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和成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53316发布日期:2022-09-07 13:5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和成像方法与流程

1.本公开具体涉及医学成像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和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2.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是以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的电阻抗变化分布为成像目标,通过给生物体施加安全电激励,在生物体体外测量响应的电信号,基于获得的电信号来重构生物体内部的电阻抗变化分布图像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ct、超声、核磁共振等方法,电阻抗断层成像不仅设备简单易携带,而且还实现了无损伤的成像,具有明显的成本低、安全性高的发展优势。
3.公开号为cn 211213147 u、专利名称为“一种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用电极带”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用电极带,包括橡胶束缚带、多个沿橡胶束缚带长度方向均布且伸出橡胶束缚带的导电橡胶块和与导电橡胶块连接的金属导电接头,所述橡胶束缚带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橡胶束缚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卡装在卡孔内的卡扣凸起,所述导电橡胶块和金属导电接头的数量相等,且导电橡胶块和金属导电接头的数量均为偶数。
4.由于采用了这种结构,佩戴电极带时为保证导电橡胶块与目标对象体表皮肤的充分接触,必须通过外在束缚力把橡胶束缚带紧绑在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上,影响使用体验。并且由于目标对象的体动或者医护临床操作引起的体表皮肤与橡胶束缚带之间的移动,会造成电极带偏离目标区域,降低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是有鉴于上述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便捷并且能够提高测量稳定性和准确性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和成像方法。
6.为此,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包括电极带、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所述电极带配置为设置于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以检测所述目标区域的电信号,所述电极带包括基带和设置于所述基带的并连接有导电线的多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具有与所述基带接触的第一电极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极面相对的第二电极面,所述第二电极面依次设置有具有粘性的导电胶和呈多层的折叠结构的离型膜,所述多个电极片中的相邻的电极片的所述离型膜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处理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基于所述电信号获得电阻抗图像;所述显示模块配置为显示所述电阻抗图像。
7.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提供了从开始测量到最终成像一套完整的成像系统,而且由于电极带采用了导电胶和多层离型膜的设计,具体而言,在电极带的电极片上先覆盖导电胶,利用导电胶的粘性,使电极片能够与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的皮肤形成稳定的接触,而无需通过外力将电极带固定到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同时,能够利用覆盖在导电胶的离型膜保持导电胶的粘性,同时具有双层折叠结构的离型膜有利于便捷地通过抽拉的方式撕下离
型膜,从而使得电极带在佩戴方便的同时又保证了测量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8.本公开所涉及的成像系统中,可选地,所述基带为具有弹性的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用于内藏所述导电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基带具有弹性且采用了双层结构,使电极带不仅坚韧耐用,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目标对象佩戴使用。同时,由于导电线不外漏,保证了电极带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9.本公开所涉及的成像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离型膜包括与所述导电胶贴合的第一膜层和与第一膜层贴合的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配合形成双层的折叠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离型膜采用了双层折叠结构,不仅覆盖了导电胶,使导电胶不暴露在空气中而造成导电胶污染或轻易沾住东西,而且在电极带定位到目标区域后,先以抽拉的方式撕下第二膜层,再通过第二膜层带动第一膜层,使得离型膜整体快速剥离导电胶。
10.本公开所涉及的成像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第二膜层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基带的边缘外,在暴露于所述基带的边缘外的第二膜层印有指示方向的标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暴露于基带的边缘外的第二膜层找到撕下离型膜的发力点,并且能够在指示方向的指引下便捷又完整地撕下离型膜。另外,如果某相邻两个电极片上覆盖的离型膜的连接结构因意外原因断裂,可以从断裂处找到暴露于基带的边缘外的第二膜层,并在指示方向的指引下抽拉邻近电极片上覆盖的离型膜,从而实现离型膜与电极片的剥离。
