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1481578发布日期:2022-09-10 02:1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及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大鼠糖尿病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3.大鼠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固定,然后进行胰岛素的注射,现有的大鼠注射方式通常由人工固定,或通过简单的捆绑固定,不但固定效果差,而且还非常不稳定,容易使大鼠逃窜,同时,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出现注射位置偏差的情况,容易引起大鼠产生暴躁情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及方法,具备固定效果好且可对注射位置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鼠注射方式通常由人工固定,或通过简单的捆绑固定,不但固定效果差,而且还非常不稳定,容易使大鼠逃窜,同时,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出现注射位置偏差的情况,容易引起大鼠产生暴躁情绪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腔设置有收纳组件,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容纳腔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遮挡组件,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焊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固定架,所述支撑板顶部中心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束缚带,左侧的束缚带顶部的左侧针织连接有魔术贴子面,右侧的束缚带底部的右侧针织连接有魔术贴母面,所述支撑板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纽扣,所述固定架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后侧贯穿开设有通孔。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焊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
7.优选的,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顶部靠近支撑板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卡槽。
8.优选的,所述遮挡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固定焊接于支撑板的表面,所述转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限位板,所述转杆的表面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杆的表面和转杆的表面。
9.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套一,所述定位套一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滑动套设于固定架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定位套一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一,两个定位套一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表面滑动套设有定位套二,所述定位套二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二,所述定位套二的前侧固定焊接有定位筒。
10.优选的,所述螺栓一的底部贯穿至定位套一的内腔并与固定架的顶部紧密接触,所述螺栓二的底部贯穿至定位套二的内腔并与固定架的顶部紧密接触。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带固定连接于支撑板顶部的前侧,所述限位带的前侧开设有尾部孔,所述限位带的后侧开设有头部孔。
12.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松紧带,所述松紧带针织连接于限位带后侧的左右两侧,所述松紧带远离限位带的一侧穿过通孔并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纽扣的后侧贯穿圆孔并延伸至松紧带的后侧。
13.优选的,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a:将支撑板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在安装架顶部的安装孔内部穿过螺丝将其固定,然后将大鼠放置于支撑板的顶部,将右侧的束缚带首先放置于大鼠的身体上,再将左侧的束缚带放置于右侧的束缚带表面,使魔术贴子面与魔术贴母面粘贴在一起,达到对大鼠的初步固定效果;
15.b:将大鼠的尾部穿过尾部孔,头部穿过头部孔,然后将松紧带穿过通孔,并绕至支撑板的后侧,再将固定纽扣扣在松紧带上的圆孔,达到对对大鼠的固定效果;
16.c:然后根据大鼠所需注射位置,首先移动定位套一,使其带动滑动杆前后移动,调节完成后,转动螺栓一,使其底部紧贴固定架的顶部,达到对定位套一的固定效果,进而对定位筒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再移动定位套二,使其在滑动杆的表面左右滑动,调节完成后,转动螺栓二,使其底部紧贴滑动杆的顶部,达到对定位套二的固定效果,进而对定位筒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然后将注射针穿过定位筒注射,即可达到定位注射效果;
