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

文档序号:30938005发布日期:2022-07-30 01:3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

1.本发明涉及伤口清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


背景技术:

2.伤口清创可去除伤口或创面失活组织、脓液、血块和异物等有害物质,是防止或减轻伤口感染、促进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的基础治疗。通常在伤口治疗如换药或手术时施行,但是,现有的清创方法存在一些缺点:

、一些清创设备如水动力清创系统(俗称“水刀”)较为昂贵;

、一些设备体积过大如超声波清创仪,不便于携带和在伤者家中治疗;

、使用镊子、剪(刀)等手术器械和各种冲洗器、吸引器等手工操作,既无法彻底清除有害物质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存活组织,还需不断更换清创、清洗和负压引流等医疗器械,效率低,不利于快速清创,更不适合深部伤口或腔隙类伤口如窦道、瘘管等,其常见结果是清创不彻底或能够存活的组织清除过多,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急需设计一种既方便使用又容易精准清创的装置。
3.一种伤口清创笔(cn113855177a)只能旋转清创的同时释放麻药,无法冲洗和吸引。手持式清创装置(cn114099830a)仅清洗创口的同时对伤口处的积液负压引流,手持换药清创刷(cn210750567u)增加了固定刷头,但分置于刷头的两侧的冲洗头与负压吸引头相互影响且需要手工移动清创,降低清创效果和效率。一种腐肉清创刀(cn113729875a)用负压将组织吸至半球形清理罩内,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清理刀组件清理吸取的组织,方便高效,但可清除存活组织。一种可视化、转向可控的脓肿清创装置(cn113398348a)实现可视化腔隙内冲洗、负压吸引或手术器械清创,提高了准确性,但仍需使用手术方法清创,效率低且仅可用于较大腔隙。一种外科清创手术用负压刮匙(cn215129566u)通过中空结构的刮匙连接负压吸管,在刮除操作同时利用负压吸管将刮下的组织及时吸走,虽可清除冲洗和擦拭去除难以的感染组织,但也可刮除正常组织。一种小型手持清创仪(cn214970010u)利用高压水泵和超声组件清创,但是,超声波的清创作用有限,小型化后作用更差。因此,尽管多项专利对伤口清创器械进行了改进,但各有其缺点,不能满足临床尤其是不断增加的上门居家服务的需求。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设计了联合电动旋转刷头、分离的一定压力脉冲冲洗和负压吸引相互配合的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所述的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包括高压冲刷系统和负压吸引系统,固定于枪形部,所述的枪形部包括枪管部1和手持部2,所述的枪管部1和手持部2一体成型,所述的手持部2的内部中空且便于手握,所述的枪管部1呈中空圆柱状,所述的高压冲刷系统和负压吸引系统设置于枪管部1和手持部2的侧壁;所述的高压冲刷系统由旋转刷清创部和高压冲洗部组成,所述的旋转刷清创部由微电机10、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和中空旋转刷6组成,所述的微电机10和第二齿
轮9固定设置在枪管部1内部,微电机10与第二齿轮9连接并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所述的第一齿轮8通过齿轮外壳20密封设置于枪管部1侧壁,所述的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咬合设置,所述的第一齿轮8的枪口侧设置有凸出23,凸出23上设置有内螺纹2301,所述的中空旋转刷6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4,中空旋转刷6与凸出23通过外螺纹24和内螺纹2301螺旋连接,中空旋转刷6另一端设置有毛刷17和冲洗孔26;所述的高压冲洗部包括冲洗管13和冲洗瓶14,所述的冲洗管13的一端贯穿于第一齿轮8内的内孔801和中空旋转刷6内,另一端经三通接头30与冲洗瓶14连接,所述的冲洗瓶14与正负压两用泵12通过正压管25连接,冲洗管13和冲洗瓶14通过第一卡扣21固定于枪管部1侧壁,所述的第一卡扣21的数量≥2,所述的高压冲刷系统通过清创开关3和正负压开关4控制;所述的负压吸引系统由吸引头19、吸引管18和负压瓶11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的吸引头19和吸引管18设置于枪管部的侧壁,通过第二卡扣22固定,所述的第二卡扣22的数量≥2;所述的吸引头19和吸引管18通过吸引管接头1801和吸引头接口1901卡扣或螺旋连接,所述的吸引头19左右两侧设置有接头槽28和接头29,所述的2个或多个吸引头19通过接头槽28和接头29连接;所述的负压瓶11设置于手持部2内部;所述的正负压两用泵12设置于手持部2内部,过负压管16与负压瓶11通连接,通过正压管25与冲洗瓶14连接;所述的负压吸引系统通过正负压开关4控制,所述的枪管部1和手持部2内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卡槽,用于固定正负压两用泵12、负压瓶11和微电机10。
