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胸外科可调节弹力固定胸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5425发布日期:2022-09-03 13:3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胸外科可调节弹力固定胸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胸外科可调节弹力固定胸带。


背景技术:

2.在患者做过胸部手术后,通常通过胸带减轻伤口疼痛,限制病人的胸廓活动幅度,避免伤口开裂的作用,但当病人用力挥动手臂时产生的振动可能会造成伤口开裂,且手臂挥动幅度大会造成胸腔张开,容易使得伤口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病人用力挥动手臂时产生的振动可能会造成伤口开裂,且手臂挥动幅度大会造成胸腔张开,容易使得伤口开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心胸外科可调节弹力固定胸带。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心胸外科可调节弹力固定胸带,包括:弹性固定胸带、触发机构、减速机构、限制机构、充气机构、泄压机构,触发机构、减速机构、限制机构、充气机构和泄压机构均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上,触发机构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两侧,减速机构、限制机构、充气机构和泄压机构均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后背,充气机构位于泄压机构上方,减速机构和限制机构均处于充气机构和泄压机构之间,减速机构位于限制机构上方,触发机构与减速机构连接,减速机构与限制机构连接,弹性固定胸带朝向人体后背的一侧竖直设置有气囊,充气机构穿过弹性固定胸带与气囊上端连接接通,泄压机构穿过弹性固定胸带与气囊底端连接接通。
6.优选地,所述的触发机构包括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两侧的橡胶臂套,两个橡胶臂套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绳,弹性固定胸带两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弹性固定胸带两侧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一侧设置有与弹性固定胸带连接的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水平设置,第三连接板竖直设置,第三连接板一侧设置有两个与弹性固定胸带连接的第四连接板,两个第四连接板上下设置,第三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之间,第四连接板临近弹性固定胸带后背,两个第四连接板之间活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部同轴套设有转筒,转筒外部同轴套设有导轮,连接绳穿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经过导轮与减速机构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均与连接绳活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的限制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后背的长条板,长条板长度方向平行弹性固定胸带后背,长条板两端均设置有第五连接板,两个第五连接板顶部均设置有限位斜面,两个限位斜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
8.优选地,减速机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减速机构分别与一个连接绳连接,两个减速机构左右布置于弹性固定胸带后背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减速机构包括传动构件、减速构件,上述的连接绳与传动构件连接,减速构件与限制机构连接。
9.优选地,所述的传动构件包括两个与弹性固定胸带后背连接的第六连接板,两个第六连接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两个第六连接板垂直弹性固定胸带后背,两个第六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向杆,两个第一导向杆处于同一水平面,一个第一导向杆外部活动套设有滑块,滑块一侧设置有齿条,齿条位于长条板一端上方,齿条临近限位斜面,限位斜面用于限制齿条运动距离,齿条朝向限位斜面的一端与连接绳连接,齿条位于两个第一导向杆之间,齿条延伸方向平行第一导向杆长度方向,齿条上方啮合有齿轮,齿轮同轴穿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外部活动套设有与弹性固定胸带连接的连接架,第二转轴背离弹性固定胸带的一端外部同轴套设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外部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减速套筒,减速套筒沿第一套环径向延伸,减速套筒内部中空且减速套筒悬置端设置成开口,减速套筒内腔开口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套环,第二套环同轴活动穿设有滑杆,滑杆伸入减速套筒内腔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限位盘,滑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抵触第一限位盘、第一弹簧另一端抵触第二套环,滑杆背离第一限位盘的一端设置有配重球。
