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13819发布日期:2022-05-06 02:5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水凝胶又称为含水凝胶,是一种能够在水中溶胀、吸收并保持大量水分而又不溶解于水的亲水性网状高分子溶胀体。正因为其高含水量,使水凝胶可以随意塑形,适合于任何部位的创面,为伤口的愈合提供必要条件,其生物相容性也优于纤维、薄膜类敷料。
3.公开号为cn105251045b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岩藻多糖的生物医用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岩藻多糖0.01-0.3份,含钙海藻酸钠1-5份。制备方法包括a、将岩藻多糖加入到纯化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岩藻多糖水溶液,去除气泡;b、将含钙海藻酸钠加入到丙二醇中,搅拌使两者形成混合均匀的悬浮液,去除气泡;c、将步骤a中的岩藻多糖水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到步骤b中的悬浮液中,完全加入后加大搅拌速度至形成均匀的水凝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得到本发明的生物医用水凝胶。该发明将岩藻多糖添加到藻酸盐水凝胶中,加强了水凝胶抗菌消炎促愈合的能力。
4.目前现有技术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伤口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医用凝胶的抗菌消炎功能不够突出,其医用价值已无法达到目前伤口护理的要求。
5.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该医用凝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去离子水
ꢀꢀꢀꢀꢀꢀꢀꢀꢀꢀꢀꢀꢀꢀꢀꢀ
45-65份羟甲基壳聚糖
ꢀꢀꢀꢀꢀꢀꢀꢀꢀꢀꢀꢀ
20-30份聚乙烯醇
ꢀꢀꢀꢀꢀꢀꢀꢀꢀꢀꢀꢀꢀꢀꢀꢀ
15-25份海藻酸钙
ꢀꢀꢀꢀꢀꢀꢀꢀꢀꢀꢀꢀꢀꢀꢀꢀ
10-15份甘油
ꢀꢀꢀꢀꢀꢀꢀꢀꢀꢀꢀꢀꢀꢀꢀꢀꢀꢀꢀꢀ
10-12份乳化剂
ꢀꢀꢀꢀꢀꢀꢀꢀꢀꢀꢀꢀꢀꢀꢀꢀꢀꢀ
8-10份防腐剂
ꢀꢀꢀꢀꢀꢀꢀꢀꢀꢀꢀꢀꢀꢀꢀꢀꢀꢀ
3-6份中药添加剂
ꢀꢀꢀꢀꢀꢀꢀꢀꢀꢀꢀꢀꢀꢀ
8-12份;其中,所述中药添加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金银花
ꢀꢀꢀꢀꢀꢀꢀꢀꢀꢀꢀꢀꢀꢀꢀꢀꢀꢀ
4-6份木槿根
ꢀꢀꢀꢀꢀꢀꢀꢀꢀꢀꢀꢀꢀꢀꢀꢀꢀꢀ
4-6份;金银花在药理上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毒、消炎、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木槿根味甘,性凉,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肿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肠风,痢疾,
肺痈,肠痈,痔疮肿痛,赤白带下,疥癣,肺结核等病症,通过添加金银花和木槿根,可大幅提高凝胶的抗菌消炎功能,提高凝胶的医用价值。
8.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抗菌消炎医用凝胶,该医用凝胶采用如下步骤制取:s1:将去离子水、羟甲基壳聚糖、聚乙烯醇和甘油混合后,水浴加热至40-60℃,再将海藻酸钙、乳化剂和防腐剂加入后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物混合液;s2:将木槿根加入到炒制机的滚筒中,通过电机和传动组件带动滚筒转动,然后通过调制口加入高度白酒,高度白酒进入内管中并通过喷洒孔流出,与木槿根混合炒制,炒至白酒蒸发完且木槿根呈微黄色;s3:将木槿根取出并与金银花混合,通过破壁机破碎成粉,加入到药物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成品抗菌消炎医用凝胶。
