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脑血流监测仪

文档序号:31284030发布日期:2022-08-27 02:0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脑血流监测仪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脑血流监测仪,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对于脑血管病变的检查已经必不可缺。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对脑部血流动力学的检查,能够快速而方便的反应脑血管的供血情况。
3.目前市面上自动化的脑血流监测设备,仅能反应大脑的整体供血情况,缺乏对局部各段脑血流的全面监测,多数情况下不能作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依据。而部分较为精确的监测设备需要复杂的人工的操作,经过专业化培训的人员,也可能发生误诊的现象。
4.而临床上常用的脑血流检测设备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主要以血流速度的高低来评定血流状况,由于大脑动脉在同等情况下脑血管的内径相对来说几乎固定不变,根据脑血流速度的降低或增高就可以推测局部脑血流量的相应改变。操作过程中需要使得超声探头的发射方向与脑主要血管走向大致平行,且需要调节超声探头的功率来找到目标血管段中最大血流速度的位置。由此带来了较高的操作难度,不仅需要操作人员较高的专业能力,还常常因为长时间工作造成的疲劳而造成的误诊。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脑血流监测仪,清洁能源,且易于获得,可以防止压缩空气管路缠绕,导电性能高,安全性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脑血流监测仪,包括可缩放的颅脑固定架,颞窗三叠超声探头和枕窗三连超声探头;
7.所述的颅脑固定架具有弧形固定皮带;
8.所述的颅脑固定架下方设置有一圈可调节大小的收缩环;
9.所述的弧形固定皮带的末段分别连接收缩环的两侧和后面;
10.所述的收缩环内附着缓冲海绵垫;
11.所述的收缩环两侧设有颞窗超声窗口;
12.所述的颅脑固定架后方设置有枕窗超声窗口;
13.所述的枕窗三连超声探头设置在枕窗超声窗口内;
14.所述的颞窗三叠超声探头设置在颞窗超声窗口内。
15.进一步地,所述的颞窗超声窗口包括颞前窗窗口、颞中窗窗口和颞后窗窗口。
16.进一步地,所述的颞窗三叠超声探头包括颞窗前探头、颞窗中探头和颞窗后探头。
17.进一步地,所述的枕窗三连超声探头包括一个枕窗内探头和两个枕窗外探头。
18.进一步地,所述的枕窗超声窗口包括枕内窗窗口和枕外窗窗口。
19.进一步地,所述的颞窗超声窗口上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的颞窗超声窗口设置在固定底座上,所述的颞窗前探头,颞窗中探头,颞窗后探头对应设置在颞前窗窗口、颞中窗窗口和颞后窗窗口内。
20.进一步地,所述的颞窗前探头、颞窗中探头和颞窗后探头一端由整合连接线连接,所述的连接线末段为usb接口。
21.进一步地,所述的枕窗超声窗口上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的枕窗超声窗口设置在固定底座上,所述的一个枕窗内探头、两个枕窗外探头对应设置在枕内窗窗口和枕外窗窗口内。
22.进一步地,所述的枕窗内探头和枕窗外探头后方一端由整合连接线连接,所述的连接线末段为usb接口。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只需要在医疗人员的辅助下,使用者佩戴好颅脑固定装置后,便可以使开口的各部分监测窗口对应使用者主要的脑血管;之后将超声探头插入对应的监测窗口,便可以自动得到各部分脑血管的最大血流速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能有效地解决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使用过程中,因操作难度大,使用过程繁琐等带来的误诊等问题,为医疗工作人员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颅脑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颞窗三叠超声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枕窗三连超声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程序的调控流程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监测窗口对应脑血流的示意图
30.图中:1弧形固定皮带、2收缩环、3海绵垫、4颞窗超声窗口、5颞前窗窗口、6颞中窗窗口、7颞后窗窗口、8枕窗超声窗口、9具体为枕内窗窗口、10枕外窗窗口、11整合连接线、12固定底座、13颞窗前探头、14颞窗中探头、15颞窗后探头、16 usb接口、17枕窗内探头、18枕窗外探头、19超声发射器,20超声接收器,21整流信号放大器,22降噪模块,23 a/d模数转化器,24血流速度-功率存储模块,25比较模块,26 d/a数模转化器,27调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2.为了更好得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将对涉及到的部分术语进行解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窗口”是指临床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头检查的位置,如“颞窗”是指针对人颞骨处的检查部位,“枕窗”是指针对人枕骨大孔处的检查部位。“矢状位”“冠状位”均为临床解剖术语,分别可简要概述为“垂直于人面部的方向”“平行于人面部的方向”,“前”“中”“后”“内”“外”的方位术语均建立在该术语之上。如“颞前窗窗口”,是指检查的位置居于颞骨靠“前”的位置。