10.优选地,所述的减速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架上的第七连接板,第七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杆、第一导向杆,第一螺纹杆和第一导向杆均竖直向下延伸,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七连接板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七连接板活动连接,第一螺纹杆自转时不发生上下运动,第一螺纹杆顶端同轴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一导向杆底端外部同轴活动套设有第一导向筒,第一导向筒底端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竖直连接杆,竖直连接杆底端与长条板顶面连接,第一螺纹杆底端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第一螺纹套筒底端设置有与竖直连接杆不连接的水平连接杆,水平连接杆背离竖直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半圆环,半圆环位于第一套环下方,半圆环与第一套环同轴且半圆环与第一套环位于同一竖直面,上述的配重球与半圆环配合。
11.优选地,所述的充气机构包括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后面的连接管,连接管穿过弹性固定胸带与气囊顶端连接接通,连接管悬置端设置成开口,连接管悬置端内腔匹配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位于第一单向阀和弹性固定胸带之间,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外界的空气单向流入连接管内腔,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空气单向流入气囊内,连接管悬置端连接接通有第二导向筒,第二导向筒与连接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第二导向筒两端设置成开口,第二导向筒内腔匹配设置有活塞,活塞可沿第二导向筒内腔滑动,活塞背离连接管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悬置端设置有第八连接板,第八连接板背离第二导向杆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杆,第八连接板两端活动穿设有第三导向杆,第三导向杆平行第二导向杆,两个第三导向杆背离连接管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限位盘,两个第三导向杆背离第二限位盘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限位柱,两个第三导向杆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抵触限位柱、第二弹簧另一端抵触第八连接板,两个限位柱背离第三导向杆的一端同轴设置有与连接管连接的连接柱。
12.优选地,所述的泄压机构包括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后面的第一排气筒,第一排气筒穿过弹性固定胸带与气囊底端连接接通,第一排气筒悬置端同轴设置有第二排气筒,第二排气筒临近第一排气筒的一端设置成锥形,第二排气筒两端设置成开口,第二排气筒的锥形端内腔匹配设置有封堵球,封堵球封堵第二排气筒的锥形端内腔,第二排气筒悬置端
内腔匹配设置有可沿第二排气筒导向方向滑动的滑板,滑板与封堵球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抵触滑板、第三弹簧另一端抵触封堵球,滑板上密布有贯穿孔,第二排气筒悬置端内腔设置两个相向延伸的第九连接板,滑板背离第三弹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套筒、第三导向筒,第二螺纹套筒和第三导向筒的延伸方向均平行第二排气筒长度方向,第二螺纹套筒悬置端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贯穿临近的第九连接板,第二螺纹杆与第九连接板活动连接,第二螺纹杆自转时不发生移动,第二螺纹杆背离第二螺纹套筒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转盘,第三导向筒悬置端内腔同轴活动穿设有第四导向杆,第四导向杆悬置端与临近的第九连接板连接。
