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兽医用口腔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6488发布日期:2022-07-06 00:5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兽医用口腔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兽医用口腔撑开器,属于畜牧兽医用相关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畜牧养殖规模化密集化的发展,对于养殖管理、兽医医疗水平等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由于灌药、检查口腔、洗胃等需要,需要将牲畜的口腔撑开,如果不借助工具,该作业将很难完成。为此,人们发明了用于撑开牲畜口腔的口腔撑开器。
3.现有的口腔撑开器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使用时,需先将牲畜的口腔轻微打开一个缝隙,然后将口腔撑开器塞入牲畜口腔中,随后操作口腔撑开器把牲畜口腔撑开,但一般情况下,牲畜很难配合,甚至会发生伤人事件,因此,现有的口腔撑开器存在很难塞入牲畜口腔的问题;其次,在口腔撑开器使用过程中,动物可能会反应剧烈,极易导致口腔撑开器自牲畜口腔上脱落。
4.因此,亟需一种方便塞入牲畜口腔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的兽医用口腔撑开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塞入牲畜口腔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的兽医用口腔撑开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兽医用口腔撑开器,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杆、第二支杆,该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横板相互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内侧均相对设有滑槽,在该滑槽中设有可滑动的上滑板与下滑板;在所述上滑板上设有第一固定板,在所述下滑板上设有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螺纹孔,在该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该螺纹杆的上部设有外螺纹一,螺纹杆通过该外螺纹一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螺纹连接,该螺纹杆的下部设有外螺纹二,外螺纹二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外螺纹一的螺旋方向相反,螺纹杆通过该外螺纹二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螺纹连接,在该螺纹杆上设有第一转动盘;在所述上滑板的背面固定有上弧形筒体,该上弧形筒体的一端固定相切于所述上滑板上,该上弧形筒体的另一端向前向下倾斜,在所述下滑板的背面固定有下弧形筒体,该下弧形筒体的一端固定相切于所述下滑板上,该下弧形筒体的另一端向前向上倾斜,该下弧形筒体与所述上弧形筒体呈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弧形筒体中插设有上橡胶带,该上橡胶带可在所述上弧形筒体中滑动;在所述下弧形筒体中插设有下橡胶带,该下橡胶带可在所述下弧形筒体中滑动;所述上橡胶带的后侧端与所述下橡胶带的后侧端之间设有可相互贴靠固定的锁定装置,在所述上滑板上设有可驱动所述上橡胶带滑动的上驱动机构,在所述下滑板上设有可驱动所述下橡胶带滑动的下驱动机构,该下驱动机构与所述上驱动机构同步驱动,相互贴
靠固定后的所述上橡胶带的后侧端与所述下橡胶带的后侧端同步向前伸出,在所述上滑板的下部设有可固定所述上橡胶带后侧端的上固定机构,在所述下滑板的上部设有可固定所述下橡胶带后侧端的下固定机构。
7.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上橡胶带后侧端为倾斜面结构设置,所述下橡胶带后侧端亦为倾斜面结构设置,当二者相互贴靠固定后形成尖角结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橡胶带后侧端中间位置的上镂空槽、以及设于所述下橡胶带后侧端中间位置的下镂空槽,所述上镂空槽与所述下镂空槽相对设置,在所述上镂空槽内固定设有上横杆,在所述下镂空槽内固定设有下横杆,在所述上横杆上套设一上套环,在所述下横杆上套设一下套环,该上套环通过绳体连接一上卡杆,该下套环通过绳体连接一下卡杆,在所述上橡胶带后侧端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所述下卡杆的上卡槽,在所述下橡胶带后侧端的底面上设有固定所述上卡杆的下卡槽。