11.本公开所涉及的成像系统中,可选地,在相邻的电极片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一个电极片的所述第一膜层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另一个电极片的所述第一膜层连接的第二端部。在这种情况下,撕下单个电极片上的离型膜就能通过连接结构以串联的方式带动下一个相连的电极片上的离型膜剥离导电胶,最终实现便捷又完整地撕下电极带上所有的离型膜。
12.本公开所涉及的成像系统中,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s形结构。在这种情况下,s形的连接结构所具有的连贯性可以有效保证相邻电极片上的离型膜在与导电胶剥离的时候不会轻易断开。
13.本公开所涉及的成像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电极片为金属电极片,所述金属电极片的表面电镀的材料为银或氯化银中的至少一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银或/和氯化银电极片与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的接触阻抗小,能够保证测量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4.本公开所涉及的成像系统中,可选地,还包括便携式的数据采集装置,所述便携式的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存储所述电极带检测的电信号数据,并将所述的电信号数据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所述处理模块。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测得的电信号,不仅传输速度快,而且不受一般环境距离的限制。由于便携式的数据采集装置具有存储电信号数据的功能,即使现场无法实现即时通讯,也可以单独将存储的电信号数据传给处理模块进行分析处理。
15.另外,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阻抗断层的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极带定位到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所述电极带包括基带和设置于所述基带的并连接有导电线的多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具有与所述基带接触的第一电极面和与所述第一电极面相对的第二电极面,所述第二电极面依次设置有具有粘性的导电胶和呈多层的折叠结构的离型膜,所述多个电极片中的相邻的电极片的所述离型膜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剥离至少一个所述电极片的离型膜,并利用所述连接结构剥离剩余的所述电极片的离型膜;通过所述
导电胶将所述电极片固定于所述目标区域;利用所述电极片检测电信号;基于所述电信号获得电阻抗图像。
16.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提供了从开始测量到最终成像一套完整的成像系统,而且由于电极带采用了导电胶和多层离型膜的设计,具体而言,在电极带的电极片上先覆盖导电胶,利用导电胶的粘性,使电极片能够与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的皮肤形成稳定的接触,而无需通过外力将电极带固定到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同时,能够利用覆盖在导电胶的离型膜保持导电胶的粘性,同时具有双层折叠结构的离型膜有利于便捷地通过抽拉的方式撕下离型膜,从而使得电极带在佩戴方便的同时又保证了测量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7.本公开所涉及的成像方法中,可选地,所述基带具有与所述电极片接触的第一基带面和与所述第一基带面相对的第二基带面,所述第二基带面设置有标识图案,用于将所述电极带定位到所述目标区域。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基带面上的标识图案,能够快速准确地将电极带定位到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进行电信号的检测。
18.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操作便捷并且能够提高测量稳定性和准确性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和成像方法。
附图说明
19.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20.图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另一种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21.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22.图4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未撕下离型膜的电极带的正面示意图。
23.图4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图4a中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4.图5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撕下离型膜后的电极带的正面示意图。
25.图6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电极带的背面示意图。
26.图7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基带、电极片、和离型膜的示意图。
27.图7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基带、电极片、导电胶、和离型膜的示意图。
28.图8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双层折叠结构的离型膜的示意图。
29.图9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双层折叠结构的离型膜的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30.图10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32.另外,在本公开的下面描述中涉及的小标题等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内容或范围,其仅仅是作为阅读的提示作用。这样的小标题既不能理解为用于分割文章的内容,也不应将小标题下的内容仅仅限制在小标题的范围内。
