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毒升白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4601发布日期:2022-06-15 14:3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毒升白汤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中药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解毒升白汤。


背景技术:

2.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现有癌症治疗手段仍以放化疗为主。其中,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措施,常会导致严重的不良作用,并以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最为严重。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
×
109/l。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疲乏、无力、头晕、恶心、易感等。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会加重患者疲劳症状、增加感染风险、延迟癌症治疗、甚至可能导致治疗无效而危及生命。因此,减缓放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3.现有白细胞减少症的主要治疗化学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重组人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等。但其治疗效果不确切、价格昂贵、具有较明显的副作用。而中医药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化疗后毒副反应,特别是对于患者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因此,中医药防治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份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毒升白汤,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解毒升白汤,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原料:金银花16~20份、野菊花8~10份、蒲公英16~20份、紫花地丁8~10份、人参5~7份、白茯苓16~20份、漂白术14~16份、炙甘草2~12份、黄精5~7份、姜半夏8~10份、陈皮5~7份、灵芝粉2~4份、桃仁10~14份、红花5~7份、云木香5~7份。
7.优选的,所述的一种解毒升白汤,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原料:金银花18份、野菊花9份、蒲公英18份、紫花地丁9份、人参6份、白茯苓18份、漂白术15份、炙甘草6份、黄精6份、姜半夏9份、陈皮6份、灵芝粉3份、桃仁12份、红花6份、云木香6份。
8.一种解毒升白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s1、按重量份称量各原料组分,分别粉碎后混合得到混合物;
10.s2、加入所得混合物质量6-10倍的水进行浸泡,在70-100℃下提取2~5h,过滤,滤渣同等条件重复提取2~3次,合并滤液,得到水提取液,浓缩后即得所述解毒升白汤。
11.一种解毒升白制剂,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解毒升白汤和可药用载体或助剂。
12.优选的,其剂型为片剂、胶囊剂、溶液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或混悬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中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为君药,以人参、白茯苓、漂白术、炙甘草、黄精为臣药;姜半夏、陈皮、灵芝粉、桃仁、红花、云木香共为佐使药。以上诸药合用,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气、降逆止呕、活血化瘀的功效,能预防放化疗
后白细胞减少之虚或其他白细胞减少之虚。
15.2、本发明配方可以显著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提高骨髓dna含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试验例中各组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作用的动态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毒升白汤,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原料:金银花16~20份、野菊花8~10份、蒲公英16~20份、紫花地丁8~10份、人参5~7份、白茯苓16~20份、漂白术14~16份、炙甘草2~12份、黄精5~7份、姜半夏8~10份、陈皮5~7份、灵芝粉2~4份、桃仁10~14份、红花5~7份、云木香5~7份。
19.本发明中,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0.野菊花,又称山菊花、甘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21.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22.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微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23.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经。有补气挽脱,补益脾肺,生津,安神之功效。
24.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脾、肺、膀胱、心经。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之功效。
25.白术(漂),味苦、甘,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漂用健脾减少燥性;
26.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效。
27.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28.姜半夏,性味比较温,而且有小毒,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和作用为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
29.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30.灵芝粉,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
31.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径、散瘀止痛;
32.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33.云木香,辛、苦,温,行气止痛,温中和胃;
34.本发明中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为君药,以人参、白茯苓、漂白术、炙甘草、黄精为臣药;姜半夏、陈皮、灵芝粉、桃仁、红花、云木香共为佐使药。以上诸药合用,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气、降逆止呕、活血化瘀的功效,能预防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之虚或其他白细胞减少之虚。
35.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原料中药都是常用中药,在《中国药典》以及《中华本草》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并且都可以通过商业途径容易地获得。本发明对这些中药材的产地来源等并无特别限制,只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规定即可。
36.本发明中的术语“份”,仅指重量份,具体可将任意重量作为1份,如0.001g、0.01g、0.05g、0.1g、0.5g、1g、10g、100g、1000g、5000g、10000g等。
37.一种解毒升白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8.s1、按重量份称量各原料组分,分别粉碎后混合得到混合物;
39.s2、加入所得混合物质量6-10倍的水进行浸泡,在70-100℃下提取2~5h,过滤,滤渣同等条件重复提取2~3次,合并滤液,得到水提取液,浓缩后即得所述解毒升白汤。
40.解毒升白汤制备所用原料和对比例如表1所示:
41.表1
42.[0043][0044]
试验例对白细胞减少症大鼠作用的实验
[0045]
本试验例研究实施例1-3、对比例1-7的中药配方对白细胞减少症大鼠的影响。
[0046]
1.1药剂准备:根据实施例1-3、对比例1-7的中药配方及工艺制得的汤剂均喷雾干燥并压制成颗粒;给药时,采用生理盐水将其配置成相应含量的悬浊液。
[0047]
1.2实验方法
[0048]
实验分组:将小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称重与检查外周血细胞计数,将大鼠按基础白细胞总数排序,删去个别突出大鼠(最大或最小值),选取130只,按每组10只进行分组,共计13组,具体分组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榆升白片)、实施例1-3、对比例1-7的中药配方处理组;
[0049]
白细胞减少症小鼠模型方法,参考何小燕的“驴胶补血颗粒升白作用及其代谢网络调控机制研究”中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造模方法,具体为:第1-3天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连续3天,至第10-12天,再次每日给予环磷酰胺80mg/kg,连续3天。
[0050]
实验方法:第5天开始按分组进行灌胃给药,连续17天,1次/日;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溶液分组如下:
[0051]
空白组:生理盐水;
[0052]
模型组:生理盐水;
[0053]
阳性对照组(地榆升白片):0.14g/(kg
·
bw)+生理盐水;
[0054]
实施例1-3处理组:3g/(kg
·
bw)相应中药配方+生理盐水;
[0055]
对比例1-7处理组:3g/(kg
·
bw)相应中药配方+生理盐水;
[0056]
1.3观察指标
[0057]
(1)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于第4天(模后1天)、19天(模后16天)、22天(模后19天)眼眶取血检测血常规,置于抗凝管中,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进行测定,采血前24小时禁食,结果统计见表2和图1。
[0058]
表2各组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动态防护效果(
×
109/l)
[0059]
组别第4天(模后第1d)第19天第22天空白组7.64
±
1.257.91
±
2.057.86
±
1.97模型组1.41
±
0.67
*
1.37
±
0.581.43
±
0.72阳性对照组1.38
±
0.59
*
4.01
±
1.17
#
4.26
±
1.15
#
实施例11.52
±
0.61
*
5.27
±
1.47
#