8.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上滑板底边中间位置的上条形开口,在所述上滑板前侧面的上条形开口两侧设有多对上卡凸,所述上卡杆可卡挚于该上卡凸上;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滑板顶边中间位置的下条形开口,在所述下滑板前侧面的下条形开口两侧设有多对下卡凸,所述下卡杆可卡挚于该下卡凸上。
9.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上条形开口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板亦位于所述下条形开口的左侧;所述上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条形开口右侧的第三固定板,该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上滚轮,该上滚轮位于所述上条形开口内并抵接于所述上橡胶带上,在所述上橡胶带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上滚轮相啮合的凸齿;所述下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下条形开口右侧的第四固定板,该第四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四固定板之间设有下滚轮,该下滚轮位于所述下条形开口内并抵接于所述下橡胶带上,在所述下橡胶带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下滚轮相啮合的凸齿。
10.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上滚轮与所述下滚轮的右侧均为倒斜角结构,在该倒斜角的曲面上设有轮齿;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插设有一可旋转的上插轴,在该上插轴上固定有上伞齿轮,该上伞齿轮与所述上滚轮倒斜角的轮齿相啮合;在所述第四固定板上插设有一可旋转的下插轴,在该下插轴上固定有下伞齿轮,该下伞齿轮与所述下滚轮倒斜角的轮齿相啮合;所述上插轴的下端与所述下插轴的上端之间连接有一可伸缩杆;在所述上插轴或下插轴上设有第二转动盘,在该第二转动盘上设有防滑纹。
11.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可伸缩杆包括方形筒以及插设于该方形筒中的方形插杆。
12.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上橡胶带与所述下橡胶带中均埋设有支撑链条,该支撑链条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u型板,该u型板的开口指向所述上橡胶带或下橡胶带的外侧,所述u型板的两端底部均设有两个以上的铰接凸起,相邻的u型板之间的铰接凸起通过铰轴相铰接;在所述u型板上设有多个浇注通孔,所述上橡胶带与所述下橡胶带均为将橡胶原料浇注到所述支撑链条上制备而成。
13.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均是截面为“[”形的钢材,其向内凹陷一侧构成滑槽;所述上滑板与下滑板均为长方形,所述上滑板与下滑板的左右两侧置于所述滑槽中。
14.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第一转动盘上设有防滑纹。
15.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上弧形筒体与所述下弧形筒体的弧度相等,该弧度大于200
°
且小于等于270
°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所述上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上橡胶带在所述上弧形筒体中滑动,所述下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下橡胶带在所述下弧形筒体中滑动,该下驱动机构与所述上驱动机构同步驱动,相互贴靠固定后的所述上橡胶带的后侧端与所述下橡胶带的后侧端同步向前伸出。此外,由于所述上橡胶带的后侧端与所述下橡胶带的后侧端之间设有可相互贴靠固定的锁定装置,可确保在所述下驱动机构与上驱动机构同步驱动的情况下,所述相互贴靠固定后的上橡胶带的后侧端与下橡胶带的后侧端同步向前伸出,而非弯曲变形。在使用时,将牲畜的嘴部插入所述下弧形筒体与所述上弧形筒体之间,然后,控制所述下驱动机构与所述上驱动机构,使得所述相互贴靠固定的上橡胶带后侧端与下橡胶带后侧端向前伸出,缓慢塞入牲畜口腔中,并从牲畜口腔的另一侧伸出至所述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随后打开所述锁定装置,使得所述上橡胶带后侧端与下橡胶带后侧端相分离,并将所述上橡胶带后侧端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机构上,将所述下橡胶带后侧端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机构上。如此即完成了将口腔撑开器塞入牲畜口腔中的作业步骤,操作简单方便,也不会发生牲畜伤人的情况。