33.本公开提供一种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成像系统可以包括配置为电信号数据采
集装置的电极带、配置为接收电信号并基于电信号获得电阻抗图像的处理模块以及配置为显示所述电阻抗图像的显示模块。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公开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通过对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进行电信号的检测、采集、分析和处理,最终能够生成目标区域的电阻抗变化分布图像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出来。同时,由于电极带采用了在电极片表面依次覆盖导电胶和离型膜的结构,在方便佩戴电极带的同时又能够保证电极片与目标对象的皮肤形成稳定的接触,从而能够保证电信号在采集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最终成像结果准确可靠。相比与传统的ct、超声、核磁共振等方法,本系统不仅设备简单易携带,而且还实现了无损伤的成像,保证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34.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阻抗断层的成像方法,在本公开中,利用本公开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方法能够对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的电信号进行检测、采集、分析、和处理,并最终显示电阻抗断层图像。由于作为电信号采集装置的电极带采用了新的设计结构,利用在电极片表面依次覆盖导电胶和离型膜的结构,在方便佩戴电极带的同时又能够确保电极片与目标对象的体表皮肤形成稳定的接触,从而能够保证电信号在采集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最终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5.图1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另一种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36.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1,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图2和图3,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1可以包括电极带20、处理模块30和显示模块40,电极带20配置为设置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以检测目标区域的电信号;处理模块30配置为接收电信号并基于电信号获得电阻抗图像;显示模块40配置为显示电阻抗图像。
37.在本实施方式中,目标对象10可以包括人体或其他动物体,目标区域可以包括胸部或者头部等部位。在一些示例中,目标对象10也可以为需要测量电阻抗断层图像的物体。
38.在本实施方式中,电信号可以包括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具体而言,如果施加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激励源为恒流源,则电极带20检测的电信号为电压信号;如果施加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激励源为恒压源,则电极带20检测的电信号为电流信号。
39.图4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未撕下离型膜的电极带的正面示意图。图4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图4a中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撕下离型膜后的电极带的正面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电极带的背面示意图。图7a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基带、电极片、和离型膜的示意图。图7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基带、导电胶、电极片、和离型膜的示意图。
40.在一些示例中,电极带20可以配置为设置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以检测目标区域的电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电极带20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目标对象10进行检测。
41.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4a和图5,电极带20可以包括基带203和设置于基带203的电极片207。
42.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可以连接有导电线。由此,电极片207能够将检测到的电信号传给处理模块30。
43.在一些示例中,电极带20可以包括多个电极片207。在这种情况下,佩戴电极带20时可以一次性将多个电极片207固定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使各个电极片207位于目标
区域的同一断层的表面,这对于重构电阻抗断层图像十分有利。
44.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可以具有与基带203接触的第一电极面和与第一电极面相对的第二电极面。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极面可以与导电胶208接触。
45.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7a和图7b,第二电极面可以依次设置有具有粘性的导电胶208和呈多层的折叠结构的离型膜204。
46.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4a,多个电极片207中的相邻的电极片207的离型膜204之间可以通过连接结构205连接。
47.在一些示例中,电极带20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相互锁紧的卡扣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在电极带20定位到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后,利用卡扣装置可以将电极带20初步固定在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
