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可调的下肢矫正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0759发布日期:2022-09-21 00:4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阻尼可调的下肢矫正护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可调的下肢矫正护具。


背景技术:

2.脑卒中或偏瘫患者的小腿前肌群及外侧肌群激活不足,肌肉会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导致足背伸困难,进而造成足下垂。足下垂是由小腿的前肌群和外侧肌群麻痹,而小腿后肌群痉挛牵拉所引起的,表现为不能背伸足部,行走时或是拖曳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或足的一侧先接触地面,足下垂导致患者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需要通过足部矫正器对患者的足部进行矫正,足部矫正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跖屈阻力,当患者行走足抬离地面时帮助把该足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使足每次落地时能够正常踩踏到地面,辅助足下垂患者逐渐康复。现有技术中的足部矫形器通常是一体式的固定结构,不具备调整足部背伸角度的功能,因此无法根据不同的康复阶段对矫形器进行适应性调整,并且现有的足部矫形器不具备助力功能,无法对患者起步时提供助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阻尼可调的下肢矫正护具。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尼可调的下肢矫正护具,其特征是:该护具包括护脚壳体和护腿壳体,护腿壳体下端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耳板,护脚壳体尾端的两侧和两耳板之间设有连接机构连为一体,并在护脚壳体的两侧设有固定带,在护腿壳体上端的两侧设有固定带。
5.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机构设为助力式连接机构,包括方板状上连接件和人字形下连接件,上连接件的底面设有方形槽,上端面中间设有上连接板,该上连接板和护腿壳体之间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并在上连接件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通的圆形通道,圆形通道的上半段设为螺纹段,圆形通道内套入有弹簧,螺纹段内插入有内六方螺柱;下连接件的主连接板下部两侧呈八字形设有两个下连接板,两个下连接板和护脚壳体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主连接板的上端插入到方形槽内且主连接板的上部中间和上连接件的下部中间铰接,两弹簧的下端压在主连接板上端面的两侧。
6.优选的,所述方形槽两端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弧形槽,两端的弧形槽之间均匹配的装入有滚珠,弹簧的下端压在滚珠上,滚珠的直径小于圆形通道的直径。
7.优选的,主连接板的上部中间设有铰接孔,上连接件的下部中间设有铰接孔,两铰接孔之间插入有空心轴实现铰接,空心轴的外端设有环形板且该环形板挡在上连接件的一侧面,空心轴内的孔设为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插入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的端头压紧在上连接件的另一侧面。
8.优选的, 所述的连接机构设为连接板式调节机构,包括一块连接板和两个锁紧螺钉,连接板的两端部中间均设有螺纹孔,上端的螺纹孔和护腿壳体的下端之间通过锁紧螺
钉固定连接,下端螺纹孔和护腿壳体的下端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上连接件的上端部中间设有螺纹孔,并在护腿壳体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和螺纹孔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
10.优选的,所述的护腿壳体设为能够包裹小腿下部的弧形壳体,护脚壳体设为能够包裹脚掌侧面的弧形护脚壳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一种阻尼可调的下肢矫正护具,该护具的护腿壳体用于套装在患者的小腿下端,护脚壳体用于套装在患者的脚掌上,进而将脚掌固定至中立位,可将护脚壳体和护腿壳体之间设为连接板式的连接结构,通过松紧连接板上的锁紧螺钉来调整两者之间的夹角,进而调整脚掌的背伸角度;还可将护脚壳体和护腿壳体之间设为助力式连接机构,该机构的上连接件两侧的圆形通道内均设有弹簧,两弹簧的下端压在下连接板上端面的两侧,并且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为铰接结构,当患者脚掌踩踏到地面时弹簧能够为其提供缓震,当患者脚掌起步时弹簧向上弹起为起步提供助力;该护具能够将患者脚掌固定到中立位进行矫正,且能方便的调整脚掌的背伸幅度,还能为起步走路提供助力,整体结构稳固、功能性强、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附图说明
12.图1是护脚壳体和护腿壳体之间设置连接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的a-a向局部放大图;
