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84691发布日期:2022-07-16 07:3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药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2.肌内效贴主要是为治疗关节和肌肉疼痛而开发的贴布,被普遍应用于运动保健及防护上,可以通过肌内效贴布的贴扎来舒缓关节疼痛带来的困扰。
3.经检索,国家专利公开号为cn208259853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肌内效贴切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壳体设置的肌内效贴卷固定柱、切断刀片;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结构相同,第一壳体包括圆形部和长条部;肌内效贴卷固定柱设置在第一壳体圆形部上;切断刀片设置在第一壳体的长条部上,切断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正上方设置第二刀片,第二刀片可转动地设置在的第一壳体长条部上;第二刀片对应的壳体上设有开口,开口四周的壳体上设有按压件;第一、二壳体的长条部上对应设有肌内效贴出口。
4.上述方案中仍然存在问题,不足之处如下:
5.1、该方案在使用时无法对肌内效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由于肌内效贴长期存储在壳体内,若处于潮湿环境中,肌内效贴布上容易滋生细菌,从而造成污染,降低对贴覆处的治疗效果,甚至引发感染问题;
6.2、该方案通过按压件按压第二刀片使得第二刀片不断接近第一刀片的方式对肌内效贴进行切断,由于肌内效贴布质地较为柔软,在实际使用时不易于将肌内效贴布完全切断,容易出现黏连的问题,切断效果较差,使用不便;
7.3、由于肌内效贴上涂覆有胶水,使用刀片对肌内效贴进行切断时,胶水容易使得肌内效贴的切断处粘连在刀片上,不利于肌内效贴的拉出使用,并且胶水残留在刀片上,也会对后续的切断工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备杀菌消毒功能和切断效果差易粘连的问题,提供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包括壳体和卷轴柱,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卷绕腔、消毒腔和切断腔,所述卷轴柱转动安装于卷绕腔内,所述消毒腔内转动安装有导布辊,所述导布辊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肌内效贴消毒的杀菌机构,所述导布辊输出端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切断肌内效贴的剪切机构;
10.所述杀菌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壳体底部侧壁上的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转动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固定盒内,所述固定盒的内壁上固定有吸液筒,所述吸液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延伸至吸液筒外,并且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于凸轮的周侧壁上,所述吸液筒的输出端连通有消毒喷管,所述
消毒喷管的输出端延伸至消毒腔内并安装有喷头。
11.进一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盒外并固定安装有与之共轴的传动轮一,所述卷轴柱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外并固定安装有传动轮二,所述传动轮一和传动轮二通过传动带连接。
12.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部还固定有消毒液箱,所述吸液筒的输入端通过连通管与消毒液箱连通,并且所述连通管与吸液筒的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
13.进一步,所述剪切机构包括设置于切断腔内的两个剪切刀片,两个所述剪切刀片正对且与导布辊平行设置,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采用c字形结构,所述安装壳内滑动安装有两块滑动板,两个所述剪切刀片分别固定于两块滑动板上,两块所述滑动板均通过弹簧与安装壳的内壁连接。
14.进一步,所述安装壳内转动安装有扭转杆,所述扭转杆上固定安装有齿轮,两块所述滑动板上均固定设置有齿条,两根所述齿条均与齿轮相互啮合,并且两根齿条关于齿轮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扭转杆延伸至安装壳外并固定有旋钮。
15.进一步,两个所述剪切刀片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且两个所述剪切刀片上均固定安装有涡流电阻,在两个所述剪切刀片接触剪切时,使得两个所述涡流电阻连接。
