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抗菌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75372发布日期:2022-05-18 03: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纳米银卫生巾,由自上而下依次叠在一起的表层、纳米银芯片、吸收层、底膜、离型纸层、包膜和快易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芯片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无纺布在40~50℃的纤维素酶水溶液中浸渍20~50min,水洗,备用;(2)将浸渍后的无纺布在15~30℃的抑菌整理液中浸渍60~150min;(3)将抑菌整理后的无纺布在200~350nm波长的紫外线下照射40~50min;(4)将紫外线照射后的无纺布在温度为110~120℃、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汽蒸35~40min;(5)将汽蒸后的无纺布用水洗涤1~3次;(6)将洗涤后的无纺布在60~80℃下烘干;按浴比1:(10~20)g/ml在亲水整理液浸渍10~30min中,控制轧余率70~90%;在60~80℃下烘1~5min,接着在110~120℃烘3~10min;将烘干后的无纺布卷成合适的厚度、分割成合适的宽度后,得到所述纳米银芯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纺布的重量为纤维素酶水溶液的3~5wt%;所述纤维素酶水溶液的浓度为1.2~2.4g/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无纺布的重量为抑菌整理液的18~27wt%。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整理液的制备方法为:(a)取可可豆壳在40~50℃烘干,干燥后粉碎研磨成粉,研磨后的颗粒粒径为60~80目,得到可可豆壳粉末,备用;(b)取可可豆壳粉末与65~80wt%的乙醇水溶液以重量比1:(45~60)的比例混合,微波加热5~8min,将提取液过滤,滤液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即可可豆壳提取物;(c)按重量份取硝酸银10~30份,可可豆壳提取物120~180份,水溶性苦豆子粉60~90份,水1000~2000份,备用;(d)取可可豆壳提取物加入水中,控制搅拌速率90~120r/min,搅拌10~15min;随后加入硝酸银,控制搅拌速率45~60r/min,搅拌30~60min;最后加入水溶性苦豆子粉,控制搅拌速率60~90r/min,搅拌10~15min,过滤,得到所述抑菌整理液。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银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整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5~10g海藻糖、15~25g棉子糖溶于300~1000ml水中,在搅拌条件分两次加入40~60g高碘酸钠;接着置于室温避光条件下反应4~10h,加入25~40g氯化钡,在5~10℃搅拌4~10h,过滤,滤液即所述亲水整理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抗菌卫生巾。本发明的纳米银抗菌卫生巾,由自上而下依次叠在一起的表层、纳米银芯片、吸收层、底膜、离型纸层、包膜和快易贴组成。所述纳米银芯片由无纺布通过没处理后分别进行抗菌整理和亲水整理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了可可粉加工中丢弃的副产物可可豆壳作为原料,减少了浪费并拓展了可可豆壳的应用领域;可可豆壳提取物有良好的抑菌及抗氧化效果,能过将银离子还原成纳米银粒子,与纳米银粒子在卫生巾内共同发挥了优良的抗菌性能;不仅如此,本发明的纳米银卫生巾还具备良好的渗透性能。生巾还具备良好的渗透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刘影 张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嫒赟(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0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