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工地救援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4599发布日期:2022-06-15 14:3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好的工地救援担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担架领域,具体是一种稳定性好的工地救援担架。


背景技术:

2.救援担架用于救助受伤人员,一些事故多发生场所,都会配备一些担架,比如建筑工地,设有专门的医疗救助站,其内配备担架,及时将试事故现场受伤人员搬运至医疗站,或者为外界120救护车做好准备,等120救护车来到后,直接将担架连同病人搬运车上,减少救助时间,保证受伤人员安全,而现有的工地救援担架,其长度尺寸单一,未能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人员,身高较大的人员,头部可以放置在担架上,但腿部耷拉着,可能会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稳工地救援担架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稳定性好的且可以调节长度的工地救援担架。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稳定性好的工地救援担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工地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和帆布;所述帆布的两侧缝制有套筒,套筒套设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包括多节套管,支撑杆的两端套管直径大于支撑杆中间位置的套管直径,小直径的套管好滑动连接在大直径的套管内;首先根据受伤人员身高,拉伸套管,调节支撑杆的长度,然后将帆布拉扯,使得帆布铺开,然后将受伤人员抬至到担架上,此时受伤人员的头部和脚部均在帆布上,保证受伤人员的安全,同时提高人员在担架上的稳定性,防止人员从担架上脱落。
5.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两端个开设滑孔,滑孔内设有延长把手,滑孔内对称开设有限位槽,延长把手上对称固接限位块,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通过延伸把手,增大支撑杆端部手部抓持长度,使得更多的人员参与抬起救援,将担架和人员的重力分摊更多救援人员身上,保证担架的抬运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优选的,所述滑孔内侧壁上还对称开设卡槽,卡槽连通限位槽,限位块沿限位槽滑入卡槽内;通过设置卡槽,使得延长把手向外抽出后,使得限位块沿着限位槽移动至卡槽内,保证延长把手在使用时,延伸把手不会自行缩入滑孔内,保证延长把手与支撑杆端部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延伸把手缩入滑孔内,对救援人员手部造成挤压伤害。
7.优选的,所述帆布设有绑束带、绑束扣和枕头;所述绑束带的一端缝制在一个套筒上,绑束带的另一端缠绕在绑束扣上,绑束扣固接在另一个套筒上;所述枕头固定在帆布的一端;通过绑束带和绑束扣,将受伤人员绑束在担架上,保证受伤人员稳定稳定性,同时通过枕头,提高人员的舒适感。
8.优选的,所述帆布一端开设连接孔,枕头的下表面设有钢板,钢板上对称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连接孔,并螺纹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呈圆台状,升降块的小端面朝向帆布,升降块的大端面贴附在地面上;通过旋转升降块,调节枕头的高度,使得担架置于地面
上或者救护车内后,使受伤人员保持舒适的躺姿。
9.优选的,所述卡槽与限位槽连通位置点设有橡胶块,橡胶块对称固接在连通位置点;通过设置橡胶块,将限位块限制在卡槽内,进一步防止延长把手自行缩入滑孔内。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1.1.根据受伤人员身高,拉伸套管,调节支撑杆的长度,然后将帆布拉扯,使得帆布铺开,然后将受伤人员抬至到担架上,此时受伤人员的头部和脚部均在帆布上,保证受伤人员的安全,同时提高人员在担架上的稳定性,防止人员从担架上脱落;
12.2.通过延伸把手,增大支撑杆端部手部抓持长度,使得更多的人员参与抬起救援,将担架和人员的重力分摊更多救援人员身上,保证担架的抬运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4.图1为实施例一中工地救援担架的立体图;
15.图2为实施例一中工地救援担架的剖视图;
16.图3为实施例一中支撑杆的结构图;
17.图4为实施例一中滑孔的俯视图;
18.图5为实施例一中滑孔的展开图;