48.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电极带20的两端也可以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旋钮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电极带20定位到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后,利用旋钮装置可以将电极带20初步固定在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
49.在一些示例中,基带203可以呈皮带状,基带203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相互锁紧的卡扣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基带203的卡扣装置将电极带20初步固定于目标区域。
50.在一些示例中,基带203可以为具有弹性的多层结构,具体而言,基带203的材质为弹性绝缘材料,例如可以采用弹性硅胶、弹性皮带、或弹性织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由于基带203具有弹性使得电极带30具有伸缩的特性,从而能够适合不同目标对象10的佩戴使用;另一方面基带203为绝缘材料,因而不会对电极片207检测电信号造成干扰。
51.在一些示例中,多层结构的基带203可以用于内藏导电线,由此保证了使用电极带20时的安全性。
52.在一些示例中,基带203可以由弹性均匀的对人体无害的两层棉纤缝合而成。这种情况下,基带203与体表皮肤接触不会引起皮肤过敏。
53.在一些示例中,与电极片207连接的导电线的长度可以留有余量,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基带203最大的弹性伸长量确定导电线的最大长度,具体而言,基带203最大的弹性伸长量可以为基带203处于绷紧状态下的伸长量。在这种情况下,电极带20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目标对象10进行测量。
54.在一些示例中,基带203可以具有与电极片207接触的第一基带面203a和与第一基带面203a相对的第二基带面203b。
55.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6,第二基带面203b设置有标识图案202。在一些示例中,标识图案202可以用于将电极带20准确定位到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
56.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基带面203b的标识图案202可以包括数字编号202a和人形图案202b。
57.在一些示例中,人形图案202b可以包括正面图像和背面图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人形图案202b对准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特定位置(例如人体胸腔中间第4和第5肋骨之间的位置),换言之,人形图案202b能够辅助电极带20对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
58.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数字编号202a可以与第一基带面203a固定的每个电极片207一一对应,由此相当于给每个电极片207设置了一个编号,换言之,数字编号202a的数量可以与电极片207的数量相同。在一些示例中,数字编号202a可以包括1至16,共16个数字,也即对应了16个电极片207。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对电极片207进行编号,同时,能够根据后续获得的电阻抗断层图像判断各个编号的电极片207是否位于合适的位置,进而能够对相应的电极片207进行调整。
59.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可以为金属电极片。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用金属铜来制作电极片207。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在金属电极片的表面可以电镀金属银或氯化银中的至少一种,由于金属银或氯化银在与生理盐水等电解质接触时,氯离子进出氯化银层的速度相对快,达到平衡也快,所以形成的平衡的电极电位稳定,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60.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可以以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在基带203上,电极片207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圆形。
61.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的数量可以为偶数,数量为10至32个(参见图5)。在这种情况下,电极片207的数量为偶数,通过轮流激励其中相邻或相对两个电极片207并测量其余各电极片207之间的电信号,有利于重构电阻抗断层图像。
62.在一些示例中,导电线的数量与电极片207数量可以一致,并且导电线的一端与对应的电极片207通过焊接或插接的方式连接,导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沿电极带20长度方向延伸的电缆,电缆的另一端可以连接插头,电缆和插头可以内藏于基带203内部。由此保证了电极带20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63.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可以沿基带203长度方向固定在基带203的第一基带面203a,电极片207可以与第一基带面203a持平,也可以在第一基带面203a上突起。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证电极片207与目标区域的体表皮肤充分接触。
64.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可以沿基带203长度方向以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基带203上,具体而言,基带203可以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电极片207粘贴在凹槽内。在这种情况下,既保证了电极片207与基带203连接的稳固性,又方便更换损坏的电极片207。