13.优选地,弹性固定胸带上匹配设置有肩带,气囊设置成扁平状,半圆环的内圆面和配重球外表面均覆设有橡胶层。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胸外科可调节弹力固定胸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将橡胶臂套套在患者的大臂上,当患者手臂运动时,橡胶臂套随患者手臂运动,橡胶臂套通过连接绳带动带动齿条运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减速套筒转动,减速套筒带动滑杆和配重球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配重球带动滑杆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向外延伸,配重球抵触减速构件进行摩擦减速,降低手臂摆动的速度,从而降低振动,避免伤口开裂,配重球抵触半圆环进行摩擦减速,通过转动第一转盘可对半圆环的高度进行调节,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半圆环与配重球的距离,可对不同挥动手臂的速度进行限制减速,当齿条运动至限位斜面并抵触限位斜面,限位斜面阻止齿条继续运动,齿条通过连接绳、橡胶臂套阻止手臂继续运动,从而避免手臂大幅度摇摆导致伤口开裂的情况发生。
16.2.本发明通过按动按压杆,按压杆通过第八连接板、第二导向杆带动活塞向着靠近连接管的方向运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空气受到挤压经过第二单向阀并最终进入气囊,气囊充气鼓起使得弹性固定胸带与患者紧密连接,有利于保护伤口,避免伤口裂开,同时可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具有普适性,当有人碰撞患者时,当碰撞到气囊时,气囊缓冲的同时由于气囊受压,气囊内空气推动封堵球克服第三弹簧的弹力,气囊内空气排向外界,避免了刚性碰撞,气囊缩小缓冲撞击,同时通过手动挤压气囊可将空气排出,便于存放。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19.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20.图4为本发明的弹性固定胸带、触发机构、减速机构和限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传动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充气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23.图7为本发明的充气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8为本发明的泄压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25.图9为本发明的泄压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26.图中标号说明:
27.10、弹性固定胸带;110、气囊;20、触发机构;210、橡胶臂套;220、第一连接板;230、连接绳;240、第二连接板;250、第三连接板;260、第四连接板;270、第一转轴;280、转筒;290、导轮;30、减速机构;310、传动构件;311、第六连接板;312、第一导向杆;313、滑块;314、齿条;315、第二转轴;316、齿轮;317、连接架;318、第一套环;3181、减速套筒;3182、第二套环;3183、滑杆;3184、第一限位盘;3185、第一弹簧;3186、配重球;320、减速构件;321、竖直连接杆;322、第七连接板;323、第一螺纹杆;324、第一螺纹套筒;325、第一导向杆;326、第一导向筒;327、第一转盘;328、水平连接杆;329、半圆环;40、限制机构;410、长条板;420、第五连接板;430、限位斜面;50、充气机构;510、连接管;511、第一单向阀;512、第二单向阀;520、第二导向筒;530、活塞;531、第二导向杆;532、第八连接板;533、按压杆;540、第三导向杆;550、第二限位盘;560、限位柱;570、连接柱;580、第二弹簧;60、泄压机构;610、第一排气筒;620、第二排气筒;630、封堵球;640、第三弹簧;650、滑板;651、贯穿孔;652、第二螺纹套筒;653、第二螺纹杆;654、第三导向筒;655、第四导向杆;660、第九连接板;670、第二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如图1-9所示,一种心胸外科可调节弹力固定胸带,包括:弹性固定胸带10、触发机构20、减速机构30、限制机构40、充气机构50、泄压机构60,触发机构20、减速机构30、限制机构40、充气机构50和泄压机构60均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10上,触发机构20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10两侧,减速机构30、限制机构40、充气机构50和泄压机构60均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10后背,充气机构50位于泄压机构60上方,减速机构30和限制机构40均处于充气机构50和泄压机构60之间,减速机构30位于限制机构40上方,触发机构20与减速机构30连接,减速机构30与限制机构40连接,弹性固定胸带10朝向人体后背的一侧竖直设置有气囊110,充气机构50穿过弹性固定胸带10与气囊110上端连接接通,泄压机构60穿过弹性固定胸带10与气囊110底端连接接通;弹性固定胸带10用于套在患者胸部,触发机构20用于接收患者手臂的动力进而通过减速机构30对手臂挥动进行减速,可避免用力挥动胳膊导致的振动使手术开口裂开,通过限制机构40可限制手臂摆动幅度,防止手臂摆动幅度过大导致胸部手术开口裂开,通过充气机构50和泄压机构60可进行缓冲冲击和调节松紧。