9.优选的,所述炒制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壳体、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筒,且滚筒由电机和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壳体外侧设有调制口;所述壳体内部固接有内管,且内管与调制口连通,内管贯穿滚筒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内管下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喷洒孔;将木槿根加入到滚筒内部,通过电机和传动组件带动滚筒转动,一边炒制一边向调制口中添加高度白酒,进而白酒进入内管中并通过喷洒孔流出,与滚筒内部的木槿根混合并共同炒制,通过设置均匀分布的喷洒孔,可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的混合均匀度,从而使得炒制出的木槿根药效更好,提高其抗菌消炎的功能。
10.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内管中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由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外侧固接有绞龙;将高度白酒通过调制口加入后,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轴和绞龙转动,进而绞龙将白酒运送至各位置的喷洒孔处,减缓距离调制口近的喷洒孔出酒量大、距离调制口远的喷洒孔出酒量小,导致白酒与木槿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的接触面积,促进木槿根对白酒的吸收,以提高木槿根的药效。
11.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外管,外管套设于内管外侧并与之转动连接,且外管与滚筒固接,外管采用多孔网格材料制成;所述外管外侧均布有若干一号磁体;所述绞龙上均布有若干二号磁体,且一号磁体与二号磁体相对的位置磁极相反;滚筒转动时会带动外管一起转动,由于一号磁体与二号磁体之间的吸引力作用,使得外管带动绞龙一起转动,进而绞龙将白酒运送至各位置的喷洒孔处,减缓白酒与木槿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该操作不仅完成了对白酒的运送工作,还将电机和传动组件提供的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无需外加电机等设备,降低了本装置的运行成本。
12.优选的,所述内管下侧均布有若干弹性膜,且喷洒口与弹性膜连通;相邻所述弹性膜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弹性膜下侧开设有泄压孔,且泄压孔中安装有泄压阀;绞龙将白酒运送至各位置的喷洒孔处时,白酒会先通过喷洒孔进入弹性膜中,进而弹性膜略微胀大,此时由于压力不够泄压阀不会开启,之后绞龙继续运送,相邻弹性膜中的白酒会通过导管互相平衡,使得所有弹性膜内部的压力相等,待该压力值达到泄压阀的预设值后,所有的泄压孔同时开启并向下喷出白酒,该操作可以进一步保证各个喷洒孔的出酒量相同,减缓白酒与木槿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13.优选的,所述内管下侧通过支架铰接有一对活动片,且活动片位于泄压孔的正下
方;所述活动片之间设有拉簧;白酒通过泄压孔向下喷出时会冲击活动片,进而推动一对活动片转动并分离,之后泄压孔不喷酒时,一对活动片在拉簧的拉力下重新旋转复位并互相贴合在一起,为泄压孔提供一定的遮挡效果,避免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透过外管并粘附在泄压孔外侧,导致泄压孔堵塞的问题。
14.优选的,所述活动片之间设有三角块;所述拉簧的一端与三角块固接,另一端与活动片连接;所述三角块内部开设有分散道;通过设置三角块,使得白酒冲击活动片并使其分离后,白酒可以直接与三角块接触,通过三角块的倾斜侧面和内部的分散道,可以使白酒分散开来,从而提高白酒的喷洒范围,进一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混合的均匀程度,使得木槿根将白酒充分吸收,以提高医用凝胶的功效。
15.优选的,所述活动板远离三角块的一侧固接有气囊;所述拉簧远离三角块的一端延伸至气囊内部并与气囊内壁固接,且拉簧贯穿活动片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片靠近外管的一端开设有导孔,且导孔与气囊连通;白酒冲击活动片并使其转动分离时,拉簧会受到一对活动片的拉力,进而拉簧拉动气囊内壁,将气囊内部的空气通过导孔向外挤出,使得活动片一边转动,一边朝外管喷气,从而将外管壁中粘附的粉尘吹除,进一步避免该位置的粉尘飘到泄压孔周围并粘附在泄压孔外侧,导致泄压孔堵塞的问题,之后活动片转动复位时,气囊再通过导孔吸气,以此循环。
