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41985发布日期:2022-07-23 00:4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由穿刺器、输液软管、排气管、墨菲式滴管、调速器、过滤部件和针头构成。这种一次性输液器虽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却存在的如下问题:传统的输液器多采用悬挂的方式进行输液,药液袋需要挂设在一定高度的支架上,病人需要平躺才能达到最佳的输液效果,当病人想要移动或者做起时,会出现输液压力不够导致回血的问题,部分输液器具有加压的功能,但其施加的压力多是不可调节的,随着药液袋中的溶液逐渐减小,其输液的速度也随之降低,导致输液速度不够稳定;传统的输液器墨菲式滴管只能容5ml-7ml左右的药液,当需要10ml以上药物的静脉推注时,需要分多次才能够注射完成,不仅浪费护理人员的时间,同时也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需静脉推注药物时,需要将头皮针和接头进行分离后操作,而在分离头皮针及接头时容易造成药物污染和空气进入,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输液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输液器,通过设有的加压机构、混液机构、截流接头、下y型接头和第二肝素帽,可以使输液速度保持稳定,解决了现有输液器无法实现较大剂量的药液一次性静脉推注的问题,通过设有的截流接头,不仅可以实现药液流向的自动切换,同时便于混液管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实操中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包括用于维持输液压力稳定的加压机构、用于抗菌素类药物添加的混液机构和用于改变药液流向的截流接头,所述混液机构包括混液管和对称分布在混液管端部的顶针,所述混液管与顶针通过软管相连通,且混液管与位于下侧的顶针连接的软管外侧设有止水夹,在混液管的内部设有用于自动截流和阻流的浮球,所述混液管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通气孔和第一肝素帽。
5.进一步的,所述混液管呈圆柱状设置,且混合管的内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呈圆弧状设置,这种设置可以使浮球在混液管中停留在中间位置处,在混液管的外端面开设有刻度线,且混合管的容量为120ml。
6.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微型气泵和进气阀,所述微型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进气阀连接,所述进气阀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气囊,且在气囊的内部和前端中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检测气囊内部气体压力的气压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气囊与药液袋之间挤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的上端左侧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口。
7.进一步的,所述微型气泵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上端,在微型气泵的后侧设有控制电路板和可充电电池板,在壳体的前端上侧安装有显示屏,在显示屏的下侧设有透明的盖板,且盖板与壳体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左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调节按钮和挂钩。
8.进一步的,所述位于混液管上侧的顶针与截流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截流接头呈倒立的y形状设置,且在截流接头的内部通道交口处设置有硅胶材质的堵头,所述堵头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均为球状设置,且在堵头的右端面中部设有硬质的球状凸起。
9.进一步的,所述截流接头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输液管,且截流接头的上端通过输液管连通有穿刺器,所述穿刺器外侧设有穿刺器帽,且在穿刺器的右侧连通有排气管。
10.进一步的,所述截流接头的下端连通有上y型接头,所述上y型接头下端连通有墨菲式滴管,且上y型接头的另一个接口与位于混液管下侧的顶针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墨菲式滴管下端通过输液管连接有下y型接头,且连接上y型接头和下y型接头的输液管外侧设有调速器,所述下y型接头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第二肝素帽,所述下y型接头的下端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留置针。
12.进一步的,所述截流接头与穿刺器连接的输液管中间位置连通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为透明材质的十字管,其中心管路为贯通设置,旁通管路为空心半封闭式结构,且其两侧的旁通管路内部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与微型气泵之间电性连接。
