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根据恢复阶段调节的儿科呼吸功能理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5715发布日期:2022-09-21 10:3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根据恢复阶段调节的儿科呼吸功能理疗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根据恢复阶段调节的儿科呼吸功能理疗器。


背景技术:

2.患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患者,有时需要使服用片剂的治疗方案与吸取药物的治疗方案同时进行使药物直接抵达病灶处对于治疗有快速直接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对患者进行直接吸取药物治疗需要使用药物供给设备,该药物供给通常包括一个罩体和一个药物供给部件,罩体用于扣设在患者面部,药物供给部件通过一个软管连接至罩体,药物供给部件通常包括一个容器,该容器内收纳有药物,以及一个抽取泵,该抽取泵将药物抽取并通过软管将药物以一定压力输送给罩体,公知地,患者在进行一次呼吸周期时具有两个过程,一是吸气过程,二是呼气过程,在吸气过程中,进入罩体内的气体药物被患者吸入,然而,在吸取药物的过程中,现有的药物供给部件无法根据呼吸恢复程度进行供给,导致恢复效果不佳的情况。
3.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1811234347.7用于呼吸系统的理疗仪,药物作用部件和药物供给部件;所述药物作用部件包括罩体,其用于罩设于患者的面部;第一壳体,所述罩体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的近端,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有主管道、进气管道以及出气管道;所述主管道自所述第一壳体的远端朝近端延伸并贯通所述罩体;所述进气管道自所述主管道延伸至所述罩体;所述出气管道自所述主管道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开口,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开口;所述药物供给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的远端并与所述主管道连通以向所述主管道提供药物;阀件,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开闭,以当所述患者进行吸气时,所述阀件使得所述第一开口打开,而使得所述第二开口关闭,以使药物经过所述主管道、进气管道以及罩体,并当所述患者进行呼气时,所述阀件使得所述第二开口打开,而使所述第一开口关闭,患者呼出气体经过罩体、主管道以及出气管道排出所述第一壳体外。
4.根据上述专利所述,当患者进行呼气时,阀件使得第二开口打开,而使第一开口关闭,患者呼出的气体经过罩体、主管道以及出气管道排出第一壳体外,使得患者呼气的气体不会通过罩体与面部的缝隙而流入外界环境中,从而能够防止患者在呼气时产生憋气,然而该专利无法根据患者呼吸恢复程度进行药物的供给,导致患者恢复效果不佳或效率较慢的情况发生,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根据患者呼吸恢复程度对药量进行控制吸取的理疗器。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根据恢复阶段调节的儿科呼吸功能理疗器,本技术通过可调节供药装置根据儿童呼吸程度对药量供药的调节,实现了对儿童呼吸道有效的恢复,提高了恢复效率以及效果。
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根据恢复阶段调节的儿科呼吸功能理疗器,包括呼吸面罩、药剂储存器、雾化器和波纹软管;呼吸面罩上且位于其中部位置开设有呼吸口;药剂储存器呈筒状结构,药剂储存器由筒身和筒盖组成,筒身远离筒盖的一端具有一个连通其内部的通气管;雾化器呈环状结构,雾化器环绕式的设置在筒身上,雾化器位于筒身上靠近筒盖的位置处,雾化器上具有加药口,雾化器与筒身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管连通;波纹软管的一端与呼吸面罩的呼吸口连接,波纹软管的另一端与筒身的通气管连接;还包括用以根据儿童呼吸道治疗过程中的恢复程度调节吸入药量的可调节供药装置,可调节供药装置包括药量控制机构、流量调节机构、加压吸取机构和检测器;药量控制机构设置在筒身的内部;流量调节机构设置在药量控制机构上,流量调节机构位于筒身的内部且远离筒盖的位置处;加压吸取机构设置在筒身的内部且与筒盖连接;检测器设置在呼吸面罩的呼吸口的位置处。
