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在化妆品中的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31229852发布日期:2022-08-23 21:02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在化妆品中的用途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护肤化妆品领域,尤其涉及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用于制备具有抗皱和提紧致功效、美白防晒等功效化妆品的用途。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尤其具有真正功效的化妆品需求越来越高。抗衰老及美白功效化妆品在化妆品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据联合利华公司统计,仅抗衰老功效产品就占据化妆品市场的38%,中国2021年抗衰市场已经近1000亿人民币,全球市场更是高达2160亿美元并快速增长。人体皮肤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过多会加速皮肤的老化,皮肤皱纹增多、变得松弛粗造和无光泽;自由基还参与皮肤中黑色素的形成和糖化反应,引起皮肤变暗和色斑产生。抗氧化活性化合物能辅助人体清除多余自由基,抵抗皮肤皱纹产生或使松弛的皮肤变紧致,减少皮肤色斑,是抗衰老、美白等功效化妆品的核心功能原料。
3.目前化妆品行业常用的抗氧化剂麦角硫因、乙酰基六肽-8、维生素e等要么价格昂贵要么效果一般,亟需开发新的高效安全、成本可控能在化妆品中可使用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
4.化妆品涂抹于人体皮肤表面除了有效还必须安全无害,因此从药物活性分子和食品中寻找开发新的化妆品原料成为一种新趋势,2021年化妆品改革后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第一款新原料n-乙酰神经氨酸(燕窝酸)就是燕窝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橄榄油是地中海地区的主要食材之一,属于营养丰富的超级食物,地中海饮食者因为在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现代常见疾病中的低发病率,一直受到现代医学的重点研究。研究认为橄榄油中的羟基酪醇等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是减少以上这些疾病发病率的重要原因。羟基酪醇除了极强的抗氧化活性,还可促进软骨组织的再生,可抗癌防癌,具有抗炎抑菌作用,对心脑血管和糖、脂代谢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羟基酪醇作为单个纯品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尚没有系统研究过。
5.羟基酪醇在植物橄榄的各个部位中以不同的酯类或橄榄苦苷(oleuropein)的形式存在,这些酯或橄榄苦苷在橄榄成熟或被提取成橄榄油时才逐渐降解成羟基酪醇及其它一些酚或多酚类化合物,因此羟基酪醇在橄榄油提取物中含量很少,难以通过提纯的方法大量获得高纯度羟基酪醇。
6.目前为止,关于羟基酪醇的合成方法已经有数篇文献报道,国际专利w02007009590公开了以邻苯二酚和乙醛酸为原料的合成路线,经四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总收率不高只有52.7%,且需要用到价格昂贵操作不便的氢化锂铝。中国专利cn110128246a公开了以3,4-二甲氧基苯乙酸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四步反应总收率41%,需要用到hbr和金属钠操作不便且对环境有害。专利cn103664536a公开了以邻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的另一条路线,需五步反应总收率仅24%,反应中需用到溴和三溴化硼,环境危害大操作不便。bovicelli等在文献(synthetic communications,37(23),4245-4252;2007)报道
了以酪醇为原料,酪醇的酚羟基邻位在溴化钠和oxone作用下溴化,再经甲氧基化,保护还原等五步反应得到羟基酪醇。上述报道都存在路线长总收率不高、且使用的反应原料价格昂贵、操作不便对环境有害等问题。羟基酪醇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需要一种路线简单成本低对环境无害的合成路线。


技术实现要素:

7.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并系统研究了合成所得高纯度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中的可能用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作为单个纯品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空白的问题。
8.本发明中所述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0009][0010]