31.触发机构20接收患者手臂大臂的运动进而带动减速机构30运转,所述的触发机构20包括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10两侧的橡胶臂套210,两个橡胶臂套210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绳230,弹性固定胸带10两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20,弹性固定胸带10两侧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40,第二连接板240一侧设置有与弹性固定胸带10连接的第三连接板250,第一连接板220和第二连接板240水平设置,第三连接板250竖直设置,第三连接板250一侧设置有两个与弹性固定胸带10连接的第四连接板260,两个第四连接板
260上下设置,第三连接板250位于第二连接板240和第四连接板260之间,第四连接板260临近弹性固定胸带10后背,两个第四连接板260之间活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转轴270,第一转轴270外部同轴套设有转筒280,转筒280外部同轴套设有导轮290,连接绳230穿过第一连接板220、第二连接板240、第三连接板250经过导轮290与减速机构30连接,第一连接板220、第二连接板240和第三连接板250均与连接绳230活动连接;将橡胶臂套210套在患者的大臂上,当患者手臂运动时,橡胶臂套210随患者手臂运动,橡胶臂套210通过连接绳230带动减速机构30运转。
32.所述的限制机构40包括水平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10后背的长条板410,长条板410长度方向平行弹性固定胸带10后背,长条板410两端均设置有第五连接板420,两个第五连接板420顶部均设置有限位斜面430,两个限位斜面430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
33.减速机构3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减速机构30分别与一个连接绳230连接,两个减速机构30左右布置于弹性固定胸带10后背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减速机构30包括传动构件310、减速构件320,上述的连接绳230与传动构件310连接,减速构件320与限制机构40连接。
34.所述的传动构件310包括两个与弹性固定胸带10后背连接的第六连接板311,两个第六连接板311处于同一水平面,两个第六连接板311垂直弹性固定胸带10后背,两个第六连接板311之间设置有两个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向杆312,两个第一导向杆312处于同一水平面,一个第一导向杆312外部活动套设有滑块313,滑块313一侧设置有齿条314,齿条314位于长条板410一端上方,齿条314临近限位斜面430,限位斜面430用于限制齿条314运动距离,齿条314朝向限位斜面430的一端与连接绳230连接,齿条314位于两个第一导向杆312之间,齿条314延伸方向平行第一导向杆312长度方向,齿条314上方啮合有齿轮316,齿轮316同轴穿设有第二转轴315,第二转轴315外部活动套设有与弹性固定胸带10连接的连接架317,第二转轴315背离弹性固定胸带10的一端外部同轴套设有第一套环318,第一套环318外部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减速套筒3181,减速套筒3181沿第一套环318径向延伸,减速套筒3181内部中空且减速套筒3181悬置端设置成开口,减速套筒3181内腔开口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套环3182,第二套环3182同轴活动穿设有滑杆3183,滑杆3183伸入减速套筒3181内腔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限位盘3184,滑杆3183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3185,第一弹簧3185一端抵触第一限位盘3184、第一弹簧3185另一端抵触第二套环3182,滑杆3183背离第一限位盘3184的一端设置有配重球3186;连接绳230带动齿条314运动,齿条314带动齿轮316转动,齿轮316带动第二转轴315转动,第二转轴315带动减速套筒3181转动,减速套筒3181带动滑杆3183和配重球3186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配重球3186带动滑杆3183克服第一弹簧3185的弹力向外延伸,配重球3186抵触减速构件320进行摩擦减速,降低手臂摆动的速度,从而降低振动,避免伤口开裂。
35.所述的减速构件320包括设置于连接架317上的第七连接板322,第七连接板322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杆323、第一导向杆325,第一螺纹杆323和第一导向杆325均竖直向下延伸,第一螺纹杆323贯穿第七连接板322且第一螺纹杆323与第七连接板322活动连接,第一螺纹杆323自转时不发生上下运动,第一螺纹杆323顶端同轴设置有第一转盘327,第一导向杆325底端外部同轴活动套设有第一导向筒326,第一导向筒326底端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
