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竹果壳抑制肠胃运动的水煎液制备工艺及其测试方法

文档序号:30955374发布日期:2022-07-30 09:3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竹果壳抑制肠胃运动的水煎液制备工艺及其测试方法

1.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竹果壳抑制肠胃运动的水煎液制备工艺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2.山竹又名山竹子、倒捻子、莽吉柿、凤果,原产于马来西亚,现我国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省均有种植。近年来,随着人们食用山竹的数量增多,丢弃的果壳也明显增多,这为实验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废弃农产品,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3.现有技术中,山竹果壳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可用于腹痛、腹泻、痢疾、霍乱、感染性创伤、化脓、慢性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但是关于山竹果壳的止泻作用仅限于民间使用,没有相关的动物实验证实,机制的研究更是没有。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山竹果壳抑制肠胃运动的水煎液制备工艺及其测试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竹果壳抑制肠胃运动的水煎液制备工艺及其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关于山竹果壳的止泻作用仅限于民间使用,没有相关的动物实验证实,机制的研究更是没有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竹果壳抑制肠胃运动的水煎液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s1、山竹剥去果实留壳,将山竹壳清洗后风干后,剥去紫色薄外层;
8.s2、将步骤s1中所获得的山竹壳,粉碎后过15-30目筛,准确称取100-150ml重量份的粉末置于烧杯中,按1:1-2的重量比取蒸馏水浸泡1h;
9.s3、加蒸馏水至500-750ml煎煮两次,1次/h,并每次煎煮后均使用10-15目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10.s4、将步骤s3中获取的所述滤液加热浓缩至100ml,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山竹果壳水煎液。
11.一种山竹果壳抑制肠胃运动的水煎液测试方法,包括:测试目标分为所述山竹果壳水煎液对胆碱能神经的影响,和所述山竹果壳水煎液对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影响。
12.优选的,测试所述山竹果壳水煎液对胆碱能神经的影响中,包括对负荷新斯的明小鼠胃排空速度的影响,和对负荷新斯的明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的两种测试。
13.优选的,所述对负荷新斯的明小鼠胃排空速度的影响,其测试方法包括:
14.s101、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1组空白组a、1组模型组a和3组实验组a,每组10只,实验前禁食18h,自由饮水;
15.s102、除所述空白组a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新斯的明
0.1mg/kg;
16.s103、5min后,3组所述实验组a分别灌胃给予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并30min后灌胃给予营养性半固体糊0.8ml/只;
17.s104、30min后,脱颈椎处死每组小鼠,开腹,结扎胃贲门和幽门,取胃,用滤纸擦干后称全重,沿胃大弯剪开胃体,洗去胃内容物后擦干,称净重;
18.s105、计算胃内残留物占所灌营养性半固体糊的重量百分比为胃内残留率。
19.优选的,所述对负荷新斯的明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其测试方法包括:
20.s110、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1组空白组b、1组模型组b和3组实验组b,每组10只,实验前禁食18h,自由饮水;
21.s111、除所述空白组b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新斯的明0.1mg/kg;
22.s112、5min后,3组所述实验组b分别灌胃给予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并30min后各组均以炭末混悬液0.2ml/10g灌胃;
23.s113、20min后,脱臼处死每组小鼠,剖腹分离肠系膜取小肠,剪取上端自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将小肠拉成直线,平铺于玻璃板上;
24.s114、测量小肠全长和炭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计算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计算公司如下:
25.炭末推进率%=炭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小肠全长
×
100%(1)。
26.优选的,测试所述山竹果壳水煎液对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影响中,包括对负荷肾上腺素小鼠胃排空速度的影响,和对负荷肾上腺素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的两种测试。
27.优选的,所述对负荷肾上腺素小鼠胃排空速度的影响,其测试方法包括:
28.s120、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1组空白组c、1组模型组c和3组实验组c,每组10只,实验前禁食18h,自由饮水;
29.s121、除所述空白组c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肾上腺素0.5mg/kg;
30.s122、5min后,除空白组c和模型组c外,分别灌胃给予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并30min后灌胃给予营养性半固体糊0.8ml/只;
31.s123、3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开腹,结扎胃贲门和幽门,取胃,用滤纸擦干后称全重,沿胃大弯剪开胃体,洗去胃内容物后擦干,称净重;
32.s124、计算胃内残留物占所灌半固体糊的重量百分比为胃内残留率。
