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6993发布日期:2022-06-11 11:0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2.妇产科是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病人的阴道进行上药,辅助治疗。
3.申请号为cn201320579677.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妇产科上药器,包括药囊、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弯形支架、出药头,药囊上端通过导管连接气囊,药囊下端连接弯形支架,弯形支架为空心结构,弯形支架由左右两个支架组成,每个支架下方都成弯形,两个支架下端各连接一个出药头,出药头呈圆球形,出药头上均匀分布着出药孔,弯形支架可以将外阴夹起,露出褶皱处的底部,同时出药头会向褶皱处的底部喷药,以达到褶皱处的底部能够充分吸收药物,加快消除阴道炎症,减少了医疗时间,该上药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该上药器没有对药液进行加热的功能,凉的药液进入病人的阴道内,可能会导致病人感到不适。
4.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对药液进行加热,避免病人感到不适的装置,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凉的药液进入病人的阴道内,可能会导致病人感到不适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对药液进行加热,避免病人感到不适的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包括有外壳、齿条、涂药签、玻璃窗、第一弹簧、第一固定件、推动机构、撑开机构和加热机构,外壳顶部连接有齿条,外壳内左部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四根第一弹簧,四根第一弹簧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内滑动式设有涂药签,涂药签为空心状,外壳左侧连接有玻璃窗,涂药签右端安装有推动机构,玻璃窗左侧安装有用于将病人的阴道撑开的撑开机构,推动机构上安装有用于对药液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
7.作为优选,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杆件、把手、第二杆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软管、第三固定件和第二弹簧,涂药签右端连接有第一杆件,第一杆件右端连接有把手,把手顶部连接有第二杆件,涂药签顶部右侧连接有供药液流动的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和涂药签连通,第一软管左端穿过外壳右侧上部并与齿条连通,齿条右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固定件,齿条左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两根第二弹簧右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件连接,涂药签左部上下两侧均连接有第三固定件。
8.作为优选,撑开机构包括有锥形板、连接轴、第四固定件、支撑杆、第三杆件、第三弹簧、第五固定件和第四弹簧,玻璃窗左侧绕圆周方向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四固定件,第四固定件之间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外侧均匀间隔的转动式连接有四个用于将病人的阴道撑开的锥形板,玻璃窗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三杆件,两根第三杆件右部之间滑动式设有支撑
杆,涂药签穿过支撑杆,支撑杆右侧和第三固定件接触,支撑杆右部前后两侧均开有凹槽,两根第三杆件上均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玻璃窗和支撑杆连接,锥形板内侧均连接有两块第五固定件,相邻的两块第五固定件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9.作为优选,加热机构包括有第一装料部、第一盖子、第一导管和加热片,两个第二固定件顶部之间连接有用于装药液的第一装料部,第二杆件向左移动会与第一装料部接触,第一装料部顶部设有第一盖子,第一装料部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和第一装料部连通,第一导管底端和齿条接触,齿条将第一导管堵住,第一装料部内壁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四个用于对药液进行加热的加热片。
10.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能够对药液进行搅拌,搅拌机构包括有齿轮、转轴和搅拌片,第一装料部底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底端连接有齿轮,齿轮和齿条啮合,转轴上部连接有用于对药液进行搅拌的搅拌片,搅拌片位于第一装料部内。
11.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能够将支撑杆挡住,固定机构包括有第六固定件、第四杆件、第五弹簧和灯,玻璃窗左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六固定件,两个第六固定件上均滑动式设有用于将支撑杆挡住的第四杆件,第四杆件右侧下部为斜面,支撑杆向左移动会与第四杆件接触,两根第四杆件上均绕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固定件和第四杆件连接,涂药签左部安装有灯。
12.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消毒机构,消毒机构包括有第二装料部、第二盖子、第二软管、第二导管、第七固定件、第八固定件和第三软管,外壳底部左侧连接有用于装消毒液的第二装料部,第二装料部顶部右侧设有第二盖子,第二装料部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软管,且第二软管和第二装料部连通,外壳左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七固定件,两个第七固定件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为环形,第二软管顶端和第二导管底部连接,且第二软管和第二导管连通,玻璃窗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两个第八固定件,同侧的两个第八固定件之间连接有第三软管,两根第三软管右端都与第二导管连接,且第二导管和第三软管连通。