8.优选的,药量控制机构包括有中间隔板、固定柱和端盘;中间隔板呈中空盘状结构,中间隔板同轴设置在筒身的内部且位于筒身的中部位置,中间隔板的外径等于筒身的内径,中间隔板上沿着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流通口,筒身的内部通过中间隔板从筒盖至通气管的方向依次分成储药空间和流通空间;固定柱同轴设置在筒身的内部,固定柱的一端固定在筒盖上,固定柱的另一端朝向中间隔板的方向延伸;端盘同轴且固定的套设在固定柱的延伸端上,端盘的外周面具有供中间隔板固定支撑的第一台阶。
9.优选的,流量调节机构包括有气囊、固定件和负压件;气囊包裹式的设置在端盘上,气囊位于流通空间内;固定件设置在端盘上且与气囊连接;负压件设置在固定柱上。
10.优选的,固定件具体为一个锁紧环,端盘的第一台阶上具有一个第二台阶,气囊的边缘部分围绕在第二台阶上且气囊的边缘部分通过锁紧环固定在第二台阶上。
11.优选的,负压件具有针管和气管;针管同轴设置在固定柱上,固定柱上沿着其轴线方向开设有贯通轴孔,针管插设在贯通轴孔内,针管的一端固定在筒盖上,针管的另一端穿过端盘延伸至气囊的内部;气管的一端与针管固定在筒盖上的一端连通。
12.优选的,针管延伸至气囊内部的一端上固定套设有一个头套,头套呈管状结构,头套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气孔。
13.优选的,加压吸取机构包括有活塞盘和压缩弹簧;活塞盘同轴套设在固定柱上,活塞盘位于储药空间内,活塞盘的外径等于筒身的内径,筒盖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连通至筒身内部的加压气口;压缩弹簧套设在固定柱上,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筒盖表面和活塞盘的表面。
14.优选的,还包括有一个呼吸管;呼吸管设置在呼吸面罩和波纹软管之间,呼吸面罩的呼吸口的位置处具有螺纹管套,呼吸管的一端与螺纹管套螺纹连接,呼吸管的另一端与波纹软管的端部固定连接,呼吸管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
15.优选的,呼吸管内同轴且滑动的设有一个浮动中空管,浮动中空管的外径等于呼吸管的内径,呼吸管连接波纹软管的一端具有一个防止浮动中空管脱离呼吸管的防脱端头,防脱端头具有中心口。
16.优选的,检测器具有顶针、抵压柱、缓冲弹簧和微型压力传感器;顶针同轴设置在呼吸管内且顶针穿插在浮动中空管内,呼吸面罩的螺纹管套上具有供顶针端部固定的固定部;抵压柱同轴设置在呼吸管的内部,抵压柱的直径等于浮动中空管的内径,抵压柱位于浮
动中空管与防脱端头之间;缓冲弹簧套设在顶针上,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浮动中空管的端部和抵压柱的端部;微型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抵压柱上,抵压柱上开设有供微型压力传感器安装的安装孔,微型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正对于顶针的针头端。
17.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技术通过可调节供药装置根据儿童呼吸程度对药量供药的调节,实现了对儿童呼吸道有效的恢复,提高了恢复效率以及效果。
19.2.本技术通过中间隔板的设置以及流量调节机构的作用,实现了对药剂流通的量的控制,提高了儿童呼吸道恢复的效果。
20.3.本技术通过控制气囊的膨胀程度,实现了对流通空间和中间隔板上流通口的大小的控制,从而控制了药剂流通的量,保证药剂流通的量对应于儿童呼吸道的恢复情况,提高了恢复效果。
21.4.本技术通过针管充气和抽气的方式,实现了对气囊膨胀程度的控制,从而控制了药剂流通的量,提高了对儿童呼吸道恢复程度的效果。
22.5.本技术通过头套的设置以及其上若干个气孔的开设,实现了气囊膨胀或收缩时能够全面,有效的对流通空间和中间隔板上流通口的大小控制,避免药剂的流通量无法根据儿童呼吸道恢复程度进行控制。
23.6.本技术通过活塞盘的活动,实现了对药剂向着中间隔板方向的挤压,促使药剂更快的流通入流通空间内,提高药剂的流通速率,从而提高了儿童吸入药剂的速率,随之提高了恢复效率。
24.7.本技术通过呼吸管的设置以及其上若干个排气孔的开设,实现了对呼出气体的排出,避免了儿童出现憋气的现象,也避免了药剂出现漏出的情况。