17.其次,由于所述外螺纹二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外螺纹一的螺旋方向相反,所以,当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盘时,可以调整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的距离。当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可使得牲畜的口腔张开;相反,当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可使得牲畜的口腔闭合。在过程中,由于所述上弧形筒体与所述上橡胶带将牲畜嘴部的上颚部分勒住,所述下弧形筒体与所述下橡胶带将牲畜嘴部的下颚部分勒住,从而有效避免了本口腔撑开器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的情况发生。
18.综上,本发明具有方便塞入牲畜口腔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的优点,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a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专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图4中c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专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发明专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发明专利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d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为架体,2为第一支杆,3为第二支杆,4为横板,5为滑槽,6为上滑板,7为下滑板,8为第一固定板,9为第二固定板,10为螺纹杆,11为外螺纹一,12为外螺纹二,13为第一转动盘,14为上弧形筒体,15为下弧形筒体,16为上橡胶带,17为下橡胶带,18为上镂空槽,19为下镂空槽,20为上横杆,21为下横杆,22为上套环,23为下套环,24为绳体,25为上卡
杆,26为下卡杆,27为上卡槽,28为下卡槽,29为上条形开口,30为上卡凸,31为下条形开口,32为下卡凸,33为第三固定板,34为上滚轮,35为凸齿,36为第四固定板,37为下滚轮,38为轮齿,39为上插轴,40为上伞齿轮,41为下插轴,42为下伞齿轮,43为可伸缩杆,44为第二转动盘,45为方形筒,46为方形插杆,47为u型板,48为铰接凸起,49为铰轴,50为浇注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能清楚说明本技术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22.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兽医用口腔撑开器,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3,该第一支杆2与第二支杆3的两端分别通过横板4相互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杆2与第二支杆3的内侧均相对设有滑槽5,在该滑槽5中设有可滑动的上滑板6与下滑板7;在所述上滑板6上设有第一固定板8,在所述下滑板7上设有第二固定板9,该第二固定板9与所述第一固定板8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8与第二固定板9上均设有螺纹孔,在该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该螺纹杆10的上部设有外螺纹一11,螺纹杆10通过该外螺纹一11与所述第一固定板8螺纹连接,该螺纹杆10的下部设有外螺纹二12,外螺纹二12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外螺纹一11的螺旋方向相反,螺纹杆10通过该外螺纹二1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9螺纹连接,在该螺纹杆10上设有第一转动盘13;在所述上滑板6的背面固定有上弧形筒体14,该上弧形筒体14的一端固定相切于所述上滑板6上,该上弧形筒体14的另一端向前向下倾斜,在所述下滑板7的背面固定有下弧形筒体15,该下弧形筒体15的一端固定相切于所述下滑板7上,该下弧形筒体15的另一端向前向上倾斜,该下弧形筒体15与所述上弧形筒体14呈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弧形筒体14中插设有上橡胶带16,该上橡胶带16可在所述上弧形筒体14中滑动;在所述下弧形筒体15中插设有下橡胶带17,该下橡胶带17可在所述下弧形筒体15中滑动;所述上橡胶带16的后侧端与所述下橡胶带17的后侧端之间设有可相互贴靠固定的锁定装置,在所述上滑板6上设有可驱动所述上橡胶带16滑动的上驱动机构,在所述下滑板7上设有可驱动所述下橡胶带17滑动的下驱动机构,该下驱动机构与所述上驱动机构同步驱动,相互贴靠固定后的所述上橡胶带16的后侧端与所述下橡胶带17的后侧端同步向前伸出,在所述上滑板6的下部设有可固定所述上橡胶带16后侧端的上固定机构,在所述下滑板7的上部设有可固定所述下橡胶带17后侧端的下固定机构。