6.54
±
1.51
#

实施例21.48
±
0.47
*
5.19
±
1.42
#

6.32
±
1.54
#

实施例31.47
±
0.52
*
5.48
±
1.62
#

6.76
±
1.61
#

对比例11.45
±
0.48
*
2.51
±
0.48
#
2.62
±
0.98
#
对比例21.48
±
0.64
*
2.60
±
0.47
#
2.71
±
0.71
#
对比例31.39
±
0.49
*
2.49
±
0.73
#
2.53
±
0.56
#
对比例41.43
±
0.52
*
2.83
±
0.78
#
2.97
±
0.74
#
对比例51.44
±
0.39
*
2.66
±
0.49
#
2.78
±
0.64
#
对比例61.50
±
0.71
*
2.95
±
0.75
#
3.12
±
1.15
#
对比例71.47
±
0.53
*
2.81
±
0.65
#
2.94
±
0.85
#
[0060]
与空白组相比,
*
p《0.05;与模型组相比,
#
p《0.05;与对比例1-7任一组相比,

p《0.05;
[0061]
由表2和图1可知,第4天(模后第1d)与空白组相比,各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第19、22d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实施例1-3、对比例1-7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且具有显著差异,与对比例1-7任一组相比,实施例1-3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且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发明中药配方的配伍合理,特别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一起协助人参、白茯苓、漂白术,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之虚症状的升白效果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缺少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人参、白茯苓、漂白术任一个成分后配合其他配方成分,其升白效果显著性降低。
[0062]
(2)骨髓dna含量测定:小鼠处死后,取各组的左侧股骨,剔除小鼠股骨上的肌肉组织,并保证股骨两端完整。用0.005mol/lcacl2将全部骨髓冲入离心管中,置4℃冰箱中冷置30min,离心弃去上清,在下层沉淀物中加入5ml 0.2mol/l hclo4,震荡使得充分混合后,90℃加热15min,置4℃冰箱中冷藏过夜,之后3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值,具体数值如表3所示。
[0063]
表3各组对小鼠骨髓dna含量的影响
[0064][0065]
与模型组相比,
#
p《0.05;与对比例1-7任一组相比,
*
p《0.05;
[0066]
由表3可知,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实施例1-3、对比例1-7的小鼠骨髓dna含量明显上升,且具有显著差异,与对比例1-7任一组相比,实施例1-3小鼠骨髓dna含量明显上升,且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发明中药配方的配伍合理,特别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一起协助人参、白茯苓、漂白术,对提高小鼠骨髓dna含量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
[0067]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配方可以显著的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提高骨髓dna含量,从动物实验水平研究了其作为白细胞减少症治疗药物的可行性。
[006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