33.优选的,所述对负荷肾上腺素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其测试方法包括:
34.s130、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1组空白组c、1组模型组c和3组实验组c,每组10只,实验前禁食18h,自由饮水;
35.s131、除所述空白组c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肾上腺素0.5mg/kg;
36.s132、5min后,除空白组c和模型组c外,分别灌胃给予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并30min后各组均以炭末混悬液0.2ml/10g灌胃;
37.s133、20min后,脱臼处死每组小鼠,剖腹分离肠系膜取小肠,剪取上端自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将小肠拉成直线,平铺于玻璃板上;
38.s134、测量小肠全长和炭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按所述公式(1)计算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
39.优选的,所述炭末混悬液的制备方法为取10g活性炭末、2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2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制成炭末悬液,冰箱冷藏,用时恢复至室温。
40.优选的,所述黑色营养性半固体糊的制备方法为取5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125ml蒸馏水中,然后分别加入8g奶粉、4g糖、4g淀粉、3g活性炭,搅拌均匀,配成150ml约150g的半固体糊,置冰箱中冷藏12h,使用前2h取出恢复常温。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2.本发明将对山竹果壳进行废物利用,通过山竹果壳水煎液抑制胃肠运动机制的探讨,可解决山竹果壳水煎液是如何发挥止泻作用的问题,为开发出一种用于临床安全有效的止泻药提供参考依据,且因其取材方便,资源丰富,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同时,本发明的实施还有利于地方特色中草药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
附图说明
43.图1为本发明一种山竹果壳抑制肠胃运动的水煎液制备工艺及其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山竹又称山竹子、原名莽吉柿、凤果。为藤黄科藤黄属的一种种间杂交的异源多倍体果树,主产于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我国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地也有种植。山竹味美而稀少被称为果中珍品,号称“果中皇后”、“上帝之果”,其树皮、茎和叶皆可入药,果壳一直作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药物用于腹痛、腹泻、痢疾、霍乱、感染性创伤、化脓、慢性溃疡等疾病的治疗,在印度的草药医学阿育吠陀中山竹果壳被用于炎症、腹泻、霍乱等的治疗。
46.山竹提取物在皮肤科领域有多种作用,包括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抗炎及抗过敏作用、以及增强免疫及抗肿瘤作用。根据研究发现,山竹果壳的提取物α-倒捻子素具有一定的耐化学缺氧作用,高剂量条件下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可以用于缺氧、缺血性损伤的保护。还有山竹提取物黄酮化合物以及多酚类物质的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
47.综上所述可看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民间一直有用山竹果壳止泻的传统,目前对山竹果壳的止泻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处空白。本发明在前期的实验中,发现山竹果壳水煎液可抑制正常小鼠的胃排空速度和小肠推进率,说明山竹果壳的止泻作用与抑制胃肠运动有关,但进一步的机制尚不明确。
48.近年来,随着人们食用山竹的数量增多,丢弃的果壳也明显增多,为山竹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山竹在新药的开发领域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潜力。
49.实施例1
50.本发明以山竹果壳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实验来探讨山竹果壳水煎液是如何抑制胃肠运动而发挥止泻作用的,为开发山竹果壳的药用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验依据,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山竹果壳抑制肠胃运动的水煎液制备工艺及测试方案。
51.实验方案:
52.一、山竹果壳水煎液、炭末混悬液、营养性半固体糊的制备
53.1、山竹果壳水煎液的制备
54.水煎液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山竹剥去果实留壳,将山竹壳清洗后风干后,剥去紫色薄外层。将所获得的山竹壳,粉碎后过20目筛,准确称取100ml重量份的粉末置于烧杯中,按1:1-2的重量比取蒸馏水浸泡1h。加蒸馏水至500ml煎煮两次,1次/h,并每次煎煮后均使用10-15目纱布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再将获取的所述滤液加热浓缩至100ml,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山竹果壳水煎液,制备山竹果壳水煎液,尽可能保持其止泻作用的活性成分。
55.2、炭末混悬液的制备
56.取10g活性炭末、2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2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制成炭末悬液,冰箱冷藏,用时恢复至室温。
57.3、黑色营养性半固体糊的制备
58.取5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125ml蒸馏水中,然后分别加入8g奶粉、4g糖、4g淀粉、3g活性炭,搅拌均匀,配成150ml约150g的半固体糊,置冰箱中冷藏12h,使用前2h取出恢复常温。
59.二、山竹果壳水煎液对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影响
60.1、山竹果壳水煎液对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61.(1)对负荷新斯的明小鼠胃排空速度的影响
