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84625发布日期:2022-05-18 05:1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民族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嘌呤代谢中有关酶活性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缺陷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排出过少,或二者兼有之,使血浆尿酸盐浓度超过饱和限度。通常以大于420umol/l(7mg/dl)定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其临床表现可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关节炎,间歇性发作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甚至出现痛风性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尿酸盐性间质性肾炎和肾结石)。
3.瑶医认为本病为风闷(瑶文:muerng mun),包括松节闷(瑶文:mung baengc)或松节病(瑶文:guan jieh baengc)等。瑶医认为痛风的病机主要为外邪痹阻于肢体、经络,使气血运行失畅所致。风寒湿热之邪壅于关节经络,气血郁滞不通,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屈伸痛等症状。本病病位在肌表经络,久则深及筋骨,穷必及肾,痰浊血瘀凝聚经隧,内及脏腑,浊湿蕴热,煎熬尿液,可见尿血、石淋。浊毒久稽,损伤肝肾,寒热错杂,壅塞三焦以至“关格”,尿闭险恶之象环生。瑶医根据盈亏平衡理论将此病分为三期,分别为盈亏不显期、盈盛而亏不著期、盈更盛而亏更著期。盈亏不显期治法为健脾利湿,益气通络;盈盛而亏不著期治法为泄毒化瘀,清热利湿;盈更盛而亏更著期治法为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4.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但是这些药物的长期服用均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出现骨髓抑制或神经性肌病等,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痛风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采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祛风除湿、疏经活络、散瘀止痛、利尿消肿等功效的瑶药成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起到促进尿酸排泄,缓解疼痛的作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姑娘菜根2~20份、哈楼茶2~20份、麻兑九2~20份、记冬青2~20份、力表紧2~20份及玉郎犯2~20份。
8.进一步地,所述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为散剂或袋泡茶。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粉碎并过筛,之后干燥即可。
10.根据粉碎程度不同可制成散剂或袋泡茶:细粉碎过80目筛制成散剂,粗粉碎过20目筛制成袋泡茶。
11.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后还包括消毒和杀菌的操作。
12.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上述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应用。
13.进一步地,所述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为散剂时,服用方法为以温开水冲服;所述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为袋泡茶时,服用方法为将所述袋泡茶水煎30min,倒出药液并饮用。
14.本发明的组合物所包括原料的作用:
15.姑娘菜根(为铁青树科olacaceae赤苍藤属erythropalum)多年生常绿大型木质藤本植物根。苦,平。属风打相兼药。功效:清热利尿,洗肾排毒。增强人体抵抗力、减轻人体亚健康状态、恢复活力的作用。主治:肝胆湿热、风闷(痛风)、革施闷(腹痛腹泻)、碰威敬、泵烈竞(小便不利)等症。
16.哈楼茶(为卷柏科植物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或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hieron.的干燥全草)。凉,微涩。属打药。收敛止泻,消肿止痛。用于泵雷(痢疾),种嗡(水肿),风闷(痛风)。
17.麻兑九(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的干燥根及根茎),淡,平。属风药。强筋壮骨,补虚缓急,祛痰止咳。用于种嗡(水肿),逢强风(类风湿关节炎),风闷(痛风),呐哈(支气管炎、咳嗽、肺炎),能哈蒋(咳血)。
18.记冬青(车前草科植物大车前plantago major l.),淡,平。属风打相兼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收敛止血,抗癌,活血化瘀。用于泵歌怒(肺热咳嗽),更喉闷(咽喉肿痛),阿毒(癌肿),弱嘴闷(乳痈),扑捆买通(鼻炎),样琅病(高血压病),风闷(痛风),东夷(糖尿病)。
19.力表紧(为鼠李科植物老鼠耳berchemia lineate(linn.)dc.的干燥根),苦,平。属打药。祛风除湿,调经活络,散瘀止痛。活血化瘀,祛湿退黄,健脾消食,止血止痛。用于能哈蒋(咳血),革施闷(胃痛、慢性胃炎),伯公闷(头痛),卡西闷(腹痛、消化不良),哈痨(肺结核),谷阿强拱(小儿疳积),种嗡(水肿),逢强风(类风湿关节炎),风闷(痛风),旺胆蓝街(黄疸型肝炎),多波闷(跌打损伤),发恶锥(疮痈肿毒),毒锤(疔疮),囊暗闷(毒蛇咬伤)。
20.玉郎犯(为豆科植物疏叶崖豆millettia pulchra(benth.)kurz var.laxior(dunn)z.wei的干燥块根),甘、微辛,平。属风药。健脾利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化痰止咳,益智安神。用于绵嘿(体虚),逢强风(类风湿关节炎),风闷(痛风),改闷(腰痛),多波闷(跌打损伤),蓝街(肝炎),娄精(遗精),介瓦补歌闷(带下病),呐哈(支气管炎、咳嗽、肺炎),哈痨(肺结核),悲寐掴(神经衰弱)。
21.全方均为风打相兼药,瑶医认为风闷(瑶文:muerng mun)的主要病机为外邪痹阻于肢体、经络,风寒湿热之邪壅于关节经络,痰浊血瘀凝聚经隧,内及脏腑,损伤肝肾,本病过盈,非打不足以祛邪,故全方运用姑娘菜根(中药名“赤苍藤根”)、哈楼茶(中药名“葫芦茶”)、麻兑九(中药名“牛尾菜”)、记冬青(中药名“石上柏”)、力表紧(中药名“铁包金”)、玉郎犯(中药名“玉郎伞”)共同组成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祛风除湿、疏经活络、散瘀止痛、利尿消肿之剂。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发明采用姑娘菜根(中药名“赤苍藤根”)、哈楼茶(中药名“葫芦茶”)、麻兑九(中药名“牛尾菜”)、记冬青(中药名“石上柏”)、力表紧(中药名“铁包金”)、玉郎犯(中药名“玉郎伞”)等多种瑶药,方中均为风打相兼药,达到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祛风除湿、疏经活络、散瘀止痛、利尿消肿的功效。全方充分体现了瑶医风亏打盈的思想,对于盈症,打盈是关键。