16.进一步,所述固定盒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屏蔽筒,所述屏蔽筒的内壁上安装有两块电极片,两块电极片之间通过导电线圈连接,所述转动轴延伸至屏蔽筒内并固定安装有永磁体,在所述永磁体转动时,所述导电线圈持续切割永磁体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为两块所述电极片供电,两个所述涡流电阻分别与两块电极片电性连接。
17.进一步,所述切断腔的输出端设置有出布口,所述出布口处铰接有盖板。
1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发明通过设置传动轮一、传动轮二和传动带,以卷轴柱的转动为驱动力,带动凸轮转动,进而可带动活塞在吸液筒内往复活动,在肌内效贴拉出过程中,持续向肌内效贴表面喷涂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工作,随着肌内效贴的拉动,可将消毒液均匀喷洒至其表面,进而保证其治疗效果,避免引发感染问题,并且无需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消毒工作,便于使用。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齿轮和齿条,可通过旋钮带动两个剪切刀片相向运动,实现对肌内效贴的切断,相较于现有技术,便于将肌内效贴布完全切断,避免出现黏连的问题,操作方便。
21.3、本发明通过设置永磁体和导电线圈,导电线圈可在肌内效贴拉出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为两块电极板充电,无需设置额外电源,降低成本。
22.4、本发明中,两个剪切刀片在对肌内效贴进行切断时接触,使得涡流电阻的电路导通,涡流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剪切刀片表面温度升高,一方面可提高对肌内效贴的切断效果,另一方面可使得胶水在高温环境中粘度下降,避免肌内效贴切断处的胶水黏连残留在剪切刀片上,影响后续的切断工作。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的立体图;
24.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26.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中安装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中安装壳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28.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中屏蔽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壳体、2卷轴柱、3卷绕腔、4消毒腔、5切断腔、6导布辊、7固定盒、8凸轮、9转动轴、10吸液筒、11活塞、12活塞杆、13消毒喷管、14喷头、15传动轮一、16传动轮二、17传动带、18消毒液箱、19连通管、20剪切刀片、21安装壳、22滑动板、23弹簧、24扭转杆、25齿轮、26齿条、27旋钮、28涡流电阻、29屏蔽筒、30电极片、31导电线圈、32永磁体、33出布口、3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如图1-6所示,应用于医学工程的肌内效贴切断装置,包括壳体1和卷轴柱2,壳体1由两个对称且可拆卸安装的半壳体拼接组成,壳体1内设置有卷绕腔3、消毒腔4和切断腔5,卷轴柱2转动安装于卷绕腔3内,消毒腔4内转动安装有导布辊6,导布辊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肌内效贴消毒的杀菌机构,导布辊6输出端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切断肌内效贴的剪切机构,切断腔5的输出端设置有出布口33,出布口33处铰接有盖板34。
31.进一步的,杀菌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壳体1底部侧壁上的固定盒7,固定盒7内转动设置有凸轮8,凸轮8通过转动轴9转动安装于固定盒7内,固定盒7的内壁上固定有吸液筒10,吸液筒10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11,活塞11上固定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延伸至吸液筒10外,并且活塞杆12滑动连接于凸轮8的周侧壁上,吸液筒10的输出端连通有消毒喷管13,消毒喷管13的输出端延伸至消毒腔4内并安装有喷头14。
32.进一步的,转动轴9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盒7外并固定安装有与之共轴的传动轮一15,卷轴柱2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并固定安装有传动轮二16,传动轮一15和传动轮二16通过传动带17连接。