23.所述上橡胶带16后侧端为倾斜面结构设置,所述下橡胶带17后侧端亦为倾斜面结构设置,当二者相互贴靠固定后形成“三角形状”的尖角结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橡胶带16后侧端中间位置的上镂空槽18、以及设于所述下橡胶带17后侧端中间位置的下镂空槽19,所述上镂空槽18与所述下镂空槽19相对设置,在所述上镂空槽18内固定设有上横杆20,在所述下镂空槽19内固定设有下横杆21,在所述上横杆20上套设一上套环22,在所述下横杆21上套设一下套环23,该上套环22通过绳体24连接一上卡杆25,该下套环23通过绳体24连接一下卡杆26,在所述上橡胶带16后侧端的顶面上设有固定所述下卡杆26的上卡槽27,在所述下橡胶带17后侧端的底面上设有固定所述上卡杆25的下卡槽28。
24.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上滑板6底边中间位置的上条形开口29,在所述上滑板6前侧面的上条形开口29两侧设有多对上卡凸30,所述上卡杆25可卡挚于该上卡凸30上;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下滑板7顶边中间位置的下条形开口31,在所述下滑
板7前侧面的下条形开口31两侧设有多对下卡凸32,所述下卡杆26可卡挚于该下卡凸32上。
25.所述第一固定板8位于所述上条形开口29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板9亦位于所述下条形开口31的左侧;所述上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条形开口29右侧的第三固定板33,该第三固定板3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8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8与第三固定板33之间设有上滚轮34,该上滚轮34位于所述上条形开口29内并抵接于所述上橡胶带16上,在所述上橡胶带16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上滚轮34相啮合的凸齿35;所述下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下条形开口31右侧的第四固定板36,该第四固定板36与所述第二固定板9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9与第四固定板36之间设有下滚轮37,该下滚轮37位于所述下条形开口31内并抵接于所述下橡胶带17上,在所述下橡胶带17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下滚轮37相啮合的凸齿35。
26.所述上滚轮34与所述下滚轮37的右侧均为倒斜角结构,在该倒斜角的曲面上设有轮齿38;在所述第三固定板33上插设有一可旋转的上插轴39,在该上插轴39上固定有上伞齿轮40,该上伞齿轮40与所述上滚轮34倒斜角的轮齿38相啮合;在所述第四固定板36上插设有一可旋转的下插轴41,在该下插轴41上固定有下伞齿轮42,该下伞齿轮42与所述下滚轮37倒斜角的轮齿38相啮合;所述上插轴39的下端与所述下插轴4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一可伸缩杆43;在所述上插轴39上设有第二转动盘44,在该第二转动盘44上设有防滑纹。所述可伸缩杆43包括方形筒45以及插设于该方形筒45中的方形插杆46。
27.在所述上橡胶带16与所述下橡胶带17中均埋设有支撑链条,该支撑链条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u型板47,该u型板47的开口指向所述上橡胶带16或下橡胶带17的外侧,所述u型板47的两端底部均设有两个铰接凸起48,相邻的u型板47之间的铰接凸起48通过铰轴49相铰接;在所述u型板47上设有多个浇注通孔50,所述上橡胶带16与所述下橡胶带17均为将橡胶原料浇注到所述支撑链条上制备而成。
28.所述第一支杆2与第二支杆3均是截面为“[”形的钢材,其向内凹陷一侧构成滑槽5;所述上滑板6与下滑板7均为长方形,所述上滑板6与下滑板7的左右两侧置于所述滑槽5中。在所述第一转动盘13上设有防滑纹。所述上弧形筒体14与所述下弧形筒体15的弧度相等,该弧度大于200
°
且小于等于270
°
(本实施例具体为225度)。
