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的运动算法监测的智能穿戴软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54141发布日期:2022-09-07 14:0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的运动算法监测的智能穿戴软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的运动算法监测的智能穿戴软件系统。


背景技术:

2.智能手表作为一种常见的智能穿戴设备,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智能手表中一般会配备有运动健康类的应用程序,用于获取用户运动状态下的运动轨迹和身体数据,使用户能够便捷地了解自身的运动状态以及身体指标,为用户身体健康的管理提供了方便。
3.现有智能手表系统中,都会搭载有运动健康程序以及运动轨迹算法系统,而这类系统通常会采用一到两个定位模块来对用户的位置坐标进行定位,但这类定位模块往往会因为自身信号的差异造成获取数据的差异,无法有效地消除数据之间的差异,因此,常常会出现定位不准的情况,使得生成的运动轨迹精度下降,为运动数据和监测的身体数据匹配带来了困难,无法精准得出用户的运动状态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运动算法监测的智能穿戴软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智能手表的运动算法监测的智能穿戴软件系统,包括智能手表、监测模块、定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智能手表包括相互连接的表盘和表带;所述表盘的两侧分别设有容腔一和容腔二;所述容腔一远离容腔二一侧的边沿处设有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智能手表的各项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显示模块下方的容腔一中;所述容腔二中活动设有接触部,且接触部与容腔二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监测模块设置在接触部的中央,用于监测用户的身体状态指标,并使智能手表与用户手腕接触时可以始终保持监测模块与肌肤接触;所述定位模块设置在监测模块外侧的接触部边缘处,且定位模块的个数不少于3个,用于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监测模块和定位模块获取的数据,将获取的定位模块的位置坐标通过运动算法计算后,生成用户的运动轨迹,并将监测模块监测的身体状态指标导入运动轨迹各时间段中,生成用户的运动状态指标;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处理模块生成的数据,使用户可以通过存储模块调出存储的数据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供用户查阅;所述电源模块为蓄电池,为整个系统供电。
6.进一步地,所述容腔一底部的两端均设有透气槽,且透气槽靠近容腔一一侧以及靠近表盘外表面一侧均设有阻水透气膜;所述弹性件外侧的容腔二中设置有弹性气囊,所
述弹性气囊的底面与接触部接触,弹性气囊的顶面与所述容腔二顶壁接触,所述弹性气囊的内腔与容腔一相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的个数为4个,分别为gps定位单元、北斗卫星定位单元、wi-fi网络定位单元和rtk定位单元。
8.更进一步地,所述gps定位单元获取的用户位置坐标依次为(x1,y1)、(x2,y2)、(x3,y3)、...(xn,yn);所述北斗卫星定位单元获取的用户位置坐标依次为(x1,y1)’(x2,y2)’(x3,y3)’、...(xn,yn)’;所述wi-fi网络定位单元获取的用户位置坐标依次为(x1,y1)”(x2,y2)”(x3,y3)”、...(xn,yn)”;所述rtk定位单元获取的用户位置坐标依次为(x1,y1)
’”
、(x2,y2)
’”
、(x3,y3)
’”
、...(xn,yn)
’”

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将gps定位单元、北斗卫星定位单元、wi-fi网络定位单元和rtk定位单元获取的位置坐标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后,数据处理模块以rtk定位单元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值,计算rtk定位单元每个位置坐标分别与gps定位单元、北斗卫星定位单元和wi-fi网络定位单元每个位置坐标之间的差分值,得到每个坐标点对应的差分坐标i1(x1
’”‑
x1,y1
’”‑
y1)、i1’(x1
’”‑
x1’,y1
’”‑
y1’)、i1”(x1
’”‑
x1”,y1
’”‑
y1”),i2(x2
’”‑
x2,y2
’”‑
y2)、i2’(x2
’”‑
x2’,y2
’”‑
y2’)、i2”(x2
’”‑
x2”,y2
’”‑