25.8.本技术通过浮动中空管的设置,实现了对排气孔的开闭,既避免了药剂堵塞排气孔的情况,也避免了儿童呼气出现受阻的情况。
26.9.本技术通过微型压力传感器的设置以及在浮动中空管的活动下与顶针的配合,实现了对儿童吸气恢复程度的判断,从而方便对药剂的剂量导入的控制,提高了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30.图4是图3的a-a处剖视图;
31.图5是药剂储存器、雾化器和可调节供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5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33.图7是图5的右视图;
34.图8是图7的b-b处剖视图;
35.图9是图8的c处放大示意图;
36.图10是呼吸面罩和检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1是图10的右视图;
38.图12是图10的俯视图;
39.图13是图11的d-d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图;
40.图14是图13的e处放大示意图;
41.图15是图12的f-f处剖视图。
42.图中标号为:
43.1-呼吸面罩;1a-螺纹管套;1a1-固定部;
44.2-药剂储存器;2a-筒身;2a1-通气管;2b-筒盖;2b1-加压气口;
45.3-雾化器;3a-加药口;3b-连接管;
46.4-波纹软管;
47.5-可调节供药装置;5a-药量控制机构;5a1-中间隔板;5a11-流通口;5a12-储药空间;5a13-流通空间;5a2-固定柱;5a3-端盘;5a31-第一台阶;5a32-第二台阶;5b-流量调节机构;5b1-气囊;5b2-固定件;5b3-负压件;5b31-针管;5b32-气管;5b33-头套;5c-加压吸取机构;5c1-活塞盘;5c2-压缩弹簧;
48.6-检测器;6a-顶针;6b-抵压柱;6c-缓冲弹簧;6d-微型压力传感器;
49.7-呼吸管;7a-排气孔;7b-防脱端头;
50.8-浮动中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52.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
53.一种可根据恢复阶段调节的儿科呼吸功能理疗器,包括呼吸面罩1、药剂储存器2、雾化器3和波纹软管4;呼吸面罩1上且位于其中部位置开设有呼吸口;药剂储存器2呈筒状结构,药剂储存器2由筒身2a和筒盖2b组成,筒身2a远离筒盖2b的一端具有一个连通其内部的通气管5b322a1;雾化器3呈环状结构,雾化器3环绕式的设置在筒身2a上,雾化器3位于筒身2a上靠近筒盖2b的位置处,雾化器3上具有加药口3a,雾化器3与筒身2a之间通过若干个连接管3b连通;波纹软管4的一端与呼吸面罩1的呼吸口连接,波纹软管4的另一端与筒身2a的通气管5b322a1连接;还包括用以根据儿童呼吸道治疗过程中的恢复程度调节吸入药量的可调节供药装置5,可调节供药装置5包括药量控制机构5a、流量调节机构5b、加压吸取机构5c和检测器6;药量控制机构5a设置在筒身2a的内部;流量调节机构5b设置在药量控制机构5a上,流量调节机构5b位于筒身2a的内部且远离筒盖2b的位置处;加压吸取机构5c设置在筒身2a的内部且与筒盖2b连接;检测器6设置在呼吸面罩1的呼吸口的位置处。
5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根据儿童呼吸恢复的程度对药量进行供应。为此,本技术通过将呼吸面罩1戴在儿童的脸上,儿童用嘴吸气和呼气,医护人员通过加药口3a向着雾化器3内加入药剂,药剂以雾化的形式顺着若干个连接管3b进入到药剂储存器2内,在吸气的过程中,检测器6会检测到吸气的程度,若检测到吸气微弱的情况下,流量调节机构5b会控制药剂进入波纹软管4的量,吸气情况越微弱,药剂所需要的量越多,反之,正常情况下,关闭药量控制机构5a,使得药剂无法被吸入呼吸面罩1内,在将药剂随着儿童的吸气顺着波纹软管4进入呼吸面罩1的过程中,加压吸取机构5c会将药剂向着波纹软管4加压,促使药剂流速加快,更快的进入到呼吸面罩1内供儿童吸入,儿童吸气过
后,随之呼气,随着儿童的呼吸,药剂会不断被吸入呼吸道内,对呼吸道进行治疗,直至儿童的呼吸从微弱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后,药剂的供应也从慢慢减少直至停止,待儿童呼吸恢复正常后,随之取下呼吸面罩1。
55.进一步的,如图5-图9所示:
56.药量控制机构5a包括有中间隔板5a1、固定柱5a2和端盘5a3;中间隔板5a1呈中空盘状结构,中间隔板5a1同轴设置在筒身2a的内部且位于筒身2a的中部位置,中间隔板5a1的外径等于筒身2a的内径,中间隔板5a1上沿着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流通口5a11,筒身2a的内部通过中间隔板5a1从筒盖2b至通气管5b322a1的方向依次分成储药空间5a12和流通空间5a13;固定柱5a2同轴设置在筒身2a的内部,固定柱5a2的一端固定在筒盖2b上,固定柱5a2的另一端朝向中间隔板5a1的方向延伸;端盘5a3同轴且固定的套设在固定柱5a2的延伸端上,端盘5a3的外周面具有供中间隔板5a1固定支撑的第一台阶5a31。
57.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药量控制机构5a如何与流量调节机构5b配合控制药量的流动。为此,本技术通过中间隔板5a1的设置,雾化后的药剂被引入到了储药空间5a12内,由于中间隔板5a1上具有若干个流通口5a11,因此,雾化后的药剂能够通过流通口5a11进入流通空间5a13内,由于流量调节机构5b安装在端盘5a3和固定柱5a2上,因此,在流量调节机构5b的作用下,能够控制流通空间5a13的大小以及中间隔板5a1上流通口5a11的口径,从而控制了药剂流通的量。
58.进一步的,如图8和图9所示:
59.流量调节机构5b包括有气囊5b1、固定件5b2和负压件5b3;气囊5b1包裹式的设置在端盘5a3上,气囊5b1位于流通空间5a13内;固定件5b2设置在端盘5a3上且与气囊5b1连接;负压件5b3设置在固定柱5a2上。
60.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流量调节机构5b如何控制流通空间5a13和中间隔板5a1上流通口5a11的大小。为此,本技术通过检测器6感应儿童呼吸的程度,将信号传输给负压件5b3,随着负压件5b3控制气囊5b1的膨胀程度,若儿童吸气微弱,气囊5b1的膨胀程度则越小,中间隔板5a1上的流通口5a11和流通空间5a13则越大,药剂流入波纹软管4内则越多,儿童吸入较多的药剂,加快恢复速度,反之,儿童吸气趋于正常,气囊5b1的膨胀程度越大,药剂流通的量则越少,直至儿童吸气正常后,气囊5b1膨胀填充流通空间5a13,中间隔板5a1上的流通口5a11被遮蔽,药剂无法进入流通空间5a13内,从而无法进入波纹软管4内,儿童呼吸道正常无需供应药剂。
61.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9所示:
62.固定件5b2具体为一个锁紧环,端盘5a3的第一台阶5a31上具有一个第二台阶5a32,气囊5b1的边缘部分围绕在第二台阶5a32上且气囊5b1的边缘部分通过锁紧环固定在第二台阶5a32上。
63.基于上述实施例,气囊5b1的边缘具体通过锁紧环锁紧在端盘5a3的第二台阶5a32上,药剂无法进入气囊5b1内,而负压件5b3能够向着气囊5b1通气控制其膨胀程度。
64.进一步的,如图8和图9所示:
65.负压件5b3具有针管5b31和气管5b32;针管5b31同轴设置在固定柱5a2上,固定柱5a2上沿着其轴线方向开设有贯通轴孔,针管5b31插设在贯通轴孔内,针管5b31的一端固定在筒盖2b上,针管5b31的另一端穿过端盘5a3延伸至气囊5b1的内部;气管5b32的一端与针
管5b31固定在筒盖2b上的一端连通。
66.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负压件5b3如何控制气囊5b1的膨胀程度。为此,本技术通过气管5b32通气,空气顺着针管5b31进入气囊5b1内,气囊5b1随之膨胀,反之,气管5b32吸气,气囊5b1随之变小,通过针管5b31的充气和抽气,控制了气囊5b1的膨胀程度。
67.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
68.针管5b31延伸至气囊5b1内部的一端上固定套设有一个头套5b33,头套5b33呈管状结构,头套5b3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气孔。
69.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气囊5b1如何整体进行膨胀以及收缩。为此,本技术通过针管5b31上头套5b33的设置,由于头套5b33上开设有若干个气孔,因此,针管5b31的充气和抽气,会通过若干个气孔实现,使得气囊5b1能够整体膨胀或收缩,否则,只是通过针管5b31的充气和抽气,容易导致气囊5b1出现一个点膨胀或收缩的效果,无法有效的控制对流通空间5a13和中间隔板5a1上流通口5a11的大小的控制。
70.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
