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麦粒型皮内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8822发布日期:2022-09-10 08:1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麦粒型皮内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内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麦粒型皮内针。


背景技术:

2.皮内针又称“埋针”,是用不锈钢丝制成的图钉型和麦粒型的两种针具。它法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具体来说,它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可以给穴位以持续刺激,减少反复针刺的麻烦,病人还可以自己手压埋针以加强刺激。cn206777524u公开了一种揿针,通过上下两侧胶带可以将钢圈与胶带结合为一体,在拔针时胶带和针部不会脱落,离型纸的凸起部的设置使得使用者用手即可将揿从针板上轻松取下,扎针后揭下离型纸即可,使用方便。目前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镊子或手指直接夹持针柄进针,进针后采用胶带固定,使用时手、物会接处针体和固定胶带易造成交叉感染等问题,不符合院感要求,且在拔针时极易用力过猛胶带与离型纸贴合过紧没有着力点从而撕坏离型纸及胶带,胶带与针部粘合不牢使胶带和针部脱落,易造成针部遗留在体内造成医疗安全隐患。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皮内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一种离型纸呈半断式对折结构,医护人员只需两指捏住离型纸对折,通过椭圆型胶带和底部加厚的离心纸、配合放针取针的底座板设计,能有效保护针体不易损伤,使用时取针过程中不接触针体以及胶纸粘性面,可避免针体二次感染;离型纸的直径大于底座板的宽度,便于医护人员在从底座板的长条孔内拔出皮内针部进行捏持施力,医护人员两指捏住离型纸超出底座板的部分即可将皮内针部取出,极为便捷,能够有效防止在拔出时用力过猛或者胶带与离型纸贴合过紧没有着力点从而撕坏离型纸及胶带的防止交叉感染的麦粒型皮内针。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麦粒型皮内针,包括皮内针部、胶带和离型纸,所述皮内针部上下两端包覆有胶带,下端的胶带与离型纸相粘接,所述离型纸呈半断式对折结构,所述离型纸与下端的胶带均开设有长型镂空微穿孔,所述离型纸下部设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皮内针部穿过长型镂空微穿孔并向前延伸插接于长条孔内。
5.作为优选地,设于上端的胶带呈圆弧形型结构,设于下端的胶带呈椭圆形结构。
6.作为优选地,所述皮内针部包括针体和弧形针圈,所述针体固定设于弧形针圈下侧端部。
7.作为优选地,所述离型纸中心部分开设有对折切割线,所述对折切割线将离型纸分成等分的第一离型纸和第二离型纸。
8.作为优选地,所述离型纸的直径大于底座板的宽度,离型纸的高度大于下端的胶
带的高度。
9.作为优选地,所述离型纸与底座板间设有单层薄膜。
10.作为优选地,所述底座板由泡棉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
11.作为优选地,所述胶带为医用3m胶带。
12.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离型纸呈半断式对折结构,医护人员只需两指捏住离型纸对折,通过椭圆型胶带和底部加厚的离心纸、配合放针取针的底座板设计,能有效保护针体不易损伤,使用时取针过程中不接触针体以及胶纸粘性面,可避免针体二次感染;离型纸与下端的胶带均开设有长型镂空微穿孔,所述离型纸下部设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皮内针部穿过长型镂空微穿孔并向前延伸插接于长条孔内,底层胶带与离型纸长型镂空微穿孔,使得生产时针体可通过长型孔放针、避免针尖破损和针二次污染,双层3m胶带贴合技术固定皮内针,取针时不易造成针体留在患处,临床使用时更安全,符合院感要求及国际洁针技术要求。
14.本实用新型离型纸的直径大于底座板的宽度,便于医护人员在从底座板的长条孔内拔出皮内针部进行捏持施力,医护人员两指捏住离型纸超出底座板的部分即可将皮内针部取出,极为便捷,能够有效防止在拔出时用力过猛或者胶带与离型纸贴合过紧没有着力点从而撕坏离型纸及胶带,从而手碰触皮内针部造成二次感染;离型纸的高度大于下端的胶带的高度,医护人员可通过拨开高出下端的胶带部分从而直接拨开离型纸,可便于进针后医护人员取下两份离型纸,能够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在拨开离型纸时用力过大导致皮内针从进针部位脱落。
附图说明
15.图1 为本实用新型防止交叉感染的麦粒型皮内针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皮内针部与胶带以及离型纸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离型纸向上对折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离型纸向上对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离型纸底部装单层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底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皮内针部,101-针体,102-弧形针圈,2-胶带,3-离型纸,301-对折切割线,302-第一离型纸,303-第二离型纸,4-长型镂空微穿孔,5-底座板,6-长条孔,7-单层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23.如图1、图6所示,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麦粒型皮内针,包括皮内针部1、胶带2和离型纸3,所述皮内针部1上下两端包覆有胶带2,下端的胶带2与离型纸3相粘接,所述离型纸3呈半断式对折结构,医护人员只需两指捏住离型纸对折,通过椭圆型胶带和底部加厚的离心纸、配合放针取针的底座板设计,能有效保护针体不易损伤,使用时取针过程中不接触针体以及胶纸粘性面,可避免针体二次感染,所述离型纸3与下端的胶带2均开设有长型镂空微穿孔4,所述离型纸3下部设有底座板5,所述底座板5上开设有长条孔6,所述皮内针部101
穿过长型镂空微穿孔4并向前延伸插接于长条孔6内;底层胶带与离型纸长型镂空微穿孔,使得生产时针体可通过长型孔放针、避免针尖破损和针二次污染,双层3m胶带贴合技术固定皮内针,取针时不易造成针体留在患处,临床使用时更安全,符合院感要求及国际洁针技术要求。
24.所述皮内针部1包括针体101和弧形针圈102,所述针体101固定设于弧形针圈102下侧端部;
25.所述底座板5由泡棉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胶带2为医用3m胶带。
26.如图2所示,设于上端的胶带2呈圆弧形型结构,设于下端的胶带2呈椭圆形结构,所述离型纸3中心部分开设有对折切割线301,所述对折切割线301将离型纸3分成等分的第一离型纸302和第二离型纸303。
27.所述离型纸3的直径大于底座板5的宽度,便于医护人员在从底座板5的长条孔6内拔出皮内针部1进行捏持施力,医护人员两指捏住离型纸3超出底座板5的部分即可将皮内针部1取出,极为便捷,能够有效防止在拔出时用力过猛或者胶带与离型纸贴合过紧没有着力点从而撕坏离型纸3及胶带,从而手碰触皮内针部造成二次感染;
28.离型纸3的高度大于下端的胶带2的高度,医护人员可通过拨开高出下端的胶带2部分从而直接拨开离型纸3,可便于进针后医护人员取下两份离型纸,能够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在拨开离型纸时用力过大导致皮内针从进针部位脱落。
29.如图5所示,所述离型纸3与底座板5间设有单层薄膜7。
3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的使用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31.具体工作过程为:医护人员两指捏住离型纸3超出底座板5的部分,
32.接着将离型纸3向上对折,第一离型纸302和第二离型纸303平行贴合,皮内针部1和离型纸3以及胶带水平对齐;再将皮内针部1从底座板5上的长条孔6内拔出;如图3、图4所示,医护人员两指捏住第一离型纸302和第二离型纸303开始进针;进针后用另一只手依次撕开第一离型纸320取下贴敷和第二离型纸303取下贴敷 ;下端的胶带直接贴敷进针部位,上下两端的胶带保护和固定皮内针部1,完成施针。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
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述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