29.工作原理:由于所述外螺纹二12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外螺纹一11的螺旋方向相反,所以,当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盘13时,可以调整上滑板6与下滑板7之间的距离。由于所述可伸缩杆43由所述方形筒45与方形插杆46组成,该方形插杆46可在所述方形筒45内滑动,所以,即使上滑板6与下滑板7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该可伸缩杆43的长度也可随之变动。此外,由于方形筒45与方形插杆46均为方形结构,二者之间仅可作长度上的滑动,不能相互转动。如此,可实现所述上插轴39、上伞齿轮40、下插轴41、下伞齿轮42等同步转动。由于所述上伞齿轮40与下伞齿轮42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板33、第四固定板36之间,因此,当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盘44时,可使得所述上滚轮34与下滚轮37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驱动所述上橡胶带16、下橡胶带17同时伸出,实现相互贴靠固定后的所述上橡胶带16的后侧端与所述下橡胶带17的后侧端同步向前移动。
30.在使用时,将牲畜的嘴部插入所述下弧形筒体15与所述上弧形筒体14之间,由于所述上弧形筒体14与下弧形筒体15的开口相对设置,可使得所述上弧形筒体14与下弧形筒体15贴附于牲畜嘴部的上侧与下侧,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本撑开器自牲畜嘴部上脱落。所述
上弧形筒体14与所述下弧形筒体15的弧度相等,该弧度大于200
°
且小于等于270
°
(本实施例具体为225度),如此设置,可使得所述上弧形筒体14与所述下弧形筒体15的后侧端均向前侧倾斜,特别是当弧度为270
°
时,所述上弧形筒体14与所述下弧形筒体15的后侧端均指向前侧,二者相互平行,从而使得所述上橡胶带16与下橡胶带17更易汇聚到一起。在同步转动的所述上伞齿轮40与下伞齿轮42的驱动下,所述上滚轮34与下滚轮37会分别驱动所述上橡胶带16与下橡胶带17以相同的速度滑动。
31.当所述上橡胶带16的后侧端与下橡胶带17的后侧端贴靠对齐后,将所述上卡杆25上的绳体24自所述上横杆20、下横杆21的前侧绕过,并将所述上卡杆25塞入所述下卡槽28中;将所述下卡杆26上的绳体24自所述上横杆20、下横杆21的前侧绕过,并将所述下卡杆26塞入所述上卡槽27中。如此,即可实现所述上橡胶带16的后侧端与下橡胶带17的后侧端之间的锁定。
32.相互锁定后的所述上橡胶带16的后侧端与下橡胶带17的后侧端,会随着所述第二转动盘44的转动,向前伸出并插入牲畜的口腔中,继而从牲畜口腔的另一侧伸出至所述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随后,将所述上卡杆25自所述下卡槽28中移出,挂到所述上卡凸30上,由于所述上卡凸30为多对,可根据牲畜嘴部的大小或者其他实际需要,卡挚于不同的上卡凸30上。同理,将所述下卡杆26字所述上卡槽27中移出,卡挂于所述下卡凸32上,由于所述下卡凸32为多对,可根据牲畜嘴部的大小或者其他实际需要,卡挚于不同的下卡凸32上。至此,即完成了将口腔撑开器塞入牲畜口腔中的作业步骤,操作简单方便,也不会发生牲畜伤人的情况。
33.在作业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盘13,可实现上滑板6与下滑板7之间距离的调整。当上滑板6与下滑板7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可使得牲畜的口腔张开;相反,当上滑板6与下滑板7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可使得牲畜的口腔闭合。在过程中,由于所述上弧形筒体14与所述上橡胶带16将牲畜嘴部的上颚部分勒住,所述下弧形筒体15与所述下橡胶带17将牲畜嘴部的下颚部分勒住,从而有效避免了本口腔撑开器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的情况发生。此外,在作业过程中,也可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盘44调节牲畜嘴部的勒紧情况。
34.所述上橡胶带16后侧端为倾斜面结构设置,所述下橡胶带17后侧端亦为倾斜面结构设置,当二者相互贴靠固定后形成“三角形状”的尖角结构,如此设计,便于二者插入牲畜口腔中。
35.在所述上橡胶带16与所述下橡胶带17中均埋设有支撑链条,如此设计,可增加所述上橡胶带16与所述下橡胶带17的硬度或支撑强度,避免二者在滑动或塞入牲畜口腔内时,发生弯曲变形。相邻的u型板47的底部之间通过两个铰接凸起48相铰接,可使得所述上橡胶带16与所述下橡胶带17,仅可作径向弯曲,不能在轴向上弯曲。该u型板47的开口指向所述上橡胶带16或下橡胶带17的外侧,如此设计,可使得所述上橡胶带16与所述下橡胶带17仅可向内侧弯曲,而不能向外侧弯曲。而浇注通孔50的设计,可增大橡胶材料与支撑链条之间的粘合性,间接提高所述上橡胶带16与所述下橡胶带17的自身强度与性能。
36.综上,本实施例具有方便塞入牲畜口腔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的优点,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37.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
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