竖直连接杆321,竖直连接杆321底端与长条板410顶面连接,第一螺纹杆323底端外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324,第一螺纹套筒324底端设置有与竖直连接杆321不连接的水平连接杆328,水平连接杆328背离竖直连接杆321的一端设置有半圆环329,半圆环329位于第一套环318下方,半圆环329与第一套环318同轴且半圆环329与第一套环318位于同一竖直面,上述的配重球3186与半圆环329配合;配重球3186抵触半圆环329进行摩擦减速,通过转动第一转盘327可对半圆环329的高度进行调节,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半圆环329与配重球3186的距离,可对不同挥动手臂的速度进行限制减速,当齿条314运动至限位斜面430并抵触限位斜面430,限位斜面430阻止齿条314继续运动,齿条314通过连接绳230、橡胶臂套210阻止手臂继续运动,从而避免手臂大幅度摇摆导致伤口开裂的情况发生。
36.所述的充气机构50包括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10后面的连接管510,连接管510穿过弹性固定胸带10与气囊110顶端连接接通,连接管510悬置端设置成开口,连接管510悬置端内腔匹配设置有第一单向阀511、第二单向阀512,第二单向阀512位于第一单向阀511和弹性固定胸带10之间,第一单向阀511用于控制外界的空气单向流入连接管510内腔,第二单向阀512用于控制第一单向阀511和第二单向阀512之间的空气单向流入气囊110内,连接管510悬置端连接接通有第二导向筒520,第二导向筒520与连接管510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单向阀511和第二单向阀512之间,第二导向筒520两端设置成开口,第二导向筒520内腔匹配设置有活塞530,活塞530可沿第二导向筒520内腔滑动,活塞530背离连接管510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导向杆531,第二导向杆531悬置端设置有第八连接板532,第八连接板532背离第二导向杆531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杆533,第八连接板532两端活动穿设有第三导向杆540,第三导向杆540平行第二导向杆531,两个第三导向杆540背离连接管510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限位盘550,两个第三导向杆540背离第二限位盘550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限位柱560,两个第三导向杆540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580,第二弹簧580一端抵触限位柱560、第二弹簧580另一端抵触第八连接板532,两个限位柱560背离第三导向杆540的一端同轴设置有与连接管510连接的连接柱570;通过按动按压杆533,按压杆533通过第八连接板532、第二导向杆531带动活塞530向着靠近连接管510的方向运动,第一单向阀511和第二单向阀512之间的空气受到挤压经过第二单向阀512并最终进入气囊110,气囊110充气鼓起使得弹性固定胸带10与患者紧密连接,有利于保护伤口,避免伤口裂开,同时可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具有普适性。
37.所述的泄压机构60包括设置于弹性固定胸带10后面的第一排气筒610,第一排气筒610穿过弹性固定胸带10与气囊110底端连接接通,第一排气筒610悬置端同轴设置有第二排气筒620,第二排气筒620临近第一排气筒610的一端设置成锥形,第二排气筒620两端设置成开口,第二排气筒620的锥形端内腔匹配设置有封堵球630,封堵球630封堵第二排气筒620的锥形端内腔,第二排气筒620悬置端内腔匹配设置有可沿第二排气筒620导向方向滑动的滑板650,滑板650与封堵球630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640,第三弹簧640一端抵触滑板650、第三弹簧640另一端抵触封堵球630,滑板650上密布有贯穿孔651,第二排气筒620悬置端内腔设置两个相向延伸的第九连接板660,滑板650背离第三弹簧64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套筒652、第三导向筒654,第二螺纹套筒652和第三导向筒654的延伸方向均平行第二排气筒620长度方向,第二螺纹套筒652悬置端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53,第二螺纹杆653贯穿临近的第九连接板660,第二螺纹杆653与第九连接板660活动连接,第二螺纹杆653
自转时不发生移动,第二螺纹杆653背离第二螺纹套筒652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转盘670,第三导向筒654悬置端内腔同轴活动穿设有第四导向杆655,第四导向杆655悬置端与临近的第九连接板660连接;当有人碰撞患者时,当碰撞到气囊110时,气囊110缓冲的同时由于气囊110受压,气囊110内空气推动封堵球630克服第三弹簧640的弹力,气囊110内空气排向外界,避免了刚性碰撞,气囊110缩小缓冲撞击,同时通过手动挤压气囊110可将空气排出,便于存放。
38.更为完善的,弹性固定胸带10上匹配设置有肩带。
39.更为完善的,为了便于患者更为舒适,气囊110设置成扁平状。
40.更为完善的,半圆环329的内圆面和配重球3186外表面均覆设有橡胶层;有利于达到更好的减速效果。
41.更为完善的,弹性固定胸带10后背设置有安装板,减速机构30和限制机构40均设置于安装板上;可防止弹性固定胸带10形变影响减速机构30和限制机构40运转。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