式i中,r选自氢,羟基,卤素,甲基,2-6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环状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基中的一种;且占据芳环上酚羟基以外的任意位置;n为1~10。
[0011]
当r为氢,n为2时即,为羟基酪醇。
[0012]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结构式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发生羟基化反应,制得所述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
[0013][0014]
式ii中,r选自氢,羟基,卤素,甲基,2-6个碳原子的直链、支链、环状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基中的一种;且占据芳环上酚羟基以外的任意位置;n为1~10。
[0015]
优选地,所述羟基化反应中还加入有催化剂和无机强碱。
[0016]
本发明的合成方法仅需两步反应,反应路线如下:
[0017][0018]
利用前述bovicelli等报道的方法从式iii所示的酪醇衍生物出发可以高产率获得式ii所示的溴代中间体,在下面反应中如用常规的甲氧基取代会使反应步骤增多,本发明重点考察溴的直接羟基化反应,在筛选了氯化铜、氯化亚铜、喹啉铜等铜盐作为催化剂单独或者在配体8-羟基喹哪啶的共同作用下的反应条件,发现反应均不能很好进行,首次发现式ii所示的溴代中间体在铜粉或硫酸铜的催化下,和过量的无机强碱反应,以水作溶剂,
在加热回流条件下,羟基可顺利取代溴,酸化后直接生成式i所示的目标化合物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式ii所示的溴代中间体羟基化反应的催化剂为铜粉或硫酸铜中的一种,所用硫酸铜可以是无水硫酸铜或硫酸铜水合物。中间体3与铜粉的摩尔比为1∶(0.05~0.3),中间体3与硫酸铜的摩尔比为1∶(0.1~0.3)。两种催化剂在所述使用量范围内都有较好的催化效果,低于所述范围则反应效率降低,高于所述范围并不能提高产率,带来不必要浪费的同时形成过多废料。
[0020]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中的一种。三者的反应效率差不多,而氢氧化钠的成本最低且易于放大生产,所以作为优选使用。
[0021]
利用本发明最优反应条件,式ii所示的溴代中间体的羟基化反应合成羟基酪醇的产率可达87.9%,产品纯度可以达到99%。按照bovicelli等报道的反应条件式iii所示的酪醇衍生物溴化生成式ii所示的溴代中间体的产率可达93.6%,两步反应总产率超过80%。两步反应所用原料便宜易得,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
[0022]
本发明进一步利用上述合成方法制得的高纯度羟基酪醇系统研究了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以证明其在抗衰老、美白、防晒等功效方面的有效性。
[0023]
皮肤衰老主要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两种形式,自然老化主要由遗传等内在因素引起;而光老化是指皮肤衰老过程紫外线损伤的积累,是自然老化和紫外线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皮肤暴露部位皱纹加深加粗,表皮粗造角化不良,不规则性色素沉着,真皮弹性纤维变形皮肤松弛。产生光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体皮肤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以及其他自由基,对人体皮肤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体多余的自由基会和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使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相对增多,从而降低细胞膜的柔软性,导致细胞膜功能异常,表现在皮肤上则是皮肤干燥,皱纹变多变深;2)线粒体是细胞动力工厂,人体85%的能量产生于此,在过量自由基的作用下,线粒体dna发生点突变或大量缺失,致使成纤细胞功能减退,从而导致线粒体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退化,影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生成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机体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发生一系列衰老变化;3)自由基使胶原蛋白表面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而使胶原蛋白过度交联,皮肤半桥粒结构失去弹性,皮肤变得松弛、失去弹性,并且有色斑沉着。自然老化不可逆转,但是光老化可以通过清除人体多余ros和自由基而得到缓解,因此可清除自由基和ros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可以减少皮肤皱纹、恢复皮肤弹性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0024]