16.优选的,所述三角块两侧尖端固接有一对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通过设置一对弹性片,使得白酒流经三角块侧面和弹性片时,白酒会对通孔内壁产生冲击,带动弹性片抖动,进而弹性片将其上侧的白酒不断抖动拨洒,从而进一步提高白酒的喷洒范围,提高白酒与木槿根混合的均匀程度。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金银花在药理上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毒、消炎、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木槿根味甘,性凉,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肿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肠风,痢疾,肺痈,肠痈,痔疮肿痛,赤白带下,疥癣,肺结核等病症,通过添加金银花和木槿根,可大幅提高凝胶的抗菌消炎功能,提高凝胶的医用价值;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木槿根加入到滚筒内部,通过电机和传动组件带动滚筒转动,一边炒制一边向调制口中添加高度白酒,进而白酒进入内管中并通过喷洒孔流出,与滚筒内部的木槿根混合并共同炒制,通过设置均匀分布的喷洒孔,可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的混合均匀度,从而使得炒制出的木槿根药效更好,提高其抗菌消炎的功能。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发明中三角块的剖视图;图中:底座1、壳体2、电机3、传动组件4、滚筒5、调制口6、内管7、喷洒孔8、转轴9、绞龙10、外管11、一号磁体12、二号磁体13、弹性膜14、导管15、泄压孔16、活动片17、拉簧18、三角块19、分散道20、气囊21、导孔22、弹性片23、通孔24。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0.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该医用凝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去离子水
ꢀꢀꢀꢀꢀꢀꢀꢀꢀꢀꢀꢀꢀꢀꢀꢀ
45-65份羟甲基壳聚糖
ꢀꢀꢀꢀꢀꢀꢀꢀꢀꢀꢀꢀ
20-30份聚乙烯醇
ꢀꢀꢀꢀꢀꢀꢀꢀꢀꢀꢀꢀꢀꢀꢀꢀ
15-25份海藻酸钙
ꢀꢀꢀꢀꢀꢀꢀꢀꢀꢀꢀꢀꢀꢀꢀꢀ
10-15份甘油
ꢀꢀꢀꢀꢀꢀꢀꢀꢀꢀꢀꢀꢀꢀꢀꢀꢀꢀꢀꢀ
10-12份乳化剂
ꢀꢀꢀꢀꢀꢀꢀꢀꢀꢀꢀꢀꢀꢀꢀꢀꢀꢀ
8-10份防腐剂
ꢀꢀꢀꢀꢀꢀꢀꢀꢀꢀꢀꢀꢀꢀꢀꢀꢀꢀ
3-6份中药添加剂
ꢀꢀꢀꢀꢀꢀꢀꢀꢀꢀꢀꢀꢀꢀ
8-12份;其中,所述中药添加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金银花
ꢀꢀꢀꢀꢀꢀꢀꢀꢀꢀꢀꢀꢀꢀꢀꢀꢀꢀ
4-6份木槿根
ꢀꢀꢀꢀꢀꢀꢀꢀꢀꢀꢀꢀꢀꢀꢀꢀꢀꢀ
4-6份;金银花在药理上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毒、消炎、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木槿根味甘,性凉,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肿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肠风,痢疾,肺痈,肠痈,痔疮肿痛,赤白带下,疥癣,肺结核等病症,通过添加金银花和木槿根,可大幅提高凝胶的抗菌消炎功能,提高凝胶的医用价值。
21.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抗菌消炎医用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抗菌消炎医用凝胶,该医用凝胶采用如下步骤制取:s1:将去离子水、羟甲基壳聚糖、聚乙烯醇和甘油混合后,水浴加热至40-60℃,再将海藻酸钙、乳化剂和防腐剂加入后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物混合液;s2:将木槿根加入到炒制机的滚筒5中,通过电机3和传动组件4带动滚筒5转动,然后通过调制口6加入高度白酒,高度白酒进入内管7中并通过喷洒孔8流出,与木槿根混合炒制,炒至白酒蒸发完且木槿根呈微黄色;s3:将木槿根取出并与金银花混合,通过破壁机破碎成粉,加入到药物混合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成品抗菌消炎医用凝胶。