17.d:当需要在收纳盒内部放置物品时,转动限位板,使扭簧处于扭曲状态,直至限位板脱离收纳盒的表面,然后将收纳盒从容纳腔内部抽出,直至卡槽恰好与限位板处于同一平面,然后松开限位板,在扭簧的复位作用下,使限位板复原,此时,限位板恰好插入卡槽内部,达到对收纳盒抽出并固定效果,然后可在收纳盒内部放置物品即可。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发明通过束缚带、魔术贴子面、收纳组件、收纳盒、卡槽、固定架、定位套一、滑动杆、定位套二、螺栓二、定位筒、螺栓一、立杆、限位带、尾部孔、头部孔、通孔、支撑块、松紧带、圆孔、容纳腔、固定纽扣和魔术贴母面的配合使用,具备固定效果好且可对注射位置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鼠注射方式通常由人工固定,或通过简单的捆绑固定,不但固定效果差,而且还非常不稳定,容易使大鼠逃窜,同时,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出现注射位置偏差的情况,容易引起大鼠产生暴躁情绪的问题。
20.2、本发明通过支撑块的使用,能够方便对支撑板进行稳定支撑,通过安装架和安装孔的使用,能够方便将支撑板固定在工作台面上,通过容纳腔的使用,能够对收纳盒进行容纳放置,通过转杆、扭簧和限位板的使用,能够对收纳盒进行固定,避免其抽出后发生晃动,同时也能将其限位在收纳盒内部,通过尾部孔和头部孔的使用,能够分别方便大鼠的尾部和头部通过,通过松紧带、圆孔和固定纽扣的使用,能够方便将限位带固定在支撑板的表
面,从而对大鼠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图;
22.图2为本发明仰视立体图;
23.图3为本发明收纳组件收缩状态立体图;
24.图4为本发明收纳组件收缩状态仰视立体图;
25.图5为本发明定位组件立体图;
26.图6为本发明固定组件后视立体图;
27.图7为本发明遮挡组件立体图;
28.图8为本发明收纳组件立体图。
29.图中:1支撑板、2安装架、3束缚带、4魔术贴子面、5收纳组件、51 收纳盒、52卡槽、6固定架、7定位组件、71定位套一、72滑动杆、73定位套二、74螺栓二、75定位筒、76螺栓一、8立杆、9限位组件、91限位带、 92尾部孔、93头部孔、10通孔、11支撑块、12固定组件、121松紧带、122 圆孔、13容纳腔、14固定纽扣、15魔术贴母面、16遮挡组件、161转杆、162 扭簧、16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请参阅图1-图8。
31.实施例一:
32.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容纳腔13,通过容纳腔13的使用,能够对收纳盒51进行容纳放置,容纳腔13的内腔设置有收纳组件5,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容纳腔13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遮挡组件16,支撑板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焊接有立杆8,立杆8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固定架6,支撑板1顶部中心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束缚带3,左侧的束缚带3顶部的左侧针织连接有魔术贴子面4,右侧的束缚带3底部的右侧针织连接有魔术贴母面15,支撑板1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纽扣14,固定架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组件7,支撑板1 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9,限位组件9包括限位带91,限位带91 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12,支撑板1顶部的后侧贯穿开设有通孔10;
33.支撑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焊接有支撑块11,通过支撑块11的使用,能够方便对支撑板1进行稳定支撑,支撑板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架2和安装孔的使用,能够方便将支撑板1固定在工作台面上;
34.收纳组件5包括收纳盒51,收纳盒51顶部靠近支撑板1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2;
35.遮挡组件16包括转杆161,转杆161固定焊接于支撑板1的表面,转杆 161的表面活动套设有限位板163,转杆161的表面套设有扭簧162,扭簧162 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杆161的表面和转杆161的表面,通过转杆161、扭簧162和限位板163的使用,能够对收纳盒51进行固定,避免其抽出后发生晃动,同时也能将其限位在收纳盒51内部;
36.螺栓一76的底部贯穿至定位套一71的内腔并与固定架6的顶部紧密接触,螺栓二
74的底部贯穿至定位套二73的内腔并与固定架6的顶部紧密接触;
37.限位带9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顶部的前侧,限位带91的前侧开设有尾部孔92,限位带91的后侧开设有头部孔93,通过尾部孔92和头部孔93的使用,能够分别方便大鼠的尾部和头部通过;
38.固定组件12包括松紧带121,松紧带121针织连接于限位带91后侧的左右两侧,松紧带121远离限位带91的一侧穿过通孔10并开设有圆孔122,固定纽扣14的后侧贯穿圆孔122并延伸至松紧带121的后侧,通过松紧带121、圆孔122和固定纽扣14的使用,能够方便将限位带91固定在支撑板1的表面,从而对大鼠进行固定。
39.实施例二:
40.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容纳腔13,通过容纳腔13的使用,能够对收纳盒51进行容纳放置,容纳腔13的内腔设置有收纳组件5,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容纳腔13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遮挡组件16,支撑板1顶部的四角均固定焊接有立杆8,立杆8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固定架6,支撑板1顶部中心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束缚带3,左侧的束缚带3顶部的左侧针织连接有魔术贴子面4,右侧的束缚带3底部的右侧针织连接有魔术贴母面15,支撑板1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纽扣14,固定架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组件7,支撑板1 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9,限位组件9包括限位带91,限位带91 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12,支撑板1顶部的后侧贯穿开设有通孔10;
41.支撑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焊接有支撑块11,通过支撑块11的使用,能够方便对支撑板1进行稳定支撑,支撑板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架2和安装孔的使用,能够方便将支撑板1固定在工作台面上;
42.收纳组件5包括收纳盒51,收纳盒51顶部靠近支撑板1一侧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2;
43.遮挡组件16包括转杆161,转杆161固定焊接于支撑板1的表面,转杆 161的表面活动套设有限位板163,转杆161的表面套设有扭簧162,扭簧162 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杆161的表面和转杆161的表面,通过转杆161、扭簧162和限位板163的使用,能够对收纳盒51进行固定,避免其抽出后发生晃动,同时也能将其限位在收纳盒51内部;
44.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套一71,定位套一7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滑动套设于固定架6表面的前后两侧,定位套一7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一76,两个定位套一71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杆72,滑动杆72的表面滑动套设有定位套二73,定位套二7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二74,定位套二73 的前侧固定焊接有定位筒75;
45.螺栓一76的底部贯穿至定位套一71的内腔并与固定架6的顶部紧密接触,螺栓二74的底部贯穿至定位套二73的内腔并与固定架6的顶部紧密接触;
46.限位带9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顶部的前侧,限位带91的前侧开设有尾部孔92,限位带91的后侧开设有头部孔93,通过尾部孔92和头部孔93的使用,能够分别方便大鼠的尾部和头部通过;
47.固定组件12包括松紧带121,松紧带121针织连接于限位带91后侧的左右两侧,松紧带121远离限位带91的一侧穿过通孔10并开设有圆孔122,固定纽扣14的后侧贯穿圆孔122并延伸至松紧带121的后侧,通过松紧带121、圆孔122和固定纽扣14的使用,能够方便将
限位带91固定在支撑板1的表面,从而对大鼠进行固定;
48.一种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a:将支撑板1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在安装架2顶部的安装孔内部穿过螺丝将其固定,然后将大鼠放置于支撑板1的顶部,将右侧的束缚带3首先放置于大鼠的身体上,再将左侧的束缚带3放置于右侧的束缚带3表面,使魔术贴子面4与魔术贴母面15粘贴在一起,达到对大鼠的初步固定效果;
50.b:将大鼠的尾部穿过尾部孔92,头部穿过头部孔93,然后将松紧带121 穿过通孔10,并绕至支撑板1的后侧,再将固定纽扣14扣在松紧带121上的圆孔122,达到对对大鼠的固定效果;
51.c:然后根据大鼠所需注射位置,首先移动定位套一71,使其带动滑动杆 72前后移动,调节完成后,转动螺栓一76,使其底部紧贴固定架6的顶部,达到对定位套一71的固定效果,进而对定位筒75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再移动定位套二73,使其在滑动杆72的表面左右滑动,调节完成后,转动螺栓二74,使其底部紧贴滑动杆72的顶部,达到对定位套二73的固定效果,进而对定位筒75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然后将注射针穿过定位筒75注射,即可达到定位注射效果;
52.d:当需要在收纳盒51内部放置物品时,转动限位板163,使扭簧162处于扭曲状态,直至限位板163脱离收纳盒51的表面,然后将收纳盒51从容纳腔13内部抽出,直至卡槽52恰好与限位板163处于同一平面,然后松开限位板163,在扭簧162的复位作用下,使限位板163复原,此时,限位板 163恰好插入卡槽52内部,达到对收纳盒51抽出并固定效果,然后可在收纳盒51内部放置物品即可。
53.综上所述:该糖尿病大鼠的辅助治疗装置及方法,通过束缚带3、魔术贴子面4、收纳组件5、收纳盒51、卡槽52、固定架6、定位套一71、滑动杆 72、定位套二73、螺栓二74、定位筒75、螺栓一76、立杆8、限位带91、尾部孔92、头部孔93、通孔10、支撑块11、松紧带121、圆孔122、容纳腔 13、固定纽扣14和魔术贴母面15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大鼠注射方式通常由人工固定,或通过简单的捆绑固定,不但固定效果差,而且还非常不稳定,容易使大鼠逃窜,同时,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出现注射位置偏差的情况,容易引起大鼠产生暴躁情绪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