由于自由基在多巴醌向黑色素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人体皮肤表面代谢多余糖和胶原蛋白形成ages产生老年色斑的糖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清除自由基可以阻止黑色素和老年色斑的形成,因此可清除自由基和ros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在化妆品中可以起到美白的效果。
[0025]
紫外辐射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是一种氧化应激过程,通过产生氧自由基(ros)来造成一系列组织损伤,清除或减少ros可以阻断或减缓组织损伤或促进晒后修复,是一种间接防晒作用。从防晒的终末生物学效应看,具有能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作为生物性防晒剂。
[0026]
本发明从体外、动物模型、人体三个方面研究羟基酪醇作为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
和ros的能力以及在化妆品中应用的可能性。
[0027]
1)dpph自由基清除法
[0028]
使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 hydrazyl,简称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试羟基酪醇作为抗氧化剂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pph是一种稳定的长寿命自由基,其乙醇溶液呈深紫色,在517nm附近有强吸收。当有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由于其单电子配对而使dpph乙醇溶液光吸收减弱。dpph乙醇溶液褪色程度与其接受电子数呈线性关系,由此可评价实验样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及抗氧化活性的大小。
[0029]
不同浓度羟基酪醇的存在下,dpph的清除率见表1:
[0030]
表1.羟基酪醇dpph清除率
[0031][0032]
表2.维生素e dpph清除率
[0033][0034]
从表1可以看出,在羟基酪醇添加浓度为0.02mg/ml的情况下,清除率已经达到
77.52%,ic
50
仅为0.01mg/ml。从表2可以看出,在化妆品行业广泛使用的维生素e在同样浓度下清除率仅为39.85%,浓度添加到0.04mg/ml时,清除率才达到74.45%,维生素e的ic
50
为0.026mg/ml。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清楚地证明羟基酪醇在体外有很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作为抗氧化剂。
[0035]
2)斑马鱼胚胎ros清除测试法
[0036]
使用斑马鱼胚胎的ros清除测试法检测了羟基酪醇的抗氧化能力。斑马鱼与人类的基因相似程度高达87%,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列为继大鼠小鼠之后的第三大模式生物,有水中“小白鼠”之称。其生理、发育代谢与哺乳类动物高相似,其皮肤结构和人体相似度高,斑马鱼皮肤也有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表皮角质细胞层以及人体皮肤结构相同的固有层、板桥粒、黑色素细胞、血管和皮下脂肪细胞等等。因此,斑马鱼可应用于急性有毒物质测试以及功效测试,在化妆品行业已经获得广泛认可。
[0037]
斑马鱼体内的ros调控机制与人体相同,可通过荧光探针2

,7
′‑
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h2dcfda)活体染色监测斑马鱼胚胎中的ros,将其标记为绿色荧光。斑马鱼胚胎个体小,方便于显微镜下拍照,并应用软件分析定量读取斑马鱼胚胎中随着ros增加而增强的绿色荧光信号,测试比较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的鱼胚胎ros水平变化,计算羟基酪醇清除ros的能力。
[0038]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羟基酪醇在配方添加浓度2.5%(测试浓度0.125g/l)时对斑马鱼胚胎ros清除率就可以达到35%,效果显著;浓度进一步增加到7.5%(测试浓度0.375g/l)、12.5%(测试浓度0.625g/l)的情况下、ros清除率进一步增加到40%和47%,该结果明确显示羟基酪醇作为抗氧化剂能高效清除斑马鱼胚胎中的ros。在上述所有检测浓度下,斑马鱼的存活率都在90%以上,说明羟基酪醇安全无害。
[0039]
同样使用斑马鱼胚胎的ros清除测试法检测了市场广泛使用价格昂贵的活性原料麦角硫因的抗氧化效果,在同样7.5%的配方添加浓度下,麦角硫因的ros清除率仅为24%,而羟基酪醇则可以达到40%。另一个价格不菲的抗氧化原料乙酰基六肽-8,在配方添加浓度为1%和1.4%时ros清除率仅为14%,添加浓度增加到20%时ros清除率反而降低到6%。维生素c衍生物抗坏血酸葡糖苷在添加浓度为0.4%时ros清除率为13%,但再添加配方浓度时斑马鱼不能耐受,具体结果见图2。
[0040]