6.优选的,所述的中空旋转刷6呈中空圆柱型,直径为1-50mm,长5-200mm,一端呈半球形,此球形面及其邻近1/3-1/4侧面设置有毛刷17和冲洗孔26,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4。
7.优选的,所述的毛刷17由一定硬度的塑料、硅胶或动物毛发成簇构成,毛长为2-50mm,毛刷17的数量≥1,成行排列,行间距0.5-3mm;所述的冲洗孔26的直径为0.3-2mm,冲洗孔26数量≥1。
8.优选的,所述的冲洗瓶14和负压瓶11容积为50-250ml,冲洗瓶14设置有冲洗管13和正压管25的接口以及注液口1401和封帽,负压瓶11设置有吸引管18和负压管16的接口。
9.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齿轮8及其上的凸出23内设置有内孔801,所述的冲洗管13的直径与内孔801直径和中空旋转刷6的直径差为0.1-0.5mm,内孔801直径和中空旋转刷6的直径相等;所述的齿轮外壳20最低点设置1-2个排液孔7并与吸引管18连接,排液孔7的直径为0.5-2mm。
10.优选的,所述的凸出23及其内螺纹2301和中空旋转刷6及其外螺纹24的长度均为5-50mm。
11.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齿轮8和中空旋转刷6的转速为60-600转/分钟。
12.优选的,所述的吸引头19为中空瓦片状,内侧面直径等于中空旋转刷6的直径+1mm,中间空腔的宽度较吸引孔27大1-3mm,吸引头19一端及其邻近1/3-1/4外侧壁设置有吸引孔27,吸引头19的吸引孔27端与毛刷17的距离为1-5mm,另一端设置有吸引头接口1901,此端与中空旋转刷6的外螺纹24端齐平;吸引孔27的直径1-3mm,吸引孔27的数量≥1。
13.优选的,所述的冲洗管13上还设置有三通接头30,一端与冲洗瓶14连接,另一端与冲洗管13连接,第三端与吸引管18连接,三通接头30上带有开关。
14.优选的,所述的手持部2内部设置有电池合15,电源插头5经电池合15分别与正负压两用泵12和微电机10连接;所述的正负压两用泵12为正压和负压两用泵,正压为0-100kpa、负压≤-100kpa。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所述的装置便携、使用方便,可精准操作,高效快速地清创;(2)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同时设置有相互分离的高压冲刷系统和负压吸引系统。高压冲刷系统的中空旋转刷电动旋转剥离附在伤口壁脓液和坏死组织、异物等,同时以较高压力喷射清洗液冲洗伤口,负压吸引系统可在旋转刷洗清创的同时或先后将伤口的脓液、刷洗下来的坏死组织或者消毒液吸回负压瓶中,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活组织的同时尽可能地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异物等;(3)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还可用于皮肤或粘膜等组织或物品的清洗和消毒。
附图说明
16.图1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的外观图1
17.1.枪管部;2.手持部;3.清创开关;4.正负压开关;5.电源插头;6.中空旋转刷;7.排液孔;8.第一齿轮;801.内孔;9.第二齿轮;10.微电机;11.负压瓶;12.正负压两用泵;13.冲洗管;14.冲洗瓶;1401.注液口;15.电池合;16.负压管;17.毛刷;18.吸引管;1801.吸引管接头;19.吸引头;1901.吸引头接口;20.齿轮外壳;21.第一卡扣;22.第二卡扣;23.凸出;2301.内螺纹;24.外螺纹;25.正压管;26.冲洗孔;27.吸引孔;28.接头槽;29.接头;30.三通接头
18.图2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的剖面图2
19.图3齿轮系统剖面图1
20.图4第一齿轮8和凸出23示意图
21.图5齿轮系统截面图2
22.图6中空旋转刷6的放大图
23.图7吸引头19和吸引管18连接示意图