y2”),i3(x3
’”‑
x3,y3
’”‑
y3)、i3’(x3
’”‑
x3’,y3
’”‑
y3’)、i3”(x3
’”‑
x3”,y3
’”‑
y3”),...in(xn
’”‑
xn,yn
’”‑
yn)、in’(xn
’”‑
xn’,yn
’”‑
yn’)、in”(xn
’”‑
xn”,yn
’”‑
yn”),再将每个坐标点对应的差分坐标依次连线,取每个坐标点对应的差分坐标连线后连线中点的交点坐标为用户的实际坐标位置,依次为p1(r1、s1)、p2(r2、s2)、p3(r3、s3)...pn(rn、sn),通过实际坐标位置之间的划线连接,得出用户的实际运动轨迹。
10.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采用特殊结构的表盘,使智能手表的表盘可以通过接触部的弹性伸缩,始终保持监测模块与用户手腕肌肤的接触,进而确保监测模块可以对用户身体数据进行的精准监测,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2)本发明采用gps定位单元、北斗卫星定位单元、wi-fi网络定位单元和rtk定位单元构成定位模块,使定位模块通过采用较为准确的rtk定位单元作为基础数据,再将其它定位单元获取的数据与rtk定位单元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加精准的消除坐标之间的差异,生成用户的实际坐标位置,从而保证了用户运动轨迹的精确度;而数据处理模块会将监测模块监测的身体状态指标导入运动轨迹各时间段中,生成用户每个运动时间段内的身体健康数据,可以确保系统可以精准得出用户的运动状态指标,为用户的运动管理使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智能手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智能手表表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定位模块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模块生成的运动轨迹图。
1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表盘1、显示模块11、容腔一12、容腔二13、透气槽14、阻水透气膜15、弹性件16、接
触部17、弹性气囊18、表带2、充电片3、监测模块4、定位模块5。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4.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手表的运动算法监测的智能穿戴软件系统,包括智能手表、监测模块4、定位模块5、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智能手表包括相互连接的表盘1和表带2;所述表盘1的两侧分别设有容腔一12和容腔二13;所述容腔一12远离容腔二13一侧的边沿处设有显示模块11,用于显示智能手表的各项信息;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显示模块11下方的容腔一12中;所述容腔二13中活动设有接触部17,且接触部17与容腔二13之间设有弹性件16;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6为弹簧,使接触部17可以在容腔二13中弹性伸缩;表带2远离表盘1的一端均设有磁性连接卡扣,通过磁性连接卡扣的相互连接和拆装,实现表带2之间的相互连接和拆卸;所述监测模块4设置在接触部17的中央,用于监测用户的身体状态指标,并使智能手表与用户手腕接触时可以始终保持监测模块4与肌肤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腔一12底部的两端均设有透气槽14,且透气槽14靠近容腔一12一侧以及靠近表盘1外表面一侧均设有阻水透气膜15;所述弹性件16外侧的容腔二13中设置有弹性气囊18,所述弹性气囊18的底面与接触部17接触,弹性气囊18的顶面与所述容腔二13顶壁接触,所述弹性气囊18的内腔与容腔一12相连通;其中,通过将监测模块4设置在接触部17上,可以确保用户佩戴智能手表后,接触部17可以在弹性件16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监测模块4与用户手腕肌肤贴合,保证了监测模块4对用户身体数据的精准监测,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模块4为身体状态监测模块,可以监测用户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基础数据,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过多叙述;而透气槽14、阻水透气膜15和弹性气囊18的设置,可以使接触部17在容腔二13内部伸缩活动时,挤压弹性气囊18,使弹性气囊18中存储的空气可以进入容腔一12内并由透气槽14排出,带走容腔一12内部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工作产生的热量,并在弹性气囊18通过弹性件16复位时将表盘1外