肿痛,脘腹冷痛,呕吐,五更泄泻,湿疹等。
19.现代药理研究:吴茱萸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苦味素、黄酮和挥发油等,具有抗炎、镇痛、中枢保护、抗溃疡、止吐止泻等药理作用。
20.法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等。
21.现代药理研究:半夏中含有生物碱、挥发油、有机酸、甾醇类、氨基酸、无机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止咳祛痰、镇吐、抗溃疡、抗肿瘤、降血脂、一过性降压等药理作用。
22.黄芩:性寒,味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临床常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
23.现代药理研究:黄芩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挥发油(苯乙酮、棕榈酸和油酸)、萜类化合物和其它成分(苯甲酸、苯甲醇、β-谷固醇)。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主要的活性物质,具有保护神经系统、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保护肝脏、降糖等药理作用。
24.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经、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
临床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
25.现代药理研究:白芍主要包含单萜及其苷类、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鞣质类等,具有镇痛、抗炎、抗抑郁、保肝、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
26.郁金:性寒,味辛、苦。归肝经、心经、肺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化滞、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经闭痛经,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胸腹胀痛等。
27.现代药理研究:郁金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姜黄素类、生物碱等,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病毒、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神经、抗氧化、保肝、细胞毒等作用。
28.厚朴花:性温,味苦。归脾经、胃经。具有芳香化湿,理气宽中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疼痛,嗳气,便秘等。
29.现代药理研究:厚朴花主要包括厚朴酚及萜烯类、醇类、酮醚类的挥发油,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焦虑、抗肿瘤等作用。
30.白残花:味苦、涩,性寒。具有清暑热,化湿浊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等。
31.现代药理研究:白残花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如香叶醇、香草醇等,用于治疗胃痛、胃溃疡等。
32.莪术:性温,味辛、苦。归脾经、肝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等。
33.现代药理研究:莪术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类、多糖类、甾醇类、酚酸类、生物碱类等,具有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组织纤维化、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34.九香虫,性温,味咸。归肝、脾、肾经,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效,主要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等。
35.现代药理研究:九香虫化学成分主要有臭气类成分、脂肪酸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以及核苷和多巴胺类等,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肿瘤和改善生殖损伤作用,另外还有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抗溃疡、抗疲劳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用于治疗胃病、妇科病、男科病、肿瘤以及各类疼痛。
36.炙甘草,性温,味甘。归心经、肺经、胃经、脾经,具有补益心脾,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等功效,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脘腹挛急疼痛等症,还可缓解药物之毒性、烈性。
37.现代药理研究:炙甘草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成分、三萜类成分,另外还有活性多糖、生物碱、微量元素和少量香豆素,具有抗抑郁、改善免疫功能、调节心律失常、抗肿瘤、抗炎等功效。
38.2017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胃气上逆,或肝郁化火,灼伤胃阴,湿浊内阻,终至郁热、虚热、湿热等证。回顾性研究周仲瑛教授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案,亦发现此类患者病机描述中除胃阴不足(胃热津伤、肝郁津伤、湿热阴伤等)、和降失司外,同时可见胃虚气滞、湿热中阻、久病入络等,治法中以甘寒濡养,酸甘合化为主,兼顾理气、燥湿、清中、化瘀等,即运用酸甘化阴复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的用药思想。
39.本技术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以太子参、麦冬、石斛为君,甘寒益
胃生津。白芍、法半夏、川连、黄芩、吴茱萸为臣,其中白芍味酸,调和肝脾,助君药酸甘合化以养胃阴,法半夏味辛性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助君药养阴祛痰涎,消痞散结;川连、黄芩配半夏,清中除湿、泻火解毒,川连配吴茱萸取左金丸之意,尚可泻肝和胃、止痛。白残花、厚朴花、郁金、莪术为佐助药,白残花味甘性凉,化湿和胃、敛疮生肌,可治肝胃不和、脾胃伏火等病症,白残花配伍石斛,又可滋养胃阴兼清胃热;厚朴花味苦性微温、不辛燥,偏行气分,理气宽中、芳香化湿,善治湿邪困脾;郁金味辛、微苦,性寒,莪术辛、苦、温,两者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效。九香虫为反佐,量少,与君药性味、作用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味咸,性温,归肝脾肾经,理气止痛,温中助阳,健运脾肾以助气化。取炙甘草为使,调和诸药以解毒。