13.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加压机构,微型气泵运行向气囊中充入加压空气,气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气囊内部的气压值和气囊与药液袋之间的压力值,当气囊与药液袋之间的压力值达到预设值后,微型气泵停止运行,随着药液袋中药液的不断减少,气囊与药液袋之间的压力值也逐渐减小,气囊内部的气压值和气囊与药液袋之间压力值的差值增大,微型气泵继续运行向气囊中充入加压空气,如此反复,可以使气囊与药液袋之间的压力值始终维持在预设值范围之内,从而可以使输液速度保持稳定,且输液过程中,无需将药液袋悬挂在高处即可完成输液流程,当病人想要移动时,只需通过挂钩将壳体挂设在口袋中或者腰间即可,便于病人进行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混液机构和截流接头,当需要添加抗菌素类药物时,关闭止水夹,向混液管中注入药品,并将混液机构位于上侧的顶针插入截流接头的一侧分支中,当顶针的端部与堵头接触时,顶针推动堵头沿其底部发生扭曲变形,堵头将原药液流淌路线封堵,药液沿顶针进入到混液管中,并与注入的药品充分混合,通过混液管外侧的刻度线观察进液量,当进液量达到需求值后,打开止水夹,混合后的药液由混液管滴落至墨菲式滴管中,解决了现有输液器无法实现较大剂量的药液一次性静脉推注的问题,同时通过设有的截流接头,不仅可以实现药液流向的自动切换,同时便于混液管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实操中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下y型接头和第二肝素帽,在需要快速静脉推注药物时可以直接从下y型接头进行静脉推注,不需要分离针头和和连接管,操作方便,同时杜绝了药物污染和空气进入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加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气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加压机构的右视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混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浮球的受力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截流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顶针未完全插入截流接头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顶针完全插入截流接头时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检测管的安装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检测管的整体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输液器控制开关作用原理示意图。
16.图中:1、加压机构;101、微型气泵;102、进气阀;103、气囊;104、气压传感器;105、压力传感器;106、排气阀;107、排气口;108、壳体;109、控制电路板;110、可充电电池板;111、显示屏;112、盖板;113、调节按钮;114、挂钩;2、混液机构;201、混液管;202、顶针;203、止水夹;204、浮球;205、通气孔;206、第一肝素帽;3、截流接头;4、堵头;5、输液管;6、穿刺器;7、穿刺器帽;8、排气管;9、墨菲式滴管;10、上y型接头;11、下y型接头;12、调速器;13、第二肝素帽;14、过滤器;15、留置针;16、检测管;17、红外发射器;18、红外接收器;19、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包括加压机构1、混液机构2和截流接头3,混液机构2包括混液管201和对称分布在混液管201端部的顶针202,混液管201与顶针202通过软管相连通,且混液管201与位于下侧的顶针202连接的软管外侧设有止水夹203,在混液管201的内部设有浮球204,混液管201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通气孔205和第一肝素帽206。
19.加压机构1包括微型气泵101和进气阀102,微型气泵101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进气
阀102连接,进气阀102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气囊103,且在气囊103的内部和前端中部分别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04和压力传感器105,气囊103的上端左侧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阀106,排气阀106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口107。
20.微型气泵101安装在壳体108的内部上端,在微型气泵101的后侧设有控制电路板109和可充电电池板110,在壳体108的前端上侧安装有显示屏111,在显示屏111的下侧设有透明的盖板112,且盖板112与壳体108转动连接,在壳体108的左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调节按钮113和挂钩114。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穿刺器6插入药液袋中后放入加压机构6的气囊103上端,微型气泵101运行向气囊103中充入加压空气,气压传感器104和压力传感器105实时检测气囊103内部的气压值和气囊103与药液袋之间的压力值,当气囊103与药液袋之间的压力值达到预设值后,微型气泵101停止运行,随着药液袋中药液的不断减少,气囊103与药液袋之间的压力值也逐渐减小,气囊103内部的气压值和气囊103与药液袋之间压力值的差值增大,微型气泵101继续运行向气囊103中充入加压空气,如此反复,可以使气囊103与药液袋之间的压力值始终维持在预设值范围之内,从而可以使输液速度保持稳定,且输液过程中,无需将药液袋悬挂在高处即可完成输液流程,当病人想要移动时,只需通过挂钩114将壳体108挂设在口袋中或者腰间即可,便于病人进行移动。
22.实施例2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包括加压机构1、混液机构2和截流接头3,混液机构2包括混液管201和对称分布在混液管201端部的顶针202,混液管201与顶针202通过软管相连通,且混液管201与位于下侧的顶针202连接的软管外侧设有止水夹203,在混液管201的内部设有浮球204,混液管201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通气孔205和第一肝素帽206。