上述实验结果清楚地证明羟基酪醇在斑马鱼体内具有很强的ros清除能力,而且同样浓度下比价格昂贵的麦角硫因和乙酰基六肽-8清除效率高很多。这可能是因为羟基酪醇不但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而且是既可溶于水也可溶于油的两亲小分子,更容易穿过斑马鱼皮肤屏障。由于斑马鱼皮肤和人体皮肤有很强的相似性,可以预计羟基酪醇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在抗衰、美白防晒等化妆品中发挥很好效果。
[0041]
3)人体功效实验
[0042]
为进一步证明羟基酪醇作为抗氧化剂在人体的真实功效,本发明进行了人体试验以验证羟基酪醇对人体皮肤抗皱抗衰老的实际功效。在实际功效试验之前首先利用斑贴试验验证羟基酪醇对人体的安全性。
[0043]
3.1)人体皮肤封闭斑贴试验
[0044]
本发明采用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来评价羟基酪醇在人体皮肤使用的安全性。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的要求,选择30名合格的受试者,进行皮肤封闭型斑贴试
验。首先检测受试者手臂上的测试区域,将含有2%羟基酪醇的水溶液注入斑试器,将斑试器贴在受试者测试区域,保持24小时。在移除斑贴后30分钟(待压痕消失后)、24小时和48小时按表3标准观察皮肤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
[0045]
表3.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皮肤反应分级标准及试验结果
[0046][0047]
按照上述规定方法对2%羟基酪醇水溶液进行人体封闭斑贴试验,表3的测试结果显示:29例受试者皮肤全部呈阴性反应(评分等级:0级),仅一例有可疑反应,说明受试物对人体皮肤无不良反应。
[0048]
3.2)人体抗皱提紧致功效试验
[0049]
在确认羟基酪醇对人体安全有效后,采用皮肤参数测定、皮肤快速三维成像、皮肤超声诊断及面部图像分析等功效评价方法来评估羟基酪醇在化妆品中的抗皱提紧致等抗衰老功效。
[0050]
具体步骤如下:选择30名年龄在35~50岁,左右眼角皱纹等级一致且均大于1的非备孕、哺乳及妊娠期女性志愿者,随机左右两侧分为实验侧与对照侧,实验侧使用添加2%羟基酪醇实施例11制备的晚霜,对照侧使用不添加羟基酪醇的空白晚霜。实验要求志愿者每天早晚使用2次,每次使用量不低于3g,并确保测试期间以室内活动为主,避免长时间无防护暴露于阳光下。每次测试前,受试者需要清洁面部,擦干皮肤后,在温度21
±
1℃,湿度50
±
5%的室内静坐30分钟以上,等待皮肤至稳定状态。测定d0、d14、d28时皮肤皱纹参数的变化,包括皱纹数、皱纹平均深度(μm)、皱纹体积(mm3)等。
[0051]
测试使用仪器为:
[0052]
美国canfield公司的面部图像分析仪,型号:visia-cr;
[0053]
德国ck公司的多功能皮肤测试仪,型号:mpa4;
[0054]
德国ck公司的皮肤超声诊断仪型号:uc22;
[0055]
德国ck公司的皮肤快速三维成像系统型号:primos lite;
[0056]
采用t检验分析数据差异的显著性,p≥0.05时标记为“ns”;p<0.05时标记为“s”,结果如图3所示。
[0057]
由图3可知,连续使用28天与使用前相比,受试部位皮肤的皱纹数明显减少,减少了46.52%,是对照组的1.58倍;皱纹平均深度减少62.89%,是对照组的1.52倍;皱纹体积降低9.42%,是对照组的1.33倍;数值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0058]
受试皮肤区域的真皮层和表皮层各自的深度与密度变化如图4和图5所示。由图4和图5的试验结果可知,连续使用28天后,受试皮肤真皮层深度比使用前提升了23.48%,是对照组的2.3倍;密度提升87.50%,是对照组的1.75倍。表皮层深度提升了13.95%,是对照组的1.09倍;表皮层密度提升了48.84%,是对照组的约1.5倍。除去表皮层深度不具有显著
性差异(p>0.05),其它数值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59]
选取一名年龄30岁的受试者,观察使用前和连续使用受试样品28天后的皮肤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变化(图6),可以发现变化明显。
[0060]
上述人体功效数据清楚说明使用含羟基酪醇晚霜的受试者28天后皮肤皱纹数和体积都明显减少,真皮层深度和密度明显增加。从受试者面部图像可以看出,使用28天后大部分受试者皮肤白皙富有光泽,说明羟基酪醇能帮助皮肤抗皱提紧致,达到抗衰老效果,同时也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0061]
上述三组实验首先从体外和动物模型两方面证实羟基酪醇作为抗氧化剂有非常优良的清除ros等自由基能力,而且优于目前化妆品行业常用的维生素e、麦角硫因和乙酰基六肽-8等抗氧化剂。进一步的人体功效数据显示羟基酪醇不仅对人体安全无害,而且表现出良好的抗皱抗衰老作用,特别适合作为抗氧化剂应用在化妆品中。
[0062]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可以方便合成如式i所示的高纯度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在水相和油相中都有一定溶解度,可以非常方便的添加到溶液、乳霜、面膜、洗液、凝胶、喷雾等各种形式化妆品中。
[0063]
