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0170发布日期:2022-07-13 05:3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血管监测设备是一种包含生物识别技术,能够监控健康状况的设备,它使用了生物技术功能,通过结合心率、血压和心律变化等数据,可以检测出潜在致命性心血管疾病,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因此心血管监测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大。
3.现有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在长期使用下容易使固定设备受损,进而使穿戴设备脱落,无法正常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监测效果差,无法与使用者进一步的贴合监测,在紧急情况下无法主动发出信息,进而使得该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实际使用效果差。
4.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包括监测手表、紧急按钮、表带、魔术贴和安装槽,所述监测手表的一侧中间设有紧急按钮,且紧急按钮与监测手表镶嵌连接,所述监测手表的两端分别设有表带,且表带均与监测手表镶嵌固定连接,所述表带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中间分别固定安装有磁吸贴,所述表带的一侧下方设有感应贴,且感应贴与表带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所述监测手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中间固定安装有磁吸孔。
8.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监测手表的上方中间镶嵌固定安装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内侧设有无线充电线圈与监测手表固定连接,所述监测手表的右侧镶嵌安装有设备开关。
9.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监测手表的下方中间固定安装有血压监测器,且血压监测器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体温感应器与监测手表固定连接,并且血压监测器的中间镶嵌固定安装有心率监测器。
10.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血压监测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血氧监测器,且血氧监测器与监测手表固定连接,并且血氧监测器一侧的充电接头与监测手表镶嵌固定连接。
11.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表带上的固定条与安装槽为镶嵌设置,且磁吸贴与磁吸孔嵌合固定连接。
12.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表带上两侧的魔术贴之间互相粘合设置,且其中一端的表带上的感应贴于内侧设置,并且紧急按钮与监测手表为垂直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结构的改进,并设置安装了固定条、磁吸贴和安装槽等,由于表带上的固定条与安装槽为镶嵌设置,且磁吸贴与磁吸孔嵌合固定连接等,通过将固定条从安装槽中取出,并将更换的表带插入,并通过磁吸贴与磁吸孔进行嵌合以对表带进一步固定,进而解决了现有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在长期使用下容易使固定设备受损的问题,避免使穿戴设备脱落,能够正常再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有利于实际使用;通过结构的改进,并设置安装了紧急按钮、感应贴和表带等,由于表带上两侧的魔术贴之间互相粘合设置,且其中一端的表带上的感应贴于内侧设置,并且紧急按钮与监测手表为垂直设置等,通过魔术贴之间贴合以进行固定调节,并通过感应贴与使用者手腕贴合以提高监测效果,通过连续按下紧急按钮在紧急情况下发生求助警报,进而提高了现有的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监测效果,能够与使用者进一步的贴合监测,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主动发出信息,进而使得该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实际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血压监测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表带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吸孔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1-4中:1、监测手表;2、显示屏;3、紧急按钮;4、设备开关;5、表带;501、固定条;502、磁吸贴;503、感应贴;6、魔术贴;7、体温感应器;8、血氧监测器;9、血压监测器;901、心率监测器;10、充电接头;11、安装槽;1101、磁吸孔;12、无线充电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4所示,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包括监测手表1、紧急按钮 3、表带5、魔术贴6和安装槽11,监测手表1的一侧中间设有紧急按钮3,且紧急按钮3与监测手表1镶嵌连接,监测手表1的两端分别设有表带5,且表带5均与监测手表1镶嵌固定连接,表带5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条 501,固定条501的中间分别固定安装有磁吸贴502,表带5的一侧下方设有感应贴503,且感应贴503与表带5固定连接,魔术贴6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魔术贴6,监测手表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内侧中间固定安装有磁吸孔1101。
22.本实施例中,监测手表1的上方中间镶嵌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且显示屏2的内侧设有无线充电线圈12与监测手表1固定连接,监测手表1的右侧镶嵌安装有设备开关4;
23.具体的,通过该种设置,当使用监测手表1时,通过显示屏2对设备进行操作使用,并将基本数据进行显示,当对设备进行充电时,通过无线充电线圈12和充电接头10为设备
连接电源进行充电,其次通过设备开关4控制监测手表1的开关使用。
24.本实施例中,监测手表1的下方中间固定安装有血压监测器9,且血压监测器9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体温感应器7与监测手表1固定连接,并且血压监测器9的中间镶嵌固定安装有心率监测器901;
25.血压监测器9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血氧监测器8,且血氧监测器8与监测手表1固定连接,并且血氧监测器8一侧的充电接头10与监测手表1镶嵌固定连接;
26.具体的,通过该种设置,当进行监测时,通过血压监测器9、心率监测器901、体温感应器7和血氧监测器8对使用者的血压、心率、血氧和体温等身体心血数据进行监测,并将其监测的数据通过监测手表1上的显示屏2进行展示,进而提高了监测手表1的实用性。
27.本实施例中,表带5上的固定条501与安装槽11为镶嵌设置,且磁吸贴 502与磁吸孔1101嵌合固定连接;
28.表带5上两侧的魔术贴6之间互相粘合设置,且其中一端的表带5上的感应贴503于内侧设置,并且紧急按钮3与监测手表1为垂直设置;
29.具体的,通过该种设置,当需要对表带5进行更换时,通过将固定条501 从安装槽11中取出,并将更换的表带5插入,并通过磁吸贴502与磁吸孔1101 进行嵌合以对表带5进一步固定,当调整穿戴松紧时,通过表带5上的魔术贴6之间贴合以进行固定调节,并通过感应贴503与使用者手腕贴合以提高监测效果,其次,通过连续按下紧急按钮3在紧急情况下发生求助警报,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时,首先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当确定设备完好后,先通过无线充电线圈12和充电接头10为设备连接电源进行充电,并通过设备开关4控制监测手表1的开关使用,当使用监测手表1时,通过显示屏2对设备进行操作使用,并将基本数据进行显示,当进行监测时,通过血压监测器9、心率监测器901、体温感应器7和血氧监测器8对使用者的血压、心率、血氧和体温等身体心血数据进行监测,并将其监测的数据通过监测手表1上的显示屏2进行展示,当需要对表带5进行更换时,通过将固定条501从安装槽11中取出,并将更换的表带5插入,并通过磁吸贴502与磁吸孔1101进行嵌合以对表带5进一步固定,当调整穿戴松紧时,通过表带5上的魔术贴6之间进行贴合以进行固定调节,并通过感应贴503与使用者手腕贴合以提高监测效果,其次,通过连续按下紧急按钮3在紧急情况下发生求助警报,进而提高了该种心血管监测可穿戴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
31.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
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4.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