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MST技术建立皮下隧道远离腹部沟的股静脉PICC置管方法

文档序号:31342239发布日期:2022-08-31 10:4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采用MST技术建立皮下隧道远离腹部沟的股静脉PICC置管方法
采用mst技术建立皮下隧道远离腹部沟的股静脉picc置管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picc置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塞丁格尔穿刺术(mst技术)建立皮下隧道远离腹部沟使股静脉picc置管开口于大腿中部的picc置管方法。


背景技术:

2.picc置管术是导管通过外周静脉直接穿刺置入靠近心脏的中心大静脉,尾端留置在体外,无需皮下隧道。port是指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需要建立皮下隧道将导管静脉外留部分和注射座埋植于皮下,故port置入包里有隧道针、隧道引导棒或钳子等进行遁形分离,而picc穿刺包无建立皮下隧道相关器材。
3.针对上腔静脉置管受限患者,需经下腔静脉系统进行输液治疗,故只能股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位置接近腹股沟和会阴部,护理较为困难,感染等及血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管感染发生率可达26%。新技术在b超引导下行大腿中段股静脉picc置管,避免腹部沟股静脉置管护理难度和置管后感染血栓的风险,但大腿中断股静脉解剖位置较深,一般在皮下3.5cm左右处,由于下肢肌肉较厚,股静脉位置较深,应用4f赛丁格扩张器存在相对短小的问题,容易脱出血管,造成送管失败,并且位置深,进针角度过于垂直,造成导管没有坡度下滑,形成直角折叠,易断管。
4.目前有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0960298a公开的一种隧道式picc置管术中皮下隧道建立用具及其使用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1790041a公开的一种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方法,但是上述两种picc置管都不适用于前端开口修剪式的picc导管建立picc导管,而且上述两个专利采用的建立皮下隧道工具对病人创伤很大,增加病人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塞丁格尔穿刺术(mst技术)建立皮下隧道使腹部沟股静脉picc置管开口于大腿中部远离腹部沟的picc置管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6.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采用mst技术建立皮下隧道远离腹部沟的股静脉picc置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步骤1)在腹部沟处在b超引导下采用塞丁格尔穿刺针进行股静脉穿刺,直到塞丁格尔穿刺针见回血便沿塞丁格尔穿刺针送入导引钢丝,该穿刺处设为a处,a处使用扩皮刀将置管口直径扩大至合适大小,a处暂停扩张鞘送管;
9.步骤2)再次使用塞丁格尔技术将另一套塞丁格尔穿刺针从大腿中部进行皮下穿刺,该穿刺处设为b处,对准腹部沟股静脉穿刺口a处直行前进,一直送出腹部沟股静脉穿刺口a处,直到a处、b处两个穿刺口相通;
10.步骤3)将导丝通过步骤2)中的塞丁格尔穿刺针连接a处、b处两个穿刺口,保留导
丝将塞丁格尔穿刺针拔出;
11.步骤4)使用扩张鞘沿导丝连接a处、b处两个穿刺口;
12.步骤5)拔出连接a处、b处两个穿刺口的导丝及扩张鞘针芯,此时扩张鞘的前端突出于a处附近,扩张鞘的尾端位于b处附近;
13.步骤6)将picc导管的前端沿扩张鞘的尾端送入再从扩张鞘的前端伸出,然后撕退b处穿刺口的扩张鞘,仅留下picc导管埋入b处至a处的皮下;
14.步骤7)沿a处导引钢丝送入扩张鞘,退出扩张鞘内芯和导引钢丝,然后picc导管的前端沿着扩张鞘内部直进下腔静脉,接着撕退a处的扩张鞘,picc导管前部全部埋入体内,只留下b处picc导管外留部分;
15.步骤8)使用b超、胸片确定picc导管前端位置。
16.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a处使用扩皮刀将置管口直径扩大至约1cm。
17.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扩张鞘为可撕裂的扩张鞘。
1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塞丁格尔穿刺针包括21g或22g的钢针。
19.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a处与b处之间的距离小于5cm。