前文已经说明人体内多余ros等自由基可引起皮肤粗造、皱纹等光老化,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1作为抗氧化剂可有效清除ros等自由基,因此在化妆品中可发挥抗皱、提紧致功效,达到抗衰效果,人体功效实验已清楚无误证实。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1作为抗氧化剂在具有抗皱、提紧致功效化妆品中可发挥关键作用,推荐的配方添加浓度在0.1%~20%(w/w)范围内,更优选在0.1%~10%(w/w)范围内,特别优选在0.5%~5%(w/w)范围内。
[0064]
由于黑色素和老年色斑的形成和自由基密切相关,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1作为抗氧化剂可在美白功效化妆品中发挥关键作用,推荐的配方添加浓度在0.01%~20%(w/w)范围内,更优选在0.1%~10%(w/w)范围内,特别优选在0.5%~5%(w/w)范围内。
[0065]
具有能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作为生物性防晒剂。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1作为抗氧化剂在具有防晒功效化妆品中推荐的配方添加浓度在0.01%~20%(w/w)范围内,更优选在0.1%~10%(w/w)范围内,特别优选在0.5%~5%(w/w)范围内。
[0066]
ros等自由基过多和炎症发生存在密切关联,已有大量文献报道羟基酪醇具有抗炎功能。皮肤表面的粉刺、痘痘和皮肤过敏等问题都是由炎症引起,因此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1作为抗氧化剂可作为辅助原料在具有祛痘、舒缓修复、头皮养护等化妆品中发挥功效,推荐的配方添加浓度在0.01%~20%(w/w)范围内,更优选在0.1%~10%(w/w)范围内,特别优选在0.5%~5%(w/w)范围内。
[0067]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用于制备化妆品的用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路线简单,两步反应所用原料便宜易得,操作简单,产率可达87.9%,产品纯度可以达到99%,易于工业化;合成的羟基酪醇及其衍生物可高效清除ros等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抗氧化剂在应用于具有抗皱提紧致、美白防晒等潜在功效化妆品中,人体功效试验进一步证实羟基酪醇在化妆品中可发挥上述功效。
附图说明
[0068]
图1显示为羟基酪醇对斑马鱼胚胎的ros清除测试结果图。
[0069]
图2显示为化妆品常用抗氧化剂对斑马鱼胚胎的ros清除测试结果图。
[0070]
图3显示为羟基酪醇对人体功效皱纹变化图。
[0071]
图4显示为羟基酪醇对受试皮肤区域的真皮层和表皮层各自的皮层深度变化图。
[0072]
图5显示为羟基酪醇对受试皮肤区域的真皮层和表皮层各自的皮层密度变化图。
[0073]
图6显示为羟基酪醇对单个受试者皮层变化图。
[0074]
图7显示为实施例1制得的羟基酪醇的核磁共振氢谱。
[0075]
图8显示为斑马鱼胚胎ros清除测试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77]
须知,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
[0078]
此外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步骤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方法步骤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步骤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除非另有说明;还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装置之间的组合连接关系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设备/装置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设备/装置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两个设备/装置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设备/装置,除非另有说明。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各方法步骤的编号仅为鉴别各方法步骤的便利工具,而非为限制各方法步骤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的情况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79]
实施例1
[008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溴-4-羟基苯乙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1]