33.进一步的,壳体1的底部还固定有消毒液箱18,吸液筒10的输入端通过连通管19与消毒液箱18连通,并且连通管19与吸液筒10的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该单向阀仅允许消毒液箱18内盛装的消毒液进入吸液筒10内;
34.使用时,肌内效贴由出布口33处拉出壳体1外,卷轴柱2随肌内效贴的拉出转动,以卷轴柱2的转动为驱动力,带动凸轮8转动,进而可带动活塞11在吸液筒10内往复活动,在肌内效贴拉出过程中,持续向肌内效贴表面喷涂消毒液,随着肌内效贴的拉动,可将消毒液均匀喷洒至其表面,进行杀菌消毒工作,进而保证其治疗效果,避免引发感染问题,并且无需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消毒工作,便于使用。
35.进一步的,剪切机构包括设置于切断腔5内的两个剪切刀片20,两个剪切刀片20正对且与导布辊6平行设置,壳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壳21,安装壳21采用c字形结构,安装壳21内滑动安装有两块滑动板22,两个剪切刀片20分别固定于两块滑动板22上,两块滑动板22均通过弹簧23与安装壳21的内壁连接。
36.进一步的,安装壳21内转动安装有扭转杆24,扭转杆24上固定安装有齿轮25,两块
滑动板22上均固定设置有齿条26,两根齿条26均与齿轮25相互啮合,并且两根齿条26关于齿轮25的轴线中心对称,扭转杆24延伸至安装壳21外并固定有旋钮27,可通过旋钮27带动两个剪切刀片20相向运动,实现对肌内效贴的切断,相较于现有技术,便于将肌内效贴布完全切断,避免出现黏连的问题,操作方便。
37.进一步的,两个剪切刀片20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具备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并且两个剪切刀片20上均固定安装有涡流电阻28,在两个剪切刀片20接触剪切时,使得两个涡流电阻28连接,涡流电阻28在接入电路后,内部发生电磁涡流现象,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剪切刀片20表面的温度升高。
38.进一步的,固定盒7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屏蔽筒29,屏蔽筒29的内壁上安装有两块电极片30,两块电极片30之间通过导电线圈31连接,转动轴9延伸至屏蔽筒29内并固定安装有永磁体32,在转动轴9带动永磁体32转动时,导电线圈31持续切割永磁体32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为两块电极片30供电,两个涡流电阻28分别与两块电极片30电性连接,无需设置额外电源,降低成本。
39.进一步的,两个剪切刀片20在对肌内效贴进行切断时接触,使得涡流电阻28的电路导通,涡流电阻28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剪切刀片20表面温度升高,一方面可提高对肌内效贴的切断效果,另一方面可使得胶水在高温环境中粘度下降,避免胶水黏连残留在剪切刀片20上,影响后续的切断工作。
40.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将壳体1拆分开,将肌内效贴布卷套置于卷轴柱2上,然后将肌内效贴的自由端绕过导布辊6,由出布口33拉出壳体1外,然后将壳体1重新组装贴合。
41.使用时,用手抓紧肌内效贴的自由端向壳体1外拉出,在肌内效贴由出布口33处向外拉拽的过程中,卷轴柱2随肌内效贴的拉出转动,在传动轮一15、传动轮二16和传动带17的传动作用下,带动转动轴9同步转动,转动轴9带动凸轮8转动,进而可通过活塞杆12带动活塞11在吸液筒10内往复活动,则吸液筒10抽吸消毒液箱18内的消毒液,并由消毒喷管13和喷头14将消毒液喷出至紧肌内效贴表面,即可在肌内效贴拉出过程中,持续向肌内效贴表面喷涂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工作,随着肌内效贴的拉动,可将消毒液均匀喷洒至其表面,进而保证其治疗效果,避免引发感染问题,并且无需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消毒工作,便于使用。
42.转动轴9在转动过程中,可带动永磁体32同步转动,导电线圈31持续切割永磁体32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为两块电极片30供电,无需设置额外电源,降低成本。
43.在需要对肌内效贴切断时,扭转旋钮27带动齿轮25转动,由于两根齿条26均与齿轮25相互啮合,继而可带动两个剪切刀片20相向运动,实现对肌内效贴的切断,相较于现有技术,便于将肌内效贴布完全切断,避免出现黏连的问题,操作方便。
44.两个剪切刀片20在对肌内效贴进行切断时接触,使得涡流电阻28的电路导通,涡流电阻28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得剪切刀片20表面温度升高,一方面可提高对肌内效贴的切断效果,另一方面可使得胶水在高温环境中粘度下降,避免肌内效贴切断处的胶水黏连残留在剪切刀片20上,影响后续的切断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