13.作为优选,涂药签左部均匀间隔的开有小孔。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加热片可以对药液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药液通过涂药签上的小孔流到病人的阴道内,进行上药,药液是热的,可以避免病人感到不适。
15.2、在齿条的作用下,搅拌片会转动,搅拌片可以对第一装料部内的药液进行搅拌,避免药液沉淀。
16.3、第四杆件可以将支撑杆挡住,不需要医护人员一直按住支撑杆,减小操作难度,灯可以照亮玻璃窗内,方便医护人员观察。
17.4、挤压第二装料部可以将消毒液导入第三软管内,消毒液通过第三软管流到锥形板上,对锥形板进行消毒,使锥形板更加的干净,避免造成细菌感染。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撑开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撑开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撑开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加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加热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发明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4为本发明消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_外壳,2_齿条,3_涂药签,4_玻璃窗,5_第一弹簧,6_第一固定件,7_推动机构,71_第一杆件,72_把手,73_第二杆件,74_第二固定件,75_第一软管,76_第三固定件,77_第二弹簧,8_撑开机构,81_锥形板,82_连接轴,83_第四固定件,84_支撑杆,85_第三杆件,86_第三弹簧,87_第五固定件,88_第四弹簧,9_加热机构,91_第一装料部,92_第一盖子,93_第一导管,94_加热片,10_搅拌机构,101_齿轮,102_转轴,103_搅拌片,11_固定机构,111_第六固定件,112_第四杆件,113_第五弹簧,114_灯,12_消毒机构,121_第二装料部,122_第二盖子,123_第二软管,124_第二导管,125_第七固定件,126_第八固定件,127_第三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4.实施例1一种妇产科临床上药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外壳1、齿条2、涂药签3、玻璃窗4、第一弹簧5、第一固定件6、推动机构7、撑开机构8和加热机构9,外壳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齿条2,外壳1内左部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四根第一弹簧5,四根第一弹簧5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件6,第一固定件6内滑动式设有涂药签3,涂药签3为空心状,涂药签3左部均匀间隔的开有小孔,外壳1左侧连接有玻璃窗4,涂药签3右端安装有推动机构7,玻璃窗4左侧安装有撑开机构8,撑开机构8用于将病人的阴道撑开,推动机构7上安装有加热机构9,加热机构9用于对药液进行加热。
35.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推动机构7包括有第一杆件71、把手72、第二杆件73、第二固定件74、第一软管75、第三固定件76和第二弹簧77,涂药签3右端连接有第一杆件71,第一杆件71右端连接有把手72,把手72顶部连接有第二杆件73,第二杆件73为l形,涂药签3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软管75,第一软管75供药液流动,且第一软管75和涂药签3连通,第一软管75左端穿过外壳1右侧上部并与齿条2连通,齿条2右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固定件74,齿条2左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7,两根第二弹簧77右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件74连接,涂药签3左部上下两侧均连接有第三固定件76。
36.如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撑开机构8包括有锥形板81、连接轴82、第四固定件83、支撑杆84、第三杆件85、第三弹簧86、第五固定件87和第四弹簧88,玻璃窗4左侧绕圆周方向均匀间隔的连接有第四固定件83,第四固定件83之间连接有连接轴82,连接轴82为环形,连接轴82外侧均匀间隔的转动式连接有四个锥形板81,锥形板81用于将病人的阴道撑开,玻
璃窗4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三杆件85,两根第三杆件85右部之间滑动式设有支撑杆84,涂药签3穿过支撑杆84,支撑杆84右侧和第三固定件76接触,支撑杆84右部前后两侧均开有凹槽,两根第三杆件85上均绕有第三弹簧86,第三弹簧86的一端和玻璃窗4连接,第三弹簧86的另一端和支撑杆84连接,锥形板81内侧均连接有两块第五固定件87,相邻的两块第五固定件87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88。
37.如图1、图8和图9所示,加热机构9包括有第一装料部91、第一盖子92、第一导管93和加热片94,两个第二固定件74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装料部91,第一装料部91用于装药液,第二杆件73向左移动会与第一装料部91接触,第一装料部91顶部设有第一盖子92,第一装料部91底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导管93,且第一导管93和第一装料部91连通,第一导管93底端和齿条2接触,齿条2将第一导管93堵住,第一装料部91内壁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四个加热片94,加热片94用于对药液进行加热。