将原料4-羟基苯乙醇(100g,0.72mol)溶于30ml丙酮和72ml水的混合溶剂中,冰水浴冷却下分批加入过氧硫酸氢钾复合盐(356g,0.58mol),然后滴加50%的溴化钠(82g,0.8mol)水溶液,滴完后在冰水浴中继续反应1小时,然后滴加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淬灭反应,减压浓缩除去丙酮,析出的固体经过滤、水洗并烘干后得到3-溴-4-羟基苯乙醇147g,产率93.6%。
[0082]1h nmr(400mhz,cdcl3):δ7.34(s,1h),7.08(d,j=8.0hz,1h),6.95(d,j=8.4hz,1h),5.52(br,1h),3.82(t,j=6.6hz,2h),2.78(t,j=6.4hz,2h)。
[0083]
实施例2
[008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5]
将氢氧化钠(138g,3.45mol)溶于900ml水中,加入硫酸铜五水合物(5.74g,0.023mol),然后加入3-溴-4-羟基苯乙醇(50g,0.23mol),加热110℃回流7小时后冷却反应液,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2~3,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合并的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剩余残留物经减压蒸馏得到产品羟基酪醇26.4g,产率74.3%。本实施例制得的羟基酪醇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7所示,其特征峰如下:1h nmr(400mhz,d2o):66.84(d,j=8.0hz,1h),
6.79(d,j=2.0hz,1h),6.69(dd,j=8.2,2.2hz,1h),3.74(t,j=6.8hz,2h),2.70(t,j=6.8hz,2h)。
[0086]
实施例3
[008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8]
将氢氧化钠(138g,3.45mol)溶于900ml水中,加入硫酸铜五水合物(17.23g,0.069mol),然后加入3-溴-4-羟基苯乙醇(50g,0.23mol),加热110℃回流7小时后冷却反应液,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2~3,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合并的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剩余残留物经减压蒸馏得到产品羟基酪醇31g,产率87.3%。
[0089]
实施例4
[009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1]
将氢氧化钠(138g,3.45mol)溶于900ml水中,加入无水硫酸铜(11g,0.069mol),然后加入3-溴-4-羟基苯乙醇(50g,0.23mol),加热回流7小时后冷却反应液,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2~3,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合并的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剩余残留物经减压蒸馏得到产品羟基酪醇31.2g,产率87.9%。
[0092]
实施例5
[009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4]
将氢氧化锂(82.6g,3.45mol)溶于900ml水中,加无水入硫酸铜(11g,0.069mol),然后加入3-溴-4-羟基苯乙醇(50g,0.23mol),加热110℃回流7小时后冷却反应液,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2~3,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合并的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剩余残留物经减压蒸馏得到产品羟基酪醇30.4g,产率85.6%。
[0095]
实施例6
[009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7]
将氢氧化钠(138g,3.45mol)溶于900ml水中,加入铜粉(1.46g,0.023mol),然后加入3-溴-4-羟基苯乙醇(50g,0.23mol),加热110℃回流20小时后冷却反应液,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2~3,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合并的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剩余残留物经减压蒸馏得到产品羟基酪醇28.3g,产率79.7%。
[0098]
实施例7
[009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00]
将氢氧化钠(138g,3.45mol)溶于900ml水中,加入铜粉(4.38g,0.069mol),然后加入3-溴-4-羟基苯乙醇(50g,0.23mol),加热110℃回流20小时后冷却反应液,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2~3,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合并的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剩余残留物经减压蒸馏得到产品羟基酪醇28.5g,产率80.2%。