62.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实验前禁食18h,自由饮水,除了空白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新斯的明0.1mg/kg,5min后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分别灌胃给予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30min后灌胃给予营养性半固体糊0.8ml/只。3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开腹,结扎胃贲门和幽门,取胃,用滤纸擦干后称全重,然后沿胃大弯剪开胃体,洗去胃内容物后擦干,称净重。以胃全重和胃净重之差为胃内残留物重量,计算胃内残留物占所灌半固体糊的重量百分比为胃内残留率。
63.(2)对负荷新斯的明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
64.取小鼠50只,禁食18h,自由饮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了空白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新斯的明0.1mg/kg,5min后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分别灌胃给予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30min后以上各组均以炭末混悬液0.2ml/10g灌胃。20min后,脱臼处死动物,立刻剖腹分离肠系膜取小肠,剪取上端自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平铺于玻璃板上,测量小肠全长和炭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按公式计算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炭末推进率%=炭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小肠全长
×
100%)。
65.2、山竹果壳水煎液对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影响
66.(1)对负荷肾上腺素小鼠胃排空速度的影响
67.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实验前禁食18h,自由饮水,除了空白组给予
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肾上腺素0.5mg/kg,5min后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分别灌胃给予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30min后灌胃给予营养性半固体糊0.8ml/只。3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开腹,结扎胃贲门和幽门,取胃,用滤纸擦干后称全重,然后沿胃大弯剪开胃体,洗去胃内容物后擦干,称净重。以胃全重和胃净重之差为胃内残留物重量,计算胃内残留物占所灌半固体糊的重量百分比为胃内残留率。
68.(2)对负荷肾上腺素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
69.取小鼠50只,禁食18h,自由饮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了空白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肾上腺素0.5mg/kg,5min后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分别灌胃给予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30min后以上各组均以炭末混悬液0.2ml/10g灌胃。20min后,脱臼处死动物,立刻剖腹分离肠系膜取小肠,剪取上端自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平铺于玻璃板上,测量小肠全长和炭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按公式计算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炭末推进率%=炭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小肠全长
×
100%)。
70.实施例2
71.本发明已确定好山竹果壳水煎液的最佳给药剂量,并通过实验得出山竹果壳水煎液对小鼠小肠推进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
72.一、不同剂量山竹水煎液对小鼠胃排空速度的影响
73.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阳性组灌胃给予硫酸阿托品溶液,空白组灌胃给予同剂量的蒸馏水。0.5h后小鼠灌胃给予营养性半固体糊。1h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开腹,结扎胃贲门和幽门,取胃,用滤纸擦干后称全重,然后沿胃大弯剪开胃体,洗去胃内容物后擦干,称净重。以胃全重和胃净重之差为胃内残留物重量,计算胃内残留物占所灌半固体糊的重量百分比为胃内残留率,结果如表1所示;
74.表1山竹水煎液对营养半固体糊小鼠胃内残留率的影响(x
±
s)
[0075][0076]
注:与空白组相比,*表示p《0.05,**表示p《0.01。
[0077]
二、取小鼠50只,禁食18h,自由饮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阿托品,给药组为山竹水煎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灌胃给1次。30min后以上各组均以10%炭末混悬液灌胃。25min后,脱臼处死动物,立刻剖腹分离肠系膜取小肠,剪取上端自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平铺于
玻璃板上,测量小肠全长和炭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按公式计算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炭末推进率%=炭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小肠全长
×
100%),结果如表2所示;
[0078]
表2山竹水煎液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x
±
s)
[0079][0080]
注:与空白组相比,*表示p《0.05,**表示p《0.01。
[0081]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山竹果壳水煎液可减慢小鼠的胃排空速度和小肠的蠕动速度。
[0082]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