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6934发布日期:2022-09-21 07:1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


背景技术:

2.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关节头)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胫骨的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的关节窝,容纳距骨滑车,由于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路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容易发生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此外,足下垂也是踝关节疾病中常见的一个类型。
3.现有的踝关节护具虽能为患者的踝关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患者的踝关节再次扭伤,但却不能同时适用于足下垂患者,不利于足下垂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另外,现有的踝关节护具还不具备缓冲支撑的功能,不能在患者的脚后跟接触到地面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不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一端设置有护套,且所述底板与所述护套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且所述护套的下方设置有侧板,所述护套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机构,所述侧板的下方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上方一端且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有挡板。
6.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且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位于所述转动柱的外部固定有空心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转动柱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上端固定有手柄。
7.优选地,所述转动柱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空心柱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方位于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对应所述挡板的位置处固定有弹性垫,且所述底板的上方背离所述弹性垫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稳定板,所述踏板的下方开设有与所述稳定板配合的卡槽。
10.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下端固定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下端固
定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杆的外部位于所述移动板和所述盒体之间套接有弹簧。
11.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有缓冲件。
12.优选地,所述护套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且所述护套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相连。
13.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辊体,所述盒体的内部对应所述辊体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
14.优选地,所述护套和所述侧板的其中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且所述护套和所述侧板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外侧固定有魔术贴子贴,且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内侧固定有魔术贴母贴。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设置有弹性支撑机构,患者可穿戴着本护具进行合理地行走训练,在底板对应患者脚后跟的一端接触到地面之前,支撑板会率先接触到地面,支撑板、支杆和移动板得以同步向上移动,期间,弹簧收到拉伸,初步降低患者脚部受到的冲击力,当移动板接触到缓冲件时,由于缓冲件具有良好的弹性,故可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2、本发明设置有转动机构,通过拉动手柄,使滑动块同时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滑动,便可使转动柱带动踏板发生转动,以便后续对患有足下垂的患者进行辅助的康复训练,并且,操作简便;3、本发明设置有弹性垫、稳定板和卡槽,使稳定板的一端插入合适位置处的一个卡槽中,在弹性垫和稳定板的共同作用下,便可实现对踏板倾斜角度的确定,供患者站立在踏板上,从而对患有足下垂的患者达到辅助的康复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的背面以及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中空心柱和第一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中转动柱和第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中转动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中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底板;2、护套;3、第一固定架;4、踏板;5、侧板;6、挡板;7、透气孔;8、第一固定座;9、转动柱;10、第一轴承;11、空心柱;12、转动杆;13、第一滑槽;14、第二滑槽;15、滑动块;16、手柄;17、第二固定座;18、销轴;19、弹性垫;20、容纳槽;21、稳定板;22、卡槽;23、第二固定架;24、盒体;25、移动板;26、缓冲件;27、支杆;28、支撑板;29、弹簧;30、辊体;31、凹槽;32、第一固定带;33、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2,一种骨科关节护具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一端设置有护套2,