24.图8中空旋转刷6和吸引头19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是,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26.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外观呈枪形,内部中空,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描写的“侧面”,是指将清创装置枪口朝左放置,面向的一侧和背向的一侧均为侧面,
27.在本发明中,前和后是相对而言,若将清创装置水平翻转180
°
,则前和后变为了后和前;
28.在本发明中,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描写的“内部”,是指将清创装置拆开后的内腔;在本发明中,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描写的“左和/或右”,是指将清创装置枪口朝左放置,观察者的左端为左,右端为右。
29.实施例一、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
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所述的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包括高压冲刷系统和负压吸引系统,固定于枪形部,所述的枪形部包括枪管部1和手持部2,所
述的枪管部1和手持部2一体成型,所述的手持部2的内部中空且便于手握,所述的枪管部1呈中空圆柱状,所述的高压冲刷系统和负压吸引系统设置于枪管部1和手持部2的侧壁;所述的高压冲刷系统由旋转刷清创部和高压冲洗部组成,所述的旋转刷清创部由由微电机10、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和中空旋转刷6组成,所述的微电机10和第二齿轮9固定设置在枪管部1内部,微电机10与第二齿轮9连接并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所述的第一齿轮8通过齿轮外壳20密封设置于枪管部1侧壁,所述的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咬合设置,所述的第一齿轮8的枪口侧设置有凸出23,凸出23上设置有内螺纹2301,所述的中空旋转刷6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4,中空旋转刷6与凸出23通过外螺纹24和内螺纹2301螺旋连接,中空旋转刷6另一端设置有毛刷17和冲洗孔26;所述的高压冲洗部包括冲洗管13和冲洗瓶14,所述的冲洗管13的一端贯穿于第一齿轮8内的内孔801和中空旋转刷6内,另一端经三通接头30与冲洗瓶14连接,所述的冲洗瓶14与正负压两用泵12通过正压管25连接,冲洗管13和冲洗瓶14通过第一卡扣21固定于枪管部1侧壁,所述的第一卡扣21的数量≥2,所述的高压冲刷系统由清创开关3和正负压开关4控制;所述的负压吸引系统由吸引头19、吸引管18和负压瓶11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的吸引头19和吸引管18设置于枪管部的侧壁,通过第二卡扣22固定,所述的第二卡扣22的数量≥2;所述的吸引头19和吸引管18通过吸引管接头1801和吸引头接口1901卡扣或螺旋连接,所述的吸引头19左右两侧设置有接头槽28和接头29,所述的2个或多个吸引头19通过接头槽28和接头29连接;所述的负压瓶11设置于手持部2内部;所述的正负压两用泵12设置于手持部2内部,过负压管16与负压瓶11通连接,通过正压管25与冲洗瓶14连接;所述的负压吸引系统由正负压开关4控制;所述的枪管部1和手持部2内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卡槽,用于固定正负压两用泵12、负压瓶11和微电机10。所述的中空旋转刷6呈中空圆柱型,直径为1-50mm,长5-200mm,一端呈半球形,此球形面及其邻近1/3-1/4侧面设置有毛刷17和冲洗孔26,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4。所述的毛刷17由一定硬度的塑料、硅胶或动物毛发成簇构成,毛长为2-50mm,毛刷17的数量≥1,成行排列,行间距0.5-3mm;所述的冲洗孔26的直径为0.3-2mm,冲洗孔26数量≥1。所述的冲洗瓶14和负压瓶11容积为50-250ml,冲洗瓶14设置有冲洗管13和正压管25的接口以及注液口1401和封帽,负压瓶11设置有吸引管18和负压管16的接口。所述的第一齿轮8及其上的凸出23内设置有内孔801,所述的冲洗管13的直径与内孔801直径和中空旋转刷6的直径之差在0.1-0.5mm,内孔801直径和中空旋转刷6的直径相等;所述的齿轮外壳20最低点设置1-2个排液孔7并与吸引管18连接,排液孔7的直径为0.5-2mm。所述的凸出23及其内螺纹2301和中空旋转刷6及其外螺纹24的长度均为5-50mm。