71.加压吸取机构5c包括有活塞盘5c1和压缩弹簧5c2;活塞盘5c1同轴套设在固定柱5a2上,活塞盘5c1位于储药空间5a12内,活塞盘5c1的外径等于筒身2a的内径,筒盖2b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连通至筒身2a内部的加压气口2b1;压缩弹簧5c2套设在固定柱5a2上,压缩弹簧5c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筒盖2b表面和活塞盘5c1的表面。
72.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雾化后的药剂进行加压至流通空间5a13内。为此,本技术通过加压气口2b1向着储药空间5a12内充气,活塞盘5c1随之向着中间隔板5a1的方向移动,随着活塞盘5c1的移动,被雾化后的药剂随之被向着中间隔板5a1挤压,药剂随之通过中间隔板5a1上的流通口5a11进入流通空间5a13内,随着对药剂的加压,提高了药剂的流通速率,药剂能够更快的顺着波纹软管4被吸入呼吸面罩1内,当加压完成后,加压气口2b1泄气,在压缩弹簧5c2的作用力下,活塞盘5c1随之回到原始位置,待下次对药剂的加压。
73.进一步的,如图10-图15所示:
74.还包括有一个呼吸管7;呼吸管7设置在呼吸面罩1和波纹软管4之间,呼吸面罩1的呼吸口的位置处具有螺纹管套1a,呼吸管7的一端与螺纹管套1a螺纹连接,呼吸管7的另一端与波纹软管4的端部固定连接,呼吸管7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7a。
7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儿童呼气时如何避免出现憋气的现象。为此,本技术通过呼吸管7上的设置以及其上若干个排气孔7a的开设,在儿童呼气时,呼出的气体会从排气孔7a被排出,使得儿童呼气不会有受阻的现象,也避免了儿童呼气时药剂从呼吸面罩1与脸部空隙流出的情况,而从排气孔7a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孔7a过滤,其中的药剂还留存于呼吸管7内,不会造成浪费。
76.进一步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
77.呼吸管7内同轴且滑动的设有一个浮动中空管8,浮动中空管8的外径等于呼吸管7的内径,呼吸管7连接波纹软管4的一端具有一个防止浮动中空管8脱离呼吸管7的防脱端头7b,防脱端头7b具有中心口。
78.基于上述实施例,当儿童吸气时,浮动中空管8会被向着呼吸面罩1的方向引动,浮
动中空管8会堵住排气孔7a,使得药剂不会堵塞排气孔7a,药剂会顺着其内口通过呼吸口进入呼吸面罩1内,反之,儿童呼气时,浮动中空管8被朝着防脱端头7b的方向引动,排气孔7a会被打开,呼出的气体随之通过排气孔7a排出。
79.进一步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
80.检测器6具有顶针6a、抵压柱6b、缓冲弹簧6c和微型压力传感器6d;顶针6a同轴设置在呼吸管7内且顶针6a穿插在浮动中空管8内,呼吸面罩1的螺纹管套1a上具有供顶针6a端部固定的固定部1a1;抵压柱6b同轴设置在呼吸管7的内部,抵压柱6b的直径等于浮动中空管8的内径,抵压柱6b位于浮动中空管8与防脱端头7b之间;缓冲弹簧6c套设在顶针6a上,缓冲弹簧6c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浮动中空管8的端部和抵压柱6b的端部;微型压力传感器6d设置在抵压柱6b上,抵压柱6b上开设有供微型压力传感器6d安装的安装孔,微型压力传感器6d的输出端正对于顶针6a的针头端。
81.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检测器6如何检测儿童吸气的程度。为此,本技术通过抵压柱6b的设置,在吸气时,浮动中空管8被向着呼吸面罩1的方向引动,由于顶针6a的阻挡,抵压柱6b会与顶针6a的针头接触,抵压柱6b被阻止随着浮动中空管8的移动,因此,缓冲弹簧6c会从正常状态被拉开,而微型压力传感器6d的设置,浮动中空管8越被向着呼吸面罩1的方向引动,微型压力传感器6d所受顶针6a抵触的压力就越大,微型压力传感器6d感应压力的大小,从而判断出儿童呼吸的程度,压力越大,说明呼吸恢复的越好,反之,压力越小,吸气微弱,当儿童呼气时,浮动中空管8会被向着防脱端头7b引动,缓冲弹簧6c回到正常状态,抵压柱6b随着遮蔽浮动中空管8的中空口,在呼气时,药剂无法通过浮动中空管8进入呼吸面罩1内。
82.本技术通过可调节供药装置5根据儿童呼吸程度对药量供药的调节,实现了对儿童呼吸道有效的恢复,提高了恢复效率以及效果。
83.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