22.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炒制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安装有壳体2、电机3和传动组件4;所述壳体2内部转动连接有滚筒5,且滚筒5由电机3和传动组件4驱动;所述壳体2外侧设有调制口6;所述壳体2内部固接有内管7,且内管7与调制口6连通,内管7贯穿滚筒5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内管7下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喷洒孔8;将木槿根加入到滚筒5内部,通
过电机3和传动组件4带动滚筒5转动,一边炒制一边向调制口6中添加高度白酒,进而白酒进入内管7中并通过喷洒孔8流出,与滚筒5内部的木槿根混合并共同炒制,通过设置均匀分布的喷洒孔8,可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的混合均匀度,从而使得炒制出的木槿根药效更好,提高其抗菌消炎的功能。
23.所述壳体2内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内管7中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转轴9,且转轴9由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9外侧固接有绞龙10;将高度白酒通过调制口6加入后,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轴9和绞龙10转动,进而绞龙10将白酒运送至各位置的喷洒孔8处,减缓距离调制口6近的喷洒孔8出酒量大、距离调制口6远的喷洒孔8出酒量小,导致白酒与木槿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的接触面积,促进木槿根对白酒的吸收,以提高木槿根的药效。
24.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外管11,外管11套设于内管7外侧并与之转动连接,且外管11与滚筒5固接,外管11采用多孔网格材料制成;所述外管11外侧均布有若干一号磁体12;所述绞龙10上均布有若干二号磁体13,且一号磁体12与二号磁体13相对的位置磁极相反;滚筒5转动时会带动外管11一起转动,由于一号磁体12与二号磁体13之间的吸引力作用,使得外管11带动绞龙10一起转动,进而绞龙10将白酒运送至各位置的喷洒孔8处,减缓白酒与木槿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该操作不仅完成了对白酒的运送工作,还将电机3和传动组件4提供的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无需外加电机3等设备,降低了本装置的运行成本。
25.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内管7下侧均布有若干弹性膜14,且喷洒口与弹性膜14连通;相邻所述弹性膜14之间通过导管15连通;所述弹性膜14下侧开设有泄压孔16,且泄压孔16中安装有泄压阀;绞龙10将白酒运送至各位置的喷洒孔8处时,白酒会先通过喷洒孔8进入弹性膜14中,进而弹性膜14略微胀大,此时由于压力不够泄压阀不会开启,之后绞龙10继续运送,相邻弹性膜14中的白酒会通过导管15互相平衡,使得所有弹性膜14内部的压力相等,待该压力值达到泄压阀的预设值后,所有的泄压孔16同时开启并向下喷出白酒,该操作可以进一步保证各个喷洒孔8的出酒量相同,减缓白酒与木槿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26.所述内管7下侧通过支架铰接有一对活动片17,且活动片17位于泄压孔16的正下方;所述活动片17之间设有拉簧18;白酒通过泄压孔16向下喷出时会冲击活动片17,进而推动一对活动片17转动并分离,之后泄压孔16不喷酒时,一对活动片17在拉簧18的拉力下重新旋转复位并互相贴合在一起,为泄压孔16提供一定的遮挡效果,避免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透过外管11并粘附在泄压孔16外侧,导致泄压孔16堵塞的问题。
27.如图5至图6所示,所述活动片17之间设有三角块19;所述拉簧18的一端与三角块19固接,另一端与活动片17连接;所述三角块19内部开设有分散道20;通过设置三角块19,使得白酒冲击活动片17并使其分离后,白酒可以直接与三角块19接触,通过三角块19的倾斜侧面和内部的分散道20,可以使白酒分散开来,从而提高白酒的喷洒范围,进一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混合的均匀程度,使得木槿根将白酒充分吸收,以提高医用凝胶的功效。