23.混液管201呈圆柱状设置,且混合管201的内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呈圆弧状设置,在混液管201的外端面开设有刻度线,且混合管201的容量为120ml。
24.加压机构1包括微型气泵101和进气阀102,微型气泵101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进气阀102连接,进气阀102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气囊103,且在气囊103的内部和前端中部分别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04和压力传感器105,气囊103的上端左侧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阀106,排气阀106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口107。
25.微型气泵101安装在壳体108的内部上端,在微型气泵101的后侧设有控制电路板109和可充电电池板110,在壳体108的前端上侧安装有显示屏111,在显示屏111的下侧设有透明的盖板112,且盖板112与壳体108转动连接,在壳体108的左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调节按钮113和挂钩114。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添加药物的剂量大于墨菲式滴管9的容积时,关闭止水夹203,向混液管201中注入药品,并将混液机构2位于上侧的顶针202插入截流接头3的一侧分支中,当顶针202的端部与堵头4接触时,顶针202推动堵头4沿其底部发生扭曲变形,堵头4将原药液流淌路线封堵,药液沿顶针202进入到混液管201中,并与注入的药品充分混合,通过混液管201外侧的刻度线观察进液量,当进液量达到需求值后,打开止水夹203,混合后的药液由混液管201滴落至墨菲式滴管9中。
27.实施例3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包括加压机构1、混液机构2和截流接头3,混液
机构2包括混液管201和对称分布在混液管201端部的顶针202,混液管201与顶针202通过软管相连通,且混液管201与位于下侧的顶针202连接的软管外侧设有止水夹203,在混液管201的内部设有浮球204,混液管201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通气孔205和第一肝素帽206。
28.混液管201呈圆柱状设置,且混合管201的内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呈圆弧状设置,在混液管201的外端面开设有刻度线,且混合管201的容量为120ml。
29.加压机构1包括微型气泵101和进气阀102,微型气泵101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进气阀102连接,进气阀102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气囊103,且在气囊103的内部和前端中部分别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04和压力传感器105,气囊103的上端左侧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阀106,排气阀106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口107。
30.微型气泵101安装在壳体108的内部上端,在微型气泵101的后侧设有控制电路板109和可充电电池板110,在壳体108的前端上侧安装有显示屏111,在显示屏111的下侧设有透明的盖板112,且盖板112与壳体108转动连接,在壳体108的左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调节按钮113和挂钩114。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液管201中的药液滴完后,浮球20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混液管201的最底端,从而将输液管5堵住,此时混液管201内部压力变小,药液袋与气囊103之间的压力值随之减小,气囊103内部的气压值和气囊103与药液袋之间压力值的差值增大,微型气泵101继续运行向气囊103中充入加压空气,使药液注入混液管201中。
32.实施例4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包括加压机构1、混液机构2和截流接头3,混液机构2包括混液管201和对称分布在混液管201端部的顶针202,混液管201与顶针202通过软管相连通,且混液管201与位于下侧的顶针202连接的软管外侧设有止水夹203,在混液管201的内部设有浮球204,混液管201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通气孔205和第一肝素帽206。
33.混液管201呈圆柱状设置,且混合管201的内部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呈圆弧状设置,在混液管201的外端面开设有刻度线,且混合管201的容量为120ml。
34.加压机构1包括微型气泵101和进气阀102,微型气泵101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进气阀102连接,进气阀102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气囊103,且在气囊103的内部和前端中部分别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04和压力传感器105,气囊103的上端左侧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阀106,排气阀106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有排气口107。