护套2与底板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架3固定相连,且护套2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7,透气孔7的开设,可提高护套2的透气性,降低患者皮肤的闷热不适感,护套2的下方设置有侧板5,侧板5的下方连接有踏板4,踏板4的上方一端且位于两个侧板5之间固定有挡板6,将患者的小腿和脚部分别置于护套2以及踏板4、侧板5内,并且使脚后跟与挡板6贴紧,护套2和侧板5的其中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32,且护套2和侧板5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33,第一固定带32的外侧固定有魔术贴子贴,且第二固定带33的内侧固定有魔术贴母贴,可根据患者小腿和脚的尺寸,利用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依次把四组第一固定带32和第二固定带33连接起来,便可将本护具与患者的脚部固定。
20.参照图2-5,底板1与护套2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8,第一固定座8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9,且第一固定座8的一侧位于转动柱9的外部固定有空心柱11,转动柱9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5固定连接,转动柱9与第一固定座8之间通过第一轴承10转动连接,且转动柱9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与空心柱11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底板1的上方位于另一个侧板5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固定座17,侧板5与第二固定座17之间通过销轴18转动连接,此结构可使侧板5与转动柱9之间保持同步转动,空心柱1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3,转动柱9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5,滑动块15的上端固定有手柄16,沿着第一滑槽13,将滑动块15从空心柱11与第一固定座8靠近的一端拉向与第一固定座8远离的一端,期间,滑动块15同时在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的内部滑动,由于第一滑槽13对滑动块15起到限位的作用,便可使转动柱9发生逆时针转动(参照示意图为图1-3时),从而带动踏板4发生逆时针转动。
21.参照图6,底板1的上表面对应挡板6的位置处固定有弹性垫19,且底板1的上方背离弹性垫19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20,容纳槽2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稳定板21,踏板4的下方开设有与稳定板21配合的卡槽22,使稳定板21的一端插入合适位置处的一个卡槽22中,对踏板4一端的下方起到支撑的作用,而踏板4的另一端则会对弹性垫19造成压迫,弹性垫19对踏板4又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在弹性垫19和稳定板21的共同作用下,便可实现对踏板4倾斜角度的确定,供患者站立在踏板4上,从而对患有足下垂的患者达到辅助的康复训练效果。
22.参照图2和图7,护套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支撑机构,弹性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23,第二固定架23的下端固定有盒体24,盒体24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25,移动板25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杆27,支杆27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板28,且支杆27的外部位于移动板25和盒体24之间套接有弹簧29,在底板1对应患者脚后跟的一端接触到地面之前,支撑板28会率先接触到地面,支撑板28、支杆27和移动板25得以同步向上移动,期间,弹簧29收到拉伸,初步降低患者脚部受到的冲击力,移动板2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辊体30,盒体24的内部对应辊体30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31,在移动板25移动的过程中,辊体30在凹槽31的内部滚动,对移动板25起到限位和稳定的作用的同时,还能降低移动板25的两端与盒体24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23.参照图7,移动板25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盒体24的内部固定有缓冲件26,缓冲件26呈半球状结构,并且,采用硅橡胶等弹性较好的材料,当移动板25接触到缓冲件26时,由于缓冲件26具有良好的弹性,故可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
24.本发明中,先将四组第一固定带32和第二固定带33分开,然后将患者的小腿和脚
部分别置于护套2以及踏板4、侧板5内,并且使脚后跟与挡板6贴紧,再根据患者小腿和脚的尺寸,利用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依次把四组第一固定带32和第二固定带33连接起来,便可将本护具与患者的脚部固定,患者在穿戴着本护具期间,仍可进行合理地行走训练,在底板1对应患者脚后跟的一端接触到地面之前,支撑板28会率先接触到地面(为提高底板1和支撑板28的防滑性能,可在底板1和支撑板28的下方固定防滑垫,或者在底板1和支撑板28的下方设置防滑纹路),受患者脚部下压以及地面挤压的共同作用力,支撑板28、支杆27和移动板25会同步向上移动,期间,弹簧29收到拉伸,初步降低患者脚部受到的冲击力,在移动板2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辊体30在凹槽31的内部滚动,在对移动板25起到限位和稳定的作用的同时,还能降低移动板25的两端与盒体24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音,另外,当移动板25接触到缓冲件26时,由于缓冲件26具有良好的弹性,故可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本护具对患者脚部,尤其是踝关节的防护能力;若患者还患有足下垂的疾病,还可利用本护具进行辅助的康复训练,可先让患者坐下,然后,利用手柄16将滑动块15从第一滑槽13的一端拉向另一端,具体地说,是由与第一固定座8靠近的一端拉向与第一固定座8远离的一端,滑动块15同时在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的内部滑动,由于第一滑槽13对滑动块15起到限位的作用,便可使转动柱9发生逆时针转动(参照示意图为图1-3时),从而带动踏板4发生逆时针转动,使踏板4与水平线之间保持15-20
°
夹角,与此同时,将稳定板21拉出,并使稳定板21的一端插入合适位置处的一个卡槽22中,对踏板4一端的下方起到支撑的作用,而踏板4的另一端则会对弹性垫19造成压迫,弹性垫19对踏板4又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在弹性垫19和稳定板21的共同作用下,便可实现对踏板4倾斜角度的确定,为患者的脚部提供稳定的支撑,随后,帮助患者缓缓站立起来,并保持站立的状态20分钟左右,每天可重复训练三次,站立的时间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患者站立期间,支撑板28支撑在患者脚部的后侧,可为患者补充一定的支撑力,降低患者出现跌倒情况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本护具的使用安全性。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