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髓腔穿刺注射器

文档序号:31579867发布日期:2022-09-21 00:2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髓腔穿刺注射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注射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髓腔穿刺注射器。


背景技术:

2.对于急诊中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快速建立起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3.但对于心跳骤停或休克患者,由于循环衰竭外周静脉塌陷,使建立静脉通道变得非常困难,反复穿刺延误抢救时机。
4.采用胫骨近端骨髓腔内输液建立暂时的急救通道代替静脉通道,给予快速补液及相关抢救药物,为抢救赢得时间。
5.骨髓腔由网状的海绵静脉窦状隙组成,经中央管、滋养静脉和导静脉与血液循环相通。因此,经骨髓腔内输入的液体和药物同样能快速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6.优势(1)由于骨髓腔被骨性结构所包围和支撑,不会像血管腔那样会因血容量不足而塌陷,故在外周静脉通道建立困难时,该通道是唯一可快速获得的有效补液通道。
7.(2)经骨髓腔穿刺输液补液速度快,在加压泵支持下能达到15~30ml/min (有报道能达56ml/min),为抢救时快速补液提供了通道,为抢救成功奠定了基础。
8.(3)采用胫骨近端骨髓腔内输液,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普通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经1~2h培训即可掌握。该处骨性标志明显,易定位,短时间内即可完成穿刺操作,为抢救赢得时间。
9.(4)骨髓腔穿刺输液对液体及药物无特殊限制,可静脉内使用的液体和药物均可通过骨髓腔输液给予,包括血液及特效解毒药物。且此途径输注药物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用药剂量与周围血管用药相同。我科就曾有通过骨髓腔输血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并获得成功的例子。
10.(5)胫骨上段骨皮质较厚,对穿刺针有较好的固定作用,局部无菌辅料覆盖即可,无需其他特殊固定。
11.(6)应用骨髓腔穿刺输液时其他抢救措施可同时进行,不影响其他抢救措施的实施。
12.基于此,设计一种骨髓穿刺注射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13.有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髓腔穿刺注射器,方案如下:
14.一种骨髓腔穿刺注射器,包括:
15.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用于穿刺进入人体内,以实现药液注入;
16.基座,所述穿刺针的根部设置于所述基座,以使得所述穿刺针固定于所述基座;
17.输液管,所述输液管接通于所述穿刺针,以通过所述输液管输液到所述穿刺针;
18.动力部,所述动力部设置于所述输液管的中部,以为输液提供动力;
19.液袋,所述液袋连接于所述输液管,且接通于所述输液管;
20.膝盖夹持件,所述膝盖夹持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所述膝盖夹持件用于通过夹持住膝盖,以将所述穿刺针固定到膝盖上。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部为气囊。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部上设置有第一外接管,所述第一外接管接通所述动力部的内部和外部。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袋上设置有第二外接管,所述第二外接管接通所述液袋的内部和外部。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膝盖夹持件包括对合设置的上半件和下半件,所述上半件和下半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半件和下半件结构相同。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半件和下半件各自包括多个独立的弧片,多个所述弧片首尾相连,且相邻两个所述弧片可转动连接。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膝盖夹持件还包括软带,所述软带设置于所述上半件和下半件的内壁。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半件和下半件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扣合连接的公扣件和母扣件。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弧片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髓腔穿刺注射器,通过动力部驱动注入液袋内的药液通过输液管和穿刺针注入到人体的骨髓腔内,穿刺效果好,方便好用,设置稳定,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进一步优选说明:
34.如图1所示,一种骨髓腔穿刺注射器,包括有穿刺针100、基座200、输液管300、动力部400、液袋500和膝盖夹持件600。
35.穿刺针100用于穿刺进入人体内,即插入骨髓腔,以实现药液注入。
36.在具体实施时,穿刺针100采用医用不锈钢制成。
37.基座200起到固定作用,将穿刺针100设置于基座200上,以实现对穿刺针100的固定。
38.穿刺针100内部贯通地设置于基座200上,以可以通过基座200内的孔引入药液进入到穿刺针100,进而完成该注射。
39.在具体实施时,穿刺针100的根部设置于所述基座200,以使得所述穿刺针 100固定于所述基座200。
40.输液管300用于引流药液,将药液输入到穿刺针100处,进而完成药液注入。
41.所述输液管300接通于所述穿刺针100。
42.所述动力部400设置于所述输液管300的中部,以为输液提供动力。
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部400为气囊。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挤压气囊,来实现为药液提供动力。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部400为注射器。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注射器产生负压来实现药液注入。
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部400上设置有第一外接管410,所述第一外接管410接通所述动力部400的内部和外部。
46.通过设置的第一外接管410实现气压调节。
47.液袋500用于装入需要注入的药液。
48.为了实现药液的引流和注入,所述液袋500连接于所述输液管300,且接通于所述输液管300。
4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袋500上设置有第二外接管510,所述第二外接管510接通所述液袋500的内部和外部。
50.通过设置的第二外接管510,可以将药液注入到液袋500内。
51.为了在注射时,将整个装置固定到人体上,设置有膝盖夹持件600。
52.所述膝盖夹持件600设置于所述基座200,且所述膝盖夹持件600用于通过夹持住膝盖,以将所述穿刺针100固定到膝盖上。
53.为了提供一种膝盖夹持件600的具体结构形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膝盖夹持件600包括对合设置的上半件610和下半件620,所述上半件610和下半件62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200。
54.通过上半件610和下半件620的开合,将整个装置固定到人体,以便于稳定地实现注射。
55.为了便于制造、装配和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半件610和下半件620结构相同。
56.为了提供一种膝盖夹持件600的具体结构形式,且通过该结构能适应不同粗细的系固对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半件610和下半件620各自包括多个独立的弧片611、621,多个所述弧片611、621首尾相连,且相邻两个所述弧片611、621可转动连接。
57.弧片611、621自身呈圆弧状,以适应人体的表面。
58.多个弧片611、621可转动地连接,以通过转动来适应系固对象的粗细。
59.为了适应人体,带来更多的舒适感;同时,避免凸出的结构,来硌伤人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膝盖夹持件600还包括软带630,所述软带630设置于所述上半件610和下半件620的内壁。
60.为了给上半件610和下半件620提供连接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半件610和下半件620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扣合连接的公扣件612和母扣件622。
61.为了保证装置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弧片611、621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6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
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