19.图6为实施例二中支撑柱与支撑杆的配合图;
20.图中:支撑杆1、帆布2、套筒3、套管4、滑孔5、延长把手6、限位块 8、卡槽9、绑束带10、绑束扣11、枕头12、钢板13、连接杆14、升降块15、橡胶块16、支撑柱17。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一:
23.参照图1-3,一种稳定性好的工地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 和帆布2;所述帆布2的两侧缝制有套筒3,套筒3套设在支撑杆1上;所述支撑杆1包括多节套管4,支撑杆1的两端套管4直径大于支撑杆1中间位置的套管4直径,小直径的套管4好滑动连接在大直径的套管4内;救援担架用于救助受伤人员,一些事故多发生场所,都会配备一些担架,比如建筑工地,设有专门的医疗救助站,其内配备担架,及时将试事故现场受伤人员搬运至医疗站,或者为外界120救护车做好准备,等120救护车来到后,直接将担架连同病人搬运车上,减少救助时间,保证受伤人员安全,而现有的工地救援担架,其长度尺寸单一,未能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人员,身高较大的人员,头部可以放置在担架上,但腿部搭聋着,可能会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稳工地救援担架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稳定性好的
且可以调节长度的工地救援担架;首先根据受伤人员身高,拉伸套管4,调节支撑杆1的长度,然后将帆布2拉扯,使得帆布2铺开,然后将受伤人员抬至到担架上,此时受伤人员的头部和脚部均在帆布2上,保证受伤人员的安全,同时提高人员在担架上的稳定性,防止人员从担架上脱落。
24.所述支撑杆1两端个开设滑孔5,滑孔5内设有延长把手6,滑孔5内对称开设有限位槽7,延长把手6上对称固接限位块8,限位块8滑动连接在限位槽7内;通过延伸把手,增大支撑杆1端部手部抓持长度,使得更多的人员参与抬起救援,将担架和人员的重力分摊更多救援人员身上,保证担架的抬运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5.所述滑孔5内侧壁上还对称开设卡槽9,卡槽9连通限位槽7,限位块8 沿限位槽7滑入卡槽9内;通过设置卡槽9,使得延长把手6向外抽出后,使得限位沿着限位槽7移动至卡槽9内,保证延长把手6在使用时,延伸把手不会自行缩入滑孔5内,保证延长把手6与支撑杆1端部之间的稳定性,放置延伸把手缩入滑孔5内,对救援人员手部造成挤压伤害。
26.所述帆布2设有绑束带10、绑束扣11和枕头12;所述绑束带10的一端缝制在一个套筒3上,绑束带10的另一端缠绕在绑束扣11上,绑束扣11固接在另一个套筒3上;所述枕头12固定在帆布2的一端;通过绑束带10和绑束扣11,将受伤人员绑束在担架上,保证受伤人员稳定稳定性,同时通过枕头12,提高人员的舒适感。
27.所述帆布2一端开设连接孔,枕头12的下表面设有钢板13,钢板13上对称固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贯穿连接孔,并螺纹连接有升降块15,升降块15呈圆台状,升降块15的小端面朝向帆布2,升降块15的大端面贴附在地面上;通过旋转升降块15,调节枕头12的高度,使得担架置于地面上或者救护车内后,使受伤人员保持舒适的躺姿。
28.所述卡槽9与限位槽7连通位置点设有橡胶块16,橡胶块16对称固接在连通位置点;通过设置橡胶块16,将限位块8限制在卡槽9内,进一步防止延长把手6自行缩入滑孔5内。
29.实施例二:
30.参照图6,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支撑杆1的端部固接有支撑柱17,通过支撑柱17,将支撑杆1的端部置于地面以上,方便急救人员对支撑杆1的抓持。
31.工作原理:首先根据受伤人员身高,拉伸套管4,调节支撑杆1的长度,然后将帆布2拉扯,使得帆布2铺开,然后将受伤人员抬至到担架上,此时受伤人员的头部和脚部均在帆布2上,保证受伤人员的安全,同时提高人员在担架上的稳定性,防止人员从担架上脱落;
32.通过延伸把手,增大支撑杆1端部手部抓持长度,使得更多的人员参与抬起救援,将担架和人员的重力分摊更多救援人员身上,保证担架的抬运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通过设置卡槽9,使得延长把手6向外抽出后,使得限位块沿着限位槽7移动至卡槽9内,保证延长把手6在使用时,延伸把手不会自行缩入滑孔5内,保证延长把手6与支撑杆1端部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延伸把手缩入滑孔5内,对救援人员手部造成挤压伤害;
34.通过绑束带10和绑束扣11,将受伤人员绑束在担架上,保证受伤人员稳定稳定性,同时通过枕头12,提高人员的舒适感;通过旋转升降块15,调节枕头12的高度,使得担架置于地面上或者救护车内后,使受伤人员保持舒适的躺姿;通过设置橡胶块16,将限位块8限制在卡槽9内,进一步防止延长把手6自行缩入滑孔5内。
3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