28.所述活动板远离三角块19的一侧固接有气囊21;所述拉簧18远离三角块19的一端延伸至气囊21内部并与气囊21内壁固接,且拉簧18贯穿活动片17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片17靠近外管11的一端开设有导孔22,且导孔22与气囊21连通;白酒冲击活动片17并使其转动分离时,拉簧18会受到一对活动片17的拉力,进而拉簧18拉动气囊21内壁,将气囊21
内部的空气通过导孔22向外挤出,使得活动片17一边转动,一边朝外管11喷气,从而将外管11壁中粘附的粉尘吹除,进一步避免该位置的粉尘飘到泄压孔16周围并粘附在泄压孔16外侧,导致泄压孔16堵塞的问题,之后活动片17转动复位时,气囊21再通过导孔22吸气,以此循环。
29.实施例二如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三角块19两侧尖端固接有一对弹性片23;所述弹性片2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24;通过设置一对弹性片23,使得白酒流经三角块19侧面和弹性片23时,白酒会对通孔24内壁产生冲击,带动弹性片23抖动,进而弹性片23将其上侧的白酒不断抖动拨洒,从而进一步提高白酒的喷洒范围,提高白酒与木槿根混合的均匀程度。
30.工作原理:将木槿根加入到滚筒5内部,通过电机3和传动组件4带动滚筒5转动,一边炒制一边向调制口6中添加高度白酒,进而白酒进入内管7中并通过喷洒孔8流出,与滚筒5内部的木槿根混合并共同炒制,通过设置均匀分布的喷洒孔8,可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的混合均匀度,从而使得炒制出的木槿根药效更好,提高其抗菌消炎的功能;将高度白酒通过调制口6加入后,可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轴9和绞龙10转动,进而绞龙10将白酒运送至各位置的喷洒孔8处,减缓距离调制口6近的喷洒孔8出酒量大、距离调制口6远的喷洒孔8出酒量小,导致白酒与木槿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的接触面积,促进木槿根对白酒的吸收,以提高木槿根的药效;滚筒5转动时会带动外管11一起转动,由于一号磁体12与二号磁体13之间的吸引力作用,使得外管11带动绞龙10一起转动,进而绞龙10将白酒运送至各位置的喷洒孔8处,减缓白酒与木槿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该操作不仅完成了对白酒的运送工作,还将电机3和传动组件4提供的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无需外加电机3等设备,降低了本装置的运行成本;绞龙10将白酒运送至各位置的喷洒孔8处时,白酒会先通过喷洒孔8进入弹性膜14中,进而弹性膜14略微胀大,此时由于压力不够泄压阀不会开启,之后绞龙10继续运送,相邻弹性膜14中的白酒会通过导管15互相平衡,使得所有弹性膜14内部的压力相等,待该压力值达到泄压阀的预设值后,所有的泄压孔16同时开启并向下喷出白酒,该操作可以进一步保证各个喷洒孔8的出酒量相同,减缓白酒与木槿根混合不均匀的问题;白酒通过泄压孔16向下喷出时会冲击活动片17,进而推动一对活动片17转动并分离,之后泄压孔16不喷酒时,一对活动片17在拉簧18的拉力下重新旋转复位并互相贴合在一起,为泄压孔16提供一定的遮挡效果,避免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透过外管11并粘附在泄压孔16外侧,导致泄压孔16堵塞的问题;通过设置三角块19,使得白酒冲击活动片17并使其分离后,白酒可以直接与三角块19接触,通过三角块19的倾斜侧面和内部的分散道20,可以使白酒分散开来,从而提高白酒的喷洒范围,进一步提高白酒与木槿根混合的均匀程度,使得木槿根将白酒充分吸收,以提高医用凝胶的功效;白酒冲击活动片17并使其转动分离时,拉簧18会受到一对活动片17的拉力,进而拉簧18拉动气囊21内壁,将气囊21内部的空气通过导孔22向外挤出,使得活动片17一边转动,一边朝外管11喷气,从而将外管11壁中粘附的粉尘吹除,进一步避免该位置的粉尘飘到泄压孔16周围并粘附在泄压孔16外侧,导致泄压孔16堵塞的问题,之后活动片17转动复位时,气囊21再通过导孔22吸气,以此循环;通过设置一对弹性片23,使得白酒流经三角块19侧面和弹性片23时,白酒会对通孔24内壁产生冲击,带动弹性片23抖动,进而弹性片23将其上侧的白酒不断抖
动拨洒,从而进一步提高白酒的喷洒范围,提高白酒与木槿根混合的均匀程度。
31.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