20.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虽然picc置管用物没有隧道针、隧道引导棒或钳子进行遁形分离器材,但是却利用塞丁格穿刺包采用新的方法建立皮下隧道,也就是塞丁格尔穿刺法(mst技术),此种方法不仅仅用于picc穿刺置管术,又能使用该项技术建立皮下隧道,此种皮下隧道建立方法比隧道引导棒或钳子粗糙遁形分离创伤更小,促进了picc置管和port置入术更进一步发展。本发明使picc置管远离腹部沟和会阴部处,开口于大腿中部,避免了股静脉位置接近腹股沟和会阴部护理难度,减少了此部位置管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规避了大腿中段股静脉picc置管因股静脉解剖位置较深,弥补了腹部沟和大腿中部股静脉picc置管两种穿刺部位的不足,完美结合picc置管和port置入术的两种置管方式,使病人舒适安全,方便护理。而且本发明取材方便,有单独的塞丁格尔穿刺包,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易学,易于推广。此种采用塞丁格尔穿刺技术建立皮下隧道,将导管通过皮下隧道牵引至安全舒适便于护理的部位方法值得推广,对于患者及医护人员都是不错的选择。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至图10是本发明的操作过程状态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4.参见图1至图10所示的采用塞丁格尔穿刺术建立皮下隧道使腹部沟股静脉picc置管开口于大腿中部的picc置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步骤1)在腹部沟处在b超引导下采用塞丁格尔穿刺针进行股静脉穿刺,直到塞丁格尔穿刺针见回血便沿塞丁格尔穿刺针送入导引钢丝10,该穿刺处设为a处,a处使用扩皮刀将置管口直径扩大至合适大小,本实施例中的a处使用扩皮刀将置管口直径扩大至约1cm左右,a处暂停扩张鞘送管(如图1所示),步骤1)的切口小不需要缝针,而其他建立皮下隧道切口大疤痕明显;
26.步骤2)再次使用塞丁格尔技术将另一套塞丁格尔穿刺针20从大腿中部进行皮下穿刺,该穿刺处设为b处,对准腹部沟股静脉穿刺口a处直行前进,一直送出腹部沟股静脉穿刺口a处,直到a处、b处两个穿刺口相通(如图2所示);
27.步骤3)将导丝30通过步骤2)中的塞丁格尔穿刺针连接a处、b处两个穿刺口,保留导丝30将塞丁格尔穿刺针拔出(如图3所示);
28.步骤4)使用扩张鞘40沿导丝30连接a处、b处两个穿刺口(如图4所示);
29.步骤5)拔出连接a处、b处两个穿刺口的导丝及扩张鞘针芯,此时扩张鞘40的前端突出于a处附近,扩张鞘40的尾端位于b处附近(如图5所示);
30.步骤6)将picc导管50的前端沿扩张鞘40的尾端送入再从扩张鞘的前端伸出(如图6所示),然后撕退b处穿刺口的扩张鞘,仅留下picc导管50埋入b处至a处的皮下(如图7所示);
31.步骤7)沿a处导引钢丝送入扩张鞘40a,退出扩张鞘内芯和导引钢丝(如图8所示),然后picc导管50的前端沿着扩张鞘40a内部直进下腔静脉(如图9所示),接着撕退a处的扩张鞘40a,picc导管50前部全部埋入体内,只留下b处picc导管外留部分(如图10所示);
32.步骤8)使用b超、胸片确定picc导管前端位置。
33.本发明中的扩张鞘40为可撕裂的扩张鞘,方便撕开,该扩张鞘为现有技术。塞丁格尔穿刺针20包括21g或22g的钢针,比现有的隧道针、隧道引导棒等皮下建立隧道工具小好几倍,减少手术创伤。a处与b处之间的距离优选小于5cm,方便与现成的5cm长的扩张鞘匹配,便于连接a、b两个穿刺点。当然也可以根据股静脉穿刺位置选择a处与b处之间的距离,a处股静脉picc置管位置尽量远离腹部沟进针,使b处穿刺口相应得以远离腹部沟。
34.本发明虽然picc置管用物没有隧道针、隧道引导棒或钳子进行遁形分离器材,但是却利用塞丁格穿刺包采用新的方法建立皮下隧道,也就是塞丁格尔穿刺法,此种方法不仅仅用于picc穿刺置管术,又能使用该项技术建立皮下隧道,此种皮下隧道建立方法比隧道引导棒或钳子粗糙遁形分离创伤更小,促进了picc置管和port置入术更进一步发展。本发明使picc置管开口于大腿中部,远离了腹部沟和会阴部,避免了股静脉位置接近腹股沟和会阴部护理难度,减少了此部位置管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规避了大腿中段股静脉picc置管因股静脉解剖位置较深,弥补了腹部沟和大腿中部股静脉picc置管两种穿刺部位的不足,完美结合picc置管和port置入术的两种置管方式,使病人舒适安全,方便护理。而且本发明取材方便,有单独的塞丁格尔穿刺包,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易学,易于推广。此种采用塞丁格尔穿刺技术建立皮下隧道,将导管通过皮下隧道牵引至安全舒适便于护理的部位方法值得推广,对于患者及医护人员都是不错的选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损伤程度比传统皮下隧道建立法明显小,第二天a处伤口几乎闭合。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