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口腔托槽定位器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72989发布日期:2022-09-02 22:5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口腔托槽定位器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口腔托槽定位器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牙、颌、面发育畸形的症状、病因、检查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独立学科,是一门研究错牙合畸形发生发展,错牙合畸形的诊断治疗,错牙合畸形矫治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的科学。错牙合畸形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三大口腔疾患之一,国内发病率为52~73%,但其中仅有17%的患者进行了正畸治疗,严重地影响患者口腔功能的发挥,影响颜貌美观,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错牙合畸形矫治的要求日益迫切。
3.目前错牙合畸形矫治的方法多为固定矫治,市场上每年托槽使用超180亿。现有托槽的使用存在以下问题:1)托槽的粘贴主要靠正畸医生手工评经验定位完成,容易产生的一些定位误差;2)贴全口托槽椅旁时间操作时间过长,在寒暑假高峰时期,医生工作量较大;3)在矫治的后期,因为病人吃东西不当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导致托槽脱落,需要重新粘结托槽,这导致很难达到原先的准确位置,临床上往往需要重新用细一点的丝再重新过一遍,这样往往延长了矫治的时间。因此,精确的托槽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是取得快速、理想矫治效果的必要条件。不恰当的托槽粘贴位置会导致咬合关系欠佳、牙根排列不平行、邻面接触不良、食物嵌塞等问题,使得在后期精细调整时往往通过托槽重新定位来解决,如此往返势必增加了矫治的难度和时间。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口腔医师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的各个方面。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改变现有的口腔医疗模式,为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引导新的方向,例如达芬奇机器人可以辅助口腔颌面外科进行肿瘤手术的治疗,口腔种植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牙齿种植手术,降低了传统对口腔医生专业度的依赖。因此将人工智能引进口腔临床操作,也必将是口腔行业的一个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口腔托槽定位器制作方法,通过3d打印技术定制完全符合患者口腔的3d打印口腔托槽定位器,定位精准,功能结构性更强,强度也更高,使用方便。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口腔托槽定位器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对患者口腔进行扫描,收集患者的口腔数据;
9.s2: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患者口腔的三维建模,建立患者口腔模型;
10.s3:在患者口腔模型上根据数据确定口腔托槽定位器和矫正导板的位置;
11.s4:根据口腔托槽定位器与矫正导板的位置和患者口腔模型建立口腔托槽定位器
数据模型;
12.s5:根据口腔托槽定位器数据模型,对模型悬空部分添加支撑结构,并对口腔托槽定位器数据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得到三维数字化片切数据;
13.s6:将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切片数据导入3d打印机,打印成型,得到口腔托槽定位器。
14.所述步骤s1中,患者的口腔数据包括患者口腔的ct扫描数据与口扫扫描数据。
15.所述步骤s3中,需要在确定口腔托槽定位器和矫正导板的位置前,根据收集的数据检验患者口腔模型的合理性,若模型不合理,则需要重复步骤s2进行模型调整重建。
16.所述步骤s6中,需要对得到的口腔托槽定位器进行打磨和去支撑处理。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口腔托槽定位器的制作,能够完全符合患者口腔,并且通过模型预演,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准,减少了人为误差,同时可制作外观多样,功能结构性更强,强度也更高,使用方便;
19.2)本发明采用3d打印技术在首次贴完全口托槽后,可以保留在初始研究模型上,当治疗过程中某个托槽不当脱落时,可以单独拿出来再进行粘接,能够在消毒后进行反复使用,有效保证了治疗效果和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21.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特从以下角度说明本发明:
22.一、方案描述
2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口腔托槽定位器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s1:对患者口腔进行扫描,收集患者口腔的ct扫描数据与口扫扫描数据;
25.s2: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患者口腔的三维建模,建立患者口腔模型;
26.s3:根据收集的数据检验患者口腔模型的合理性,若模型不合理,则重复步骤s2进行模型调整重建;
27.s4:在完全一比一准确数据建模的口腔模型上,通过医师建议与患者的情况精准定位口腔托槽定位器与矫正导板的位置;
28.s5:根据口腔托槽定位器与矫正导板的位置和患者口腔模型建立口腔托槽定位器数据模型;
29.s6:根据口腔托槽定位器数据模型,对模型悬空部分添加支撑结构,并对口腔托槽定位器数据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得到三维数字化片切数据;
30.s7:将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切片数据导入3d打印机,打印成型,得到口腔托槽定位器;
31.s8:对步骤s7中制得的口腔托槽定位器进行打磨和去支撑处理。
32.二、目前贴托槽存在的问题:
33.1.托槽定位不准确,现在托槽的粘贴主要靠正畸医生手工评经验定位完成,容易产生的一些定位误差。
34.2.贴全口托槽椅旁时间操作时间过长,在寒暑假高峰时期,医生工作量较大。
35.3.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托槽技术参数有差异,对于临床医生无法完全掌握,常常凭借个人经验来完成贴托槽的操作。
36.4.医生的椅旁操作体位决定左右两侧的牙齿视角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要想准确定位操作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37.5.贴托槽的步骤中要酸蚀牙面,要酸蚀的范围也不可精准控制,酸蚀的面积大对正常的牙面有损害,酸蚀面小会影响粘接效果。
38.6.不同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定位粘贴托槽误差较大。就是同一个医生不同时间的操作也难以达到同一个位置,这些也会影响最终的矫治效果。
39.7.在矫治的后期,因为病人吃东西不当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导致托槽脱落,需要重新粘结托槽,我们很难达到原先的准确位置,临床上往往需要重新用细一点的丝再重新过一遍。这样往往延长了矫治的时间。
40.8.舌侧矫治技术中托槽的定位粘结往往是通过间接粘结技术来完成的,它的操作耗时厂,病人往往一次无法完成,需要二次来院操作。同样它的定位虽说是在石膏模型是进行,但同样是靠医生或者技术人工定位,还是存在操作误差,影响矫治效果。
41.三、3d打印口腔托槽定位器具有如下优势:
42.1.可以准确定位每个托槽的理想位置,减少人为的误差。
43.2.可以同时贴半口托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临床操作时间。
44.3.舌侧矫治在正畸治疗中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它的托槽的准确定位粘结可以大大提高矫治效率。
45.4.这种装置在首次贴完全口托槽后,可以保留在初始研究模型上,当治疗过程中某个托槽不当脱落时,可以单独拿出来再粘接,可以消毒后反复使用,以保证治疗效果和疗效。
46.四、3d打印贴托槽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47.1.3d打印技术的成熟。
48.2.固定矫治还是现今矫治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技术,有着广泛的使用空间。
49.3.正畸医生的严重缺乏和错颌畸形病人的增加,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很多没资质的口腔医生在从事正畸治疗,托槽定位不精准,严重影响了正畸治疗的效果。
50.4.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得托槽定位装置在各地的诊所非常方便地普及,专业的第三方义齿加工厂、口腔模具厂还是诊所自己的加工车间,都可以借助数据扫描、传输技术和3d打印设备方便地生产,成本可控,易于投入到应用。
51.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