40.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以甘寒濡养,酸甘合化为主,兼顾理气、燥湿、清中、化瘀等,该方动静结合,扶正祛邪,气血并调,润燥并施,滋阴而不壅滞,理气而不伤阴,用药精当。本技术所述组合物中的白残花、厚朴花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色用药。
41.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所含单味药物在周仲瑛教授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104例病案中的频数分析,如表1所示:
42.表1药物分布
[0043][0044][0045]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所含单味药物均
为周仲瑛教授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药物。
[0046]
参照201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相关内容,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胃阴不足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其中主要症状为胃胀、胃痛、烧灼感,次要症状为嘈杂、口干、大便干燥、泛酸等。
[0047]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的周仲瑛教授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104例病案,整理出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所含单味药物与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之间的集外关联规则项集表,如表2-表8所示:
[0048]
表2胃胀与药物
[0049][0050][0051]
表3胃痛与药物
[0052][0053]
表4烧灼感与药物
[0054]
[0055][0056]
表5嘈杂与药物
[0057]
[0058][0059]
表6口干与药物
[0060][0061]
表7大便干燥与药物
[0062]
[0063][0064]
表8泛酸与药物
[0065][0066][0067]
从表2-表8可知: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所含各单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胃阴不足
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状(胃胀、胃痛、烧灼感)或次要症状(嘈杂、口干、大便干燥、泛酸等)。
[0068]
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9]
(1)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水煎煮提取30-60min,待提取完毕,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
[0070]
(2)向步骤(1)所得浓缩物中加入乙醇混合搅拌均匀,静置,取上清夜并过滤、浓缩,得清膏;
[0071]
(3)向清膏中加入蔗糖和糊精,混合搅拌均匀,制软材、造粒、干燥、整粒得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0072]
上述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步骤(2)中,所加乙醇的量等于浓缩物的重量。
[0073]
上述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步骤(3)中,所述干燥为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干燥2h。
[007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为纯中药方剂,临床疗效好,加以现代药理毒理运用中药养阴益胃、解毒化瘀之功,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毒副作用小,此外其药源广、成本低,对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75]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案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76]
本发明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为颗粒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剂型。
[0077]
实施例1
[0078]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0重量份、麦冬10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法半夏10重量份、黄芩6重量份、白芍10重量份、郁金10重量份、厚朴花5重量份、白残花5重量份、莪术10重量份、九香虫3重量份,炙甘草3重量份、蔗糖30重量份、糊精270重量份。
[0079]
实施例1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0]
(1)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水煎煮提取40min,待提取完毕,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
[0081]
(2)向步骤(1)所得浓缩物中加入乙醇混合搅拌均匀,静置,取上清夜并过滤、浓缩,得清膏;所加乙醇的量等于浓缩物的重量;
[0082]
(3)向清膏中加入蔗糖和糊精,混合搅拌均匀,制软材、造粒、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干燥2h、整粒得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0083]
实施例2
[0084]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
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郁金10重量份、厚朴花5重量份、白残花5重量份、莪术15重量份、九香虫3重量份,炙甘草5重量份、蔗糖45重量份、糊精405重量份。
[0085]
实施例2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6]
(1)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水煎煮提取50min,待提取完毕,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
[0087]
(2)向步骤(1)所得浓缩物中加入乙醇混合搅拌均匀,静置,取上清夜并过滤、浓缩,得清膏;所加乙醇的量等于浓缩物的重量;
[0088]
(3)向清膏中加入蔗糖和糊精,混合搅拌均匀,制软材、造粒、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干燥2h、整粒得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0089]
实施例3
