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电极片

文档序号:31168080发布日期:2022-08-17 09:0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心电电极片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心电监测技术,具体是一种心电电极片。


背景技术:

2.患者在手术期常规需要进行心电监测,临床常用监测3个导联,其连接如下:右臂(或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左臂(或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左腿(经常位于心尖部),目前,临床上常用心电电极,可直接粘附于患者皮肤,并有电极扣连接心电监测导线。现有技术中,经常因导联安放位置和手术操作部位、深静脉穿刺部位或者特殊体位摆放等位置冲突,造成心电电极片与患者皮肤接触面脱落或者电极片和心电监测导线脱落,导致无法监测患者心电图。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电极片,用于解决心电电极片与患者皮肤接触面脱落或者电极片和心电监测导线脱落导致心电图无法监测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电电极片,包括:电极扣、背衬、电极粘贴层、导电压敏胶、防粘膜及至少两个便利贴;所述电极扣设于所述背衬的一侧;所述电极粘贴层设于所述背衬的另一侧;所述防粘膜设于所述电极粘贴层远离所述背衬的一侧;所述导电压敏胶设于所述电极粘贴层与所述防粘膜之间;所述便利贴的一端设于所述电极粘贴层,所述便利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极粘贴层的外侧。
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粘膜覆盖所述电极粘贴层和所述便利贴。
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便利贴靠近所述电极粘贴层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电极粘贴层外侧的部分设有第一pvc层。
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便利贴为多层双面粘贴结构,所述便利贴包括:第二pvc层、第一3m贴层、第二3m贴层及魔术贴层;所述第二pvc层设于所述第一3m贴层的一侧;所述第一3m贴层的另一侧设于所述魔术贴层的一侧;所述魔术贴层的另一侧设于所述第二3m贴层的一侧;所述第二3m贴层的另一侧部分设于所述电极粘贴层靠近所述背衬的一侧。
8.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便利贴均匀分布于所述电极粘贴层周围。
9.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便利贴为单面粘贴结构时,粘贴面位于远离所述背衬一侧的便利贴的数量至少为二,粘贴面位于靠近所述背衬一侧的便利贴的数量至少为一。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粘贴面位于远离所述背衬一侧的便利贴均匀分布于所述电极粘贴层周围。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衬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
1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心电电极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便利贴,提高了电极片与患者皮肤之间粘附或可靠固定心电监测导线的功效,从而有效解决了由于心电电极片与患者皮肤接触面脱落或者电极片和心电监测导线脱落,导致的心电图无法监测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心电电极片于一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15.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心电电极片去除防粘膜后于一实施例中的仰视图。
16.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便利贴于一实施例中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18.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示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9.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心电电极片用于解决心电电极片与患者皮肤接触面脱落或者电极片和心电监测导线脱落导致心电图无法监测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电电极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电电极片。
20.如图1和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心电电极片包括电极扣1、背衬2、电极粘贴层3、导电压敏胶4、防粘膜5及至少两个便利贴6(以图1和图2中包括三个便利贴6为例进行说明)。
21.具体地,所述电极扣1设于所述背衬2的一侧;所述电极粘贴层3设于所述背衬2的另一侧;所述防粘膜5设于所述电极粘贴层3远离所述背衬2的一侧;所述导电压敏胶4设于所述电极粘贴层3与所述防粘膜5之间;所述便利贴6的一端设于所述电极粘贴层3,所述便利贴6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电极粘贴层3的外侧。
22.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背衬2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
23.如图1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粘膜5覆盖所述电极粘贴层3和所述便利贴6。
24.需要说明的是,该防粘膜5同时对电极粘贴层3、导电压敏胶4及便利贴6起到了封装保护的作用。
25.具体地,在使用该心电电极片时,首先将防粘膜5去除,然后利用电极粘贴层3远离背衬2的一侧贴设于患者的皮肤上(导电压敏胶4也会接触患者皮肤),同时,使用便利贴6粘贴于患者皮肤和/或心电监测导线(该心电监测导线的一端设于电极扣1),以有效将该心电
电极片(去除防粘膜5后)粘附于患者皮肤,和/或增加心电监测导线与电极扣1接触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现有心电电极片粘贴性差和/或心电监测导线易脱落。
26.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便利贴6靠近所述电极粘贴层3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电极粘贴层3外侧的部分设有第一pvc层(未在图中示出)。
27.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使用该心电电极片时,需要将防粘膜5和该第一pvc层均去除,后续工作原理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论述,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2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便利贴6为多层双面粘贴结构。
29.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双面粘贴结构的便利贴6,一方面,可使该便利贴6的一粘贴面粘附于患者皮肤;另一方面,可使该便利贴6的另一粘贴面粘附于心电监测导线。
30.如图1至图3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便利贴6包括第二pvc层601、第一3m贴层602、第二3m贴层603及魔术贴层604。
31.具体地,所述第二pvc层601设于所述第一3m贴层602的一侧;所述第一3m贴层602的另一侧设于所述魔术贴层604的一侧;所述魔术贴层604的另一侧设于所述第二3m贴层603的一侧;所述第二3m贴层603的另一侧部分设于所述电极粘贴层3靠近所述背衬2的一侧,所述第二3m贴层603另一侧的剩余部分设于所述防粘膜5或所述第一pvc层。
32.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该便利贴6的工作原理如下:
33.第二3m贴层603贴附于患者皮肤;从第一3m贴层602上撕下第二pvc层601,使心电监测导线粘附于该第一3m贴层602。
34.如图1和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便利贴6均匀分布于所述电极粘贴层3周围,从而增强了粘附的稳定可靠性。
35.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一个心电电极片上对应连接的心电监测导线只有1条,所以,在使用便利贴粘贴该心电监测导线时,也仅需要依赖一个便利贴,即实际上,只有一个便利贴是双面粘贴结构(其余的均为单面粘贴结构)即可实现一方面使便利贴粘附于患者皮肤,另一方面使便利贴粘附于心电监测导线的功能。
36.进一步地,便利贴6也可以均为单面粘贴结构,即部分便利贴6是用于粘附于患者皮肤,而其余的便利贴是用于粘附于心电监测导线。
37.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便利贴6为单面粘贴结构时,粘贴面位于远离所述背衬2一侧的便利贴(即用于粘附于患者皮肤的便利贴)的数量至少为二,粘贴面位于靠近所述背衬2一侧的便利贴(即用于粘附于心电监测导线的便利贴)的数量至少为一。
38.需要说明的是,当便利贴6为单面粘贴结构时,该便利贴6可以采用领域内常规的便利贴结构,也可以采用与上述双面粘贴结构的便利贴相似的结构,区别在于不需要双面粘贴,即不需要同时具有两个粘贴层(对应第一3m贴层602和第二3m贴层603)。
39.于一实施例中,当便利贴6为单面粘贴结构时,该便利贴6包括3m贴层和pvc层。
40.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粘贴面位于远离所述背衬2一侧的便利贴均匀分布于所述电极粘贴层3周围,从而保证粘贴的对称稳定。
4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心电电极片,通过增加便利贴,提高了电极片与患者皮肤之间粘附或可靠固定心电监测导线的功效,从而有效解决了由于心电电极片与患者皮肤接触面脱落或者电极片和心电监测导线脱落,导致的心电图无法监测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
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42.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