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无创温针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0768发布日期:2022-04-16 17:1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可视化无创温针灸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可视化无创温针灸器。


背景技术:

2.针灸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针灸有以下问题:
3.1、有创:针刺导致局部皮肤破损,消毒处理不当则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感染风险;
4.2、疼痛:针刺作为一种机械刺激,多数患者会产生痛感,从而出现紧张畏惧情绪,严重者甚至晕厥;
5.3、定位:针刺深度不可视,主要靠操作者的经验积累,故操作不当可能出现气胸等医疗事故;
6.4、体位:受体位限制,单次施术过程仅能对背侧或腹侧的单面进行行针操作;
7.5、污染:针具多为一次性消耗品,需要专门回收处理,如果是温针灸则会产生大量刺激性烟雾。
8.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以超声为物理作用的理疗仪器,但这类产品在以下亦存在以下问题:
9.1、作用形式: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超声“针刺”产品对人体组织的刺激多为一个点状而非线状,“有针灸之名而无针灸之实”;
10.2、操作过程:需要专业人员手持探头不断移动,耗费人力,操作不便;
11.3、中医特色:由于探头数量有限(1-2个),难以实现中医的辩证论治,即多部位配穴治疗,影响最终疗效;
12.4、行针手法:市面已有产品作用单一,无法模拟“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
13.5、腧穴定位:探头作用的区域范围较大,难以实现对单个穴位的精准刺激。
14.为此,我们提出可视化无创温针灸器。


技术实现要素:

1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视化无创温针灸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视化无创温针灸器,包括用于针灸头充电的充电盒;
17.所述充电盒的表面设置有等距离线性整列发布的充电槽,所述充电盒表面设置的充电槽内均安装有可取下的针灸头;
18.所述针灸头包括外壳、微型电源、电声转换器、超声聚焦板、温敏感受器和电热转换器;
19.所述外壳的表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橡胶吸碗,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微型电源,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五块电声转换器,五块所述电声转换器分别通过五根电线和微
型电源电性连接,五块所述电声转换器上分别安装有一块超声平行板和超声聚焦板,所述超声平行板位于最中间,四块所述超声聚焦板依次向外排列;
20.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透热板,所述透热板的内部安装有温敏感受器和电热转换器。
21.优选的,所述充电盒上安装有电源线。
22.优选的,所述针灸头的无线充电方式可替换为有线充电方式。
23.优选的,所述针灸头通过橡胶吸碗的固定方式可替换为粘连的方式。
24.优选的,四块所述电声转换器转换出的超声强度不同。
25.优选的,四块所述超声聚焦板的曲度不同。
26.优选的,所述温敏感受器的设定温度为50
°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8.1、无创无痛:避开表皮穿刺,将能量透过表层组织直接作用于穴位或患处,避免传统针灸“祛邪亦伤正”的弊端,一方面减少破皮造成的患者疼痛感和紧张心理,另一方面避免断针滞针等针灸事故及感染传染性病;
29.2、定位精准:利用超声定位,确定皮下距离,确定针刺深浅,避免作用于骨骼或空腔脏器;
30.3、强度调控:在机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可根据患者感受调整各部位针灸刺激强度,实现动态调控,以达到酸麻胀之“得气感”;
31.4、中医辩证:20个针灸头满足大部分穴位需求,实现中医指导下的配穴治疗,提高疗效;
32.5、多效合一:通过超声产生的局部热能,实现“针”“灸”结合,互为补充;通过超声促进中药凝胶的透皮作用,实现“针”“药”结合;通过调整超声频率强度等模拟“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实现“扶正以祛邪”;
33.6、绿色环保:避免一次性针灸器具造成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使用示意图;
35.图2为本发明结构外观示意图;
36.图3为本发明针灸头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针灸头结构俯视示意图;
38.图5为本发明针灸头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39.图中:1、充电盒;2、针灸头;201、外壳;202、固定架;203、橡胶吸碗;204、微型电源;205、电声转换器;206、超声聚焦板;207、电线;208、超声平行板;209、透热板;210、温敏感受器;211、电热转换器;3、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40.实施例一
41.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42.可视化无创温针灸器,本装置通过一块充电盒上设置多个充电槽,并且每个充电
槽内均安装有可拿下的针灸头2,使得充电盒1通过电源线3连接电源后,可以对针灸头2进行无线充电;
43.针灸头2的充电方式也可改为有线充电,通过电线将针灸头2和充电盒1内的充电模块连接,但相较于有线充电,本方案的无线充电使用时更加便捷,并且安全;
44.针灸头2通过外壳2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02,并且固定架202上安装有橡胶吸碗203,使得橡胶吸碗203可以将针灸头2吸附在患者体肤表面,橡胶吸碗203也可以替换为粘连的方式,使得针灸头2实用时更加便捷;
45.外壳201的内部设置为镂空状,并且外壳201的内部安装有一块微型电源204,通过微型电源204可以对针灸头2内的各项器件进行供电,使得针灸头2可以正常使用;
46.外壳201的内部安装有一块超声平行板208,超声平行板208用来探测皮下组织深度;
47.外壳201的内部安装有四块不同曲度的超声聚焦板206,从内向外序号依次为1、2、3和4,它们使发出的超声分别聚焦至皮下1cm、2cm、3cm和4cm深度,聚点成线,模拟出银针形态;
48.四块不同的超声聚焦板206下面均安装有电声转换器205,通过四块电声转换器205转换出的超声强度不同,使得序号为1、2、3、4的四块超声聚焦板206中的强度依次增强,避免在机体内因传导耗损而导致皮下4cm处的超声强度最弱,保证不同深度的强度能尽量一致;
49.超声平行板208的下方也安装有一块电声转换器205,五块电声转换器205分别通过五根电线207和微型电源204电性连接,使得微型电源204可以对固定架202进行供电;
50.当超声平行板208中发出的超声确定皮下深度,探明了深浅范围后,四块超声聚焦板206对应发出深度范围内的超声,避免超声作用至骨骼或空腔脏器如皮下深度2.5cm,则仅序号为1、2的超声聚焦板206发出超声,而序号为3、4的超声聚焦板206不发出超声;
51.同时外壳201内安装电热转换器211,电热转换器211安装在外壳201内安装的透热板209内,通过电热转换器211的运行可以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通过透热板209作用至表皮,使局部穴位有温热感;
52.透热板209也可以替换为光热转换器;
53.而透热板209内还安装有温敏感受器210,通过温敏感受器210探测实时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对患者体肤表面造成灼伤(超过50度);
54.针灸头2工作时,透热板209作用于“表皮层”、超声聚焦板206作用于表皮层以下(包含“脂肪层”、“肌肉层”、“筋膜层”,不包含骨骼或空腔脏器);
55.通过四块超声聚焦板206的设置,利用4块超声聚焦板206可以模拟不同的行针手法:
56.提插法:序号为1、2、3、4四块超声聚焦板206按照正序或反序依次发射超声,模拟银针在机体的出入动作;
57.捻转法:序号为1、2、3、4四块超声聚焦板206同时间断发射超声,模拟银针在体内的机械震颤动作;
58.外壳201上设置有微型电源204的开关,用于控制针灸头2的开启和关闭。
59.本装置的操作流程如下:
60.步骤一:将针灸头2从充电盒1中取出,在超声聚焦板206和透热板209上涂抹适当中药凝胶;
61.步骤二:将橡胶吸碗203倒扳,露出内部超声聚焦板206和透热板209;
62.步骤三:将涂抹了中药凝胶的超声聚焦板206和透热板209紧贴至作用穴位;
63.步骤四:将橡胶吸碗203扳回原状,真空吸力将使皮肤紧贴超声聚焦板206和透热板209;
64.步骤五:打开微型电源204的开关,根据患者感受调节超声强度至适度强度(强度0.5-7瓦,以患者产生温热感或酸麻胀感为宜,不能有痛感),并设定行针手法;
65.步骤六:单个穴位治疗时间5-10min;
66.步骤七:治疗结束后取下针灸头2,擦去表面中药凝胶,消毒后放回充电盒1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