14.图3是护脚壳体和护腿壳体之间设置助力式连接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护脚壳体和护腿壳体之间去除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助力式连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助力式连接机构分解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7是助力式连接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8是图7的c-c向剖视图;
20.图9是图8的d-d向剖视图。
21.图中,01.护脚壳体、11.第三圆孔、02.护腿壳体、21.耳板、22.第一圆孔、23.第二圆孔、24.调节圆孔、03.助力式连接机构、31.上连接件、311.方形槽、312.上连接板、313.圆形通道、314.弹簧、315.内六方螺柱、316.弧形槽、317.滚珠、32.下连接件、321 .主连接板、322.下连接板、41.铰接孔、42.空心轴、421.环形板、51.固定带、61.锁紧螺钉、71.连接板、8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一,参见说明书附图1
ꢀ‑ꢀ
2,一种阻尼可调的下肢矫正护具,该护具包括护脚壳体和护腿壳体,护腿壳体下端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耳板,护脚壳体尾端的两侧和两耳板之间设有连接机构连为一体,并在护脚壳体的两侧设有固定带,在护腿壳体上端的两侧设有固定带,固定带选为绑带和魔术贴。
23.所述的连接机构设为连接板式调节机构,包括一块连接板和两个锁紧螺钉,连接板的两端部中间均设有螺纹孔,上端的螺纹孔和护腿壳体的下端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下端螺纹孔和护腿壳体的下端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通过松紧紧定螺钉即可调
整护腿壳体和护脚壳体之间夹角的大小,以调整患者脚掌的背伸幅度。
24.实施例二,参见说明书附图3
ꢀ‑ꢀ
9,一种阻尼可调的下肢矫正护具,该护具包括护脚壳体和护腿壳体,护腿壳体下端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耳板,护脚壳体尾端的两侧和两耳板之间设有连接机构连为一体,两个耳板向下伸出,为护腿壳体和护脚壳体之间提供转动空间,并在护脚壳体的两侧设有固定带,在护腿壳体上端的两侧设有固定带,固定带选为绑带和魔术贴。
25.所述的连接机构设为助力式连接机构,包括方板状上连接件和人字形下连接件,上连接件的底面设有方形槽,上端面中间设有上连接板,该上连接板和护腿壳体之间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护腿壳体上设有与上连接板上的螺纹孔对应的第二圆孔,紧定螺钉穿过第二圆孔插入到上连接板的螺纹孔内,通过该紧定螺钉将上连接件的上端和护脚壳体固定连接,并在上连接件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个上下贯通的圆形通道,圆形通道的上半段设为螺纹段,圆形通道内套入有弹簧,螺纹段内插入有内六方螺柱,旋拧螺柱该螺柱即可调整该螺柱在螺纹段内的深度;下连接件的主连接板下部两侧呈八字形设有两个下连接板,两个下连接板和护脚壳体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两个下连接板的外端均设有螺纹孔,护脚壳体上对应位置设有两个第三圆孔,紧定螺钉穿过第三圆孔插入到下连接板的螺纹孔内,两个呈八字形的下连接板能够扩大下连接件与护脚壳体的连接范围,固定连接效果更好,主连接板的上端插入到方形槽内且主连接板的上部中间和上连接件的下部中间铰接,主连接板上端能够在方形槽内左右摆动,两弹簧的下端压在主连接板上端面的两侧,旋转内六方螺柱,内六方螺柱能够在圆形通道内向下压缩弹簧来调整弹力大小,以调整弹簧向下对主连接板两端产生的顶压力,调整主连接板左右摆动受到阻力的大小,进而调整患者起步时产生助力的大小;另外,两个内六方螺柱向下移动不同的距离,主连接板两端受到的压力不同会随之向一侧旋转,护脚壳体随之旋转调整与护腿壳体之间夹角的大小,进而调整患者脚掌的背伸幅度,根据不同的康复阶段对应调整患者脚掌的背伸幅度。
26.所述耳板的上部两侧设有两个调节圆孔,两调节圆孔的尺寸分别和两个内六方螺柱的位置对应,内六角扳手穿过调节圆孔插入到内六方螺柱内进行调整。
27.所述方形槽两端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弧形槽,两端的弧形槽之间均匹配的装入有滚珠,弹簧的下端压在滚珠上,滚珠的直径小于圆形通道的直径,弹簧通过滚珠为上连接板的上端面提供压力,设置滚珠用于降低弹簧下端和主连接板上端面的摩擦力,降低下连接件左右摆动受到的阻力。
28.主连接板的上部中间设有铰接孔,上连接件的下部中间设有铰接孔,两铰接孔之间插入有空心轴实现铰接,空心轴的外端设有环形板且该环形板挡在上连接件的一侧面,空心轴内的孔设为螺纹孔,该螺纹孔内插入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的端头压紧在上连接件的另一侧面,通过紧定螺钉将空心轴固定在两个铰接孔之间。
29.所述上连接件的上端部中间设有螺纹孔,并在护腿壳体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和螺纹孔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固定,通过该紧定螺钉将上连接件的中部和护脚壳体固定连接。
30.所述的护腿壳体设为能够包裹小腿下部的弧形壳体,护脚壳体设为能够包裹脚掌侧面的弧形护脚壳体。
31.该实施例的使用过程是:
32.使用该护具时,将患者的小腿下端套入到护腿壳体内,将患者的脚掌套入到护脚壳体内,并用固定带将脚掌和腿部固定,进而将脚掌固定至中立位,患者穿戴该护具能使患者脚掌正常落地,辅助患者正常行走;护脚壳体和护腿壳体之间设有助力式连接机构,该机构上连接件两侧的圆形通道内均设有弹簧,两弹簧的下端压在下连接板上端面的两侧,并且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为铰接结构,当患者脚掌踩踏到地面时弹簧能够为其提供缓震,当患者脚掌起步时弹簧向上弹起为起步提供助力;该护具能够将患者脚掌固定到中立位进行矫正,且能方便的调整脚掌的背伸幅度,还能为起步走路提供助力,整体结构稳固、功能性强、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