[0090]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30重量份、麦冬30重量份、石斛30重量份、川连10重量份、吴茱萸5重量份、法半夏30重量份、黄芩20重量份、白芍30重量份、郁金30重量份、厚朴花10重量份、白残花10重量份、莪术30重量份、九香虫6重量份,炙甘草10重量份、蔗糖60重量份、糊精540重量份。
[0091]
实施例3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2]
(1)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水煎煮提取60min,待提取完毕,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
[0093]
(2)向步骤(1)所得浓缩物中加入乙醇混合搅拌均匀,静置,取上清夜并过滤、浓缩,得清膏;所加乙醇的量等于浓缩物的重量;
[0094]
(3)向清膏中加入蔗糖和糊精,混合搅拌均匀,制软材、造粒、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干燥2h、整粒得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0095]
本发明所述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证候疗效评定:
[0096]
1、临床症状积分标准与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0097]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及临床症状积分标准。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胃胀、胃痛、烧灼感;次要症状为:嘈杂、口干、大便干燥、泛酸。
[0098]
(1)临床症状积分标准
[0099]
记录临床治疗的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采用积分法,按程度记录:主要症状计分方法: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次要症状的计分方法可分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
[0100]
(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0101]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0102]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0103]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0104]

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0105]
注: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证候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
100%。
[0106]
2、回顾性研究本发明所述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证候疗效
[0107]
通过回顾性研究周仲瑛教授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104例病案,找出
其中药方相似度计算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重合度《0.7的病案48例(a组),与药方相似度计算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重合度≥0.7的病案56例(b组),进行两组症候疗效评定,结果表明药方相似度计算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重合度≥0.7的病案56例(b组)临床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9)。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药方相似度(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重合度),进一步将a组和b组两组中药组合物进行划分,可分为对比例1-对比例14的中药组合物及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对它们均进行药方相似度、临床有效率、临床显效率比较,结果表明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不仅有效且显效率更高(表10),是周仲瑛教授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优化药方,在临床上的疗效显著,有研究价值。
[0108]
备注:药方相似度为: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重合度;对比例1-对比例14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方相似度《100%,根据不同的药方相似度将其分别归属于a组或b组;实施例2药方相似度为100%,归属于b组。
[0109]
表9 a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0110]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a组4812219687.5b组56202410296.5
[0111]
从表9可以看出:药方相似度计算与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重合度≥0.7的病案56例(b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
[0112]
表10 a组和b组中药组合物的有效率、显效率比较
[0113]
[0114][0115]
从表10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临床有效且显效率最高。
[0116]
对比例1-对比例14的中药组合物,如下所示:
[0117]
对比例1
[0118]
对比例1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残花5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蒲公英12重量份、芦根15重量份、香附10重量份、枸杞子10重量份、赤芍15重量份、乌梅6重量份。
[0119]
对比例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20]
对比例2
[0121]
对比例2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九香虫3重量份、山栀6重量份、延胡索10重量份、川楝子10重量份、枳壳10重量份、丹参12重量份、瓦楞子15重量份。
[0122]
对比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23]
对比例3
[0124]
对比例3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炙甘草5重量份、枳壳10重量份、麦芽15重量份、焦神曲10重量份、芦根15重量份、佛手花5份。
[0125]
对比例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26]
对比例4
[0127]