[0101]
实施例8
[010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03]
将氢氧化钠(138g,3.45mol)溶于900ml水中,加入铜粉(0.73g,0.0115mol),然后加入3-溴-4-羟基苯乙醇(50g,0.23mol),加热110℃回流20小时后冷却反应液,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2~3,乙酸乙酯萃取4次后合并的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剩余残留物经减压蒸馏得到产品羟基酪醇24.3g,产率68.5%。
[0104]
实施例9
[010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的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0106]
测试方法是将dpph和羟基酪醇样品分别或共同溶于水或95%乙醇中,在517nm处测吸光度。检测方式见下表4:
[0107]
表4.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测试条件
[0108][0109]
dpph自由基清除率计算公式:清除率(%)=(1-(t-t0)/(c-c0))*100%
[0110]
t
‑‑
样品管吸光值,即样品与dpph反应后溶液的吸光值;
[0111]
t0
‑‑
样品本底吸光值;
[0112]c‑‑
dpph管吸光值,即未加样品时dpph溶液吸光值;
[0113]
c0
‑‑
溶剂本底吸光值。
[0114]
实施例10
[011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的斑马鱼胚胎ros清除测试:
[0116]
检测实验的方法是将24尾48小时大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0.625g/l、0.375g/l和0.125g/l羟基酪醇溶液中,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暴露24小时后对鱼胚胎进行h2dcfda染色,荧光拍照测量ros信号强度并进行统计分析。检测流程如图8所示。
[0117]
最终的活性氧(ros)清除率则按以下公式计算:
[0118]
清除率=[(c-t)/c]*100%
[0119]
该式中,t为受试物处理组鱼胚胎ros“平均信号强度”的平均值;c为空白对照组鱼胚胎ros“平均信号强度”的平均值。
[0120]
实施例11
[012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羟基酪醇作为抗氧化剂用于制备化妆品时的稳定性测试,具体采用如表5所示的人体抗皱功效试验化妆品配方:
[0122]
表5.人体抗皱功效试验化妆品配方
[0123][0124]
操作步骤:将a相和b相分别加热至80~85℃,完全溶解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将b相加入a相,以3000r/min的速度均质3-5min;继续搅拌降温至70℃时加入c相;降温至45℃以下,依次加入d相的各原料,搅拌均匀即可出料得到面霜样品。
[0125]
测试样品配方稳定性:
[0126]
将测试样品分为a、b、c、d、e五份,其中将样品a放置于常规室温中。
[0127]
1、离心试验:将样品b装入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30min后取出,观察样品是否发生分层、沉淀或者破乳等现象。
[0128]
2、耐热试验:取样品c置于恒温箱内,在40
±
1℃下的条件下存放7天后取出,与样品a对比,观察其是否发生分层、变色、变味、返粗等现象,以评价产品的耐热性能;
[0129]
3、耐寒试验:取样品d置于冰箱内,在-5
±
1℃的条件下存放7天,取出后与样品a对比,观察其是否发生分层、变色、变味、返粗等现象,以评价产品的耐寒性能;
[0130]
4、冷热循环试验:取样品e,以“45℃保持12h、25℃保持12h、-10℃保持12h、25℃保持12h”的循环条件测试7天,观察其是否发生分层、变色、变味、返粗等现象,以评价产品的冷热循环稳定性。
[0131]
稳定性试验:经过离心试验和7天的耐热试验、耐寒稳试验、冷热循环试验,含有2%羟基酪醇面霜的样品未有分层、变色、变味、反粗等现象,说明其在化妆品中的稳定性好。
[0132]
以上的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文所列出的各种修改以及发明中方法、组合物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已结合本发明的多种具体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应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事实上,各种如上所述的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修改来获取发明都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