38.当需要对病人进行上药时,医护人员打开第一盖子92,然后将药液倒入第一装料部91,再关闭第一盖子92,第一装料部91内的药液流入第一导管93内,齿条2将第一导管93堵住,医护人员启动加热片94,加热片94对第一装料部91内的药液进行加热,加热完成之后,关闭加热片94,然后握住外壳1将锥形板81伸入病人的阴道内,然后向左推动把手72,把手72带动第一杆件71和第二杆件73向左移动,第一杆件71带动涂药签3向左移动,涂药签3带动第三固定件76向左移动,第三固定件76推动支撑杆84向左移动,第三弹簧86压缩,支撑杆84推动锥形板81向外张开,将病人的阴道撑开,第四弹簧88拉伸,第三弹簧86压缩到极限时,医护人员按住支撑杆84,防止支撑杆84复位,然后医护人员顺时针转动把手72九十度,把手72带动第一杆件71和第二杆件73顺时针转动九十度,第一杆件71带动涂药签3顺时针转动九十度,涂药签3带动第三固定件76顺时针转动九十度,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玻璃窗4观察第三固定件76的转动情况,第三固定件76转动了九十度之后,医护人员继续向左推动把手72,第三固定件76经过支撑杆84上的凹槽继续向左移动,第三固定件76通过支撑杆84上的凹槽之后,医护人员逆时针转动把手72九十度,带动第三固定件76和第二杆件73逆时针转动九十度,将第三固定件76和第二杆件73转回原位,然后医护人员继续向左推动把手72,第二杆件73继续向左移动,涂药签3缓慢进入病人的阴道内,当第二杆件73向左移动触碰到第一装料部91时,第二杆件73推动第一装料部91向左移动,第一装料部91带动第二固定件74和第一导管93向左移动,第二弹簧77压缩,当第一导管93向左移动和齿条2不接触时,齿条2不再堵住第一导管93,第一装料部91内的药液通过第一导管93流入齿条2内,然后经过第一软管75缓慢流入涂药签3内,最后通过涂药签3上的小孔流出,流到病人的阴道内,进行上药,药液是热的,可以避免病人感到不适,上药完成之后,医护人员向右拉动把手72,带动第二杆件73、第三固定件76和涂药签3向右移动,在第二弹簧77的作用下,第二固定件74向右移动,第一装料部91随之向右移动,第一装料部91移回原位,齿条2重新将第一导管93堵住,此时,医护人员顺时针转动把手72九十度,带动第三固定件76顺时针转动九十度,然后继续向右拉动把手72,第三固定件76继续向右移动,当第三固定件76向右移动通过支撑杆84上的凹槽之后,医护人员逆时针转动把手72九十度,带动第三固定件76和第二杆件73逆时针转动九十度,将第三固定件76和第二杆件73转回原位,医护人员再松开支撑杆84,支撑杆84在第三弹簧86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复位,支撑杆84和锥形板81不接触,锥形板81在第四弹簧88的作用下向内闭合,最后医护人员将锥形板81从病人的阴道内取出。
39.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能够对药液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10,搅拌机构10包括有齿轮101、转轴102和搅拌片103,第一装料部91底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转轴102,转轴102底端通过键连接有齿轮101,齿轮101和齿条2啮合,转轴102上部连接有搅拌片103,搅拌片103用于对药液进行搅拌,搅拌片103位于第一装料部91内。
40.当第一装料部91向左移动时,第一装料部91带动转轴102向左移动,从而带动齿轮101向左移动,在齿条2的作用下,齿轮101开始转动,齿轮101带动转轴102转动,转轴102带动搅拌片103转动,搅拌片103可以对第一装料部91内的药液进行搅拌,避免药液沉淀,当第一装料部91向右移动时,第一装料部91带动齿轮101向右移动,在齿条2的作用下,齿轮101反向转动,搅拌片103随之反向转动。
41.如图1、图11、图12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能够将支撑杆84挡住的固定机构11,固定机构11包括有第六固定件111、第四杆件112、第五弹簧113和灯114,玻璃窗4左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六固定件111,两个第六固定件111上均滑动式设有第四杆件112,第四杆件112用于将支撑杆84挡住,第四杆件112右侧下部为斜面,支撑杆84向左移动会与第四杆件112接触,两根第四杆件112上均绕有第五弹簧113,第五弹簧113的一端和第六固定件111连接,第五弹簧113的另一端和第四杆件112连接,涂药签3左部安装有灯114。
42.当支撑杆84向左移动触碰到第四杆件112时,支撑杆84推动第四杆件112向上移动,第五弹簧113压缩,当支撑杆84越过第四杆件112时,第四杆件112在第五弹簧113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第四杆件112可以将支撑杆84挡住,不需要医护人员一直按住支撑杆84,减小操作难度,医护人员可以打开灯114,照亮玻璃窗4内,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当上药完成之后,医护人员向上推动第四杆件112,第五弹簧113压缩,当第四杆件112不再挡住支撑杆84时,支撑杆84向右移动复位,然后医护人员松开第四杆件112,第四杆件112在第五弹簧113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
43.如图1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消毒机构12,消毒机构12包括有第二装料部121、第二盖子122、第二软管123、第二导管124、第七固定件125、第八固定件126和第三软管127,外壳1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二装料部121,第二装料部121用于装消毒液,第二装料部12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盖子122,第二装料部121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软管123,且第二软管123和第二装料部121连通,外壳1左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七固定件125,两个第七固定件125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管124,第二导管124为环形,第二软管123顶端和第二导管124底部连接,且第二软管123和第二导管124连通,玻璃窗4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两个第八固定件126,同侧的两个第八固定件126之间连接有第三软管127,两根第三软管127右端都与第二导管124连接,且第二导管124和第三软管127连通。
44.医护人员打开第二盖子122,然后将消毒液倒入第二装料部121内,第二装料部121内装满消毒液之后,医护人员关闭第二盖子122,然后挤压第二装料部121,第二装料部121发生形变,第二装料部121内的消毒液通过第二软管123流入第二导管124内,第二导管124内的消毒液通过第三软管127流到锥形板81上,对锥形板81进行消毒,使锥形板81更加的干净,避免造成细菌感染,消毒完成之后,人们松开第二装料部121,第二装料部121恢复原状。
45.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