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0942发布日期:2022-06-01 05: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刺激部,包括第一刺激电极和与所述第一刺激电极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线圈;第一调控部,包括第一调控单元,所述第一调控单元包括第一调控线圈;其中,所述刺激部配置为植入待测物的待刺激部位,所述第一调控部配置为置于待测物的体外,所述第一调控部利用所述第一调控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的耦合,将能量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刺激电极的刺激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连接的第一刺激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线圈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调控部耦合以接收能量,所述第一刺激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线圈接收的能量控制所述第一刺激电极的刺激程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整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线圈接收的能量进行整流,以至少为所述第一刺激模块供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刺激部位的刺激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控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调控线圈连接的第一调控模块,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控线圈的能量输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控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调控单元连接的第二调控单元,所述第二调控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调控模块进行能量输出设置,所述第一调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二调控单元的输出设置,控制所述第一调控线圈耦合至所述刺激部的能量输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控模块包括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调控单元通讯,以接收所述第二调控单元的控制指令。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控单元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控单元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调控单元输出的能量的调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控部,包括第三调控单元;所述第三调控单元包括第二调控线圈;其中,所述第三调控单元配置为置于待测物的体内,所述第二调控部利用所述第二调控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的耦合,将能量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刺激电极的刺激程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调控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调控单元连接的第四调控单元;所述第三调控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调控线圈连接的第二调控模块,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调控线圈的能量输出;所述第四调控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调控模块进行能量输出设置,所述第二调控模块根
据所述第四调控单元的输出设置,控制所述第二调控线圈耦合至所述刺激部的能量输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刺激系统,包括:刺激部,包括第一刺激电极和与第一刺激电极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线圈;第一调控部,包括第一调控单元,第一调控单元包括第一调控线圈;其中,刺激部配置为植入待测物的待刺激部位,第一调控部配置为置于待测物的体外,第一调控部利用第一调控线圈与第一线圈的耦合,将能量输出至第一控制模块,并通过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刺激电极的刺激程度。本申请中,刺激部配置为植入待测物的待刺激部位,第一调控部配置为置于待测物的体外,即采用的是分布式布置方式。基于该设置,对第一调控部的生物相容性、电池安全性、封装严密性和整体可靠性要求降低,可显著降低刺激系统的生产成本,便于临床推广。便于临床推广。便于临床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 王建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拜森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8
技术公布日:2022/5/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