部空气经透气槽14吸入容腔一12内部,增加表盘1外侧以及内部容腔一12的空气的流动,达到对表盘1内腔散热的目的,并减少用户佩戴时的闷热感;阻水透气膜15能有效隔绝环境水汽和灰尘,只保证空气在透气槽14中流动,减少环境中水汽和灰尘对内部数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的影响;所述定位模块5设置在监测模块4外侧的接触部17边缘处,且定位模块5的个数不少于3个,用于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5的个数为4个,分别为gps定位单元、北斗卫星定位单元、wi-fi网络定位单元和rtk定位单元;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监测模块4和定位模块5获取的数据,将获取的定位模块5的位置坐标通过运动算法计算后,生成用户的运动轨迹,并将监测模块4监测的身体状态指标导入运动轨迹各时间段中,生成用户的运动状态指标;本实施例中,所述gps定位单元获取的用户位置坐标依次为(x1,y1)、(x2,y2)、(x3,y3)、...(xn,yn);所述北斗卫星定位
单元获取的用户位置坐标依次为(x1,y1)’(x2,y2)’(x3,y3)’、...(xn,yn)’;所述wi-fi网络定位单元获取的用户位置坐标依次为(x1,y1)”(x2,y2)”(x3,y3)”、...(xn,yn)”;所述rtk定位单元获取的用户位置坐标依次为(x1,y1)
’”
、(x2,y2)
’”
、(x3,y3)
’”
、...(xn,yn)
’”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5将gps定位单元、北斗卫星定位单元、wi-fi网络定位单元和rtk定位单元获取的位置坐标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后,数据处理模块以rtk定位单元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值,计算rtk定位单元每个位置坐标分别与gps定位单元、北斗卫星定位单元和wi-fi网络定位单元每个位置坐标之间的差分值,得到每个坐标点对应的差分坐标i1(x1
’”‑
x1,y1
’”‑
y1)、i1’(x1
’”‑
x1’,y1
’”‑
y1’)、i1”(x1
’”‑
x1”,y1
’”‑
y1”),i2(x2
’”‑
x2,y2
’”‑
y2)、i2’(x2
’”‑
x2’,y2
’”‑
y2’)、i2”(x2
’”‑
x2”,y2
’”‑
y2”),i3(x3
’”‑
x3,y3
’”‑
y3)、i3’(x3
’”‑
x3’,y3
’”‑
y3’)、i3”(x3
’”‑
x3”,y3
’”‑
y3”),...in(xn
’”‑
xn,yn
’”‑
yn)、in’(xn
’”‑
xn’,yn
’”‑
yn’)、in”(xn
’”‑
xn”,yn
’”‑
yn”),再将每个坐标点对应的差分坐标依次连线,取每个坐标点对应的差分坐标连线后连线中点的交点坐标为用户的实际坐标位置,依次为p1(r1、s1)、p2(r2、s2)、p3(r3、s3)...pn(rn、sn),通过实际坐标位置之间的划线连接,得出用户的实际运动轨迹;其中,定位模块5通过采用较为准确的rtk定位单元作为基础数据,再将其它定位单元获取的数据与rtk定位单元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加精准的消除坐标之间的差异,生成用户的实际坐标位置,从而保证了用户运动轨迹的精确度;而数据处理模块会将监测模块4监测的身体状态指标导入运动轨迹各时间段中,生成用户每个运动时间段内的身体健康数据,可以确保系统可以精准得出用户的运动状态指标,为用户的运动管理使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处理模块生成的数据,使用户可以通过存储模块调出存储的数据并通过显示模块11进行显示,供用户查阅;所述电源模块为蓄电池,为整个系统供电,使系统可以正常通电使用。
15.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运动算法监测的智能穿戴软件系统,其智能手表的表盘可以通过接触部17的弹性伸缩,始终保持监测模块4与用户手腕肌肤的接触,进而确保监测模块4可以对用户身体数据进行的精准监测,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而定位模块5通过采用较为准确的rtk定位单元作为基础数据,再将其它定位单元获取的数据与rtk定位单元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加精准的消除坐标之间的差异,生成用户的实际坐标位置,从而保证了用户运动轨迹的精确度;而数据处理模块会将监测模块4监测的身体状态指标导入运动轨迹各时间段中,生成用户每个运动时间段内的身体健康数据,可以确保系统可以精准得出用户的运动状态指标,为用户的运动管理使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1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17.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