所述的第一齿轮8和中空旋转刷6的转速为60-600转/分钟。所述的吸引头19为中空瓦片状,内侧面直径等于中空旋转刷6的直径+1mm,中间空腔的宽度较吸引孔27大1-3mm,吸引头19一端及其邻近1/3-1/4外侧壁设置有吸引孔27,吸引头19的吸引孔27端与毛刷17的距离为1-5mm,另一端设置有吸引头接口1901,此端与中空旋转刷6的外螺纹24端齐平;吸引孔27的直径1-3mm,吸引孔27的数量≥1。所述的冲洗管13上设置有三通接头30,一端与冲洗瓶14连接,另一端与冲洗管13连接,第三端与吸引管18连接,三通接头30上带有开关。所述的手持部2内部设置有电池合15,电源插头5经电池合15分别与正负压两用泵12和微电机10连接;所述的正负压两用泵12为正压和负压两用泵,正压为0-100kpa、负压≤-100kpa。能够达到高压冲洗和负压吸引的目的即可。
31.实施例二、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的使用方法1
32.本实施例是使用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冲洗刷清创和负压吸引同时操作时,用于较大伤口,或皮肤粘膜等的清洗和消毒时。
33.(1)冲刷吸引清创头组装
34.根据伤口大小和深度以及需要清洗物体的形状,选择合适直径和毛刷17长度的中空旋转刷6、吸引头19;
35.高压冲刷系统组装:将中空旋转刷6通过外螺纹24和内螺纹2301与凸出23螺旋连接,调节中空旋转刷6的长度,以适应伤口的长度;
36.冲洗管13一端穿过第一齿轮8的内孔801和中空旋转刷6,末端置于接近冲洗孔26处,另一端与冲洗瓶14连接,冲洗瓶14通过第一卡扣21紧密固定于枪管部1侧壁;
37.负压吸引系统组装:将所述的吸引头19如图7所示包裹在中空旋转刷6上,将接头29插入接头槽28固定;将吸引管18通过第二卡扣22紧密固定在枪管部1侧壁;将吸引头19和吸引管18通过吸引管接头1801和吸引头接口1901螺旋或卡扣紧密连接;吸引管18后端与负压瓶11连接;
38.(2)使用方法
39.通过注液口1401向冲洗瓶14中注入清洗液或消毒液,如生理盐水、3%h2o2溶液、粘膜用聚维酮碘溶液等,并关闭注液口1401;
40.插入电源或保证电池合中的电池有充足电力;
41.旋转三通接头30,使冲洗管13两端相通;
42.用于伤口清创时,将连接好的中空旋转刷6和吸引头19插入或贴近伤口,按压清创开关3启动高压冲刷系统,以适当压力对伤口进行连续或间断冲洗和清创,同时按压正负压开关4控制负压吸引部,对消毒液和清理下来的组织进行负压连续或间断吸取,完成清创。
43.用于皮肤粘膜清洗或消毒时,将连接好的中空旋转刷6和吸引头19贴近皮肤粘膜,按压清创开关3启动高压冲刷系统,对皮肤粘膜进行刷洗和冲洗的同时,按压正负压开关4控制负压吸引部,吸除清洗液或消毒液,完成清洗和消毒。
44.用于器械清洗或消毒时,将连接好的中空旋转刷6和吸引头19贴近或插入器械,按压清创开关3启动高压冲刷系统连续或间断刷洗和冲洗,同时按压正负压开关4控制负压吸引部,连续或间断吸除清洗液或消毒液,完成清洗和消毒。
45.实施例三、一种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的使用方法2
46.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使用便携式伤口冲刷清创装置先冲刷洗后再负压吸引时。用于较细小伤口,无法深入组装好的冲刷吸引清创头(中空旋转刷6和吸引头19连接后)(图8)时。
47.根据伤口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直径和毛刷17长度的中空旋转刷6;
48.(1)高压冲刷系统组装
49.将中空旋转刷6通过外螺纹24和内螺纹2301与凸出23螺旋连接,调节中空旋转刷6的长度,以适应伤口的长度;将冲洗管13一端穿过第一齿轮8的内孔801和中空旋转刷6,末端置于接近冲洗孔26处,另一端与冲洗瓶14连接,冲洗管13和冲洗瓶14通过第一卡扣21固定于枪管部1侧壁;
50.(2)高压冲刷系统使用方法
51.通过注液口1401向冲洗瓶14中注入清洗液或消毒液,如生理盐水、3%h2o2溶液、粘
膜用聚维酮碘溶液等,并关闭注液口1401;
52.插入电源或保证电池合中的电池有充足电力;
53.保持正负压两用泵12上连接的吸引管18开放;
54.按压清创开关3控制高压冲刷系统,以适当压力对伤口进行连续或间断冲洗消毒和清创;
55.(3)负压吸引系统组装:将所述的吸引管18与冲洗管13上设置的三通接头30连接;将吸引管18通过第二卡扣22固定在枪管部1侧壁;旋转三通接头30的开关,使吸引管18与冲洗管13相通。
56.(4)负压吸引系统使用方法:保持正负压两用泵12上连接的正压管25或注液口1401开放;按压正负压开关4控制负压吸引部,对消毒液和清理下来的组织进行连续或间断负压吸取,完成清创。
57.在使用高压冲刷系统冲洗消毒时,如果排液孔7漏液较多,短暂启动负压吸引系统,吸除漏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