对比例4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白残花5重量份、北沙参12重量份、橘皮6重量份、竹茹6重量份、乌贼骨20重量份、娑罗子10重量份。
[0128]
对比例4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29]
对比例5
[0130]
对比例5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炙甘草5重量份、厚朴花5重量份、大生地15重量份、枸杞子12重量份、天冬10重量份、芦根15重量份。
[0131]
对比例5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32]
对比例6
[0133]
对比例6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郁金10重量份、莪术15重量份、藿香10重量份、苏梗10重量份、乌贼骨20重量
份、香附10重量份、瓦楞子15重量份。
[0134]
对比例6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35]
对比例7
[0136]
对比例7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炙甘草5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厚朴花5重量份、生地黄15重量份、芦根15重量份、乌梅肉6重量份、全瓜蒌10重量份。
[0137]
对比例7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38]
对比例8
[0139]
对比例8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炙甘草5重量份、白残花5重量份、藿香10重量份、枳壳10重量份、橘皮10重量份、竹茹6重量份。
[0140]
对比例8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41]
对比例9
[0142]
对比例9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莪术15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白残花5重量份、郁金1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赤芍15重量份、枳壳10重量份。
[0143]
对比例9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44]
对比例10
[0145]
对比例10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厚朴花5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郁金10重量份、莪术15重量份、茯苓10重量份、苏叶10重量份、瓦楞子15重量份。
[0146]
对比例10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47]
对比例11
[0148]
对比例11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莪术15重量份、九香虫3重量份、厚朴花5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苏梗10重量份、香附10重量份。
[0149]
对比例1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50]
对比例12
[0151]
对比例12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白残花5重量份、莪术15重量份、九香虫3重量份、煅瓦楞子15重量份、蒲黄粉10重量份、五灵脂10重量份。
[0152]
对比例1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53]
对比例13
[0154]
对比例13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莪术15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炙甘草5重量份、厚朴花5重量份、白残花5重量份、大贝母10重量份、南沙参12重量份。
[0155]
对比例1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56]
对比例14
[0157]
对比例14所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太子参15重量份、麦冬15重量份、石斛10重量份、川连3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厚朴花5重量份、法半夏15重量份、黄芩10重量份、白芍15重量份、炙甘草5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白残花5重量份、莪术15重量份、九香虫3重量份。
[0158]
对比例14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
[0159]
典型案例:
[0160]
病例一:
[0161]
胡某,女,55岁,因“胃脘部隐痛间作7-8年”就诊,刻下:患者自觉胃胀,胃隐痛,有烧灼感,食后嘈杂,嗳气,有时背部隐痛,大便偏干,苔黄,前部剥脱,质红,脉细弦。辅助检查:胃镜:慢性胃炎伴糜烂,hp-。胃镜病理示:(窦大)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机:热郁津伤,湿热中阻。治法:养阴生津,清化湿热。予以本方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分服。2周后患者胃痛未作,烧灼感消失,嘈杂减轻,餐后胀气偶作,背部隐痛缓解,自觉咽喉有痰,大便偏干,口腔溃疡偶发,苔薄黄,前部剥脱,质暗,继服本方。服用2月后患者胃痛、烧灼感未作,嘈杂感明显减轻,嗳气减少,大便尚可。
[0162]
病例二:
[0163]
刘某,女,44岁,因“胃脘部隐痛间作3年余”就诊,近1月来患者自觉胃痛较前加重,刻下:患者胃胀,胃痛,烧心,嘈杂,经潮量多有块,清晨口干,大便多秘,形瘦。苔薄黄腻,质暗,脉细。辅助检查:胃镜:慢性胃炎,hp-。胃镜病理示:(窦小)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机:气滞津伤,湿热中阻。予以本方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分服。2周后患者胃部隐痛未发,稍胀,嘈杂减轻,食纳知味,口稍干,不苦,大便正常,继服本方。服用2月后患者胃痛、胃胀未作,烧心、嘈杂减轻,嗳气偶作,大便稍偏干。
[0164]
病例三:
[0165]
王某,男,41岁,因“痞胀间作3年余”就诊,刻下:患者自觉胃脘有烧灼感,胃痛,餐后腹胀明显,偶有泛酸,嘈杂,口干,大便欠成形,苔黄薄腻,质偏红,舌体稍胖,脉小滑。既往患者3年前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2年前因胆囊息肉行胆囊切除术。1月前患者在南京鼓楼医院查胃镜示糜烂性胃炎,胃镜病理提示(窦小)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淋巴滤泡形成1个。腹部b超提示胆囊切除术后,肝、脾、胆管、胰未见明显异常。肠镜提示未见明显异常,病机:津气两伤,湿热中阻。予以本方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分
服。服用2月后,患者进食后腹胀、胃痛较前明显减轻,烧灼感不显,口干、嘈杂缓解,泛酸未作,大便成形。
[016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