65.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沿基带203长度方向以嵌设的方式固定在基带203上,具体而言,基带203可以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槽,电极片207可以嵌设在卡槽内。
66.在一些示例中,在使用电极带20检测目标区域的电信号的过程中,当电极片207出现松动或者移位时,处理模块30可以计算电极片207和目标区域之间的接触阻抗,如果接触阻抗超过设置的阈值,处理模块30能够通过显示模块40上的对应的电极状态指示标识或指示灯提示使用者调整电极带20,保证每一个电极片207都能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皮肤形成稳定的接触。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与目标区域的皮肤接触稳定,显示模块40上的对应的电极状态指示标识或指示灯为绿色;电极片207出现松动或移位,显示模块40上的对应的电极状态指示标识或指示灯为红色。
67.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可以设置有感应单元,由此,在使用电极带20检测目标区域的电信号的过程中,当电极片207出现松动或者移位时,感应单元就会发送报警信号给处理模块30,处理模块30通过显示模块40上的对应的电极状态指示标识或指示灯提示使用者调整电极带20,保证每一个电极片207都能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皮肤形成稳定的接触。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与目标区域的皮肤接触稳定,显示模块40上的对应的电极
状态指示标识或指示灯为绿色;电极片207出现松动或移位,显示模块40上的对应的电极状态指示标识或指示灯为红色。
68.在一些示例中,电极片207可以设置有感应单元,感应单元可以包括指示灯,指示灯可以显示电极片207当前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极带20检测电信号时,电极片207与目标区域的皮肤接触稳定,指示灯亮绿色;电极片207与目标区域的皮肤接触出现松动或移位,指示灯亮红色。
69.在一些示例中,导电胶208为包含有保湿剂和电解质、形成凝胶状的聚合物,具有诸如粘合性,抗干燥性和高导电性等特征。导电胶208作为电极片207与目标区域的体表之间的融合剂,导电胶208的粘合性能够使电极片207与目标区域的体表形成稳定的接触,能够避免或者减轻因为体动引起的体表和电极片207之间的移位或者虚脱;导电胶208的抗干燥性能够保证电极片207与目标区域的体表长时间接触不会脱落或移位;导电胶208的高导电性能够保证电极片207与目标区域的体表之间的接触阻抗足够小,从而使电极片207测得的电信号准确稳定。
70.在一些示例中,导电胶208可以包括导电凝胶、压敏导电胶、或预置导电胶。
71.在一些示例中,导电胶208可以为测量心电图所用的导电凝胶,该导电凝胶作为电极片207和目标区域的体表皮肤之间的融合剂,不仅具有较强的粘合性,能够使电极片207稳定地贴合于目标区域的体表,而且该导电凝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够使生物体的离子电流快速通过导电凝胶到达电极片207,从而使得电极片207测得的电信号准确稳定。
72.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7a和图7b,导电胶208分布的形状与电极片207的形状相似,导电胶208分布的面积大小与电极片207的大小相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得导电胶208更好地发挥其粘性的作用。
73.图8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双层折叠结构的离型膜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双层折叠结构的离型膜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74.在一些示例中,离型膜204可以是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具体而言,离型膜204可以由硅油或硅胶离型剂均匀涂布于环保材质pet、pe、opp薄膜的表层上所形成的薄膜。
75.在一些示例中,离型膜204可以具有与某些胶粘材料例如导电胶接触后表现出轻微且稳定的离型力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离型膜204可以与导电胶208形成稳定的贴合,从而保护导电胶208不会因暴露于空气中受到污染;当手动抽拉离型膜204时,离型膜204可以快速又干净地与导电胶208分离。
76.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8,离型膜204可以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韧性。在这种情况下,手动撕拉离型膜204不会导致相邻离型膜204之间的连接结构205断裂。
77.在一些示例中,离型膜204可以是双面离型膜或单面离型膜,单面离型膜即单面涂布硅胶离型剂的离型膜。需要说明的是,当离型膜204为单面离型膜时,单面离型膜中涂布硅胶离型剂的一面直接与导电胶208接触。
78.在一些示例中,离型膜204的厚度可以为0.019mm、0.025mm、0.036mm、0.05mm、0.075mm、0.1mm、0.125mm、0.175mm、或0.188mm。
79.在一些示例中,离型膜204可以为红色离型膜、黄色离型膜、绿色离型膜、蓝色离型膜、乳白色离型膜、黄色离型膜、亚光离型膜、珠光离型膜、黑色离型膜、透明离型膜、半透明离型膜、或瓷白色离型膜。
80.在一些示例中,离型膜204可以经过抗静电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消除了离型膜204表面积累的静电荷,能有效防止静电击穿电极片207内部的电路。
81.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膜层204a的形状可以与电极片207上覆盖的导电胶208的形状相匹配。具体而言,第一膜层204a的形状与导电胶208分布的形状相近似,第一膜层204a的面积大于等于导电胶208分布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膜层204能够与导电胶208形成稳定的贴合,有利于保持导电胶208的粘性。
82.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7b和图8,离型膜204可以包括与导电胶208贴合的第一膜层204a和与第一膜层204a贴合的第二膜层204b,第一膜层204a与第二膜层204b配合形成双层的折叠结构。
83.在一些示例中,离型膜204的第二膜层204b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基带203的边缘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暴露于基带203的边缘外的第二膜层204b找到撕下离型膜204的发力点,需要说明的是,发力点也可以称为受力点或作用点。
