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手术用负压吸引冲洗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7217发布日期:2022-07-09 01:0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头颈手术用负压吸引冲洗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头颈手术用负压吸引冲洗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头颈手术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超声手术刀对生物组织进行切割与血管闭合,具有出血少、对周围组织伤害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而超声手术刀在工作时,超声汽化会产生大量烟雾,从而影响手术效率,并且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苯并芘、亚硝酸胺等高致癌化合物,长期吸入会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成为诱发癌症的诱因,因此在头颈手术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吸烟装置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吸收。
3.如专利号为201620051567.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术室的烟雾抽吸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手术过程中烟雾的快速吸引,烟雾的无害化处理;可以吸走手术过程产生的烟雾,消除烟雾对医生的伤害,保障手术视野的清晰可见,同时不影响医生的精细的手术操作。然而,现有的负压吸引装置大多不具备冲洗功能,对头颈手术部位进行吸烟后需要使用到其他的冲洗装置对手术位置进行冲洗,进而降低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颈手术用负压吸引冲洗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负压吸引装置大多不具备冲洗功能,对头颈手术部位进行吸烟后需要使用到其他的冲洗装置对手术位置进行冲洗,进而降低了手术效率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颈手术用负压吸引冲洗一体化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一种头颈手术用负压吸引冲洗一体化装置,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安装壳和两组弯管,两组所述弯管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接触套,所述安装壳内固定设置有三组卡架,三组所述卡架内均卡设有安装轮,其中两组所述安装轮通过第一连杆进行连接,其中两组所述安装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三组所述安装轮上均开设有两组安装孔,两组所述弯管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安装孔内,两组所述安装壳内设置有控制组件与两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两组所述弯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负压吸引泵和冲洗泵,所述负压吸引泵和所述冲洗泵底部均设置有管道,所述安装壳底部设置有第一储存瓶和第二储存瓶,两组所述管道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储存瓶和所述第二储存瓶内。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有两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连接轴进行连接的第一传动轮,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壳内设置有两组支撑架,两组所述连接轴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支撑架内,其中一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另一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另一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惰轮啮合,两组所述安装壳的一侧均设置有通过轴安装的第二传动轮,两组所述第一传
动轮与两组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柔性传送环进行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一侧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线,其中一组所述安装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线。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轴,另一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筒,所述定位轴穿设在所述定位筒内。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壳上开设有把手槽和控制槽,所述控制槽内穿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负压吸引泵一侧的控制开关接触,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安装壳底部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卡设有连接轮,所述连接轮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二连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轮上开设有两组通孔,两组所述管道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通孔内,所述连接轮底部设置有防护壳,所述第一储存瓶和所述第二储存瓶均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所述防护壳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的底盖。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两组所述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两组所述弯管的一侧均设置有定位块,两组所述定位块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定位槽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该装置可通过控制组件控制两组第一传动齿轮同时转动,进而使两组弯管交替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其中一组弯管的一端伸出安装壳的一端,另一组弯管的一端收缩至与安装壳一端接触,进而控制两组弯管交替工作,可通过控制负压吸引泵或冲洗泵运行对头颈手术的伤口进行吸烟或冲洗的工作,无需在冲洗后使用其他的器械对冲洗液进行负压吸引,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15.2.将需要使用的弯管的一端调节伸出后,可通过向内按动控制板,带动限位板向内运动,限位板在运动的过程中触发负压吸引泵或冲洗泵一侧的开关,进而可通过控制冲洗泵将冲洗液从第一储存瓶内喷出对伤口进行清洗或通过控制负压吸引泵将冲洗后的冲洗液或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抽取至第二储存瓶内,该装置操作方便,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2.图7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4.101、安装壳;102、卡架;103、支撑架;104、控制槽;105、把手槽;106、第二定位线;107、安装环;201、安装轮;202、第一传动齿轮;203、第一连杆;204、安装孔;205、定位槽;206、第二连杆;207、连接轮;208、通孔;209、防护壳;210、底盖;301、弯管;302、接触套;303、冲洗泵;304、负压吸引泵;305、管道;306、定位块;307、控制开关;401、控制杆;402、限位板;