24.本发明提供的瑶药组合物能够有效促进尿酸代谢、缓解关节疼痛,达到解毒利湿的目的,且疗效确切、迅速、稳定,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对痛风具有防治作用的保健药。
具体实施方式
25.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26.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27.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28.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29.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30.实施例1
31.采用以下原料制备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
32.姑娘菜根20g,哈楼茶10g,麻兑九10g,记冬青2g,力表紧10g,玉郎犯2g。
33.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称取各原料,将其进行粉碎至全部可以过20目筛,搅拌混合均匀,进行烤干、消毒和杀菌处理,并进行防潮的密封包装成袋泡茶,每袋10g。
34.实施例2
35.采用以下原料制备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
36.姑娘菜根2g,哈楼茶20g,麻兑九15g,记冬青20g,力表紧2g,玉郎犯20g。
3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8.实施例3
39.采用以下原料制备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
40.姑娘菜根15g,哈楼茶2g,麻兑九2g,记冬青15g,力表紧20g,玉郎犯15g。
4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42.实施例4
43.采用以下原料制备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
44.姑娘菜根20g,哈楼茶10g,麻兑九10g,记冬青2g,力表紧10g,玉郎犯2g。
45.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称取各原料,将其进行粉碎至全部可以过80目筛,搅拌混合均匀,进行烤干、消毒和杀菌处理,分装,每份10g。
46.实施例5
47.采用以下原料制备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
48.姑娘菜根2g,哈楼茶20g,麻兑九15g,记冬青20g,力表紧2g,玉郎犯20g。
49.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
50.实施例6
51.采用以下原料制备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
52.姑娘菜根15g,哈楼茶2g,麻兑九2g,记冬青15g,力表紧20g,玉郎犯15g。
53.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
54.实施例7
55.采用以下原料制备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
56.姑娘菜根20g,哈楼茶10g,麻兑九10g,记冬青2g,力表紧10g,玉郎犯2g。
57.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称取各原料,将其进行粉碎至全部可以过20目筛,将姑娘菜根和力表紧加入浓度为95vol.%的乙醇溶液中加热至90℃,保温5h,之后过滤,将所得滤渣烤干,并与烤干后的哈楼茶、麻兑九、记冬青和玉郎犯搅拌混合均匀,消毒和杀菌处理,并进行防潮的密封包装成袋泡茶,每袋10g。
58.效果验证
59.选择在广西中医药大学仁爱分院、广西民族医院、广西壮医院、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痛风病例210例,其中男性患者114例,女性患者96例,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28年,患者年龄分布为25~77岁,其中35~45岁患者占比为60%。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滑囊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呈阳性并排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假性痛风等病患。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a~g 7组,进行临床试验观察。
60.疗效判断: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断。
61.临床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
6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70%;
6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
6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
65.a~c组患者分别采用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袋泡茶进行治疗,每次取1袋,水煎30分钟,倒出药液,当茶饮;d~f组患者分别采用实施例4~6制备得到的散剂进行治疗,每次取1份,用温开水冲服;g组患者采用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袋泡茶进行治疗,每次取1袋,水煎30分钟,倒出药液,当茶饮。各组患者服用次数均分为早、中、晚每天三次服用,每个疗程15天。停药3天后观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统计各组的有效率,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30
×
100%;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其它不良反应。观察期间禁止使用任何其他治疗药物,也不采用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各组疗效如表1所示。
66.表1
[0067][0068][0069]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瑶医解毒利湿茶组合物对于痛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由表1中a组和g组的疗效对比可以看出,在制备袋装茶时,首先对姑娘菜根和力表紧在高浓度乙醇溶液中进行加热,之后再干燥,并和其它原料混合制备得到的袋装茶对痛风的治疗效果更好。同样,采用实施例2~3及实施例4~6中的方法制备袋装茶和散剂时,先对姑娘菜根和力表紧在高浓度(95vol.%)乙醇溶液中进行加热至90℃并保温5h,之后再干燥,并和其它原料混合,所得的袋装茶和散剂的疗效经上述相同方法进行验证,发现其对痛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93.3%、83.3%、86.6%和80.0%,较对应的实施例制备的袋装茶和散剂的疗效都有显著提高。
[00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