35.微型气泵101安装在壳体108的内部上端,在微型气泵101的后侧设有控制电路板109和可充电电池板110,在壳体108的前端上侧安装有显示屏111,在显示屏111的下侧设有透明的盖板112,且盖板112与壳体108转动连接,在壳体108的左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调节按钮113和挂钩114。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液管201中的药液过量时,浮球204在浮力作用下漂浮至混液管201的最顶端,从而将混液管201的进液口堵住,此时混液管201内部压力变大,药液袋与气囊103之间的压力值随之增大,气囊103内部的气压值和气囊103与药液袋之间压力值的差值增大,微型气泵101停止运行,混液管201中的药液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墨菲式滴管9中,随着混液管201中液面的下降,浮球20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液面恢复正常状态。
37.实施例5
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包括加压机构1、混液机构2和截流接头3,混液机构2包括混液管201和对称分布在混液管201端部的顶针202,混液管201与顶针202通过软管相连通,且混液管201与位于下侧的顶针202连接的软管外侧设有止水夹203,在混液管201的内部设有浮球204,混液管201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通气孔205和第一肝素帽206。
38.截流接头3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输液管5,且截流接头3的上端通过输液管5连通有穿刺器6,穿刺器6外侧设有穿刺器帽7,且在穿刺器6的右侧连通有排气管8。
39.截流接头3的下端连通有上y型接头10,上y型接头10下端连通有墨菲式滴管9,且上y型接头10的另一个接口与位于混液管201下侧的顶针202可拆卸连接。
40.墨菲式滴管9下端通过输液管5连接有下y型接头11,且连接上y型接头10和下y型接头11的输液管5外侧设有调速器12,下y型接头11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第二肝素帽13,下y型接头11的下端连接有过滤器14,过滤器14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留置针15。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液环境满足条件,且无需紧急进行静脉推注时,只需将穿刺器6插入药液袋中,然后将药液袋悬挂至适宜高度即可。
42.实施例6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包括加压机构1、混液机构2和截流接头3,混液机构2包括混液管201和对称分布在混液管201端部的顶针202,混液管201与顶针202通过软管相连通,且混液管201与位于下侧的顶针202连接的软管外侧设有止水夹203,在混液管201的内部设有浮球204,混液管201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通气孔205和第一肝素帽206。
43.截流接头3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输液管5,且截流接头3的上端通过输液管5连通有穿刺器6,穿刺器6外侧设有穿刺器帽7,且在穿刺器6的右侧连通有排气管8。
4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截流接头3的下端连通有上y型接头10,上y型接头10下端连通有墨菲式滴管9,且上y型接头10的另一个接口与位于混液管201下侧的顶针202可拆卸连接。
45.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墨菲式滴管9下端通过输液管5连接有下y型接头11,且连接上y型接头10和下y型接头11的输液管5外侧设有调速器12,下y型接头11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第二肝素帽13,下y型接头11的下端连接有过滤器14,过滤器14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留置针15。
4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紧急进行静脉推注时,若需要推注的药品剂量较少时,使用注射器将药物由第二肝素帽13进行静脉推注即可。
47.实施例7如图1-13所示,一种新型的输液器,包括加压机构1、混液机构2和截流接头3,混液机构2包括混液管201和对称分布在混液管201端部的顶针202,混液管201与顶针202通过软管相连通,且混液管201与位于下侧的顶针202连接的软管外侧设有止水夹203,在混液管201的内部设有浮球204,混液管201上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通气孔205和第一肝素帽206。
48.截流接头3与穿刺器6连接的输液管5中间位置连通有检测管16,检测管16为透明材质的十字管,其中心管路为贯通设置,旁通管路为空心半封闭式结构,且其两侧的旁通管路内部分别安装有红外发射器17和红外接收器18,红外接收器18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19,且控制开关19与微型气泵101之间电性连接。
4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液过程中,当药液在气体挤压作用下由穿刺器6流
出,由于穿刺器6插入药液袋深度为医护人员人工操作,当药液输完时,穿刺器6的气孔中无药液流入,气体由穿刺器6进入输液管5中,输液过程中,红外发射器17不断发射红外脉冲信号至红外接收器18,此时,红外光穿透检测管16的管壁和管道中流淌的药液,其输出的脉冲电信号不会发生变化,当输液管5中混有气体后,气泡运动至红外光传播路径位置后,检测管16中的红外光传播介质由液体变为气体,导致其输出的脉冲信号发生变化,此时,位于红外接收器18的检测电路检测到脉冲信号的变化,并输出控制信号至控制开关19处,控制开关19切断微型气泵101的电源,输液终止,此外,当输液过程中,输液管5中混入气泡时,气泡在输液管5中呈不规则圆形运动,当气泡运动至红外光传播路径上时,气泡下端首先到达传播路径上,导致传播介质由液体变为气体,输出脉冲信号发生一次改变,待气泡完全通过红外光传播路径的临界点时,红外光的传播介质由气体变为液体,输出脉冲信号发生第二次改变,在两次介质相互转变的间隙,控制开关19切断微型气泵101的电源,输液处于中断状态。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