84.在一些示例中,在暴露于基带203的边缘外的第二膜层204b印有指示方向的标识206。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指示方向的标识206的指引能够便捷地撕下离型膜204。
85.在一些示例中,如果某相连两个电极片207上覆盖的离型膜204的连接结构205因某种意外原因断裂,可以从断裂处找到暴露于基带203的边缘外的第二膜层204b,并在指示方向的标识206的指引下抽拉邻近电极片207上覆盖的离型膜204,从而实现离型膜204与导电胶208的剥离。
86.在一些示例中,离型膜204的第一膜层204a的面积大于与之对应的电极片207的面积。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第一膜层204a完全覆盖电极片207上的导电胶208。
87.在一些示例中,离型膜204可以为多层折叠结构,例如离型膜204可以为三层折叠结构,具体而言,在第一膜层204a与导电胶208之间再贴合一层与第一膜层204a相连的第三膜层,由此配合形成三层折叠结构的离型膜204,同样能够起到与双层折叠结构的离型膜204相同的作用。以此类推,离型膜204可以设置为四层折叠结构、五层折叠结构。
88.图8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双层折叠结构的离型膜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离型膜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89.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8,撕下离型膜204时,通过连接结构205带动下一个离型膜204剥离电极片207。具体而言,通过连接结构205以串联的方式就能够将所有电极片207上覆盖的离型膜204一次性剥离电极片207。
90.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8,在相邻的电极片207中,连接结构205可以包括与电极片207的第一膜层204a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另一个的电极片207的第一膜层204a连接的第二端部,连接结构205可以为s形结构。
91.在一些示例中,在相邻的电极片中,s形结构的连接结构205可以包括与电极片207的第一膜层204a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另一个电极片207的第二膜层204b连接的第二端部。在这种情况下,抽拉一个电极片207的第二膜层204b就能够带动相邻电极片207的第一膜层204a剥离电极片207,达到使离型膜204快速剥离电极片207的目的。
92.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9,多个电极片207中的相邻的电极片207上覆盖的离型膜204之间通过连接结构205连接,连接结构205可以为x形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连接结构205具有沿电极带20长度方向的对称性,增加了连接结构205的坚固性。
93.在一些示例中,配置为接收电信号并基于电信号获得电阻抗图像的处理模块30可以包括具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配置电路等外围电路构成的印刷电路板、电阻抗断层成像芯片、通用串行总线、和计算机。在一些示例中,处理模块30具有将一个周期所采集的电信号信息通过处理还原成一帧图像的功能。
94.在一些示例中,配置为显示电阻抗图像的显示模块40可以包括专门用于重构并显示目标区域的电阻抗断层图像的定制软件、和计算机显示器。
95.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1还可以包括便携式的数据采集装置50。
96.在一些示例中,便携式的数据采集装置50可以用于存储电极带20检测的电信号数据,并将电信号数据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处理模块30。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传输速度快,而且不受一般环境距离的限制。
97.在一些示例中,便携式的数据采集装置50可以是数据采集盒,可选的,数据的传输方式还包括数据采集盒先存储电极带20检测的电信号数据,然后再将电信号数据传给处理模块30。由于数据采集盒具有前述存储功能,因此即使现场无法实现即时通讯,也可以单独将存储的电信号数据传给处理模块30进行分析处理(参见图2)。
98.在一些示例中,便携式的数据采集装置50也可以通过有线方式将电极带20检测的电信号数据传输到处理模块30。
99.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便携式的数据采集装置50可以以外挂式方式固定在电极带20上,在这种情况下,便于安装和拆卸便携式的数据采集装置50。
100.如上所述,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电阻抗断层的成像方法,该成像方法可以通过本公开所涉及的电阻抗断层的成像系统1实现。
101.图10是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所涉及的一种电阻抗断层的成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02.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0,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像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极带20定位到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步骤s100);剥离至少一个电极片207的离型膜204(步骤s200);通过导电胶208将电极带20固定于目标区域(步骤s300);利用电极片207检测电信号(步骤s400);基于电信号获得电阻抗图像(步骤s500)。
103.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00中,电极带20可以包括基带203和设置于基带203并连接有导电线的多个电极片207,电极片207具有与基带203接触的第一电极面和与第一电极面相对的第二电极面,第二电极面依次设置有具有粘性的导电胶208和呈多层的折叠结构的离型膜204,多个电极片207中的相邻的电极片207的离型膜204之间通过连接结构205连接。在一些示例中,成像方法中使用的电极带20可以与上文所述的电极带20相同。
104.在一些示例中,基带203可以具有与电极片207接触的第一基带面203a和与第一基带面203a相对的第二基带面203b,第二基带面203b设置有标识图案202(参见图6),标识图案202用于将电极带20准确定位到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