403、控制板;404、复位弹簧;501、第一储存瓶;502、第二储存瓶;601、连接轴;602、第一传动轮;603、第二传动齿轮;604、第二传动轮;605、调节轮;606、第一定位线;607、定位轴;608、定位筒;609、柔性传送环;610、惰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实施例:
27.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颈手术用负压吸引冲洗一体化装置,包括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安装壳101和两组弯管301,两组弯管301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接触套302,安装壳101内固定设置有三组卡架102,三组卡架102内均卡设有安装轮201,其中两组安装轮201通过第一连杆203进行连接,其中两组安装轮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202,三组安装轮201上均开设有两组安装孔204,两组弯管301分别穿设在两组安装孔204内,两组安装壳101内设置有控制组件与两组第一传动齿轮202连接;
28.初始状态下,其中一组弯管301的一端伸出安装壳101的距离较长,另一组弯管301的一端伸出安装壳101的距离较短,三组安装轮201分别可在三组卡架102内转动,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组件带动两组第一传动齿轮202同时转动,进而控制三组安装轮201同时转动,三组安装轮201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使其中一组弯管301的一端缓慢收缩,使另一组弯管301的一端缓慢伸出,进而交替控制两组弯管301伸出,以便于分别进行吸烟或冲洗的工作。设置可拆卸的接触套302可有效的防止交叉感染,接触套302为一次性使用,在该装置使用后无需对装置的整体进行消毒。
29.两组弯管30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负压吸引泵304和冲洗泵303,负压吸引泵304和冲洗泵303底部均设置有管道305,安装壳101底部设置有第一储存瓶501和第二储存瓶502,两组管道305分别穿设在第一储存瓶501和第二储存瓶502内。将其中一组弯管301伸出后可控制负压吸引泵304或冲洗泵303工作,可将第二储存瓶502上端外接排烟管(图未示),负压吸引泵304在工作的过程中可将烟气吸收后通过排烟管排出,可将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冲洗液抽取至第二储存瓶502内进行暂存;冲洗泵303可将第一储存瓶501内的冲洗液抽取后通过管道305排出对伤口进行冲洗,有效的提高了手术效率。
30.如图2至图6所示,控制组件包括有两组第二传动齿轮603,第二传动齿轮603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连接轴601进行连接的第一传动轮602,其中一组安装壳101内设置有两组支撑架103,两组连接轴601分别穿设在两组支撑架103内,其中一组第二传动齿轮603与其中一组第一传动齿轮202啮合,另一组第二传动齿轮603与另一组第一传动齿轮202通过惰轮610啮合,两组安装壳101的一侧均设置有通过轴安装的第二传动轮604,两组第一传动轮602与两组第二传动轮604通过柔性传送环609进行连接。
31.可通过转动调节轮605带动其中一组第二传动轮604转动,进而通过柔性传送环609带动两组第二传动轮604和两组第一传动轮602同时转动,其中一组第一传动轮602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传动齿轮603带动其中一组第一传动齿轮202转动,另一组第一传动轮602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传动齿轮603与惰轮610的配合带动另一组第一传动齿轮202转动,并通过惰轮610对其进行换向,进而使两组第一传动齿轮202同时转动,且不会使两组
弯管301的运动产生干涉,以控制两组弯管301在运动的过程中使其一端交替的伸出安装壳101,对工作状态进行切换。
32.如图2、6所示,调节轮605的一侧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线606,其中一组安装壳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线106。设置第一定位线606和第二定位线106用以对伸出的弯管301进行标识,以便于医护人员得知伸出的弯管301连接的是负压吸引泵304还是冲洗泵303,避免操作失误。
33.如图6所示,其中一组第二传动齿轮60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轴607,另一组第二传动齿轮60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筒608,定位轴607穿设在定位筒608内。设置定位轴607对两组第二传动齿轮603的运动轨迹进行定位,防止两组第二传动齿轮603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34.如图6所示,安装壳101上开设有把手槽105和控制槽104,控制槽104内穿设有控制杆401,控制杆401一端设置有限位板402,限位板402与负压吸引泵304一侧的控制开关307接触,控制杆401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板403,控制杆40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04。弯管301在运动的过程中可将负压吸引泵304或冲洗泵303一侧的控制开关307移动至限位板402的一侧,可通过向内按动控制板403触发负压吸引泵304或冲洗泵303一侧的控制开关307进而控制负压吸引泵304或冲洗泵303工作,使该装置使用更加方便,设置复位弹簧404用以控制限位板402复位,以便于停止工作。
35.如图所示两组安装壳101底部设置有安装环107,安装环107内卡设有连接轮207,连接轮207与其中一组第一传动齿轮202通过第二连杆206进行连接,连接轮207上开设有两组通孔208,两组管道305分别穿设在两组通孔208内,连接轮207底部设置有防护壳209,第一储存瓶501和第二储存瓶502均设置在防护壳209内,防护壳209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的底盖210。
36.其中一组第一传动齿轮202在转动的过程中可控制连接轮207转动,进而控制第一储存瓶501和第二储存瓶502转动以适应两组弯管301的运动,两组管道305可在第一储存瓶501和第二储存瓶502伸缩,以适应两组弯管301的运动,可通过转动底盖210将其拆卸后对第一储存瓶501和第二储存瓶502进行更换,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7.如图6、7所示,其中两组安装孔20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槽205,两组弯管301的一侧均设置有定位块306,两组定位块306分别卡设在两组定位槽205内。设置定位块306对弯管301的运动轨迹进行定位,提高了该装置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38.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9.该装置可通过控制组件控制两组第一传动齿轮202同时转动,进而使两组弯管301交替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其中一组弯管301的一端伸出安装壳101的一端,另一组弯管301的一端收缩,进而控制两组弯管301交替工作,可通过控制负压吸引泵304或冲洗泵303运行对头颈手术的伤口进行吸烟或冲洗的工作,无需在冲洗后使用其他的器械对冲洗液进行负压吸引,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40.将需要使用的弯管301的一端调节伸出后,可通过向内按动控制板403,带动限位板402向内运动,限位板402在运动的过程中触发负压吸引泵304或冲洗泵303一侧的控制开关307,进而可通过控制冲洗泵303将冲洗液从第一储存瓶501内喷出对伤口进行清洗或通过控制负压吸引泵304将冲洗后的冲洗液或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抽取至第二储存瓶502
内,该装置操作方便,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