33.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化脑血流监测仪,包括可缩放的颅脑固定架,颞窗三叠超声探头和枕窗三连超声探头;颅脑固定架具有弧形固定皮带1、收缩环3和海绵垫3;颅脑固定架下方设置有一圈可调节大小的收缩环2;弧形固定皮带1的末段分别连接收缩环2的两
侧和后面;收缩环2内附着缓冲海绵垫3;收缩环2两侧设有颞窗超声窗口4;颅脑固定架后方设置有枕窗超声窗口8;枕窗三连超声探头设置在枕窗超声窗口内8;颞窗三叠超声探头设置在颞窗超声窗口4内。
34.颞窗超声窗口4包括颞前窗窗口5、颞中窗窗口6和颞后窗窗口7。
35.颞窗三叠超声探头包括颞窗前探头、颞窗中探头和颞窗后探头。
36.枕窗三连超声探头包括一个枕窗内探头17和两个枕窗外探头18。
37.枕窗超声窗口8包括枕内窗窗口9和枕外窗窗口10。
38.颞窗超声窗口4上设置有固定底座12,颞窗超声窗口4设置在固定底座12上,所述的颞窗前探头13,颞窗中探头14,颞窗后探头15对应设置在颞前窗窗口5、颞中窗窗口6和颞后窗窗口7内。
39.颞窗前探头13、颞窗中探头14和颞窗后探头15一端由整合连接线11连接,连接线末段为usb接口16。
40.枕窗超声窗口8上设置有固定底座12,枕窗超声窗口8设置在固定底座12上,一个枕窗内探头17、两个枕窗外探头18对应设置在枕内窗窗口9和枕外窗窗口10内。
41.枕窗内探头17和枕窗外探头18后方一端由整合连接线连接11,连接线末段为usb接口16。
42.如图1所示,可缩放的颅脑固定架,包括弧形固定皮带1,固定皮带1下安置一圈可调节大小的收缩环2,弧形固定皮带1的末段分别连接收缩环2的两侧和后面;收缩环2内附着缓冲海绵垫3,可以有效得缓解使用时佩戴的疲劳;收缩环2两侧设有颞窗超声窗口4,具体的为颞前窗窗口5,颞中窗窗口6,颞后窗窗口7;收缩环2后侧设有枕窗超声窗口8,其特征为可以转动,具体为枕内窗窗口9、枕外窗窗口10。该固定架的主要作用是可以置于在使使用者的头上,使其开放的窗口方向正好对准使用者的需检查的主要脑血管,便于后续使用超声探头进行探查;
43.如图2所示,颞窗三叠超声探头,包括固定底座12,其特征为底座为圆台形,固定底座12内安置颞窗前探头13,颞窗中探头14,颞窗后探头15,三个探头后方由整合连接线11连接,连接线末段为usb接口16,可以与主机端相连;
44.如图3所示,枕窗三连探头,其结构与颞窗三叠超声探头-图2相似,包括固定底座12,其特征为底座为弧形,固定底座12内安置枕窗内探头17一个、枕窗外探头18两个,三个探头后方由整合连接线11连接,连接线末段为usb接口16,可以与主机端相连;
45.如图4所示,主机程序的调控流程,超声发射器19,超声接收器20,整流信号放大器21,降噪模块22,a/d模数转化器23,血流速度-功率存储模块24,比较模块25,d/a数模转化器26,调控装置27。该主机程序可以对超声探头功率进行调节,以探查不同深度的脑血管位置。
4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颅脑固定装置-图1,使用时使收缩环2扩展开,将其戴到使用者的头上,具体为颞骨上方一横指处;使弧形固定皮带1刚好撑开置于使用者的头上,弧形固定皮带1分别与人的矢状位和冠状位平行。调整收缩环2的松紧,使得颞窗超声窗口4对应使用者的两侧颞骨,并将可转动的枕窗超声窗口8置于使用者脑后方的枕骨处。这时,两侧的颞窗超声窗口4正好对准了使用者两侧的脑血管,而后部的枕窗超声窗口正好对准了大脑后方的脑血管。对应的具体位置,参照图5。
4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颞窗三叠探头与颞窗超声窗口4对应一致,其特征为将颞窗三叠探头对准插入颞窗超声窗口4,可使得颞窗前探头3与颞前窗窗口5对应,颞窗中探头14与颞中窗窗口6对应,颞窗后探头15与颞后窗窗口7对应;将usb接口16与主机端相连。
4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枕窗三连探头与枕窗窗超声窗口12对应一致,其特征与颞窗三叠探头相似,将枕窗三连探头对准插入枕窗超声窗口12,可使得枕窗内探头17与枕内窗窗口9对应,枕窗外探头18与枕外窗窗口10对应;将usb接口16与主机端相连。
4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主机程序的调控流程,在超声发射器19向颅内血管发射超声信号后,反射的超声信号由超声接收器20所接收并转化成电信号,通过整流信号放大器21将接收到的电信号放大,通过降噪模块22去除背景噪音后,将纯净的放大后的电信号通过a/d模数转化器23转化为数字信号为计算机所识别;计算机中设有血流速度-功率存储模块24,可以随着超声发射器19功率的增加,时时记录该功率下监测到的血流速度的数字信号,并将存储的数据发送到比较模块25;比较模块25在计算出最大血流速度后,将最大血流速度对应的功率值通过数字信号发送给d/a数模转化器26,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并发送给调控装置27;调控装置27将对超声发射器19功率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检测到的该位置脑血流速度为该段脑血管血流速度的最大值,避免因不同位置血流速度的不均匀而造成的误诊。
50.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使用流程:
51.使用方案一,将颅脑固定装置按上述方案安置在使用者的头部,将颞窗三叠探头与枕窗三连探头按上述方案插入对应的超声窗口处,在主机中选择上述方案的调控程序,各探头可以自动调整功率来找寻各段脑血管最大的血流速度。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自动、精准、高效得监测各段脑血流的速度,解决了人工检查费时费力易误诊的问题。
52.使用方案二,将颅脑固定装置按上述方案安置在使用者的头部,通过传统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探头,对准各个超声窗口插入,逐一探查各段脑血管。该方案的优点是使用该固定装置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检测难度,避免了因为长时间工作造成的疲劳而造成的误诊,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且操作空间大。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