105.在一些示例中,通过电极带20两端分别设置的卡扣装置可以先将电极带20初步固定到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再根据标识图案202调整电极带20准确定位到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
106.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基带面203b的标识图案202可以包括数字编号202a和人形图案202b。人形图案202b可以包括正面图像和背面图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人形图案
202b对准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特定位置(例如人体胸腔中间第4和第5肋骨之间的位置),换言之,人形图案202b能够辅助电极带20对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
107.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数字编号202a可以与第一基带面203a固定的每个电极片207一一对应,由此相当于给每个电极片207设置了一个编号。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后续获得的电阻抗断层图像的成像结果判断各个编号的电极片207是否位于合适的位置,进而能够对相应的电极片207进行调整。
108.在一些示例中,目标对象10可以包括人体或其他动物体,目标区域可以包括胸部或者头部等部位。
109.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200中,可以根据离型膜204上的标识206剥离至少一个电极片207的离型膜204,利用相邻离型膜204之间的连接结构205能够以串联的方式剥离剩余的电极片207上的离型膜204,实现一次性剥离所有电极片207上的离型膜204。
110.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利用基带203具有的弹性,抬起需要剥离离型膜204的电极带20,根据标识206抽拉离型膜204的第二膜层204b暴露于基带203的边缘外的至少一部分,就能够实现离型膜204与电极片207的剥离。
111.在一些示例中,如果某相连两个电极片207上覆盖的离型膜204的连接结构205因为某种意外原因断裂,可以从断裂处抽拉下一个电极片207上覆盖的离型膜204,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便捷地使所有电极片207上覆盖的离型膜204都剥离电极片207(也即离型膜204剥离电极带20)。
112.在一些示例中,电极带20可以是一次性使用的电极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极带20是一次性使用,能够确保不会因为不同的目标对象10使用同一条电极带而引起的交叉病菌感染。
113.在一些示例中,同一个目标对象10使用完电极带20后可以把离型膜204粘回原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电极带20的多次反复使用。
114.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300中,可以通过导电胶208将电极片207固定于目标区域。在一些示例中,导电胶208为包含有保湿剂和电解质、形成凝胶状的聚合物,具有诸如粘合性,抗干燥性和导电性等特征。粘合性可以稳定地将电极片207固定在目标对象10的体表皮肤上,能够避免或者减轻因为体动引起的体表皮肤和电极片207的移位或者松动,确保检测体表皮肤和电极片207之间接触阻抗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成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15.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400中,利用电极片207检测电信号,电信号可以包括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具体而言,如果施加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激励源为恒流源,则电极片207检测的电信号为电压信号;如果施加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激励源为恒压源,则电极片207检测的电信号为电流信号。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电极片207既可以作为发射电信号的电极片207,也可以作为接收电信号的电极片207。
116.在一些示例中,通过轮流激励其中相邻或相对两个电极片207并检测其余各电极片207之间的电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测得的电信号重构电阻抗断层图像。
117.在一些示例中,在使用电极带20检测目标区域的电信号的过程中,当电极片207出现松动或者移位时,处理模块30可以计算电极片207和目标区域的接触阻抗,如果接触阻抗超过设置的阈值,处理模块30能够通过显示模块40上的对应的电极状态指示标识或指示灯提示使用者调整电极带20,保证每一个电极片207都能够与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皮肤
形成稳定的接触,从而保证检测电信号的准确性。
118.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500中,基于电信号获得电阻抗图像,具体而言,处理模块30具有将一个周期所采集的电信号数据通过处理还原成一帧图像的功能。因此处理模块30能够基于获得的电信号,经过分析处理,最后得到目标对象10的目标区域的电阻抗断层图像,并通过显示模块40显示电阻抗断层图像。
119.在一些示例中,处理模块30可以包括具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配置电路等外围电路构成的印刷电路板、电阻抗断层成像芯片、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芯片开发的专门重构电阻抗断层图像的软件、通用串行总线、和计算机。
120.在一些示例中,显示模块40可以包括专门用于重构并显示目标区域的电阻抗断层图像的定制软件、和计算机显示器。
121.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公开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公开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公开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